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于1992和1993两年采用盆栽模拟方法对叶面喷施复合醇,减轻早稻涝害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稻分蘖前期或孕穗期淹水3—5天后,喷施一定浓度复合醇能增强耐涝性,减轻涝害引起的产量损失,复合醇能提高受淹早稻的根系活力,促进稻株恢复生长;提高稻叶叶绿素含量,增加单株叶面积和干物重,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减少稻叶MDA含量,降低POD活性,抑制涝害引起的膜脂过氧化,淹后早稻喷施复合醇的浓度以5.0mg/L和10.0mg/L较为适宜。复合醇减轻早稻涝害的效应在不耐涝品种浙733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油菜素内酯对受涝牛膝叶片抗氧化代谢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浓度0,0.025,0.05,0.1和0.2 mg/L的油菜素内酯(BR)处理牛膝,研究BR对涝害牛膝叶片抗氧化代谢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BR能提高涝害牛膝叶片内SOD,CAT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和减轻细胞膜的透性,显著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其中以0.1 mg/L浓度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喷施复合氨基酸铁肥对猕猴桃叶片铁含量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筛选用于猕猴桃缺铁黄化病防治及果实品质提高的复合氨基酸铁肥的最佳喷施浓度。【方法】以黄化程度为4级,树龄5年的"秦美"猕猴桃为供试品种,采用田间试验,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测定猕猴桃叶片中的铁含量、猕猴桃产量和果实中的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铁含量,研究喷施不同浓度复合氨基酸铁肥(分别稀释1 500,1 000,500倍)对石灰性土壤条件下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浓度复合氨基酸铁肥均可显著提高缺铁黄化猕猴桃叶片的铁含量。在一定喷施浓度范围内,猕猴桃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及糖酸比随着复合氨基酸铁肥喷施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可滴定酸含量随着复合氨基酸铁肥喷施浓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喷施稀释1 000倍复合氨基酸铁肥时果实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最高,可滴定酸含量最低,风味最佳;而喷施稀释500倍复合氨基酸铁肥的果实铁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喷施复合氨基酸铁肥对猕猴桃产量的影响不明显。【结论】综合考虑作用效果,稀释1 000倍是石灰性土壤条件下改善猕猴桃品质的最佳复合氨基酸铁肥的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4.
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早稻常规施肥水平下,研究叶面喷施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对早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能促进早稻生长发育,增强抗倒伏、抗病能力,改善和提高早稻的经济性状。喷施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300、400、500倍液的平均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增产635、615、400 kg/hm2,增幅分别为10.0%、9.7%、6.3%,均较对照增产极显著;其中以喷施纽翠绿液肥400倍液的效益最佳,净利润为19 220.87元/hm2,产投比为5.80。  相似文献   

5.
“喷施宝”叶面肥在江西早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喷施宝"叶面肥在江西早稻上的应用效果,设置喷施不同浓度的叶面肥,分析其对江西省早稻产量、产量构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叶面肥能显著改善早稻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增产率达4.35%~5.75%,可增收772.5~1 020.0元/hm~2。  相似文献   

6.
植物内生菌醇提取物对草坪草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植物内生真菌醇提取物(R+S+D)提高草坪草的抗旱能力和抗旱效果,以多年生草地早熟禾为试验材料,在4种浓度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喷洒R+S+D的草坪草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下,R+S+D都能一定程度减轻干旱胁迫的影响,其中20%PEG-6000中度干旱胁迫时,喷施R+S+D处理的草坪草株高、草屑量、根干质量分别比喷施清水处理(对照)提高25.1%、77.4%、24.6%,根系活力是对照的1.75倍,叶绿素含量较对照高出46.0%,脯氨酸积累量是对照的1.4倍,对照丙二醛含量是喷施R+S+D处理的1.15倍。表明在中度干旱胁迫下,植物内生真菌醇提取物能有效减缓草坪草干旱胁迫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7.
对啤酒花现蕾,开花期喷施格瑞滴滴丰不同浓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600~700倍液不仅可以提高啤酒花的产量,而且可以提高α-甲酸的含量,以喷施600倍液的效果最佳,可使啤酒花产量增加了54.5%,α-甲酸含量提高0.88%,其经济效益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广东水稻土的硅及氮硅连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缺乏有效硅的土壤约占55.55%,中等含量的占22.22%,丰富含量的占22.23%,其中极研究室者仅占5.56%,肥效试验结果,早稻施硅增产5.0-11.5%,晚稻增产2.2-12.3%,其中达显著标准以上的田块,早,晚稻分别占85.71%和71.43%。氮硅连应研究结果表明,硅可增加稻叶直立度,厚度与光合作用,提高稻体抗病虫能力,使水稻形成叶挺,色淡,迟衰,群体密集的高产株  相似文献   

9.
叶面喷施硒对生菜富硒量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生菜为载体,用浓度为1、2、4、8 mg/L的硒溶液对生菜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溶液能提高生菜体内总硒、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含量,喷施硒浓度与富硒量呈正相关,无机硒转化率随着喷施硒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喷施硒溶液能提高生菜叶绿素的含量,从而提高了生菜的产量;同时喷施硒溶液能提高生菜氨基酸、Vc的含量,改善了生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氮素积累与转运及贮存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为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利用,给提高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新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氮代谢、籽粒、糙米蛋白质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籽粒灌浆期间功能叶、茎鞘的全氮、蛋白氮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其减少幅度是各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明显高于对照.各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早稻籽粒的全氮、蛋白氮含量在灌浆的5个时期均高于对照;黄熟期早稻籽粒的全氮、蛋白氮含量的大小顺序与糙米的全氮、蛋白氮含量的大小顺序均依次为:PGR4,PGR3,PGR2,PGRl,PGR5,对照.早稻籽粒的蛋白质产量也是各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高于对照,其中PGR4处理最高,PGR3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   

11.
复合化学制剂对郁金香花期生长和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花前叶面喷施6-BA和KH2PO4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化学制剂可以明显提高花朵鲜重,增加株高和花茎长度,在开花中后期能使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花瓣含水量维持较高水平;处理后花瓣中的SOD,CAT和POD3种保护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MDA含量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选用‘农大4号’欧李品种,研究不同叶面肥喷施对欧李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喷施不同浓度不同次数的磷酸二氢钠和钼酸铵均能降低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则不一致。与CK相比,喷施磷酸二氢钠能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而当钼酸铵浓度为0.05%时,喷施1次和2次均可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喷施3次及当钼酸铵浓度为0.2%、0.3%时均能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两种叶面肥选用0.1%浓度喷施3次,钼酸铵的降酸效果显著优于磷酸二氢钠,而选用0.2%浓度喷施2次,磷酸二氢钠的降酸效果显著优于钼酸铵。以固酸比进行综合评比,喷施2次磷酸二氢钠和3次钼酸铵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固酸比。  相似文献   

13.
Vc对水分胁迫下紫丁香和小叶锦鸡儿生理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以紫丁香和小叶锦鸡儿2年生苗木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Vc。研究发现,Vc能有效降低水分胁迫条件下各树种叶片MDA含量和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可延缓叶水势、叶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同时对各处理进行了抗旱性鉴定,筛选出有效增强苗木抗旱性的喷施浓度。其中喷施8.5~11,5mmol/L的Vc能同时显著提高小叶锦鸡儿的抗旱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喷施5.5mmol/L的Vc能显著提高紫丁香的抗旱能力;喷施8.5~11.5mmol/L的Vc虽然不能显著提高紫丁香的抗旱能力,却能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蛋氨酸显著提高杂交水稻的抗倒性与产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交早稻叶面喷施蛋氨酸的抗倒效应试验表明:在水稻拔节初期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100mgI、浓度的蛋氨酸,能缩短植株基部第一、二、三节间总长度,并能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具有显著的抗倒、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5.
1993-1994年进行了2,4-D对7-8年金蜜李的保果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2,4-D,能明显提高金蜜李的座果率和产量。在盛花期喷布2,4-D,座果率比对照提高84.4%-173.3%,产量比对照提高118.5%。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田及盆栽试验,研究了新的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益穗素对水稻产量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孕穗末至始穗期喷施益穗素可显著增加稻谷产量,维持剑叶较高的净光合速度,提高叶片蛋白质含量;喷施后第5天,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下降,此后维持在较低水平,降低较少,而未喷施的对照植株,其SOD活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7.
ABA对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不同外界环境条件下,ABA的不同浓度对不同稻种类型、不同生育期的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季早稻叶面喷施ABA可获得增产,其中幼穗分化期喷施的增产效果优于盛花期。ABA喷施于杂交稻,其增产效果较常规稻明显。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植株生理特性,子粒灌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生长调节剂处理均能增加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SOD活性,但施用时期,施用量及种类不同,其效果有差异,拔节前施用MET混DPC能有效地促根,增蘖,壮秆,降低株高。孕穗期施用FA混GA3和BR混FA可显著地减少不孕小穗数,增加穗粒数和粒重。扬花期施用的BR混FA和GA3混FA可明显的增加灌浆强度,提高千粒  相似文献   

19.
灌浆期喷施新型FA抗蒸腾剂对冬小麦的生理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冬小麦灌浆期喷施新型FA抗蒸腾剂,喷施浓度为0.5、1.0、1.5和2.0 ml·L-1,研究其对冬小麦的生理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喷施新型FA抗蒸腾剂可以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水量,有利于减轻干旱胁迫。新型FA抗蒸腾剂可以提高光合速率、减小气孔开张度、降低蒸腾强度,起到促进冬小麦生长和减少水分散失的作用。灌浆期喷施新型FA抗蒸腾剂对冬小麦具有增产作用,在1.5ml·L-1浓度下的增产效果最为理想,增产幅度为7.2%。  相似文献   

20.
蛋白核小球藻是开发营养食品和药物的新材料,本文以新鲜稻叶提取液代替蒸馏水配制BG11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稻叶提取液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采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藻细胞蛋白组分变化。结果表明,稻叶提取液在0.5%~2.0%的浓度范围内均能大幅促进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提高藻细胞叶绿素a的含量,并改变藻细胞的蛋白组分。培养8 d后,2.0%稻叶提取液处理组藻细胞浓度是同期对照组的3.13倍,与1%处理组结果相似。培养4 d后,所有处理组藻细胞叶绿素a的含量达到最大值,其中2.0%稻叶提取液处理组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高达14.91 mg·g-1干重,是对照组的2.58倍。稻叶提取液培养使蛋白核小球藻细胞8种主要蛋白组分相对含量降低,同时产生了4种新蛋白组分。本文结果为水稻叶片的开发应用和蛋白核小球藻的生产养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