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连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和改善大连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模式,采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对大连市5个公园样地的植物配置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在设置的30个样方内进行了植物组成、生长型、群落密度、乔灌比和覆盖度等的调查。结果表明:(1)配置模式所占比例分别为乔灌草型70%,乔灌型10%和乔草型20%,主要采用乔灌草型;(2)乔木覆盖度是62.94%,灌木覆盖度是6.95%,草本覆盖度是66.51%。总体覆盖度较高,中层结构简单;(3)乔木层的平均密度为每300m214株,灌木层的平均密度为每300m217株,灌木层密度略大于乔木层;(4)应用最多的乔木有水杉和银杏等7种;应用的主要灌木有冬青和小叶黄杨等8种;应用的地被植物有花叶玉簪和矮牵牛等12种;草坪草都是早熟禾。  相似文献   

2.
呼和浩特市5个住宅区绿地空间结构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呼和浩特市5个住宅区绿地的密度、间距、覆盖度3项水平结构指标,乔灌草比例、林层比2项垂直结构指标,树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单调度4项树种组成结构指标进行测定。树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单调度分别采用Margalef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指数(J)和Simpson指数(M),从整个样地、样地乔木层和灌木层3个方面分别计算。结果表明:5个样地的植株密度较为合理;聚集指数R表明各样地植株都属于均匀分布;桥华紫花园和名仕园的覆盖度较好;各样地乔灌草比例不尽合理;桥华紫花园和芳汀花园的林层比较好;各样地的R值为2.6977~4.8208,H值为1.9208~2.8024,J值为0.8342~0.9696,M值为0.0657~0.2126。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石河道公园地区园林景观设计及其栽培管理,通过对石河道公园的植物种类、生长状况、群落配置等现状情况的调查,对植物种类组成、落叶常绿树种、乔灌草和2个群落结构等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景观配置的优缺点,并提出建议:丰富地被植物种类,构建复层群落;增加水生植物种类,改善水生环境;丰富墙面立体绿化植物;因势利导与周边景观进行结合。  相似文献   

4.
南伟疆  马鹏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09-8611
对尼勒克县4种典型的城市绿地,在采用典型样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绿地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城市绿地中公园绿地植物种类有17科、26属、33种,优势物种少,乔灌草配置比例不合理,树木多以单种成片的形式出现;附属绿地绿化植物种类有30科、54属、67种,树种虽然较多,但缺乏运用多种植物来造景和对阳台、屋顶、院墙、围栏等的垂直绿化,现有的垂直绿化物种少;防护绿地植物种类有5科、5属、10种,生产绿地植物种类共计9科、12属、14种,这两种绿地存在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5.
陕北旱区榆林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榆林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结构与配置水平,为榆林市及类似地区绿地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与节水型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陕北榆林市河滨公园、沙河公园和东沙生态公园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调查划分为10块样地的公园绿地,分析其植物群落的总体特征、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季相特征。【结果】榆林公园绿地群落共有植物58种,分属31科53属;其中蔷薇科和菊科植物种类相对较多,分别为14种和11种,占总数的25%和19%,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种植比例为3∶7;绿地植物群落"乔-小乔-灌-草"4层结构样地中,河滨公园河北杨群落、沙河公园刺槐群落、沙河公园桃树群落样地乔木种类较多、优势种突出;"乔-小乔-草"3层结构样地中,植物配置层次感强,绿地开阔;各类乔灌木结构所占比例依次为观花类乔、灌木植物(均为20%)常绿乔木和其他落叶乔木(均为16%)常色叶乔木(8%)常色叶灌木、变色叶乔灌木、常绿灌木和其他落叶灌木(均为4%)。【结论】榆林绿地以半稳定群落结构为主,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旱区地域特色凸显。  相似文献   

6.
延安市公园树种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延安市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绿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延安市公园绿地的树种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安市公园绿地中共有树种40种,分属23科30属,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树种组成有很大差别,共有树种4种,树种优势科、属不明显。城市公园的树种多样性小于森林公园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简单,城市公园中仅有少数群落构成树林形式,大部分是草地上散植少量乔木和灌木,乔木和灌木的郁闭度和覆盖度小,树种的高度小于森林公园的高度。树种构成的生态习性分析结果显示,除杨家岭革命遗址公园常绿树的数量大于落叶树外,其他公园落叶树的数量均大于常绿树。公园观赏树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石家庄长安公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样地法对其植物种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植物群落为水平结构(植物种类组成类型)和垂直结构(乔灌草结构为主,兼有乔灌、乔草等);物种多样性整体水平不高,乔木胸径以三级最多,集中在25~38 cm;其相对密度和相对盖度较高,多为人工成片、成列栽植。物种多样性呈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分析了合肥市城市森林树种组成及乡土树种应用情况,并选择市内公园、环城林带、高校校园、住宅区及近郊风景林5个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比较其树种组成及相似性,计算了树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结果表明:合肥市城市森林有树种241种,乡土树种应用率40.7%;市内公园树种最多(156种),其它依次为高校校园(113种)、环城林带(70种)、住宅区(61种);近郊风景林最低(21种);各类型乔木树种比例均高于灌木。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树种相似性总体较低。在市内各类型城市森林中,公园与校园的树种相似性程度最高(0.5),其次为公园与环城林带(0.32)、公园与住宅区(0.30),公园与近郊风景林最低(0.05),其它类型之间树种组成相似性均0.4。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排序为:环城林带(3.7)高校校园林(3.3)市内公园林(2.8)近郊风景林(2.5)住宅区绿地(2.1);均匀度值排序为:环城林带(1.03)住宅区绿地(0.93)高校校园林(0.81)近郊风景林(0.80)。环城林带的群落特征优于其它类型的城市森林,近郊风景林群落特征并不优于其它城市森林,有许多乡土树种尚未为城市绿化所应用。城市森林树种构成的自然度较低,应注重当地次生林冠层乔木树种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为找出群落结构与绿量之间的联系,探求提高园林绿地群落绿量的途径,选取北京市10个公园绿地共324个植物群落进行调查,于2015年夏季测量群落绿量。从乔木层和灌木层及针阔叶组成情况对群落结构进行分类,将群落结构与绿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北京市公园绿地群落中,以乔木层为针阔叶混交、灌木层为阔叶树种的结构类型最为常见,占调查样本总数的58.33%。这类群落的针阔叶植物数量比集中分布在1∶9~1∶3,针阔叶植物盖度比集中分布在1∶5~1∶1.6。该类群落的绿量与针叶乔木盖度、阔叶乔木盖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计算得出了这类群落绿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1.448x1+0.629x2+0.446x3+1.400,x1为针叶乔木盖度,x2为阔叶乔木盖度,x3为阔叶灌木盖度。  相似文献   

10.
以温州市5个公园植物群落、5个居住区植物群落和5个森林公园植物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研究温州市人工群落与自然群落的物种数量、科属组成、乔灌草组成、常绿落叶比、群落结构,比较分析两者之间差异,为温州人工群落结构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徐莹梅  田胜尼  周疆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225-2227,2277
对安庆月山铜尾矿废弃地定居的旱柳群落结构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该调查区域内自然定居的高等植物24种,隶属于13科24属。木本植物中以旱柳为主,草本植物中以白茅、芦苇和水蜡烛为主;群落中木本植物中旱柳的重要值为2.34,远高于其他定居的木本植物,其为铜尾矿木本植物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该群落为旱柳群落。该群落的多样性较低,其Simpson指数为0.615 3,Shannon-Wiener指数为2.557 0,均匀度E为0.193 6。结果表明,铜尾矿废弃地定居的旱柳群落结构简单,群落多样性指数低,属于草本植物群落向木本植物群落演替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合肥市公园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现状,通过样方法对合肥市包河公园、银河公园、杏花公园和古逍遥津4个城市公园的园林陆生植物进行了植物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合肥市城市公园中共有园林植物70科140属152种,其中蔷薇科、禾本科、菊科等在合肥市公园应用较多;在属的地理分布类型上,合肥市园林植物以温带地理分布为主,温带性分布77属,占总属数的55%。(2)乔、灌、草植物种类比约为1: 0.67:1.22。乔木层中常绿和落叶比约为1:1.75,灌木层中常绿和落叶比约为1: 0.68,草本层中一、二年生草本与多年生草本比为1: 2.05;乔木层优势种依次为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女贞(Ligustrum lucidum)、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等,灌木层优势种为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和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 ),草本层优势种为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3)合肥市园林植物中共发现外来植物22科39属40种,入侵植物13科26属27种,其中入侵菊科植物最多(7种),其次为禾本科(5种)。(4)合肥市公园物种丰富度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分布规律。该研究可为合肥城市公园植物选择及群落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湖北来凤楠属植物群落物种构成及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分类学、生态学方法对湖北来凤楠属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来凤县有桢楠(Phoebe zhennan S.Lee et F.N.Wei)、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2种楠属植物,而桢楠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具体分析调查结果可知:来凤桢楠林群落物种多样,共有维管束植物30科42属46种,含单种植物的属偏多,桢楠是群落优势种;泛热带分布科占绝大多数;群落中有27种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偏少;桢楠种群结构不合理,属衰退型,桢楠的优势地位可能被取代。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运城盐湖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东亚  杨美玲  裴广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77-11879
对运城盐湖周边的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发现共生长着24种植物,分属于13科,21属,以草本植物占优势;对3个代表样带分析发现,土壤的盐渍化对植物生长有着强烈的抑制作用,藜科植物在高盐环境植物群落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植物茎叶趋向肉质化,盐湖植物种类趋向贫乏和单一化。调查中还发现大量具有药用经济价值的中草药植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天津滨海新区湿地具有非常丰富的耐盐植物资源。这些耐盐植物不仅可以丰富盐渍区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同时可为盐碱地土壤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该区域耐盐植物资源的调查以及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分析,可以揭示天津滨海新区湿地耐盐植物分布与土壤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4个天津滨海湿地样方的物种数据和土壤化学因子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向指示种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研究耐盐植物多样性与土壤pH、可溶性盐总量、全氮、全磷、有机质、K+、Na+、Ca2+、Mg2+、Cl-、SO42-、HCO3- 12个土壤化学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调研样方内共记录到耐盐植物34科65属80种,排名前3的科为菊科、禾本科和藜科,出现频度最高、重要值最大的物种为芦苇,该地区耐盐植物生活型主要为草本植物;潮上带湿地耐盐植物丰富程度远大于潮间带;群落类型分为4类,分别是无翅猪毛菜-砂引草+盐地碱蓬群落、芦苇-碱蓬+狗尾草群落、稗+碱蓬-酸模叶蓼群落和扁秆藨草+狭叶香蒲-碱蓬群落;土壤可溶性盐总量、土壤全氮含量及土壤水溶性离子含量是影响天津滨海湿地植被分布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植物群落的各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可溶性盐总量及Na+、Mg2+、Cl-、SO42-、HCO3-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结论植物种类的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土壤盐分及水溶性盐离子含量越高,尤其是水溶性阴离子含量越高,物种多样性指数越低,对物种多样性造成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6.
太湖百渎港湿地植被恢复区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百渎港河口湿地是太湖水域建成的第一块规模化河口湿地,于2006年底完成植被恢复建设。2009年对百渎港湿地植被恢复区内植物种类和群落分布特征进行初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共有植物49种,隶属于33个科45个属,其中蓼科5个种,禾本科、菊科、水鳖科各4个种,十字花科、眼子菜科、豆科各2个种,其他26个科共包括26个种。②物种丰富度指数随着基底高程的降低而变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基本一致,先降低后升高,Simpson优势度指数则先升高后降低。③恢复后的湿地植物群落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挺水植物(芦苇和茭草群落)、荷花和沉水植物群落的盖度分别是恢复初期的1.25、1.14和2.83倍;群落已进入自然演替状态,但整体生物量还偏低,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贵阳市环城高速南环线经人工植被恢复的3个石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群落调查法,对其进行3 a的定期定位观测。结果表明:调查中共记录51种植物,分属13科43属,其中主要为禾本科、豆科、菊科3大科植物;群落物种数量组成具明显季节性,最大值出现在每年8月或9月,最小值出现在每年2月;群落物种组成有所改变,禾本科植物比例逐年下降,豆科植物在干旱低温胁迫期所占比例最高,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群落优势种发生改变,由初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地位,逐步向乔灌草共存的方向演替;植被群落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直线上升趋势。同时,试提出一种植物配置模式,为今后黔中喀斯特地区公路边坡恢复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昆明市区主要街道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昆明市区25条具有代表性的街道的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分析其乔灌木的树种组成、观赏习性、应用频率及其重要值等特征.结果表明,昆明市区城市街道木本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包含51科77属约89种(包括种以下单位)植物,其中乔木类约60种,灌木类约29种;主要景观树种较单调,乡土树种应用较少,观赏植物配置效果不佳.建议在树种选择、配置结构方面多采用乡土观花观果植物及芳香植物,特别是增加昆明市市花在城市街道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内的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研究选取14块典型的植物群落样地,通过对样地中的植物种类、乔灌木层的结构特征、植物的生态特性等进行详细分析,对雨花台风景区的植物群落现状做出合理的评价,同时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比较不同片层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捕食性瓢虫是城市绿地刺吸类害虫的优势天敌,对其进行科学招引,可有效控制刺吸害虫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并促进生态系统平衡。以北京城市绿地捕食性瓢虫为对象,在系统研究其发生规律和捕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绿地植物群落构建方法和模式。结果表明:1)调查共发现捕食性瓢虫15种,隶属11属,异色瓢虫等4种瓢虫为优势种,具有较高的优势度和生态位宽度;2)优势瓢虫的数量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达到高峰;3)蒙椴等10种植物被筛选为捕食性瓢虫的补充营养蜜粉源植物;4)蒙椴等15种植物被确定为诱集捕食性瓢虫的可利用植物;5)以植物景观规划、核心区域选定、目标设定、蜜粉源植物选择和群落构建为基本步骤,提出以捕食性瓢虫为招引目标的植物群落构建方法和3种植物群落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