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80年到1981年间,我们在有一定坡度的、再次采掘的开挖槽煤矿弃土(Lenzburg砾质粉砂粘壤土)上进行了禾草和豆科牧草的种植,目的是检验它们在弃土上建立和保持植物地被的能力,并选出与间作实生树苗无过分竞争的草种.6年后,苇状羊茅、加拿大莓系、无芒雀麦、大须芒草、苜蓿和小冠花生长非常旺盛.5种冷季禾草中,紫羊茅第2年的覆盖最多,第6年的覆盖最少.建议将紫羊茅用于实生树苗的试验性间作.  相似文献   

2.
<正> 人工牧草作为一项重要水保措施,已在治理中大面积实施。但是,人工牧草保。土的效益究竟有多大,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发挥作用,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我们根据对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牧草试验资料的分析,对工牧草蓄水保土机制、影响人工牧草水保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提高人工牧草水保效益的主要途径,以期能对改进工作有所裨益。 一、汛期降水量与人工牧草地径流、冲刷量关系 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南小河沟试验场牧草小区观测资料如表1。 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用线性回归求出土壤冲刷量(y)与各个相关因素(汛期降水量X_1;地面坡度X_2;草地汛期覆盖度X_3)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5种禾本科牧草的耐盐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出苗期耐盐力为0.3% ̄0.4%,生长中期为0.5% ̄0.7%。在盐碱地试种表现良好,适宜在黄淮海平原黑龙港缺水盐渍区的中度盐渍土地上栽培。  相似文献   

4.
一个用于反映天然牧草生长规律的综合农业气象指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天然牧草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在不同生育时段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反映,提出了用水、热形式表示的综合农业气象指数,并依据草甸草场的具体情况,得出了该指数的具体表达形式。该指数可用于分析牧草产量形成规律及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牧草压缩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以9KG-350型高密度压捆机为试验装置,对常见的羊草、苜蓿、(碾过的)麦秸进行了压缩试验。通过试验分析,提出了不同喂入量(初始密度)下的压缩关系式及农业纤维物料压缩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开式压缩与闭式压缩有明显的差别;指出了压缩过程存在着“松散”和“压紧”两个阶段,以及物料的种类、喂入量(初始密度)等对压缩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压缩条件下,存在着临界喂入量,且不同物料的临界喂入量不同。  相似文献   

6.
高寒牧区禾本科牧草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连续8年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青海草地施用磷肥和氮肥的效应随不同草地生态类型而变化,也随不同禾本科牧草种类而变化;禾草增产量(yi)与施氮水平(x)的数量关系符合yi=x/(a+bx)或yi=x/(a+bxc)方程;单施氮和单施磷对牧草品质具有不同的影响;磷作种肥在播种时一次施入,氮作追肥在分蘖期施入土层6cm时肥效最高.  相似文献   

7.
8.
多年生人工牧草高效用水灌溉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以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正蓝旗人工草地多年生人工牧草——老芒麦、披碱草、冰草和苜蓿的灌溉试验资料,应用FAO-56双作物系数法模拟计算了不同试验处理的多年生人工牧草实际需水量(蒸散量)。研究了需水量与多年生人工牧草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并用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原则确定了干旱地区人工草地多年生人工牧草不同水文年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 黄土高原由于地形地貌特殊,加之植被度低而导致水土大量流失,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因此,要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生态平衡问题,必须积极地恢复和发展植被。目前,建立保土轮作作物植被、森林植被和草地植被,是恢复和发展黄土高原植被的主要途径,其中发展多年生牧草是一项快速形成稳定而又永久覆盖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的夜间低温对麦苗和牧草的生理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模拟了青藏高原地区日/夜温度为20—24℃/7—10℃,日较差10—17℃左右的典型气候条件下,夜低温对几种麦苗和牧草的一些生理效应。试验结果指出:夜低温可以提高麦苗和牧草苗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的b值,有利于根系活力的增强和干物质的积累,并导致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新同工酶谱带产生,特别对糖分积累的影响尤其显著。由此论证了青藏高原上生长季节里的夜间低温有利于作物和牧草的生长,指出了青藏高原地区的一些农作物屡创高产,牧草营养丰富的重要气象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豆科鲜牧草破碎机的研究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豆科鲜牧草的物理机械特性,分析了机械破碎作用的力学机理,认为合适的打击作用力是该类物料有效的破碎加工方法。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研制了“93D—324型鲜牧草捣泥机”。使得在不加水的情况下,把豆科鲜牧草破碎成细碎纤维状或浆状饲料,满足喂猪的饲养要求。  相似文献   

13.
A.  B.  索科洛夫 《土壤学报》1955,8(2):129-138
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是推行正确轮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合理的轮作必须同时保证能够获得品质优良的高额产量。苏共中央委员会二一三月全体会议的议  相似文献   

14.
<正> 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我区大面积种植了优良牧草沙打旺。它抗寒、耐旱、耐瘠,适应性强,生长旺盛,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保持水土效益。沙打旺是豆科黄芪属植物,作为饲草,因含有硝基化合物而气味不好,适口性差。秋季调制干草,因脱叶量大,茎秆粗硬,品质低劣,牲畜采食率只有50%,损失很大。这不仅浪费了饲草资源,降低了沙打旺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影响了沙打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将筛选出的优良牧草新品种结合当地现有的优质牧草,根据果园的梯壁(含梯埂),畦面笾角地三大微地形的不同特征,进行合理搭配布局与套种,即豆科牧草套种子畦面(限于树冠外),直立型禾本科牧草种在梯壁上(含梯埂)形成草带,并通过混播葡匐型品种,使梯壁得以充分保护,有效地防止生态果园的水土流失,同时利用果园边角地及果园下的冬闲田种植小黑麦等食口性好的牧草品种,增加生态果园内的草食动物的青饲料。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解决小流域治理的时效问题,实现目标和效果的统一,我市从1984年开始,在义县白庙子乡进行了以草先行、综合治理小流域的试点.至1988年底,经5年时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万亩,小流域内的植被度.已由20%提高到75%,基本形成了草、灌、乔多层次混交  相似文献   

17.
坡耕地粮草间作及效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随着农村经营形式的变革,我县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粮食产量显著提高,但生产中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单一经营粮食生产,无计划地垦荒种田,种地不养地,盲目大量施用化肥,致使耕地板结,水土流失加剧,地力下降。据测定,土壤有机质由初垦期的8%下降到2%~3%。草原过度放牧、毁草开荒,退化、碱化越来越重,不仅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还影响了牧业生产的发展。据调查统计,全县大牲畜1987年比1983年减少5318匹,生猪下降20%。  相似文献   

18.
通过1988-1995年国内外优良牧草引种选育,选出了适宜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生长的草种,其中尤以禾本科雀麦属无芒雀麦,冰草属,野科属,豆科红豆草,沙相旺,41个外来芷蓿品种,紫草科兰蓟,菊科草地婆罗门参及苋科苋菜等表现为佳。  相似文献   

19.
牧草栽培金针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多花木兰,拟高梁,卡松古鲁狗尾草,宽叶雀稗,墨西哥玉米和野古草加工粉碎成草粉加入少量的棉籽壳或木屑栽培金针菇,试验结果,其生物学效率可达70%以上,高对照组木屑栽培金针菇的产量15%,证明了“以草代木”是可行的,其经济效益可达到每公顷人工草地(以7500kg草粉计)收入30000元,比单纯种草养畜有更高的效益,收获食用菌后的基持仍可作为良好的原料生产配合饲料再用于养畜,从而有效地开辟了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朱学谦  刘洪杰  张湘珍 《土壤》1994,26(3):135-137
黄河故道是指1194-1855年间,黄河侵泗夺淮后,废弃的河道所形成的一个独特的自然区。在淮阴市境内,故道西起宿迁市王官集乡朱海水库,东至涟水县行湖果园出境,全长225.2公里,其见间流经宿迁、泗阳、淮安、涟水等6县(市)区。在故道范围内,土地总面积136.82万亩,站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土地面积的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