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GPS技术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可用于资源管理、动植物资源监测、森林防火和基础设施管理,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应用范围包括航点存储、编辑航线、用存储航点导航。提高GPS的应用水平需要解决GPS和计算机的配置,并加强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2.
利用手持GPS卫星定位仪的航迹记录功能及航点记录功能,对需要进行勾绘作业的公路、林班、小班等地块进行实地绕测或定点定位。通过相关软件的数据交换,实现GPS航迹、航点数据到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数据的转化,快速生成林班区划图,同时获得比传统的勾绘方法更高的精确度。再与传统勾绘方法相结合使用,修改个别转点圆滑,与传统勾绘方法互为参照对照,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3.
谷歌地球软件为许多工作人员开展野外工作、数据采集等提供了良好的影像识别功能。文章通过学习谷歌地球软件、Global Mapper软件、GPSBabel软件、Map Source软件,分析KMZ数据格式、GPX数据格式、MPS数据格式,学会了将谷歌地球软件中航点、航迹转入Map Source软件的过程及方法 ,从而实现了谷歌地球软件与手持GPS、Arc GIS、山海易绘等硬件、软件的互联;减少了手工校正影像、输入航点带来的重复性劳动,并避免了人工校正影像、输入航点出现的误差,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4.
现有航空护林航线难以实现动态管理,存在飞机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结合航空护林现实需求以及技术发展,提出以地面采集气象因素、可燃物因素、火险因子、火源因素等作为实时数据,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海量数据存储、分析能力,对航空护林航线动态优化问题进行优化求解,实现航线的快速、科学、动态规划,提高飞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基于RockyCapture航线飞控软件获取正射影像方法的可行性,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处理建议。结果表明,RockyCapture航线飞控软件能够较好的完成规划航迹飞行,形成的正射影像与现地误差可控制在1%以下,拼接处最大误差0.7 m。该技术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易学易用、灵活方便的优点,为山区小范围土地利用及林地现状快速监测提供科技支撑,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Arc GIS、Map Source及Unistrong GIS Office软件的性能、特点及坐标系转换原理。分析当前地理坐标系统转换中存在的问题。以云南贡山县森林资源调查样地号坐标输入为例,应用EXCEL、GIS Office软件生成手持或GPS仪常用的GPX交换格式航点信息,借助Map Source软件将航点信息批量导入手持式GPS仪,解决了Map Source、GPS无法批量输入航点坐标的不足,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007~2010年,节日盆花"组摆花坛"课题组对驻马店市东西合作会"组摆花坛"所应用的盆花进行调查、记录、分析、比较观赏效果等工作,归纳整理出了华北地区"十一"节日盆花"组摆花坛"所应用盆花的种类、频率、效果、抗水性、节约性研究,为各大城市节日花坛组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中灰空间设计解析——以上海世纪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上海世纪公园的灰空间设计为例,通过实地测量、观察记录等方式对其进行调查,发现"灰空间"往往是人们频繁使用、乐意逗留的场所,通过对其使用情况的分析总结出其空间特征,整理出设计城市公园灰空间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9.
葛娇  花军  刘亚秋 《木材工业》2013,27(1):13-16
为了提升我国人造板生产质量,利用光栅尺位移传感器,设计一种在线接触式人造板厚度检测系统.系统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可实现板材厚度参数设置、数据分析、检测记录、存储及实时显示数据等功能;同时,可与更高一级管理系统或TCP/IP以太网或H1总线进行数据通讯,为板材厚度纠偏传递信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平稳,在线重复性测量数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MapSource软件为野外工作、数据采集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坐标定位支撑[1],文章通过学习MapSource软件、GIS Office软件、GPSBabel软件,分析CSV数据格式、GPX数据格式、MPS数据格式,实现了MapSource软件批量导入航点的功能,减少了手工输入带来的重复性劳动,并避免了人工输入航点出现的误差,为实际工作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1.
林业规划设计中,GPS已为广泛应用,但常用手工的方法把GPS航点画在米格纸上成图。这种方法,工作效率低,精确度差,计算出的小班面积误差大。利用MAPGIS的"投影变换"功能成图,可以大提高成图效率,所成的图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WebGIS的发展,大容量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存储越来越受重视,数据的远程调用更是网络操作的基本功能,而关系型数据库(RDBMS)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形式的网络系统已有相当成熟的软件,但关系型数据库不能对变长记录进行有效存储.尝试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存储二维网络拓扑关系数据,不直接存储变长记录数据,而利用PowerBuilder编程查寻弧段表和坐标表以获得弧段的所有点及坐标数据,文中以求面域面积作为实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地形图和GPS进行巡护导航和火场位置确定的传统航空护林工作存在着识图导航难度大,工作强度大,飞行观察员对护区林情火情的侦查时间相对较少等弊端。探究Google Earth软件在航空护林工作中的应用,旨在把飞行观察员从定位、导航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林情火情侦查中,提高航空护林效率。文中阐述Google Earth软件在航空护林中找寻目的地,获取3D地形,获取地标,添加注释,地标收藏,测量长度、周长、面积等功能。并探究Google Earth软件在航空护林工作中的几种模拟应用,包括航线规划与制作,火场确定与火场周边地形预览,按规定航线导航,火场势态图制作,建立护区林火信息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14.
黄肖文  任彦 《绿色科技》2020,(6):220-221,225
指出了航迹规划是无人机研究的重要内容,航迹规划的速度和质量是评价其优劣的重要指标。为了规划出较优的航迹,采用基于采样的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RRT),但生成的路径曲折、规划速度低,通过分析其算法原理,引入人工势场算法(APF),提出了APF-RRT融合算法,为RRT算法扩展节点时加入了APF的目标引力思想,降低了RRT搜索盲目性。同时引入贪心策略思想,进行路径的平滑处理。从而提高了规划的速度和质量。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飞行环境下,采用该算法较传统RRT算法,航迹规划时间缩短约56.2%,航迹长度缩短约25%,并且减少了无人机转角的次数,从而减小了无人机的损耗。  相似文献   

15.
使用佳明(GARMIN)eTrex30(小博士)手持导航型GPS接收机沿调查地块边界绕测自动采集航迹并储存,在ArcMap中通过航迹数据格式转换、投影变换、创建调查地块面要素等操作,能实现地块面积等计算和空间位置成图.结果表明,GPS和ArcGis结合能完成特殊情况下使用图纸勾绘难以完成的面积等调查工作,调查精度高,成图方便.  相似文献   

16.
索道挠度通常使用手水准仪进行野外测量,以确定集材索道的载重量。Sessions(1976)和Binkley,Sessiohs研究出分两步计算的方法。这种方法对测绘索道几何图形很有作用。图1:为计算荷重需要而测量的承载索中央挠度  相似文献   

17.
机载小光斑LIDAR的森林参数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小光斑机载激光雷达遥感得到森林结构参数是一个突破性技术。由于这个技术应用于树冠测量国内还相对比较新,所以需要大量的试验来整合实测数据和激光雷达遥感数据,并在后续分析和处理过程中获取森林应用急需的结构参数。随着数据存储能力和处理速度的提高,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数字化采样来存储整个反射波形,而不仅仅是由系统提取出来的三维坐标(即离散点云)。通过对波形进行分析,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物体的纵向结构,比如表面倾斜、粗糙度、反射率。本文采用改进的EM算法分解原始波形数据,并得到植被高度、林冠下地形、冠层体积、地表反射率、植被反射率、森林郁闭度来描述森林的水平和垂直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定制式”机电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机电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趋个性化,因而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提出了"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创新模式;阐述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并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根据机电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探索了校企合作"定制式"机电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数据库属于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在土地测量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土地测量数据库设计是对数据进行组织化和结构化的过程,数据库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数据库物理结构优化,针对数据库的特点优化存储土地测量数据对象的存储参数,建立合理的索引和建立数据库完整性约束,从而使数据层实现数据库的完整性保障。  相似文献   

20.
油松飞播造林落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飞机播种造林落种的均匀度是保证实播有效面积的基础。为了合理利用种子,提高实播有效面积率,我们于1981年结合飞播造林生产试验,对油松飞播落种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就设计播带的宽度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在播区内与飞行航迹相垂直的三条中航线上,分别按每相隔10米设接种布1块,面积1×1平方米。为防止因偏播而漏接种子,同时设置3带。飞行高度由机组用无线电测高仪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