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国外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构建及其经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表明,健全有效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不仅能够提高水产技术的转化效率,而且能够显著提升水产行业的生产水平,是助推经济体水产行业高效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重点从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设置、推广队伍建设、推广经费使用和水产技术推广立法4个方面实证考察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归纳上述各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水产技术推广立法、提高水产技术推广队伍素质、增加水产技术推广经费、加强水产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和完善水产技术成果转化机制的关键举措,以期促进新时期中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水平,促进当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推动现代都市渔业建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作风优良、业绩突出的新时代基层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在充分调研上海市9个区及其乡镇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在推广机构体系、人才机制体制、推广工作经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建议,即探索机构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善推广设施条件,创新推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经费来源、职能发挥等方面,对宁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认为宁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着专业人员素质较差;经费严重不足,开展工作困难;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发挥不平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紧密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机构的设置思路及其运行机制,并探讨了该体系实现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技兴渔的重要途径,要想真正做到推广,必须要明确政府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改善内部运行机制,为渔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水产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荥阳市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为切入点,实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预算、办公条件进行详尽调查,分析归纳出推广体系不断完善、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推广机制科学创新、推广方式推陈出新四大成效。最后针对提高农技推广效率提出了经费保障、人员培训、持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三大措施,形成合力,解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最后一公里"问题,保障其履行公益性职能,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使农民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6.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对促进渔业生产效率、改善渔民生活和保障水产品安全供给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渔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对我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状的分析,明确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我国应加快完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加大推广经费投入、优化推广队伍建设和丰富推广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系统以提升渔业公共服务能力为主线,紧紧围绕河南省现代渔业发展重点,认真履行公益性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食品安全法》,在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调整渔业结构、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加强基层水产推广体系建设等方面努力工作,进一步做好水产技术推广系统职能定位,更新思想观念,认清责任使命,提升素质能力,牢记履职担当,持续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助力加快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对促进渔业生产效率、改善渔民生活和保障水产品安全供给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渔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对我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状的分析,明确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我国应加快完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加大推广经费投入、优化推广队伍建设和丰富推广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浙江现代农业》2006,(4):F0003-F0003
农技推广改革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法》和2006年中央一号件精神,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要坚持以构建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多元化发展的新型农技推广新体系为目标,以及科学界定职能,合理设置机构,理顺管理体制、优化队伍结构,保障经费供给,创新推广方式,完善合作推广机制和妥善安置人员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正>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好坏,直接影响现代渔业发展步伐。二十余年来,双鸭山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市县乡三级推广机构体系,以中级骨干力量为主的推广队伍41人,实施成果推广项目19个,在双鸭山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虽然我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初有成效,但是由于地处偏远落后欠发达地区,发展滞缓,仍存在很多问题,成为制约我市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双鸭山市水  相似文献   

11.
该文阐述了棉花“3414”肥料试验在新疆盐碱重的喀什地区的田间操作中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对棉花的全生育期管理还缺乏可操作性的实用技术指导,以及水肥管理、化学调控、综合植保等方面的棉花管理中应注意的关键性技术,来提高肥料试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修水县中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修水县中稻"3414"试验结果表明,该县中稻施肥以纯氮177.0 kg/hm2、五氧化二磷79.50 kg/hm2、氧化钾159.0 kg/h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油菜“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情况。实验表明在大渡口镇油菜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3.51kg/667m2、P2O5 5.87kg/667m2、K2O 5.69kg/667m2,油菜产量为181.57kg/667m2。  相似文献   

14.
油菜“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油菜"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菜施肥量与产量数学模型为y=81.4523+5.0945N+2.5672P+7.1567K+0.4933NP+0.1071NK+0.4786PK-0.3652N2-0.6702P2-0.6319K2;通过模型分析得出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氮13.62kg/667m2、五氧化二磷9.33kg/667m2、氧化钾9.50kg/667m2,油菜理论产量为178.62kg/667m2。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旌德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0.13kg/667m2、五氧化二磷5.85kg/667m2、氧化钾8.98kg/667m2。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建议同等肥力条件下推荐施肥量为尿素22kg/667m2、过磷酸钙49kg/667m2、氯化钾15kg/667m2,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6∶9。  相似文献   

16.
陇西河流域平衡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方案,研究了在雅安市雨城区陇西河流域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水稻的平衡施肥模式,探讨了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建立肥料效应函数,以便探索出一套高产的平衡施肥模式,从而为水稻生产中的施肥管理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4个处理组合中,以处理7(N 210kg/hm2,P2O5315kg/hm2,K2O 150kg/hm2)的水稻产量最高。产量构成因素中,受氮、磷、钾肥影响最大的分别是千粒重、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氮磷钾肥配施可提高水稻产量,其中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氮,其次是钾,磷最小。获得水稻产量≥5 500kg/hm2的优化施肥方案为:纯氮用量238.25~286.75kg/hm2,纯磷用量100.91~214.09kg/hm2,纯钾用量41.13~92.20kg/hm2。  相似文献   

17.
培矮64S系列组合在制种时施用“920”最佳时期是见穗3%~5%喷施第1次;每公顷用量在450g左右,连续喷施3d,先轻后重,有利于提高结实率。药效试验说明在始穗扬花期用粉锈宁1次,在盛花期、盛花尾期用灭黑1号防治2次,对提高结实率及降低黑粉病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运用能值分析理论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EEF),对昆明市2002~2011年能值足迹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应用GM(1,1)模型,对未来10年人均能值进行预测。结果发现:EEF模型的计算数值明显高于传统模型;昆明市生态系统出现盈余,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在自然环境、经济状况不发生"突变"的前提下,2012~2020年人均能值盈余呈下降趋势且年均递减率为20.57%,尽管生态系统没有赤字,但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本研究对"新昆明"建设及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将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五因子五水平正交旋转二次回归组合设计 ,通过多因子田间试验和计算机模拟选优 ,提出了优质棉“GM1 2”高产、优质、高效的两套优化栽培方案。其中方案 1为 :种植密度 3 1 50 0株 hm2 ,施用尿素 562 .5kg hm2 、1 2 %钙镁磷肥 795kg hm2 、氯化钾3 52 .5kg hm2 ,果枝 1 8层。其目标是皮棉产量达 1 80 0kg hm2 ,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达优质标准 ,经济效益达 450 0元 hm2 。根据优化方案 ,并结合生产实际 ,提出了“GM1 2”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陶保壮 《甘肃农业》2005,(12):199-199
本论文以“网络课件”的制作为背景,论述了网络课件制作的意义、概念、结构及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简要介绍了ASP技术,ADO技术简介,对如何使用 ASP开发本系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