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调查连云港地区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与健康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问卷调查农村中学15~17岁初三年级637位同学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其中留守儿童422人(66.2%),非留守儿童215人(33.8%)。[结果]农村留守儿童处于亚健康的比例显著高于农村非留守儿童(P<0.05),近视率和贫血率极显著高于农村非留守儿童(P<0.01),此外,农村留守儿童还存在便秘和痔疮现象,但与农村非留守儿童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生活习惯上,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均存在日饮水量偏少、睡眠时间不足、运动量不足、吸烟、喝酒等问题,且在多数方面,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问题更为严重。[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生活习惯有待改善,值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实际情况与影响因素,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宁市及其他地区的5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进行测评。[结果]父母外出情况、生活情况、留守儿童的年级和性别是影响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重要因素。[结论]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状况值得关注,父母、当前生活家庭及学校应重视对其家庭功能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斌  雷红生  曹鹏飞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126-128,131
对安徽省农村儿童进行访谈,获取有效问卷245份,重点分析了安徽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状况、生活满意度、品德行为、心理健康的差异性。研究显示,安徽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状况、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3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非留守儿童好于留守儿童;在品德行为方面,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荆州地区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孤独感、社交焦虑、心理韧性及社会支持的情况,为学校心理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韧性量表(R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荆州地区七个县市的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初中生SCL-90量表总分以及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偏执因子分较非留守初中生有统计学差异(P0.05);社会支持量表在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方面均低于非留守初中生(P0.05);心理韧性量表显示,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父母均外出打工的显著低于单亲在外打工的(P0.05),与父母联系频率高的显著高于联系频率低的(P0.05)。结论: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社会支持水平较低,需多角度提高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采取自编农村儿童调查问卷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适龄接受义务教育存在延迟现象,延迟一年以上的比率高达40%。在学习成绩的满意度上,非留守儿童满意度上明显高于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道德行为的比较中,均是非留守儿童的各项均好于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状况,探索留守儿童带养人的健康意识、态度和行为对留守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芜湖市选取2所公立学校的7~12岁留守儿童723名,对其带养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儿童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采用WHO 2007年的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BMI筛查标准评定营养不良状况。 结果: 7~12岁留守儿童检出营养不良者451人,占62.38%。男生营养不良发生率58.91%,低于女生6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12岁各年龄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36.49%、66.32%、59.83%、68.53%、60.95%和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48,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留守儿童年龄、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对早餐重要性的认识、对饮食结构调整的态度、每周运动频率、每周让小孩出去玩的时间是影响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的因素。结论: 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不容乐观,留守儿童年龄、父母亲职业,带养人对早餐重要性的认识、对饮食结构调整的认识、每周运动频率、让小孩出去玩的时间是影响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6,(5)
正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最近,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现摘编如下。1.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略)2.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略)(2)基本原则坚持家庭尽责;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全民关爱;坚持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我国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严峻的健康问题,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人口学等领域进行系统分析,探寻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因素的根源,揭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规律和内在机制,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自我教育等多方面挖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将他们的子女留在家乡接受教育。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受到其父母外出的影响,通过对山东省L县X镇153名初中在学儿童的分析,发现:父母长期外出对其子女的学习表现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当母亲也外出时,儿童学习表现将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水平与学习表现相关,健康水平低的儿童,学习表现也较差;相比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水平对其学习表现影响较小;亲子关系质量与留守儿童的学习表现相关,亲子关系良好、亲子联系充分的留守儿童学习表现较好;留守儿童家长对儿童学习的关注程度与儿童的学习表现相关;留守儿童相比非留守儿童,学习表现受学业辅导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正在吸引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发现,留守男童的希望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留守女童;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比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希望感高,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异的留守儿童希望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成绩差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希望感、心理韧性总体随年级增高而降低;父亲或爷爷照看的留守儿童希望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母亲、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社会托管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希望感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的数量不断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简述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比较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普通农村儿童的身体形态发育和身体素质状况,结果表明,流动儿童身体形态发育良好,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发育指标优于农村普通儿童,留守儿童身体形态指标最差;农村普通儿童在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方面优于留守与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爆发力优于留守儿童,但速度、耐力等方面比留守儿童差。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提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保证其基本权益和人身安全。可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国家"三农"工作的重要方面。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入手,深入剖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直接原因,从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层面分析该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形成原因。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为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构建和谐农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在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遭遇着种种风险问题,安全现状令人堪忧。本研究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风险问题,包括:意外事故风险、失范风险和身心健康风险;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风险的制度、文化、个体因素,从破解城乡“二元”制度、加大投入、加强农村教育和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应对。  相似文献   

15.
在实证调查基础上,从人类发展生态观视域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分析农村留守儿童不同层次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系统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改善提出建设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诞生的弱势群体,在全民阅读时代,他们的阅读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到其人生的成长与发展。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之一是为读者提供公平服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高校图书馆通过校村共建“留守儿童阅读基地”模式,开展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导读、心理咨询等服务是一项可行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竹叶提取物对大鼠各组织ATPase活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评价其在抗疲劳补剂开发应用方面的可行性,为开发新型配方的体育训练用抗疲劳补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4只Sprague-Dawley(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运动加药组、运动对照组、安静对照组.运动加药组进行大强度耐力训练和服用竹叶提取物(服用量300 mg/kg·d,连续灌服6周);运动对照组进行大强度耐力训练,但不服用竹叶提取物,而是服用等体积蒸馏水;安静对照组不进行大强度耐力训练,也不服用竹叶提取物,只服用等体积蒸馏水.6周后,测量各组SD大鼠不同组织的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及大鼠的力竭运动时间.[结果]大强度耐力训练能引起SD大鼠心脏、肝脏、肾脏、脑组织及股四头肌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下降(P<0.01),而服用竹叶提取物可有效抑制大强度耐力训练造成的ATPase活性降低,可使SD大鼠力竭运动时间延迟28.87%.[结论]竹叶提取物具有保护大鼠组织免受大强度耐力训练损伤的作用,缓解疲劳产生,提高运动能力,适于作为开发抗运动疲劳补剂的原料.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安徽作为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随之而来的留守儿童问题也更显严峻。从安全问题角度出发,对留守儿童安全现状做出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普遍存在“四个令人担忧”,一是监护状况令人担忧;二是受教育权保障状况令人担忧;三是健康权保障状况令人担忧;四是人身安全权保障状况令人担忧。有效保障广大农村留守儿童权益,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笔者对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状况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