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前,小麦、花生一年两熟栽培制已成为许多粮油产区的主要轮作方式,各地对其两熟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根据夏花生产量因素间的矛盾关系来确定高产结构,进而以输入技术手段来实现高产结构等问题,前人研究甚少。1987—1989年,我们完成了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夏花生亩产400公斤高产栽培攻关项目,之后又对夏花生高产结构  相似文献   

2.
麦套夏花生千斤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夏花生,扩大小麦、花生两熟制是提高两熟单产特别是花生单产的关键。我们承担由山东省科委下达的“麦油两熟双50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和生育特点研究”课题,经专家测产验收,滕州市基点103.4亩麦行套种夏花生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518.16公斤,百亩规模单产首次突破千斤大关,创麦套夏花生高产国内新纪录。  相似文献   

3.
2002年,山东省平度市花生科研开发中心求助于小麦育种家,直接引进早熟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系,经5年试种观察,严格去杂、去劣,逐步纯化成“高优03”。该品种表现抗旱耐寒、早熟、高产、优质的特性,适宜在我国冬麦区种植,尤其适宜晚播麦田种植,是实现小麦、夏直播花生(或其他作物)一年两熟双高产的理想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针对生产实际,经过几年探索,总结出一套旱地小麦高产节水栽培技术,运用该项技术后,一般小麦每公顷产量可达6000~7500kg,对于提高旱地小麦产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麦套夏花生的生育特点分析李向东,万勇善,张高英,吴爱荣(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扩大小麦花生两熟制是花生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粮油争地矛盾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套夏花生发展迅速,在大面积生产上每亩已突破300公斤的产量。山东农业大学19...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花生高产栽培技术,采用两因子两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黔花生四号和本地品种露地净作与地膜覆盖的生育特点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花生起垄地膜覆盖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引进的黔花生四号其产量比本地花生高73.72kg/667m~2,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关中西部灌区高产小麦栽培技术模式胥志文,杨蓓莲(陕西省宝鸡农业学校721006)我们从1987年开始研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991年在宝鸡市立项。先后经过6年的试验、调查研究,制定出了关中西部港灌区小麦6000~7500kg/hm2栽培技术模式。此模……  相似文献   

8.
为了稳定提高旱薄地春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业局对纯旱作条件下旱薄地花生种植方式,从耕作制度、抗旱保墒、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形成了在丘陵地区纯旱作条件下旱薄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几年来累计推广面积达6000公顷。  相似文献   

9.
花生是我国加入WTO后为数不多的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大宗净出口创汇农产品,是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许多其它作物所无法比拟的。为加快优质高产大果出口专用型花生新品种GS豫花9号、濮花16号的推广应用速度,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促进花生产业化发展,增强我国花生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浚县种子公司与濮阳农科所对其高产潜力攻关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总结各地许多667m2产500kg以上的高产典型经验,形成了一套熟化完整的品种、栽培、土肥、植保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体系。1产量构成因素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取决于果数和果重。果数…  相似文献   

10.
齐有峰 《种子科技》2023,(18):76-78
小麦和玉米是邢台市重要的粮食作物,能够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因此保证小麦和玉米稳产丰产意义重大。小麦和玉米的产量、质量主要受栽培技术影响,推广小麦玉米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是实现小麦和玉米双高产、双稳产的重要举措。文章以邢台市为例,着重对小麦玉米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展开了深入研究,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濮花9519是濮阳市农科院选育的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2012年该品种在河南省清丰县高产示范栽培中,荚果产量超过7500kg/hm2.为充分发挥其高产、优质的优良特性,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提出濮花9519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玉麦6号是玉溪市农业科学院通过杂交和系谱法选育的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属弱春性,幼苗半匍匐,株高89.0cm,方形穗,籽粒饱满度中,熟相好,易落粒,属中筋小麦,产量三要素协调,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耐寒、耐旱、抗倒伏。在2017-2019两个年度云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8043.9kg/hm2,在2018-2019年度云南省小麦品种生产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7821.0kg/hm2。介绍了玉麦6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正临沭花生因"荚果网纹清晰,果形大而均匀""质地香脆,有甜味,口感好"等特点于2011年12月被确认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常年种植45万亩以上。随着近几年大多数耕地复种指数由两年三熟变为一年两熟,小麦与花生的轮作模式不断扩大,麦茬花生夏直播面积呈增长趋势,临沭花生夏直播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得以推广、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4.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花生常年种植面积15万~18万hm2,其中70%以上种植于无水浇条件的旱地,其产量表现为丰水年高产,欠水年低产。为提高丘陵旱地花生产区抗旱能力,实现花生高产稳产,对丘陵旱地花生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高产结构及主要调控技术,并进行了示范验证。2001~2003年累计推广面积4.36万hm2,平均产量5490kg/hm2,较传统栽培技术增产16.7%,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 产量构成因素分析20个典型地块的调查结果,5000kg/hm2 以上的产量构成因素为 :密度25.6万~29.1万株……  相似文献   

15.
为选择适合黔东南地区气候环境的早熟、高产、优质的花生品种,2021年通过引进省内外优质花生品种153-2-55、濮花86、顺花001、8050、8051、黔花001等13个品种,以黔花生一号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进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53-2-55产量最高,可以在当地作为推广示范品种,通过绿色高产高效栽培试验研究,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麦套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结合多年来从事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实践,根据花生地膜覆盖增产机理,探索出适合本地生产条件的麦套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7.
从19(?)3年开始,我县在花生高产栽培试验中,逐步摸索出了一项新的高产栽培技术——花生定向整株。该项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每亩只用1~2个工),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自全国有关报刊杂志登载介绍后,反响很大。为了摸索不同施肥水平下花生定向整株对防止倒伏,增加产量的效果,尽快在大面积花生生产中推广应用。1989年我们布点在门河、欢墩2乡镇进行了不同施肥水平下花生定向整株的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处两熟制的北部边缘。近年来,随着物质、技术条件不断改善,小麦、玉米耕作栽培技术体系有两项突破性的进展。一是引种紧凑型中熟品种掖单4号玉米,进行夏播推广成功,并获得大面积高产,二是与夏播紧凑型中熟种掖单4号相配套的晚播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突破,经大面积生产验证取得成功。夏播中熟紧  相似文献   

19.
耕作方式与秸秆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及花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大田裂区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耕作方式(免耕、垄作)与秸秆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花生产量的影响,旨在为砂姜黑土区花生的高产、优质和小麦秸秆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花生开花期,起垄覆盖小麦秸秆的耕层土壤温度和盐分均最高,而土壤水分含量最低;花生收获期,起垄覆盖小麦秸秆的耕层土壤p H最高,而土壤容重最小;花生不同生育期,起垄覆盖小麦秸秆的叶片SPAD值均最大;起垄覆盖小麦秸秆的花生产量最高,比免耕不覆盖小麦秸秆的和免耕覆盖小麦秸秆的花生产量分别增加664.7、818.1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9.4%、25.0%。免耕不覆盖小麦秸秆,起垄覆盖小麦秸秆和免耕覆盖小麦秸秆等3种方式下,‘远杂9307’分别比‘远杂6’产量增加13.8%、9.9%和15.8%。‘远杂9307’起垄种植,小麦秸秆覆盖量为4500 kg/hm~2,花生产量最高,为4290.0 kg/hm~2,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较佳,建议在花生生产上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地膜花生是一种产量较高的种植方法,主要是利用水稻和花生间种效应和薄膜应用来提升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分析了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并对应用推广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