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红小豆为主要原料,白砂糖、柠檬酸等为辅料,加工成红小豆饮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该饮品的最佳配方为:每100mL饮料中添加红小豆汁40mL、白砂糖6.0g、柠檬酸0.1g、蜂蜜2.0mL水57.5mL,此时红小豆饮料的口味最佳。  相似文献   

2.
李超 《农业机械》2012,(27):96-98
以芦根和葡萄籽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芦根葡萄籽复合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芦根葡萄籽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芦根样液25mL、葡萄籽样液75mL、柠檬酸0.10%和白砂糖8%,此方案条件下产品综合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甘薯花生酸性禽乳饮料,以甘薯、花生仁等为原料,探讨花生仁的烘烤条件及乳化稳定剂的选择与复配.并对饮料糖酸进行调整,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饮料的最佳配方及参数。结果表明: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甘薯酶解液50%、花生乳30%、白砂糖8%、脱脂乳粉3%、柠檬酸0.2%;复合乳化剂(单甘酯:蔗糖酯为1:2)及稳定剂(0.2%CMC—Na、0.1%黄原胶)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25%和0.3%。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甘薯花生酸性禽乳饮料,以甘薯、花生仁等为原料,探讨花生仁的烘烤条件及乳化稳定剂的选择与复配.并对饮料糖酸进行调整,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饮料的最佳配方及参数。结果表明: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甘薯酶解液50%、花生乳30%、白砂糖8%、脱脂乳粉3%、柠檬酸0.2%;复合乳化剂(单甘酯:蔗糖酯为1:2)及稳定剂(0.2%CMC—Na、0.1%黄原胶)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25%和0.3%。  相似文献   

5.
以紫苏叶为原料,通过加以白砂糖、柠檬酸、蜂蜜等研制紫苏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配方为:紫苏叶汁30%,白砂糖6%,柠檬酸0.12%,蜂蜜4%。成品紫苏叶饮料颜色呈淡绿色,外观澄清透亮,风味独特,甜度适中,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6.
以紫薯和燕麦为原料研制复合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紫薯汁与燕麦浆质量比6∶4、柠檬酸用量0.015%、白砂糖用量5%;最优稳定剂蔗糖酯0.15%+明胶0.20%+CMC-Na 0.15%。此条件下复合饮料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野生软枣猕猴桃为原料,对野生软枣猕猴桃果汁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探讨了软枣猕猴桃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CMC添加量等因素对野生软枣猕猴桃果汁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野生软枣猕猴桃饮料的最佳配料比为:软枣猕猴桃汁40%、白砂糖14%、柠檬酸0.25%、CMC 0.12%.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山楂和猕猴桃为原料,研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山楂猕猴桃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山楂汁、猕猴桃汁、白砂糖和柠檬酸分别为30%、10%、5%和0.15%;通过稳定剂的独立试验,得出最佳稳定剂(CMC)用量为0.3%。该复合饮料除具有山楂和猕猴桃的营养保健功能外,色泽、口感和香味俱佳。  相似文献   

9.
以白灵菇和芦荟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白灵菇芦荟复合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芦荟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白灵菇与芦荟的配比1∶2、混合液所占饮料比1∶10、白砂糖添加量10%和柠檬酸添加量0.12%,此时产品综合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0.
魏建明  李超 《农业机械》2013,(11):70-72
以双孢菇和菊花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双孢菇菊花复合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孢菇菊花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即配比1∶2、提取液所占饮料比1∶10、白砂糖添加量10%和柠檬酸添加量0.10%,可使产品综合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1.
以桦褐孔菌为原料,经超声波辅助方法提取了多糖及三萜类物质,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优化了桦褐孔菌复合饮料的配方,并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了桦褐孔菌复合饮料的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提取液多糖含量为2.5 mg/mL,三萜含量为248 μg/mL;桦褐孔菌复合饮料的最优配方为桦褐孔菌提取液35%、白糖10%、明胶0.4%、柠檬酸0.2%、茉莉花茶提取液5%,该配方制得的桦褐孔菌复合饮料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2.12%。桦褐孔菌复合饮料呈焦糖色、澄清无沉淀,具有桦褐孔菌特有的风味和清淡的茉莉花香味,无其他异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是一款具有较好市场发展前景的功能性饮料。   相似文献   

12.
张城  陈宏伟 《农业工程》2012,2(6):28-33
以蛹虫草为原料,经过深层发酵得到发酵液,搭配红枣、枸杞、金银花浸提液,通过L9(34)正交设计获得最佳搭配:100 mL虫草发酵液,50 mL红枣浸提汁,15 mL枸杞浸提液,5 mL金银花萃取液。再经过正交处理软件ⅡV3.1优化甜味剂、酸味剂和稳定剂的添加量,结果为每100 mL饮料辅助添加蔗糖5 g、柠檬酸0.25 g、蜂蜜2.5 mL,CMC-Na 0.3 g,黄原胶0.02 g,果胶0.1 g时饮料酸甜可口、营养丰富、香气协调。经HPLC检测,饮料中虫草素含量为138.4 μgmL,腺苷含量为52.2 μgmL,多糖、蛋白质含量分别为9.79、13.13 mgmL。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首先研究了琼脂2%、卡拉胶2%、琼脂1%+卡拉胶1%共3种胶凝剂及45、50和55 ℃不同干燥温度对紫薯软糖感官品质的影响;然后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紫薯浆、胶凝剂、白砂糖及柠檬酸用量对紫薯软糖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琼脂和1%卡拉胶混合使用是制作紫薯软糖较好的胶凝剂;温度50 ℃,干燥时间16~20 h为制作紫薯软糖较好的干燥条件;各因素对紫薯软糖感官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紫薯浆>白砂糖>胶凝剂>柠檬酸;紫薯软糖加工的较优配方为紫薯浆210 g,白砂糖70 g,凝胶剂2.0%,柠檬酸0.4 g。   相似文献   

14.
以自制红豆沙为蛋糕的主要添加材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出生产红豆沙蛋糕的配方:面粉100g、鸡蛋125g、红豆沙125g、绵白糖60g、水30g、泡打粉2g、拉油50g。用此配方生产的产品营养互补、口感松软香甜、豆香味浓郁。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转化糖浆、花生油、紫薯泥及白砂糖用量对紫薯馅料广式月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紫薯馅料广式月饼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转化糖浆>花生油>白砂糖>紫薯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紫薯馅料广式月饼加工的较优配方为枧水1 mL,花生油5.5 mL,糕点用低筋粉21 g,奶粉1 g,紫薯泥57 g,白砂糖4.7 g,小麦淀粉1.3 g,转化糖浆14 g。   相似文献   

16.
以普通东大四号粉为原料,采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混合发酵生产面粉乳酸饮料,通过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面粉乳酸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面粉浆25%、酸牛奶15%、白砂糖11%、稳定剂0.5%。  相似文献   

17.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s L.),属于胡颓子属,在印度喜马偕尔邦地区称作“Chharma and Surch”,沙棘能够在这种非常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自然生长。本文介绍了制作沙棘饮料的一系列程序和如何储存饮料120d而不使其变质的方法。沙棘果实采自印度喜马偕尔邦河谷。用碎浆机提取沙棘汁,制作沙棘饮料要准备好合适比例的沙棘汁和制作饮料所需的糖。随着果浆比例的升高,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降低。而随着糖和果浆的增加以及储存期的延长,还原性糖呈上升趋势。当饮料中果浆和糖的比例分别为10%和13%、12.5%和13%、15%和15%时,饮料最为宜口,给于较高的评价。在喜马偕尔邦,人们一直认为沙棘具有商业价值,但是其价值在此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以释迦凤梨为原料,在不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采用常温浸糖工艺制作释迦凤梨果脯,研究柠檬酸、氯化钙、食盐及干燥时间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优配方和工艺为:柠檬酸0.4%,氯化钙0.2%,食盐0.2%,干燥温度75℃,干燥时间7 h。采用此工艺制得的释迦凤梨果脯组织饱满,色泽纯净,软硬适中,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19.
以燕麦米为原料,与水按质量比1∶27混合熬煮磨浆,过滤液经乳酸菌发酵后,制成燕麦活性乳酸菌饮料。以产品的感官质量、乳酸菌活菌数量为指标,确定燕麦活性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基本配方,结果表明:白砂糖6%、大豆分离蛋白粉0.5%,无酶解过程时,产品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0.
裂果是造成枣树产业损失的主要灾害性生理病害,而枣裂果主要是由于降雨导致的,目前从水分生理的角度阐明裂果的机制尚不明确。选择我国栽培面积最大品种之一骏枣为试材,采用了滴灌控水的方法,从白熟期到全红期分别将田间土壤含水量控制在45%±5%、60%±5%、80%±5%3个水平。结果表明:各时期土壤含水量80%均发生裂果现象。半红期土壤含水量60%时蛋白质、脯氨酸含量最佳,全红期土壤含水量45%脯氨酸含量最佳。白熟期80%土壤含水量维生素C、总酚含量最高,半红期60%土壤含水量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糖酸比均最高,全红期45%土壤含水量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高。结合各指标及裂果率,将土壤含水量在果实白熟期及半红期控制在60%±5%,到全红期减少土壤含水量为45%±5%更适合骏枣品质的提高,从而达到节水和减少果实开裂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