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技术适应于高海拔冷凉地区使用,按1.8m垄厢,厢面宽1.4m,沟宽40cm,沟深30cm,每667m2种植密度为1200—1300株,亩产量在5000 kg以上,最高可达7000kg,亩产值可达5000—6000元,每667m2总投入(含劳动力)3250元,比窄厢密植每667m2投入3300元减少613元,是一项节本增效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技术适应于高海拔冷凉地区使用,按1.8m垄厢,厢面宽1.4m,沟宽40cm,沟深30cm,每667m2种植密度为1200—1300株,亩产量在5000 kg以上,最高可达7000kg,亩产值可达5000—6000元,每667m2总投入(含劳动力)3250元,比窄厢密植每667m2投入3300元减少613元,是一项节本增效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白会晓 《河南农业》2013,(21):40-40
偃师市邙岭乡周山村旱地蔬菜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基地有133.33hm2,其中胡萝卜53.33hm2,大葱80hm2。据实地调查,大葱平均每667m2产量4000kg,每667m2收入4000余元。周山村第5村民组周水卿种植的大葱每667m2产量5000kg,每667m2收入5000元,创造了高产典型。胡萝卜平均每667m2产量3500~4000kg,最高每667m2产量4500kg以上,创历史最高水平。种植蔬菜较种植粮食每667m2收入提高5~6倍。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安康市浅山丘陵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是安康市浅山丘陵区多年来一直种植的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4 666 hm2。目前大豆种植技术参差不齐,产量低而不稳,高产可达每667 m2产150 kg,低产667 m2产50 kg。通过近几年采用不同品种的播期试验、密度试验、轮作倒茬、垄作栽培等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安康浅丘种植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木薯适应性强、粗生易栽,无论是山坡地,还是瘦瘠的土地,亦或者肥沃的土地都可以种植。木薯产量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可达2t/667m2左右,若能够善加管理,那么木薯产量达到3~4t/667m2以上不成问题。本文分析了木薯高产种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深入地分析了木薯高产种植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莲藕也叫藕或荷,属睡莲科,是多年宿根性的水生植物.龙岩市新罗区种植莲藕历史悠久,主要以种植菜藕为主,现有面积2000 hm2,一般每667 m2产量2500~3000 kg,产值9000~10800元,如6月上、中旬上市每667 m2最高产值可达11000~12000元.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及产业化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经济效益 据调查,种植鲜食糯玉米每667m2可收鲜穗3000-3500穗。收购价按单穗有效长度20cm以上每穗0.32元,18cm以上每穗0.30元。16cm以上每穗0.20元,14cm以上每穗0.15元,8cm以上每穗0.10元计算。春播667m2收入可达800-900元。夏播667m2收入700-750元。较普通玉米增收200~300元。  相似文献   

8.
小番茄丰产性好、优质、畅销,生产效益较高,在漳浦县年种植面积已达1300 hm2.绥安镇杨氏村民多年来种植小番茄,取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效果,每667 m2产量可达5000 kg,根据其经验将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效益 据调查,种植鲜食糯玉米每66 7m2可收鲜穗3000~3500穗,收购价按单穗有效长度20cm以上每穗0.32元,18cm以上每穗0.30元,16cm以上每穗0.20元,14cm以上每穗0.15元,8cm以上每穗0.10元计算,春播667m2收入可达800~900元,,夏播667m2收入700~750元,较普通玉米增收200~300元.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从化市良口镇石明村和长流村每家每户都种植砂糖橘面积667 m2以上,有的多达1 hm2以上.农民通过参加无公害砂糖橘高效栽培技术培训,掌握和应用砂糖橘的种植和栽培管理技术,幼龄树1年可抽发3~4次梢形成密集的树冠,嫁接苗种后3~4年即可投产,5~7年产量逐年增加,8~10年进入盛产期,收获期约30年.种后3~5年株产可达15 kg,667 m2产值可达9000元;进入盛产期株产可达25~40kg,高产的可达50 kg以上,667 m2产值1.5~2万元,能获得较高效益.  相似文献   

11.
熊友华  闫建勋  刘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625-7626
[目的]为姜花属植物种间有性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TTC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4种姜花属植物白姜花、圆瓣姜花、红姜花和金姜花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结果]4种植物花粉活力在89.7%~97.8%,其中红姜花的花粉活力最高,然后依次为:白姜花、圆瓣姜花和金姜花;4种植物的柱头可授性在91.3%~98.7%,其大小依次为:白姜花、圆瓣姜花、红姜花和金姜花。[结论]4种姜花属植物都具有较高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其中白姜花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最高。  相似文献   

12.
选用近3 a新审定的玉米10个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临奥1号为对照,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为523.31 kg/667m~2,10个玉米品种均比对照增产,其中增产幅度在10%以上且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5个:青青300、康农玉007、新中玉801、科玉1101和野风160,有望作为新品种在慈利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毕单14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于2000年组配的杂交玉米新组合。该品种早熟高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于2005年6月23日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2008年连续4年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六盘水市以及云南省镇雄县等地共示范推广面积164.73万亩。平均每亩缩值增产玉米40.5kg,总产缩值新增玉米6671.6万蝇,新增总产值10007.35万元,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贵州高海拔山区玉米生产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施秉县玉米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建立玉米施肥指标体系与施肥模式,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效益.[方法]分别在施秉县旱作土中、低肥力水平进行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结果]施秉县旱作土区中等肥力水平最佳施肥量N 198.6 kg/hm2,P2O5 146.7 kg/hm2,K2O 191.1 kg/hm2,最佳产量为7 755.6 kg/hm2;低等肥力水平最佳施肥量N 194.3 kg/hm2,P2O5125.4 kg/hm2,K2O 191.9 kg/hm2,最佳产量为7 432.5 kg/hm2.[结论]加强对施秉县中、低肥力水平的旱作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能大幅度地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5.
灌阳县红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灌阳县种植的红薯品种,2008年引进6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白皮槟榔、结芋花、藕薯3个品种表现产量适中、商品薯率高、经济效益好、品质优良;红皮槟榔虽然产量偏低,但品质好,商品薯率在参试品种中最高,价格也比其他品种高0.1~0.5元/kg,这4个品种均适宜在灌阳县推广种植。鸡骨香具产量高、结薯集中、大薯比率高的特点,适宜加工果脯、粉丝等,可作为红薯产业深加工的储备品种。  相似文献   

16.
<正> 安徽省的番茄生产,春季露地栽培主要采用中晚熟品种强力米寿,基本解决了品种对路问题;而保护地早熟栽培和秋延后栽培的适宜品种一直未能解决。原栽培的早熟品种如北京早红和小五子等,因具有长势弱、病害重、产量低、品质差等缺点,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为了克服常规早熟品种基因不丰富的缺点,我们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有目的地选择具有抗TMV基因的早熟品种与性状优良的早熟品种杂交,育成了皖红1号。皖红1号(原称组合1号)是我省首次育成的番茄新品种。经过几年的组合力测定、  相似文献   

17.
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RG1、RG2及陇油5号(CK)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鉴定RG1、RG2及陇油5号对草甘膦的抗性.结果表明RG1、RG2对草甘膦具有很强的抗性,当草甘膦的喷施浓度达到4 000 mg/L时,RG1和RG2油菜可以正常生长.在甘肃永登县区域试验中,RG1和RG2的产量分别为3 952.5 kg/hm2和3 561.0 kg/hm2;在甘肃靖远县区域试验中RG1、RG2产量分别为3847.3 kg/hm2和3 535.0 kg/hm2.相比之下,陇油5号(CK)在永登县和靖远县的产量分别为3 568.5 kg/hm2和3 584.0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春大豆品种与甘蔗间种的产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春季在广西武鸣县两江镇进行不同春大豆品种与甘蔗间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6个春大豆品种中,以桂816的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最高,单产达1267.5kg/hm^2,比对照增产378.0kg/hm^2,增产42.5%,增产达显著水平;其次是桂春1号和桂春2号,分别比对照增产220.5、120.0kg/hm^2,这3个春大豆品种均适合与甘蔗进行间种。  相似文献   

19.
城固县马铃薯"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城固县马铃薯最佳施肥配方为纯氮13.92 kg/667 m2、五氧化二磷6.86kg/667 m2、氧化钾22.25 kg/667 m2,产量可达1 678.4 kg/667 m2,增产772.8 kg/667 m2,净增收1 515.84元/667 m2,投入产出比达1.00∶5.79,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全县及同类生态区马铃薯施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陕资1号是用自选玉米自交系89-1和K(12)杂交选育而成。该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籽粒产量一般为 8.25 t/hm2,高产田块达12.00 t/hm2。通过对多年多点区域性试验产量结果进行稳定件分析,变异系数cv=25.40,稳定性参数b=0.876,S2dI=0.1936,结果表明,陕资1号属高产稳产型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