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美国家庭农场的形成及其收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农场包括家庭农场、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等几种形式,但家庭农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高度发达的美国,尽管农业生产力居世界领先地位,家庭农场这一古老的社会和经济细胞依然具有极大的活力,他们将家庭农场与农业商品化、机械化、规模化、科学化等现代生产力的因素结合起来,具备现代农业企业的全部基本特征,构成了高度发达的美国农业生产模式。美国家庭农场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法律基础,当今美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经济组织依然是家庭农场,美国农场家庭的平均收入已经超过美国全国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农场家庭平均拥有的财产也多于非农场家庭。  相似文献   

2.
宿州市家庭农场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农场是未来我国现代农业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对宿州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分析,提出家庭农场家庭土地规模阈值、家庭农场准入条件和政府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现有家庭农场的成功经营模式特征,包括集体承租模式、家庭农场示范户模式和专业农场模式,并对我国家庭农场路径选择依据和对策进行系统性分析,强调土地流转是家庭农场发展的核心保障基础,城乡协调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合理化途径.  相似文献   

4.
家庭农场是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通过土地流转合约和劳动雇佣合约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资源。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关系到家庭农场资源获取状况及其可持续性发展。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通过对111家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75.7%的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选择正式合约,56.8%的家庭农场劳动雇佣选择常工形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易成本对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土地流转方式、初始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占比、土地流转期限和地权稳定性均对家庭农场选择正式土地流转合约产生显著影响。家庭劳动力投入农场比例、家庭农场土地规模、家庭农场主主要居住地以及家庭农场类型显著影响家庭农场劳动雇佣选择常工形式。因此,为促进家庭农场稳定发展,微观管理层面应根据资产专用性特性选择恰当的合约治理机制,并且通过居住在农场所在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宏观政策层面应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并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2019的一号文件指出,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营口市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家庭农场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家庭农场的发展数量与规模不大、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困难和家庭农场主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因此要营造家庭农场发展的氛围,增强其内在动力,落实国家和省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政策,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以及提高家庭农场主和其经营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6.
<正>为掌握家庭农场的运行质态,了解家庭农场发展的真正需求,探索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的路径,调研组对2013年以来泰州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一、现状及主要特点自去年2月全市启动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和工商注册登记工作以来,全市家庭农场认定注册登记速度呈现上升态势,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具有家庭农场性质的经营者5054家,已经认定注册的家庭农场有974家,其中工商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728家。  相似文献   

7.
家庭农场是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是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化发展的趋势,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随着我国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家庭农场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笔者结合湖北孝感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家庭农场家庭农场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家庭农场,是指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公民联合起来,财产共有,在亲自参与的基础上共同进行生产和其他经营活动的组织。俄罗斯《农场法》规定了农场的概念、建立、成员、财产、经营等相关内容,该法确定了俄罗斯家庭农场建立并进行活动的法律、经济和社会基础,对俄罗斯家庭农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俄罗斯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研究对中国家庭农场培育和发展的启示在于:推进家庭农场立法、明确家庭农场的民事主体地位、严格区分家庭成员和家庭农场成员、确认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的不可分性、清晰界定家庭农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及为家庭农场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9.
以泗洪县为例,分析了江苏省县域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认为泗洪县家庭农场在经营规模、经营效益等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在家庭农场的认定、规划、融资、配套、层次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规范并简化家庭农场认定程序、做好全县家庭农场的总体规划、引导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发展、创新家庭农场的金融服务、鼓励家庭农场集中优势特色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山东省东营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家庭农场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和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生活中,家庭是个永恒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家庭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导致了家庭的一系列变化,其中有些变化正在影响着家庭体育实践的发展。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从对家庭体育概念的再认识入手,指出了目前家庭体育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数量偏少,质量不高;定量式的问卷调查主导着家庭体育研究,观察法的应用长期缺位),阐述了空巢家庭和新兴家庭生活方式给家庭体育实践发展带来的困惑。最后,在几点思考中提出: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社会变迁的属性;问卷调查不是万能的;家庭体育不宜作为全民健身的突破口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市延庆县西瓜生产较为成熟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为例,对其生产经营过程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家庭农场模式下从事西瓜生产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总结了北京市家庭农场普遍存在的经营主体短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资金短缺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提高农场主科技素质、创新家庭农场金融政策等建议,为北京西瓜产业推广家庭农场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何劲  黄瑾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2):212-217
笔者以成都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为主题,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于2013年8月26~31日先后对成都市农业委员会,郫县、龙泉驿、崇州市农村发展局及郫县安德镇3位农场主、龙泉驿"溜鸡哥"家庭农场、崇州鸿宇家庭农场进行了为期1周的走访调查。从成都市政府和家庭农场主两个方向着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成都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成果,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出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问题:认定标准不确定,政策支持不足,生产要素约束发展,社会服务不健全,经营者素质普遍不高等。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从对家庭农场的认识、标准认定、制度建设及扶持政策、解决发展中生产要素约束等方面给出建议,以期为促进成都市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家庭农场实行的是企业化管理方式,而家庭农场主作为家庭农场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是这一组织形式运作的载体和灵魂,因此家庭农场主的企业家能力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促进家庭农场主的企业家能力提升,通过对45位家庭农场主的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发现家庭农场主在专业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生产经营能力、销售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面临着发展困境,并对困境产生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蔡培良 《农学学报》2014,4(3):105-111
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以信息化、集约化、机械化、商品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福建发展家庭农场的状况进行调研后,笔者叙述了家庭农场对农民增收致富产生的显著作用,并分析了发展家庭农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尊重农民的意愿,确保发展家庭农场的质量;因地制宜,选择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综合实力,确保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种养结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耐高温新品系,该实验以缢蛏新品种申浙1号为基础群,先期建立了16个全同胞家系,并在第2、8、22、36日对各家系的生长进行了监测,在稚贝期分别挑选了3组壳长较长和3组壳长较短家系进行了半致死温度试验与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家系6、14在稚贝期的成活率显著高...  相似文献   

17.
以杉木第3代种子园15个优良家系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种子发芽胁迫试验,分析不同铝浓度处理对15个杉木优良家系种子发芽的影响。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不同耐铝型杉木优良家系,为耐铝机理的研究提供试验材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铝胁迫对参试的杉木15个家系种子绝对发芽势、绝对发芽率、胚根长、胚轴长、鲜生物量和干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随着铝浓度的升高,杉木种子发芽各指标的抑制效应逐渐增强。以毒害效应指数值为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13号和8号家系为耐铝型家系;9号和12号家系为中等程度耐铝型家系;4号及10号家系为铝敏感型家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推进广西家庭农场有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文献调查、问卷调查及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家庭农场总体发展、区域发展及管理规范制度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并提出广西家庭农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及对策建议。【结果】广西家庭农场以种植业、小规模经营为主,数量呈飞跃式发展,土地大户逐年增加,经营总收入明显增长,财政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家庭农场在农业经济条件较好的西江流域及北部湾区域发展普遍较好;广西各地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和登记程序制定以县级为主导,各地针对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仍较少。制约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的外部因素包括城镇化进程推进缓慢、农村土地制度亟待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滞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需完善等;内部制约因素包括农场自我积累不足、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农场主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薄弱等。【建议】基于广西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从业人员众多的实际情况,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广西家庭农场将以中小型(经营规模为3.33~13.33 ha)家庭农场为主,重点应提高家庭农场内部和外部的组织化程度,因地制宜推进集约化规模生产,利用现代生产要素增强发展能力,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产品品牌,拓宽家庭农场农产品销售渠道。为此,应尽快完善家庭农场管理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制度创新,提升农场主的综合素质,加快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姜科植物的多样性和保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姜科植物在生态特性、生长习性、形态特性、繁殖特性、花粉以及染色体等方面的多样性进行了讨论,认为影响迁地保育的主要因子是温度和水分,强调姜科植物的保育要把就地保育和迁地保育相结合,并提出了几条姜科植物保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以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类型为自变量,将职工家庭分为"国有+国有""国有+其他""国有+家庭""其他+家庭""家庭+家庭""其他+其他"6类,分析了家庭类型对家庭消费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林区职工不同家庭类型在消费数量和消费产品类型上,都呈现出不同特点。研究结论可为政府和企业刺激家庭消费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