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杨卿安 《农家参谋》2022,(11):174-176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农村教育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基础教育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童年是孩子身体发育、性格形成和知识积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农村不稳定的生活环境和缺乏父母的照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此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201-203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量农民工外出流动,使其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家庭功能失调,由此产生了许多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功能的重塑和整合。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发生的变化着手,探讨了留守儿童家庭在情感支持、教育、保护等功能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通过构建多重路径重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以期使留守儿童重享家庭温暖,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身体形态发展呈现总体增长趋势,城市男女生增长幅度好于乡村男女生;在身体 机能方面,城乡男女生均出现下滑趋势,城乡女生呈显著性下降趋势;在身体素质方面,在速度、耐力、 力量以及爆发力等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后5年的下降趋势小于前5年的下滑趋势。建议:规范高 校体育教学与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全面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的监管与评价 机制;创新与改革高校体育教学考试机制与评定方式;构建大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系统,实施动态干预等 。  相似文献   

4.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斌  雷红生  曹鹏飞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126-128,131
对安徽省农村儿童进行访谈,获取有效问卷245份,重点分析了安徽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状况、生活满意度、品德行为、心理健康的差异性。研究显示,安徽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状况、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3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非留守儿童好于留守儿童;在品德行为方面,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苓辑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应从政府工作、学校工作、家庭工作、社区教育等四个方面分别采取对策,才能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9):226-228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所面临有监护、受教育、人身安全保护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不完善、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的保障力度弱、留守儿童人身安全保护不完善等。对于这些问题,应从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完善、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法律援助与司法保护等方面入手,以加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监利县100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造成了大规模的留守儿童的存在,并由此引发了系列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起主导作用,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营造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氛围,形成留守儿童教育合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1):198-19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失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的现象。他们外出实现"淘金梦",却把孩子留在农村,便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双方长年流动在外,主要依托祖辈或其他亲属照顾日常生活,他们在情感上缺乏父母的关爱,行为上缺乏父母的监督,导致他们在社交、情感、心理、教育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主要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进行探究,寻求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连云港地区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与健康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问卷调查农村中学15~17岁初三年级637位同学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其中留守儿童422人(66.2%),非留守儿童215人(33.8%)。[结果]农村留守儿童处于亚健康的比例显著高于农村非留守儿童(P<0.05),近视率和贫血率极显著高于农村非留守儿童(P<0.01),此外,农村留守儿童还存在便秘和痔疮现象,但与农村非留守儿童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生活习惯上,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均存在日饮水量偏少、睡眠时间不足、运动量不足、吸烟、喝酒等问题,且在多数方面,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问题更为严重。[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生活习惯有待改善,值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一、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思路1.图书馆要树立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意识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责,是社会教育的学校,终身学习的场所。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与其分离,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都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树立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意识,重点开展有关为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的数量不断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简述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在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遭遇着种种风险问题,安全现状令人堪忧。本研究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风险问题,包括:意外事故风险、失范风险和身心健康风险;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风险的制度、文化、个体因素,从破解城乡“二元”制度、加大投入、加强农村教育和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应对。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该文基于2014和2015年在5省13县166所农村中小学收集的近万名中小学生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倍差法和倍差匹配法,实证分析父母外出对留守青少年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仅母亲外出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且这种负面影响主要存在于仅母亲外出一个学期及以上的情况.父母均外出、仅父亲外出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苏北地区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与运动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问卷调查农村中学15~16岁初三年级637位同学的体格指标与运动状况,采用BMI、Rohrer指数、克托莱指数评价健康状况。[结果]农村留守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显著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P<0.0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消瘦率极显著高于农村非留守儿童(P<0.01)。此外,农村留守儿童还存在运动量不足、运动时间过少,家务劳动偏少情况,但与农村非留守儿童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运动量、运动时间有待加强,值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提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保证其基本权益和人身安全。可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国家"三农"工作的重要方面。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入手,深入剖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直接原因,从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层面分析该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形成原因。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为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构建和谐农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庞大,是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所引起的结果,也引发了一系列与农村留 守儿童犯罪有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财产型犯罪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 应的预防措施来合理有效地避免农村留守儿童财产型犯罪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状况,对江苏省徐州市2个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留守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总体状况良好,但在人际交往、社区融入和亲社会行为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年级、亲子间沟通频率、教师行为和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对留守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此外,成绩排名、班级团结度对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有显著影响,亲子分离形式、是否为独生子女、社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情况对留守儿童的社区融入有显著影响,性别、校园活动的丰富度对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流动量大,外出务工人员众多,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其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又是问题之首。该文分析研究了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的政策和数据为例,对已有的解决流动留守儿童问题的政策进行分析,试图总结经验,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问题的具体政策建议:(1)政府牵头设立相关权威机构,促使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作常态化;(2)制定相关的暂行法规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平等教育权利提供法律支持和机制保证;(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监护体系;(4)完善城乡社区环境和教育政策体系以优化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环境;(5)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