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虹鳟颗粒饲料投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种、饵是渔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为了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降低养鱼成本,投喂时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1.饲料的形状、结构和规格对鱼接受或排斥某种食物十分重要。饲料颗粒大小不仅影响适口性,也影响消化率。因此,选择投喂颗粒饲料的大小要注意适合各生长阶段鱼吞食。鱼很大而饲料过小,鱼不容易摄食而下沉池底;相反,鱼很小投喂的饲料颗粒很大,不利鱼吞食而溶失水中,这样的饲料投喂利用率低。虹鳟饲料中,12克以下的鱼苗鱼种,根据其个体大小可选择0.3~2.2毫米颗粒料投喂;12~60克的鱼种可分别选择2.2~3.2毫…  相似文献   

2.
《科学养鱼》2002,(10):64-64
鱼种与饲料解决之后,投喂是最重要的饲养技术。投喂不科学,即使有了好的饲料,也会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鱼是生活在水中的,投喂的饲料不仅容易散失,而且鱼摄食状况一般也不容易看见,这给准确投饲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影响鱼摄食的因素也较多,而人们又往往忽视投喂技术的重要性。为了获得较好的饲料、饲养效果,以及降低养鱼成本,投喂时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进行科学合理投喂。1.注意饲料大小的适口性。吃食性鱼摄食人工颗粒饲料的方式一般是吞食的。因此,加工或选购投喂的颗粒饲料的大小要注意适合各阶段鱼吞食。如果投喂的颗粒饲料粒…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粒径硬颗粒饲料投饲策略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免疫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两种粒径饲料(2 mm和3 mm),进行4种不同组合,分别为FS1组(3 mm粒径饲料投喂60 d)、FS2组(2 mm粒径饲料投喂10 d和3 mm粒径饲料投喂50 d)、FS3组(2 mm粒径饲料投喂20 d和3 mm粒径饲料投喂40 d)和FS4组(2 mm粒径饲料投喂30 d和3 mm粒径饲料投喂30 d),对克氏原螯虾幼虾(7.73±0.05) g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各组间存活率、肝体比、肥满度和腹部含肉率均无显著差异。克氏原螯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且在FS2组达到最大值。FS2组和FS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各组间肝胰腺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胰蛋白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且在FS2组达到最高水平。不同粒径硬颗粒饲料投饲策略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以及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与单一粒径组(FS1组)相比,FS3组克氏原螯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  相似文献   

4.
娄忠玉 《内陆水产》1997,22(5):26-26
1饲养情况1996年,我们在刘家峡水库进行网箱养殖虹鳟鱼试验。网箱设置在库区下游一开阔库湾中,水质良好。试验网箱共10只,两排并列排列,网箱规格为6m×6m×6m.5月20日,把鱼种放入网箱。鱼种为本省自产。虹鲫鱼种入箱规格平均90g,放养密度自7尾/m3到13尾/m3不等。入箱后,既按鱼种体重1.2%日投喂量投喂,并逐步增加到1.3%;水温20℃以上时,减到1%以下;9月份以后,又逐步增加到原先水平。饲喂的饲料由自己加工的硬颗粒饲料,其成份是:网箱设置水域水质清澈,经分析,适宜于网箱养的。2发病情况10月上旬开始,网箱内出现零星…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2000,297(8)
鱼类投喂除注意水温的变化,水中溶氧量的高低,目投喂量要适宜,以及定时定位外,还要注意如下一些问题。(1)要注意选择鱼喜欢摄食的饲料投喂,对于一般性鱼类来说,不论硬颗粒饲料或软颗粒饲料都能摄食。但对某些种类,如鳗鱼、甲鱼以及其它的一些肉食性鱼类,它们不喜欢援食硬颗粒饲料,而只喜欢摄食湿饲料(面团状)。所以饲料的配制和投喂应根据鱼的食性特点而定,才能取得较好效果。(2)加工或选购没喂的颗粒饲料要注意适合各生长阶段鱼吞食,如果投喂的颗粒饲料粒径大小。长度与鱼的口径不相符合,会影响饲料摄食率。投喂的饲料若…  相似文献   

6.
大麻哈鱼稚鱼开口颗粒饲料的饲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大麻哈鱼稚鱼开口颗粒饲料的饲养试验。采用粗蛋白质45%的粒径0.3mm的开口颗粒饲料投喂大麻哈鱼稚鱼,饲养30天的稚鱼,其生长效果与国外同类饲料相同,体长增长率为49.8%,体重增重率为30%,成活率为97%,稚鱼体叉长达到548mm,体重1.2g。  相似文献   

7.
利用美国大豆协会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模式和海水鱼膨化饲料对卵型鲳Shen在近海网箱进行养殖并评估其生长表现。卵形鲳Shen以每箱1000尾的密度放养于体积为8.0m^3的网箱中。卵型鲳Shen从鱼种养至50g时采用47%粗蛋白和15%油脂(47/15)饲料,50g以上则以43%粗蛋白和12%油脂(43/12)饲料投喂。两饲料皆为膨化浮性颗粒饲料。卵型鲳Shen在136d内由7g长至349g。总的平均饲料系数为2.1:1,平均成活率为92.5%。净收入和投资回报率分别为人民币5511元/网箱(人民币689/m^3)和90.1%。生产1kg鱼的膨化饲料成本为人民币10.08元,而投喂野杂鱼的饲料成本为人民币20元以上。投喂膨化饲料养殖的卵形鲳Shen其肉质口感与投喂野杂鱼的一样,味道更新,没有腥味。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在吉林省东部山区用虹鳟鱼饲料在微流水土池中养殖拉氏鱥商品鱼,试验面积为5亩,投放体长9cm左右的拉氏鱥鱼种450kg;白莲鱼种150kg。从5月10日投喂,到10月10日出池,养殖时间5个月,共产拉氏鱥商品鱼2680kg,拉氏鱥体长平均体长17.3cm,平均体重62g,成活率96%。共投喂虹鳟鱼全价配合颗粒饲料3550kg,饵料系数约1.6。总投入7.34万元,总产出16.38万元,总利润9.04万元;亩投入14680元,亩产出32760元,亩利润18080元。投入产出比为1∶2.23。  相似文献   

9.
选配3组虹鳟鱼种饲料配方。通过网箱养殖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配方饲料与2^#、3^#配方饲料有显著差异。2^#、3^#配方饲料差异不显著;1^#配方饲料含粗蛋白37.0%、粗脂肪22.3%、可消化能1.76MJ/kg,饲养鱼种平均成活率为96.85%。鱼种平均尾重167.2g,总增重931.2kg、增重12.67倍,饲料系数为1.29。建议生产上使用1^#配方饲料。  相似文献   

10.
在盐碱地池塘中采用主养美国红鱼模式 ,投放 5 0 g/尾规格的美国红鱼鱼种 ,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经过 1 4 4d的养殖 ,美国红鱼平均体重达到 4 6 2 g/尾 ,平均产量 2 39kg/亩 ,较试验设计的平均体重 35 0g/尾 ,平均产量 2 2 0kg/亩的技术指标分别高出 32 %和 8 6 %,试验获得成功。本试验对美国红鱼的日增重进行了测定 ,并在饲料配制及投喂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