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滤纸培养皿法研究不同浓度半夏球茎水浸提液对小麦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浸提液(2%)对小麦种子萌发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抑制作用增强,其中浓度为10%时抑制作用最大,发芽化感指数为26.17%;半夏球茎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生长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发芽第12天,高浓度的水浸提液(6%,8%和10%)对小麦苗长、苗鲜重及根鲜重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
穿龙薯蓣种子萌发与内源抑制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定了穿龙薯蓣种子的水浸提液、水浸泡液与乙醚浸提液对穿龙薯蓣种子萌发、以及对白菜和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用水、乙醚、乙醇和丙酮浸泡穿龙薯蓣种子,比较其对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穿龙薯蓣种子中含有一定活性的内源抑制物质,其对白菜幼根生长的抑制活性高于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对小麦叶绿素含量、鲜质量和α-淀粉酶的活性高于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并且对穿龙薯蓣自身种子萌发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室温用乙醚浸种12 h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据此,建立了穿龙薯蓣种子的催芽技术。  相似文献   

3.
研究小麦、蚕豆和油菜的茎、叶的阴干样品浸提液、根系分泌物对秦艽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蒸馏水和甲醇浸提小麦、蚕豆、油菜的茎叶阴干样品获取秦艽种子萌发刺激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农作物根系分泌物,再用丙酮浸提获取秦艽种子刺激物,分别处理秦艽种子进行种子发芽试验,测定不同处理的秦艽种子发芽率和秦艽种子胚根长。结果表明:小麦茎叶的阴干样品水浸提液和甲醇浸提液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小麦根系分泌物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蚕豆茎叶的阴干样品水浸提液和甲醇浸提液及根系分泌物均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较弱的抑制作用,油菜茎叶的阴干样品水浸提液和甲醇浸提液及根系分泌物均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阴干样水浸提液抑制秦艽种子发芽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4.
水稻秸秆水浸提液对小麦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室内培养实验,通过测定水稻秸秆水浸提液对小麦发芽率、幼苗高度和根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浸提液浓度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水稻秸秆水浸提液对小麦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低促、高抑,即低浓度的浸提液对小麦发芽有促进作用,较高浓度的浸提液对小麦发芽产生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1g/mL(低)时,浸提液对小麦发芽有微弱的影响,对幼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2g/mL(中)时,浸提液对小麦发芽和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在小麦幼苗生长阶段的抑制作用强于发芽阶段。在此浸提液浓度下,加入外源激素赤霉素或黄腐酸的处理,不但能够消除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还能对小麦幼苗的生长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赤霉素的效果优于黄腐酸。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4g/mL(高)时,小麦发芽和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在此情况下,外源激素对此抑制作用失去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黄精种子抑制物质生理活性及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去除方法,采用乙酸乙酯、甲醇和水提取对黄精种子进行浸提,并测定提取物对白菜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用温水浸种12,24,36 h,测定各处理黄精种子萌发率。结果表明,黄精种子浸提液(乙酸乙酯提取液除外)对白菜幼根及胚轴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物质的活性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水提取液的抑制活性高于甲醇提取液,黄精种子乙酸乙酯提取液对白菜幼苗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温水浸种时间对黄精种子萌发时间及萌发率均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温水浸种24 h的种子,沙藏30 d种子完成萌发,萌发率达91%,而温水浸种12 h和36 h处理组的种子,沙藏40 d种子完成萌发,萌发率分别为89%和79%。综合分析表明,黄精种子中存在抑制物质,用温水浸泡可有效除去种子抑制物质,以浸种24 h最佳。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9,(6):33-35
为苦竹资源的利用、竹林种植的管理提供参考,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水、乙醇、丙酮、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等不同溶剂的苦竹浸提液对萝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究苦竹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苦竹不同溶剂浸提液均对萝卜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化感作用。在浓度为0.0125~0.10克/毫升,浸提液对种子发芽率影响总体趋势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且随着浓度增加化感作用潜力增强;对幼苗根长影响总体趋势为抑制作用;对幼苗苗长影响总体趋势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化感综合效应:根长苗长发芽,苦竹乙醇浸提液石油醚浸提液乙酸乙酯浸提液水浸提液丙酮浸提液。  相似文献   

7.
外来植物黄顶菊水浸提液对绿豆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就外来植物黄顶菊水浸提液对绿豆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黄顶菊水浸提液对绿豆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根长、茎长及生物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绿豆种子发芽率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1%浓度浸提液抑制作用较弱;绿豆幼苗的根长随浸提液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变短,1%、10%浸提液对根长的抑制作用较弱;对绿豆幼苗茎长的影响,与对照比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但10%浸提液抑制作用最强;各处理的绿豆幼苗整株干重与对照比均下降,50%、100%浸提液处理差异极显著,10%浸提液处理差异显著,1%浸提液差异不显著。这些试验结果表明黄顶菊水浸提液对绿豆存在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别用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的水、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浸提液处理小麦和萝卜的种子,结果表明:水浸提液对小麦和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有机溶剂浸提液;相同溶剂的浸提液,地上部分浸提液对小麦和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地下部分浸提液;各种溶剂的浸提液对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宽叶羌活种子深休眠原因及打破休眠的途径,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水浸提宽叶羌活种子,测定其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宽叶羌活种子中存在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在种子耐受温度范围内,随着浸种温度的升高,浸提液中内源抑制物质生理活性愈强,45℃条件下的水浸提液对白菜抑制活性最强,35℃次之,25℃最弱;并且在同一温度下对白菜种子抑制活性随着浸提次数的增加而减弱.采用45℃条件下短时间浸提能有效去除大部分内源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城市绿化树木凋落叶对不同作物的化感效应,旨在为树木凋落叶多样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10种典型城市绿化树木凋落叶的水浸提液处理黄瓜、高粱、小麦和油菜4种受体种子,在光照培养箱内利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试验,观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幼苗苗高、苗干质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并计算化感效应指数值,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树木凋落叶水浸提液对4种作物的综合化感效应。【结果】(1)10种树木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效应,其中紫叶李凋落叶水浸提液可使黄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增加,紫叶李、栾树、七叶树和构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均可促进黄瓜幼苗苗高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樱花、青桐和海棠凋落叶水浸提液均可促进黄瓜幼苗苗干质量增加。10种树木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高粱种子的发芽率、苗高、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种树木中,只有海棠凋落叶水浸提液使高粱种子发芽指数和幼苗苗干质量增加。10种树木凋落叶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的发芽指数、苗高和苗干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种树木中,只有樱花和七叶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增加了小麦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10种树木中,只有海棠凋落叶水浸提液可使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苗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樱花和紫叶李凋落叶水浸提液可使油菜幼苗苗干质量增加。(2)不同树木凋落叶水浸提液对4种作物的综合化感效应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其中樱花、海棠、七叶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黄瓜、高粱、小麦和油菜4种作物均有明显综合促进作用;紫叶李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黄瓜、小麦和油菜3种作物均有明显综合促进作用,构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黄瓜、高梁和油菜3种作物均有明显综合促进作用,栾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黄瓜、高粱和小麦3种作物均有明显综合促进作用。【结论】樱花、海棠和七叶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对4种作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产生明显综合促进作用,可以作为开发生物有机肥最有潜力的树种。紫叶李、构树和栾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对3种作物产生明显综合促进作用,也可以考虑作为开发生物有机肥的备用树种。  相似文献   

11.
以采自甘肃张掖和武威2个种源的白刺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 OH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对2个种源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Na OH溶液处理对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其中,以0.5mol/L最好,0.3 mol/L次之,高于0.5 mol/L则抑制种子萌发甚至致死种子,使其不能萌发;2)相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也不同。0.5 mol/L Na OH溶液处理12 h最好,而0.3 mol/L Na OH溶液处理24 h最好,0.7和1.0 mol/L Na OH溶液处理12 h可以萌发,但处理时间再长就不能萌发了。综合各项指标发现,0.5 mol/L Na OH溶液处理12 h,2个种源白刺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大,且发芽时间最短,发芽速度最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选择吉生和野生羊草种子为试材,分别测定0、0.1、1、5、10 mg·L-1浓度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iehiohenoxyacetic acid,2,4-D)和不同浸种时间(24、48、72 h)对两种羊草种子发芽特征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吉生和野生羊草种子发芽的2,4-D浓度均维持在0.1~1...  相似文献   

13.
对花楸树种子形态及果肉、种子、去皮种子不同浸泡时间下的浸泡液对小麦和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楸树果实果肉、种子、去皮种子浸泡液中均含有水溶性萌发抑制物质,不仅抑制小麦、白菜种子萌发,而且抑制其幼苗高生长和根的伸长。在几种浸泡时间中,浸泡8小时的去皮种子浸泡液对白菜、小麦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其发芽率分别为65%、89%,但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浸泡8h的果肉浸泡液对白菜和小麦幼苗高生长和根伸长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种子和去皮种子浸泡液(8h)的抑制作用对小麦和白菜的抑制作用次之,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果肉浸泡液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因而采收下来的果实及时净种是清除果肉水溶性抑制物质简单有效的方法。种子内部所含的一些成分是引起种子休眠及发芽率低的内因。  相似文献   

14.
pH值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pH值溶液及其不同浸泡时间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在南方地区通过科学育苗减少土壤酸胁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pH值6.0~8.0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6、12 h,观察绿豆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当溶液pH值为7.5时,绿豆种子萌发速度最快、数量最多,2d后浸种6、12h的发芽率分别为87.5%和92.5%;浸种6、12h,播种4d后分别以pH值7.5和7.0处理的幼苗株高最高.浸种6、12h时,分别以pH值6.5、7.0处理的绿豆幼苗鲜重最高,而均以pH 8.0处理的幼苗干重最高.[结论]在广西贺州地区,适宜绿豆发芽及苗期生长的浸种溶液pH值为7.0~7.5,pH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绿豆的萌发和生长.  相似文献   

15.
微塑料对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探究微塑料对农作物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农业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3种微塑料[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小麦种子为实验对象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微塑料浓度内,三种微塑料均在低中浓度(500 mg·L~(-1))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范围为2.86%~20%,而相较于对照组,在高浓度(1000 mg·L~(-1))时对种子发芽率具有一定的促进。微塑料对小麦种子活力指数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LLDPEEVAPMMA,EVA和LLDPE在低浓度时对种子平均发芽时间促进高于高浓度,且PMMA对小麦种子生长特征无显著影响。微塑料对小麦苗长、根长和干质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仅有LLDPE在10 mg·L~(-1)时明显抑制小麦芽长。  相似文献   

16.
以春小麦京红8号、冬小麦冀麦24为材料,研究了腐植酸对小麦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用32P中示踪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腐植酸与0.1%Na2H32PO4在小麦4叶期,7叶期,始穗期和抽穗期深叶,32P中的吸收率,转移率及分布的影响。不同浓度的腐植酸浸种,在25℃条件下对发芽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水分不足或补水情况下,0.01g·L-1腐植酸浸种的幼苗生长快,干、鲜重增加,为壮苗打下良好基础,0.03g/L有抑制作用。0.01g·L-1腐植酸加0.1%Na2H32PO4在不同生育期涂抹叶片,对磷的吸收和转移有促进作用,0.03g·L-1加0.1%Na2H32PO4表现抑制作用。从而0.01g·L-1腐植酸对小麦吸收磷及其转移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臭柏果实浸泡液萌发抑制作用及种子吸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臭柏果实浸泡液萌发抑制作用和种子吸水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生物鉴定结果表明,臭柏果实内含有水溶性萌发抑制作物,主要存在于果皮中,其抑制作用由大到小的配列顺序为果实98、果皮97、完整种子、种子碎物、种皮碎物、种仁碎物;并且随着贮藏年限和分次浸泡时间延长而降低。臭柏果皮内的抑制物质不仅抑制小麦、白菜、苜蓿种子萌发,而且抑制其幼苗的生长。种子、种皮及种仁磨碎物中抑制物质较少或无,并有促进三种指示植物幼苗生长的作用。种子在室温下自来水浸泡3-4h后物理吸水阶段,其含水率达到20.0%;24h后为20.04%,37h 后仅为25.77%,因此种皮的构造对水分进入有一定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8.
酸碱处理对不同条件贮藏的2种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酸碱处理对不同温度和时间贮藏的2种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探寻促进白刺种子后熟及破除硬实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变温贮藏有利于促进‘唐古特’白刺种子的后熟,破除休眠,显著提高了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室温(24~28℃)贮藏2a的‘西伯利亚’白刺种子生活力(80%)和发芽率(74.6%)最高;用70%H2SO4和0.5mol/L NaOH溶液破除种子硬实,显著缩短了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和萌发的总天数,其中0.5mol/L NaOH溶液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明显优于70%H2SO4处理.显著提高了2种白刺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9.
秦立金  徐振军  袁树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01-10602
[目的]探讨乙烯利浸种的促雌效果,筛选其最佳的浸种时间与处理浓度。[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2 0003、0004、0005、000、6 000和7 000 mg/L)对黄瓜种子进行不同浸种时间(8、12和16 h)的处理,观察其对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乙烯利处理黄瓜种子对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性指数均比对照有所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 000与5 000 mg/L浓度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均与对照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以浸种12 h处理5 000 mg/L乙烯利的处理效果最好,其发芽指数和活性指数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70.46和55.87。[结论]在种子期用乙烯利进行处理能抑制了黄瓜幼苗的徒长,促进壮苗,降低株高,增加株茎粗。壮苗指数与G值以处理5000 mg/L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提取法提取半夏植株的球茎、珠芽、叶及根系土壤的浸提液,每种浸提液设6个质量浓度(0、20、40、60、80、100mg/mL),研究半夏不同部位浸提液在特定质量浓度下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半夏不同部位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不同,以半夏珠芽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最强,球茎浸提液、叶浸提液次之,根系土壤浸提液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