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雪花梨贮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雪花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Shue pear)属白梨系统,不需后熟即可食用,主产河北定县,为当地最优良的主栽品种。山西代县、太原、榆次和陕西渭北各县均有栽培。雪花梨果实大而形整,果点小而密,美观味甜,质脆,石细胞较少,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欢迎。但雪花梨(尤其是大果实)在贮藏中后期转黄,硬度下降,果肉糠松,果心褐变(俗称黑心病),果肉褐变(俗称红肉病)以及果柄干枯等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雪花梨质量和出口声誉。出口的雪花梨要求在贮藏后期(翌年3月份)不发生果肉褐变,但允许有轻微的果心褐变。为了延缓雪花梨贮藏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一、适时采收 柚子品种很多,大多数品种在10月底至11月底采收,但用于保鲜贮藏的果实宜在八九成熟时采收。过早、过晚采收都会影响果实贮藏品质与保鲜期。果实采收前的10~15天不可灌水和施肥,晴天露水干后采摘最好。采收时用“两剪法”,第一剪果柄长留2—3厘米,接着齐果肩处剪平。果实采收时避免碰伤、  相似文献   

3.
李子皮薄、肉脆、汁多,贮运易受机械损伤,低温贮藏易发生褐心病,高温贮藏又易腐烂变质,因此,必须精细贮藏,才能达到李子保鲜的目的。(一)适时采收适时、无伤采收是延长李子贮藏寿命的关键措施。当李子果皮由绿转为该品种特有的颜色、表面有一薄层果粉、果肉仍较硬时,为最佳采收  相似文献   

4.
一、成熟与采收 石榴每年开3次花,故有3次果,一般以发育良好的头花果或二花果进行贮藏。根据品种特性、果实成熟度及气候状况等分期采收。采收过早,风味欠佳,但采收过晚,果实在树上充分成熟而易发生裂口,果实破绽,籽粒外露,容易受病菌侵染而腐烂。石榴果实成熟的标志是:果皮由绿变黄,有色品种充分着色,果面出现光泽;果棱显现;果肉细胞中的红色或银白色针芒充分显现,红粒品种色彩达到固有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云南农业》2004,(6):20-20
一、猕猴桃的科学采收1.适期采收。猕猴桃一般在9月上旬~10月上旬采收为宜,采收的标准是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叶片变黄脱落,果实充分长大而未软化,口尝不涩口,手压果实有柔软感。判断弥猴桃成熟度的方法:一是根据果实的生育期来估测。如中华猕猴桃的果实生育期为140~150天,在此期间采收为宜;美味猕猴桃则需要在170~180天的果实生长期才能采收。二是用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来估测。通常可溶性固形物在6.5 %~7.5 %时,即为可采成熟度,9%~12 %时为食用成熟度。但这些标准也因果实的品种、用途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如猕猴桃用于贮藏时,通山5号…  相似文献   

6.
“下溪”橄榄是莆田橄榄的一个优良品种,系20世纪初从莆田西天尾溪白村的实生橄榄中选育而出,现盛产于莆田延寿溪畔。下溪橄榄5月上旬始花,立冬后果实成熟采收。该品种果身狭长,纺锤形,果实基部尖突、顶部锐尖,故又俗称“双头尖”,平均单果重7~8 g。果皮淡黄色,果肉脆,味清香,嚼感佳,具有生津回甜的特殊风味。果实富含维生素和钙质,具有开脾健胃、润喉消炎等药用功效。下溪橄榄鲜果通常采用简易的贮藏技术,在常温下极耐贮藏,如贮藏方法得当果实保鲜时间可达周年。现将常温下下溪橄榄鲜果的贮藏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苹果采收是否适期,对果品产量、品质、贮藏力及经济收入等都有显著影响。果实采收是果树管理环节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能否保证果品质量,确保果实在采收环节中不受损失至关重要。水果采收一定要掌握适期,采收太早,会造成果实减产。据测定,如果早摘10天,可减产10%~15%,不仅如此,果实尚未达到相应的应有的品质,果实含糖量低,着色差;此外,在贮藏期间还易感染多种生理病害,如褐烫病、苦痘  相似文献   

8.
<正> 1 采收 梨果采收期对贮藏的影响很大,采收成熟期是影响梨贮藏的关键之一。梨的成熟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可采成熟期:物质的积累过程已基本完成,开始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和风味,果实体积和重量不再明显增长,一般果皮颜色为黄绿色,鸭梨的果肉硬度为7.2~7.7千克/平方厘米。二为食用成熟期:果内积累物质已适度转化,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风味,果肉适度变软,一般果皮颜色为绿黄色。三是生  相似文献   

9.
鸭梨的贮藏     
<正> 1 适时采收 一般釆收较早的,贮藏效果较好,反之,在贮藏中易产生生理病害和增加腐烂率。鸭梨的适时采收期为种子的颜色由内部变褐,果皮颜色黄略具绿色或绿中带黄,果肉硬度5.5公斤/厘米~2,可溶性固形物10%以上。贮藏期较短的或进行冷藏的,可适当晚采收。 2 贮藏中的生理病害  相似文献   

10.
王瑞花 《新农村》2014,(11):32-33
柑橘是我国南方主要水果之一,正确、合理、科学的贮藏是减少柑橘贮藏期虫害病变,提高柑橘品质,保证柑橘质量,增加果农收入的关键。 1.适时采收 用于贮藏的果实,一般以果皮有2/3转黄,油胞充实,在果肉尚坚实未变软时采收。采收过早,会降低果品重量和质量;反之则落果率增加,宽皮柑橘类易发生浮皮病,甜橙则易发生青绿霉病。  相似文献   

11.
1 莲藕的采收和贮存条件。当莲藕的终止叶长出,叶背微呈红色时,表示藕已成熟。植株多数叶片青绿色时采收的是嫩藕,不耐贮存。当叶片枯黄时采收的是老藕,耐贮藏。因莲藕采收后有一段时间的休眠期,同普通旱生蔬菜相比耐贮存,但因其含水量高、皮薄、富含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加之采收后改变了长期生长的水环境,容易发生损伤、表皮褐变和萎蔫,进一步出现内部可食部分的褐变,同时发生组织纤维化,严重影响食用品质。因此,必须创造适宜的贮存条件,抑制和延缓莲藕的品质变化。莲藕不耐低温,贮运温度低于5℃会出现冷害。贮藏温度应控制在5-8℃。相对湿度以85%-100%为好。莲藕对通风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苹果每年的贮藏量也逐年提高。伴随着贮藏量的增加,苹果贮藏病害的防治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苹果在贮藏期间。发生多种病害,造成烂果,一般发病率为10%-20%,严重时可高达30%-50%。苹果贮藏期病害分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大类。其中侵染性病害主要有青霉病、软腐病、炭疽病、褐斑病等;生理性病害主要有果肉褐变病、果肉粉绵病、褐心病、水心病等。  相似文献   

13.
吴健 《新农村》2007,(5):25-25
枇杷是我国南方特产佳果,但枇杷果肉柔软多汁,易受机械伤,容易腐烂。枇杷的采收与采后处理操作要点及贮藏方法如下。1·科学采收不同品种分别采收,同一果穗的果实,成熟度不一致,也需分别采收,采熟留青。由于枇杷果实无后熟作用,应在果实着色充分、品质最佳时采收。供贮运及加工  相似文献   

14.
鸭梨贮藏中黑心病的防治北京农学院食品系李丽萍鸭梨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常出现因果肉褐变而黑心的现象。一种是前期黑心,多为入库后30~50天内,果实外观正常,果肉仍为白色,但果心发生不同程度变色;另一种为后期黑心,一般贮至次年3~4月份,果肉组织松散,果心...  相似文献   

15.
1、采前控水增加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提高贮藏性.采后果实若含水量过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果实就不耐贮藏,因而在采收前20天应停止灌水,避免产生不耐贮藏的"水催果".  相似文献   

16.
<正> 目前,在葡萄的生产栽培中,早熟品种的比重越来越大,搞好早熟品种的栽培,对葡萄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早熟品种的果实发育期很短,只有50~70天左右,充足的贮藏营养是夺取高产优质的关键所在。果实采收后至葡萄下架进入休眠期尚有60~80天的生长期,此期的果树管理是提高葡萄贮藏营养的关  相似文献   

17.
碳分子筛气调贮藏山楂技术,通过合理调节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能有效地缓果实衰老进程,大幅度降低果实的失水率、腐烂率和果肉褐变率,贮藏7个月好果率高达97.5%,并能保持良好的果实品质;在20-25℃下贮后货架期维持8天。  相似文献   

18.
一、褐变.葡萄果肉褐变在不同品种上的表现不同,红色品种褐变表现为果实色泽发暗,一些白色品种如牛奶、无核白、意大利、白马拉加等在贮藏后期也易出现果肉内部褐变.在这类品种的贮藏期,应注意观察褐变的初始迹象,并及时出库销售.葡萄的衰老也是褐变的一种表现.此外,冻害、损伤、灰霉病病菌的侵染、果实贮藏过程中气体不适等因素也会引起果肉褐变.  相似文献   

19.
刘东柱 《世界农业》1990,(10):33-35
随着柑桔鲜食消费量的增加以及消费者对贮藏果品保鲜和风味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柑桔果品采收、贮藏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一、采前处理与采收指标 桔柑果实在采收以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助于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控制落果并能延长果实的采收日期。西欧国家认为,采前在葡萄柚果实显色时,喷施GA_3和2,4-D延长了果实的采收日期,GA_3+2,4-D混合施用延迟了过熟色泽的发生并减少了落果。  相似文献   

20.
李子皮薄,肉软,汁多,贮运易受机械损伤,低温贮藏容易发生褐心病,高温贮藏又容易腐烂变质。因此,必须精细贮藏,才能达到保鲜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