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玉米是建昌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生产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全县玉米生产稳定发展,按照省农科院的要求,认真落实"辽宁省玉米产业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即"建昌县千亩方纳米硅肥新型肥料高效施用技术试验、示范区"。此示范是探索纳米硅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增产、增效效应。具体试验总结情况如下:1试验目的1)探索新型纳米硅肥高效施用技术在不同作物上的增产、增效效应。2)推广应用清垄小双行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播种技术,很大程度提  相似文献   

2.
<正>尚仕"赢在秋"玉米增释肥是尚仕肥料东北农业大学研发中心研制的最新一代高科技肥料,2018年穆棱市土肥站在穆棱市福录乡成德村落实了500亩玉米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同时通过田间试验示范,进一步验证了"三减"(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技术在我市玉米上应用的可行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地点基本情况:试验地点位于穆棱市福录乡成德村玉仁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面积500亩。供试地块的前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验证黄腐酸肥料在农业上的"四剂功能",即抗旱剂、生长调节剂、农药缓释增效剂和土壤改良剂效果,特在龙江县玉米上开展应用黄腐酸肥料试验示范,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与普通肥料相比,施用赛诺皇田府地肥料的玉米穗粒数高出16.73%,亩产量高出17.73%。"这是日前中农控股旗下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赛诺皇田府地系列肥料在试验田里所交出的增产成绩单。该肥料是五洲丰继蓝色海洋经典系列肥料之后推出的又一款具有技术前瞻性、绿色环保的新型肥料。据了解,赛诺皇田府地系列肥料是黄腐酸肥料,在玉米、小麦、棉花、瓜、果类等作物上  相似文献   

5.
<正>1试验目的通过研究玉米一次性基施几种新型肥料的施肥效果、土壤氮素残留、肥料利用效果、经济效益以及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揭示几种新型肥料在我县玉米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力求为我县玉米轻简化施肥技术的建立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2试验地选择我们在城关镇十里墩村6社农民马永虎的承包地,开展玉米新型肥料试验。该地块具有区域代表性、肥力差异较小、水  相似文献   

6.
配方施肥是天水市近年来的一项重点农业项目,在天水市农业生产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天水市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之一。为了探索氮肥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的最佳配比,切实解决合理施肥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玉米生产对肥料的要求,解决玉米生产中肥料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实现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降低生产成本。天水市积极开展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配方施肥试验,为天水市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示范推广解决了肥料使用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韩晓日,男,1960年1月生,辽宁省营口市人,博士,沈阳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重点学科"植物营养学"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土壤学"学术带头人。沈阳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所所长,曾任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兼任沈阳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学术创新团队、农业资源与环境示范专业和品牌专业负责人;国家现代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土壤肥料/养分管理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8.
山西南部夏播玉米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在山西省"十一五"重大专项"山西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支持下,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在分析国内外玉米育种方向、生产技术状况和近年来各地玉米高产、超高产示范典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增加密度为核心的玉米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策略,并研究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玉米节水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针对山西省不同玉米生态区的生产实际,开展多点试验示范,总结和提出科学实用有效的玉米节水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模式,旨在指导和规范玉米种植技术,促进山西省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自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淮西部(安徽)水稻小麦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成立后,"新型肥料研制及配套应用技术"研究团队安徽帝元生物科技公司联合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农技推广中心在观前圩建立了新型肥料示范方,并设立对照田,示范研制的新型控失性肥料。11月4日,安徽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实施新型肥料示范  相似文献   

10.
<正>稳定性肥料是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养分释放的一种新型的智能肥料,它是在肥料中加入由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及磷素活化剂联合构成的复合型添加剂。为了明确稳定性肥料在新疆玉米上的施用技术和效果,特进行此试验,为该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概况试验于2010年安排在博乐市达勒特镇,供试土壤为砂壤质灌耕潮土,其养分状况见表1。玉米品种为S2564,1膜2行种植,行距为50厘米,株距24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5 600株,示范面积0.26公顷。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肥料的普及使用是要经过试验、示范、推广等环节,才能逐渐推广。大壮叶面肥是一种豆类专用产品,为进一步推广这种新型肥料,在市推广中心的安排下,在吉林省五棵树镇农业站进行了该种肥料的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  相似文献   

12.
玉米“3414”肥效对照示范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试验目的 通过玉米肥效对照示范,在常规施肥、配方肥和不施肥情况下,产量的变化与玉米"3414"试验产量进行对比,以弥补"3414"肥料试验的精确性,减少误差,校正"3414"肥料参数,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客观的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配方技术参数的校正及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新优品种试验示范上,政府采取"行政推动、项目带动、多点示范、整区推进、技术集成、主攻单产"的思路,促进大田试验示范、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并紧紧围绕当地产业发展所需求的饲草兼用型玉米试验示范,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种植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单产、增加农民收入,走"农户+新品种试验示范+企业"的新型推广道路。  相似文献   

14.
推广现代节水新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所在。膜下增压滴灌节水技术是一项新型的节水技术,其具有节水、增效、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诸多优点。该技术适应性强,无论何种地形和土壤都可以使用,特别是把肥料随滴水施入土中。2005年乌苏市进行棉花膜下增压灌溉节水技术的试验示范。2006年开始推广。该新技术应用在玉米品种试验,既方便省力,又节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16年以来,针对"德州市多年来小麦后茬作物以普通粒用玉米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这一制约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本团队依托德州市境内的临邑华辉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华辉合作社),大力实施了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在2016年玉米花生间作小面积试验研究基础上,2017年和2018年推广实施了玉米花生间作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先后开展了夏玉米抗逆丰产宜机收优良品种、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鉴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集成示范、不同玉米品种间作抗逆丰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合理搭配与布局技术创新与示范、籽粒用糯玉米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这些工作有力促进了德州市玉米内部结构及种植业结构的优化,为区域性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模式与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6,(3)
正为了响应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要求,推动农药减量增产的技术措施,近两年来,普兰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中心试验示范基地陆续开展了"玉米作物健康绿色增产施乐健技术示范""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控与增产解决方案示范"以及"玉米高产创建植保技术示范"等试验示范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示范主要技术措施1.1除草在玉米生长的4~5叶期,每亩使用30%苯唑草酮(苞卫)悬  相似文献   

17.
增效控失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验证和评价增效控失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开展了增效控失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施用新型肥料增效控失肥能够在一次施肥情况下保证玉米整个生长期的养分需要,既节约肥料用量,减少养分流失;又能降低施肥劳动强度,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玉米活秆成熟,省力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8.
<正>潍坊市众和生物肥料有限公司作为"十一五"国家"863"计划有机无机复混肥研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示范基地,并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示范基地"参加"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复混肥农艺配方与生态公益技术研究",一直致力于新型肥料的研发和推广。该公司充分利用潍坊地区的有机物资源,将其循环利用,不仅减少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还可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9月5日-6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16年中盐红四方控失肥等新型肥料观摩会"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和扶余市举行。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吉林省土肥总站、扶余市土壤肥料站等单位领导、专家与吉林经销商、种植大户110多人齐聚一堂,实地观摩玉米控失肥应用试验示范,全面  相似文献   

20.
"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玉米生产上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为在玉米生产上推广应用"含腐殖酸水溶肥料"新型肥料,我们于2008年在河南省中牟县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