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在农业科研单位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劳务派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引入的一种用工形式。文章通过对劳务派遣概念的理解,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在实行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中表现出的便捷人事管理、用工方式灵活等优势,介绍了农业科研单位在实行劳务派遣用工中的具体经验和做法,剖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在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农业科研单位需要在提升劳务派遣者主人翁意识、注重劳务派遣者的成长和使用等方面加强对劳务派遣人员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湖南农业》2014,(5):8
<正>与千万劳务派遣工息息相关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回应了长期广受关注的劳务派遣用工岗位界定、劳务派遣工的同工同酬待遇、"虚假外包"违法派遣等问题;特别是划定了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比例的"红线"——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将有效遏制滥用劳务派遣制度的行为。为使劳务派遣用工数量较多的用工单位能够平稳地将用工比例降至规定比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  相似文献   

3.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2009年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中发现,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增加,一些用人单位规避用工责任和义务,滥用劳务派谴,同工不周酬等问题较多.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积极会同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等单位抓研究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用工单位在本《规定》施行前  相似文献   

5.
民工维权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一些用工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想方设法不让民工知道自己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受人员编制限制,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检测单位的发展。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用工形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检测单位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文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检测单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进行解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检测单位的劳务派遣运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7月1日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将正式实施。新政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规定了"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并赋予人社部门依法开展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行政许可的权利。据介绍,目前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部分用工单位超范围使用"临时工"、部分劳务派遣单位不与"临时工"签  相似文献   

8.
民工维权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一些用工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想方设法不让民工知道自己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那么农民工享有哪些合法权益呢?  相似文献   

9.
如今,城市对民工的门槛逐渐降低,用工单位对求职者的身份和户口不再限制,但对技术素质、能力的要求却提高了。"素质门槛"成为民工进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据青岛、烟台等城市608家用工企业的一项调查表明:用工企业对民工的素质要求为,85%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其中25%的岗位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6%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其中12%的  相似文献   

10.
结合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的实际,依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之规定,从选择派遣机构、规范派遣协议、合理设置派遣岗位和建立合理薪酬体系等方面对当前劳务派遣机构面临的风险提出控制与防范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林风 《农家致富》2006,(23):13-13
秋冬季以来,大批民工来宁求职。据南京安德门民工市场11月上旬数据统计,入场求职民工约5000多人.成功就业530人左右。据市场管理人士介绍,从数字看,来宁民工不少,但求职民工中,女少男多;而用工单位招聘需求中,则女多男少。  相似文献   

12.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在农业科研单位广泛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由于人员身份的双重性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同工不同酬、职业规划模糊、归属感缺失等问题。文章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视角,就如何通过激励手段提高劳务派遣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319-320
指出了农林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劳务用工管理的必要性和劳务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实践教学基地劳务用工管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农林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劳务用工管理的对策,以期促进农林高校实践教学协调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炎热的夏季来临,据南京安德门民工市场袁亮主任介绍,往年这时,民工出门寻工的人数锐减,许多用工单位即便到市场来“蹲守”,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人。但是今年夏季,热浪非但没有阻挡住民工朋友们的脚步,相反高温反而点燃了他们进城寻工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维权热线     
《农家致富》2015,(7):55
派遣工向用工单位辞职无效江苏省新沂市高流镇读者郑某来电:我与某人力公司签订为期2年劳动合同,公司派遣我至某金属公司工作。2013年10月,我口头向金属公司提出辞职并获得批准,3天后离开了该公司。人力资源公司以连续旷工15日以上为由解除了与我的劳动关系。请问:我向用工单位辞职有效吗?答:人力资源公司系劳务派遣单位,某金属公司系接受劳务派遣的  相似文献   

16.
沈农友 《农家致富》2007,(16):48-48
规范劳务派遣用工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17.
邬会江 《新农村》2004,(9):28-28
一些私营小企业,在和受聘民工签约时,常常只与民工签订劳务合同,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一些民工因为无法分清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导致自己的利益经常受损。那么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有着哪些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8.
<正>编辑同志:我儿子今年夏天技校毕业,找到了一个工作单位,该公司招用的是劳务派遣员工,公司将与我儿子签订两年的合同。签合同后,我儿子将被派往其他单位工作,由实际用工单位管理并支付劳动报酬。我听到过有关劳务派遣员工权益受损的事情,也担心我儿子成为劳务派遣员工会低人一等,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请问:怎样的劳务派遣才是合法的?我儿子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博弈的视角,对河北省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存在第三方机制的情况下,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工的长期合作会失败,在存在违约金的情况下,违约金对抑制同工不同酬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节后2月10日,本刊在南京安德门民工市场开展了免费为民工推荐就业岗位的优惠服务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有60多个民工朋友与本刊请来的企业用工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为了了解这批部分民丁现在的就业和生活情况,近日本刊记者与南京博宇职业中介机构冯贵荣经理。同来到南京安全器材厂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