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湖北省明年开荒100万亩、植棉40万亩,和新疆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计划开荒 1,000万亩,每亩投资将比过去降低50%左右,这是我们农垦事业上值得令人兴奋和注意的两件大事。在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鼓舞下,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以及贯彻勤俭办场的方针,大力降低开荒投资,已引起全国各地的普遍重视。湖北省在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公布以后,一再修订开荒计划,最后提出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开荒400万亩,1958年仅国营农场系统即开荒约100万亩和植棉40万亩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垦区正在进行50亿公斤商品粮基地建设。本文就其建设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提些粗浅的认识,仅供参考。 1 50亿公斤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经40多年的开发建设,黑龙江垦区已初步建成了现代化的国营农场群,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和许多有利条件。首先是耕地的增产潜力大,中低产田有2400余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其次是土地资源潜力大,有可垦荒地1094万亩,且大部分集中在三江平原,土质肥沃,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第三是机械化程度高,物质技术基础雄厚。第四是职工的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较高,具有较丰富的开荒生产和改造中低产田的经验,有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相似文献   

3.
总结广西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果和经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建议,为农村产业发展培养出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产业技术农民,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更多"双带"能力强的人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人才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本人5年多来在部分国营农场实施、推广滴灌工程项目灌溉技术的切身体会和对其中一个项目区实施、应用滴灌工程后的增产、效益情况的深入细致调查、分析和探讨,总结出了农垦(国营农场)和地方农业发展过程中实施、应用滴灌工程的重要性、有效性,以期为相关领导和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农垦是我国内陆耕地面积最大的垦区,自1953年首个国营农场——五三机械农场开荒建设伊始,就担负起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示范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光荣使命。改革开放40年来,湖北农垦不忘初心、紧跟时代,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农垦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垦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全国农垦第三;全面深化农垦改革,作为全国农垦6个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改革  相似文献   

6.
发挥科技优势 推动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推广示范力度,可以强势推动新农村建设。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建立一个机制,即建立由资金、技术、人才、组织四位一体的成果转化机制;构建三大体系,即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科技培训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搞好国营农场的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步伐,从而尽早实现农垦国营农场的现代化,将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实现兵团农牧团场现代化建设作一些探讨,为制定加快国营农场现代化建设的有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兴凯湖保护区经营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体制不通畅、管理不到位、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开发层次低等原因提出了经营管理对策:改革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建立生态预警机制、以游促保,同时,积极引进管理人才,加强法制管理,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保护区经营和管理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加快商品种子基地建设 促进我省农业生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省国营农场长期以来担负着农作物良种繁育任务。为了进一步发挥国营农场繁育种子的优势,我局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方论证,于1985年制定了“把国营农场建成商品种子生产基地”的意见,加快了国营农场商品种子基地建设步伐。目前全省已有1/3的国营农场达到商品种子基地建设要求标准。黄泛区、博爱、许昌三个农场已通过省级验收,颁发了河南省农作物商品种子基地合格证书。目前我省共有97个国营农垦企业,其中有76个场生产以小麦为主的各种农作物种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营农场的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于国营农场规模化农业生产模式下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功能、以及设计和实现方法。【方法】以新疆兵团农场为例分析国营农场的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特点,合理划分角色和功能,使用BS(Browser/Server)和CS(Client/Server)混合软件结构模式,基于.net技术体系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结果】开发了适用于国营农场的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在兵团130团场进行试运行,系统融合RS和GIS技术,提供了信息采集、录入、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能够满足国营农场生产管理要求,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系统采用基于服务的软件结构,将数据访问封装为Web服务,初步提供异构系统数据共享支持。【结论】通过设计和开发基于中国国情的农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国营农场的管理效率,并为精准农业相关技术在生产中的充分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系统架构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黄国勤 《农学学报》2019,9(4):95-100
发展生态农场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选择。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首先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国内最早提出“生态农场”一词是在1928年;在此基础上,简述了生态农场的概念与特征,指出:生态农场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由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构成的农业生产单位或单元,生态农场具有界限明显性、生物多样性、结构复杂性、功能高效性、技术先进性和发展循环性的特征。国外生态农场的发展具有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类型多、效益好的特点。中国生态农场的建设与实践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依据计划经济原则创办的国营农场;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的生态农场;第三阶段,是进入新世纪,大力提倡发展的家庭农场,尤其是家庭生态农场。从当前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看,中国加快生态农场建设与发展不仅重要而且紧迫,势在必行。最后,作者提出加快中国生态农场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是:一是提高认识;二是制定规划;三是加快实施;四是推广技术;五是开展合作;六是完善制度。  相似文献   

12.
国有农场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农场是我国特定时期形成的特殊产物,在计划经济时期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农场的改革滞后,发展缓慢,逐渐走入困境,研究国有农场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对于促进国有农场深化改革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有农场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政府定位不明确、农场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科学的农场风险管理机制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找准政府职能定位,发挥引导作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国有农场管理体制,完善经营机制;构建科学的国有农场风险管理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13.
就“中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与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三个方面的阐述。首先,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的总体思路,包括其概念、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市场定位诸点;其次,从完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法规、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体系、组建无公害农产品监管体系、完善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及强化品牌意识、做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工作等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最后,提出了如下关于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影响;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推广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服务,落实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积极培育和开拓市场,实现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科技创新,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75 dairy farm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dairy farm market risk was set up, and dairy farm market risks were divided into pairing risk, price risk, production risk, contract risk and policy risk, five aspects of a total of 12 assessment indicators.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market risk.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rket risk of dairy farm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s at low risk; however, the policy risk was high.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assessment, the suggestions was made as the followings: the government should expand the scope of policy insurance for dairy farming, vigor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and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in dairy farms by purchasing services through government, increase their functional roles and establish strict supervision mechanisms,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official advice hotline and consultation channel online and improving third-party testing mechanism; government and the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industry would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of management and do a good job of training and guiding.  相似文献   

15.
国有林场文化是国有林场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它包含林场广大员工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价值信念、行为规范及最高目标.国有林场文化在林场的发展壮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西国有林场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广西国有林场应着力打造林场的核心文化,积极推进廉政文化,重视生态文化,不断丰富娱乐文化,大力加强学习文化,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林场文化.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及收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仅有利于减少化肥的施用,还有利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民节支增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理性小农理论,利用东北地区种植型家庭农场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影响家庭农场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行为因素,探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家庭农场农业收入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家庭农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率仅为44.62%,采纳率偏低。年龄对该技术采纳呈现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农业技术培训、风险偏好、经营规模、土地流转期限和示范农场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场对该技术的选择;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风险偏好和示范农场对采纳该技术的家庭农场增收效果显著,经营规模大的家庭农场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收入提升效果最好。研究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明显正向收入效应,能够显著提高家庭农场农业收入。因此,提出加快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机制,提升家庭农场主的人力资本水平,逐步改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约束条件,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提倡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营林场的生产建设发展更快,仅1988年全省国营林场完成造林80O0公顷,生产木材34.68万m~3,上交国家税收2461万元,经营纯收入4197万元,经费自给率达62.5%。实践证明,兴办国营林场是国家投资少,收效大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国营林场在经营观念、管理体制,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其发展能力、本文就国营林场如何转变指导思想,增加后续资源,加快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改革管理体制、筹集开发建设资金、加强科技工作等方面,提出作者的看法和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家庭农场的概念给出了清晰的定义,对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区别于传统小农户经营模式的典型特征进行剖析。从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以及政策扶持5个方面对家庭农场助农增收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四川省遂宁市的大量成功与失败案例进行佐证。指出遂宁市和全国在上述5个方面存在的不足,相应地提出了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实行专业化经营、提高农场主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强化金融服务等家庭农场助农增收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荷兰有机农业生产状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贵州有机农业生产的发展,采用收集二手资料、访谈以及参与式观察对荷兰的有机农业生产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荷兰的有机农业生产情况及社区支持型有机农场进行了介绍:政府对有机农业生产提供补贴,并建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学校。社区支持型有机农场把消费者看作是农场的重要组成成分,消费者参与农场的发展规划和各种活动,对农场的发展提出建议。笔者认为:贵州的有机农业生产应该考虑在学校中设立相关的培训课程,培养具有相关知识的学生;另可考虑发展社区支持型有机农场。  相似文献   

20.
杨兵 《古今农业》2010,(3):25-29
"两田制"是指将国有农场耕地分为身份田和招标田两部分,改土地承包为租赁经营。这种制度如果实施得当,将有利于承租人增强自主投入、自抗风险的意识,带动农场人事制度的变革,提高农场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工作绩效,有利于实现生产的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经营;如果实施不当,将会出现不利于农业经济长远发展和当地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不利于农场职工生活改善等问题。所以,在"两田制"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建立相对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保障养老保险及时足额上缴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