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哈士蟆冬眠期耗氧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士蟆是一种两栖动物,在河流底部隐蔽物下冬眠。哈士蟆冬眠时的耗氧量是它安全越冬的一个重要生理数据。作者采用碘量法测定出冬眠时哈士蟆的基础耗氧率是7-11毫克/小时·公斤。为研究哈士蟆生理打下了基础,为人工养殖哈士蟆的安全越冬提供了理论依据。依此可计算出在一定水域内可放养哈士蟆的数量,既能节约资金,又可提高哈士蟆在冬眠期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林蛙又名山蛤蟆、山田鸡、哈什蚂、哈士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生态价值。林蛙平时生活在森林中,秋末冬初进入水中或洞中冬眠,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俗称田鸡,又叫哈士蟆,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据《中药大辞典》记载, 哈士蟆包括2个亚种,即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蛙,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3省,属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两栖动物.它不仅在保护森林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是一种名贵的滋补保健食品,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具有明显的润肺养阴、补肾益精、补脑益智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哈士蟆油药理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证明哈士蟆油具有明显抗缺氧、耐高温,调整阳虚症补阳作用,有适用原作用,对雄性小鼠可增加睾丸重量,促进雄性功能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林蛙,又称哈士蟆,是东北地区的珍贵经济动物,其营养和药用价值受到国内外瞩目。国际市场每只售价达1美元。辽宁省海城市东部山区4年多的试验证实,半人工养殖较全人工养殖的技术更  相似文献   

6.
牡丹江产哈士蟆油对果蝇抗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牡丹江产哈士蟆油,经牡丹江医学院抗衰老研究所所长吴景时教授鉴定为黑龙江林蛙(RanaamurensisBoulenger)(又名红肚田鸡)。其雌性干燥输卵管入药,俗称哈土蟆油[1]。是常用的名贵补益药。性味甘、咸、平,入主肺、肾二经,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之功,主治病后,产后虚弱,肺病咳嗽吐  相似文献   

7.
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俗称哈什蚂、哈士蟆,商品名称之为“田鸡”。哈什蚂是东北林区特有的经济蛙类,也是我国蛙类中最重要的经济蛙类。哈什蚂肉质细嫩,味美鲜香,是酒席上的佳肴,同“飞龙、熊掌、猴头”并誉为四大山珍。哈什蚂油入药,是高级滋补强壮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8.
林蛙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哈士蟆,我国主要有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蛙,在我国东北三省分布广泛。由于林蛙所独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人为大量捕杀,造成林蛙资源锐减,国内外市场的价格一涨再涨,供不应求,尤其是蛙油在国内外市场更是走俏,供需悬殊。我国蛙油产量由建国初的5000吨降至目前的40至50吨。东北地区森林没有污染,是林蛙生长、繁衍的优良天然环境。因此,东北的林蛙属于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及药品。东北大力发展林蛙养殖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又名蛤士蟆,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它是国家保护的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中有很高经济价值的两栖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物种.它不仅在森林保护方面有很大作用,而且雌蛙的输卵管还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即市场上畅销的哈士蟆油.目前国内售价达4 400元/kg,东南亚地区市场价达1 500美元/kg.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蛙(RanatemporiachensinensisDavid)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俗称哈士蟆、哈螟、哈什蚂、黄哈c、油哈蟆。自然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在吉林省主要分布在长白山脉、张广才岭、龙岗山脉、吉林哈达岭及丘陵地区。中国林蛙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两栖类动物。雌蛙输卵管(俗称蛤蟆油,中医习称田鸡油)是名贵的中药材。林蛙肉质细嫩、清白,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宴席上难得的美味佳肴。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东南亚及港澳台销量的巨增,引起林蛙油的价格暴涨。1kg林蛙油价格在7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1.
林蛙,别名哈士蟆、田鸡、黄蛤蟆,属于两栖纲、蛙科,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属珍贵药用动物。一般秋季9~10月为捕捉林蛙最佳时间,霜降期间采得的蛙油质量最好。林蛙秋季有趋光性,夜间可以悬灯守捕,灯下面放一条麻袋,林蛙会自动跳入麻袋中,清晨收回。也可在阴雨天或下霜前夜间打手电筒到林缘、路边、小河边捕捉。林蛙油系指除去内脏的林蛙干燥输卵管,味甘、咸、性平,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退热消炎之功效。其药用方法如下:(1)治疗神经衰弱;林蛙油15 g,冰糖适量,水煎服,每天早晚服用;(2)治疗病后体虚或消耗性疾病:林蛙…  相似文献   

12.
林蛙作为东北林区的特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林蛙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1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理想肉食品。并且雌蛙输卵管的干制品就是著名的哈士蟆油,具有滋补强壮,补虚退热的功效。 近年来,由于乱捕乱杀,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数量锐减,甚至有的山区已经绝迹。人工养殖林蛙是保护利用合理开发野生资源的一项措施,是发展林区多种经营的一项新兴产业。1 林蛙的生物学特性 林蛙繁殖越冬在水中,生长、发育和捕食在陆地。1年中有5个月时间生活在森林草丛之中,其余时间生活在水里。 林蛙向水性很强,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它的活动一般不过山脊,但若养殖场外有较大的水系,部分林蛙可外逃。 林蛙食性比较复杂,一般以捕食昆虫为生。2 林蛙生活规律  相似文献   

13.
林蛙油的药用价值与捕捉、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蛙 ,别名哈士蟆、田鸡、黄蛤蟆,属于两栖纲、蛙科,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属珍贵药用动物。 1形态特征   中国林蛙形体较小而较长。体长 40~ 50mm,体形似青蛙,头长宽约相等,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颌,吻棱较明显,鼓膜大于眼半径之半,显著,上有三角形黑斑。锄骨齿位于内鼻孔后方,呈现两短斜行。雄性咽侧下有 1对内声囊。前肢较短,具 4指,指细长,末端钝圆。雄性前肢粗壮,拇指内侧有发达的黑色婚垫。后肢长而细,为前肢的 3倍,蹼发达,关节下瘤明显。黑龙江林蛙体形与中国林蛙相似,主要区别是雄性无声囊。 2捕捉季节与方法 …  相似文献   

14.
又见秋叶     
又见秋叶,见到落叶簌簌而来,席卷而去。真幸运能再一次看见这些,行走在这个阵势和场面里:狭长的,椭圆的,金色的,暗绿的,红色的,杂色的,残败的,蜷曲的,伸展的,都坦荡无羁,在风中旋转,卤莽地牵动我的风衣,碰撞,翻滚,像义无返顾赴汤蹈火的狂者,像不顾一切、拒绝怜惜的野孩子。这样  相似文献   

15.
绿的山,绿的松,绿的小草,绿的风,一切都会走进营林工作者绿色的梦!绿的泉,绿的影,绿的树木,绿的岭,一切都会走进营林工作者绿色的梦…… 他们绿色的梦啊,是希望的梦,希望青山秀水,花艳树俊,色彩缤纷,郁郁葱葱!人们的脸上,都有喜悦的表情,清新的空气回荡在城市乡村……  相似文献   

16.
春天让我们植树去,带着孩子,领着老人,用真诚、祈祷,企盼一个五彩斑斓的春天。春天让我们植树去,你挖坑,我浇水,他扶苗,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装扮大地,点缀自然。去体验,大地的厚重,去品味,生命的伟大,去感受,自然的无穷,去收获,劳动的快乐。春天让我们植树去,融进大自然,呵护生  相似文献   

17.
<正>《云南林业》,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最爱阅读的一本书,我心中的一本好书。一拿起《云南林业》,我就爱不释手,读书入迷,如痴如醉,一字一句,一行一段,一页一本,津津有味,沉浸于字里行间的魅力中。打开《云南林业》,就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打开《云南林业》,打开了自己的视野,打开了自己的思路,张开了自己的双臂,打开了自己的胸怀,打开了自己的全身,行走在字句的海洋里,翱翔在篇章的力量中,沉醉在知识的殿堂里,充实在智慧  相似文献   

18.
风过蔷薇     
蔷薇的香,浓郁,热烈,有一种透心的甜和媚,一丛丛,一簇簇,开满粉墙,爬满花架,风一吹,那股甜香便四溢开来,沁人心脾,无怪乎很多香水里都能看到蔷薇的影子,因为那香不仅仅甜到发腻,而且带着一种深深的媚惑,迷人本性。一个周末的午后,去图书馆找资料。路上,忽然看到街边的蔷薇开满了一树,小朵,白色,淡粉,柔软的枝蔓上,结满了花骨朵,有的已经微微地张开,如婴儿般裂开了小嘴,甜甜地笑,在风中。花事开得纷繁而热闹,有淡淡的香味袭来。然,我不很喜欢。不喜欢太过浓郁的味道,不喜欢太过热闹的人  相似文献   

19.
冬日赏树     
正我欣赏冬日树的英姿。在绰约多姿的冬树面前,再赏心悦目的雪,再摄人魂魄的霜,再美艳动人的迎春花,也只是陪衬。隆冬季节,无论路边的桉树、梧桐树或柳树,还是高岗上的松树、杉树或槐树,虽然失却了盛夏时节的葱茏,然而傲骨铮铮,不媚不俗,不向霜雪低头,不向朔风折腰,兀自挺立着,不言不语,不亢不卑,深沉内敛,外表冷静,内心炽热,像传说中的谦谦君子,钢铁一般的枝干撑起执念如铁,冥冥中,等候着第一声春雷,第一场春雨。  相似文献   

20.
绿岛之恋     
正那年夏天,我和朋友一起去一座海岛上游玩。那座小岛,简直是一世外桃源,那绿色的藤萝植物,怒放的花朵,碧蓝的天空,淳朴的民风,汪洋的大海,恣意飞翔的海鸥,归航的渔船,在沙滩上织网的渔家女,孤帆远影,就像明信片上的风景。那天,阳光灿烂,天空蔚蓝,偶有大朵的白云飘过,仿佛触手可及。码头上停泊着随时准备扬帆远行的船只,远处的海滩上有赤着脚拣贝壳的小女孩,碣黑的礁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