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了解不同种类的狂犬病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笔者分别使用国产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TN-1株)和进口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PasteurRIV株)对120条散养犬进行免疫。在免疫前和免疫后7 d、21 d、90 d、180 d、360 d分别采集犬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使用国产灭活疫苗和进口灭活疫苗免疫,其在免疫前和免疫后7 d、21 d、90 d、180 d、360 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86.7%、98.3%、98.3%、98.3%、86%和0、85%、100%、100%、100%、89.7%;免疫前、使用国产疫苗免疫、使用进口疫苗免疫,其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0、93.6%和95%。分析表明,两种疫苗比较,免疫抗体产生峰值时间一致,衰减速度同步,免疫效果相当,都能够达到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流行的目的。在犬狂犬病免疫工作中选择国产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TN-1株)还是进口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Pasteur RIV株)取决于地区对免疫效果和价格两个因素的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2.
对犬狂犬病灭活疫苗(SAD株)的免疫效力及副作用进行了研究,表明SAD株灭活疫苗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且免疫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所有免疫犬在免疫7 d后均产生中和抗体,疫苗原苗免疫组平均水平达到了6.1 U,与进口同类疫苗相当。在免疫后14 d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疫苗免疫后12个月内虽然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到12个月时,免疫犬的抗体水平仍在0.5 U以上,与进口狂犬病灭活疫苗效果无显著差异。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免疫12个月以后,疫苗原苗和稀释疫苗免疫组均有80%以上保护率,与进口疫苗保护率相当。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H5+H7N9二价苗对种鸡的免疫抗体水平,作者采用HI检测方法对种鸡进行跟踪监测,分别在免疫前及免疫后7、14、21、28、75d时采集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水平检测,并在21d时进行加强免疫。结果表明,在免疫前及一免后7、14、21d和二免后7d时,H5N1 Re-8株抗体水平均为100%,H7N9 H7-Re1株抗体水平在一免后14d已上升到合格水平,二免后7d已达到峰值逐步上升,并在二免后54d仍能保持100%。结果表明,H5+H7N9二价苗免疫效果理想,两种毒株间未出现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狂犬病抗体ELISA试剂,于2008、2009、2010年3年间,对宁波地区702份家犬血清进行跟踪检测。结果显示,宁波市家犬狂犬病综合抗体水平达到65.3%;在免疫后60 d与90 d时,总体抗体水平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宠物犬免疫抗体合格率优于农村犬;非免疫犬抗体检出率为15.3%,与近年来我市人的狂犬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犬狂犬病佐剂型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保证免疫质量,采用ELISA方法对犬狂犬病抗体水平进行监测,在免疫后20~30d,采用犬狂犬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抗体水平抽样监测。共检测1119份犬血样,结果抗体水平合格的1100份,合格率为98.30%。  相似文献   

6.
笔者所在区按照北京市制定的免疫程序,对犬实行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注射。为了了解狂犬病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笔者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昌平区某犬类养殖场的59份次犬血清进行狂犬病免疫抗体检测。结果:犬狂犬病保护抗体水平较高,在免疫后21天时免疫抗体保护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7.
将制备的狂犬病rSRV9减毒口服冻干脂质体活疫苗配合以自制的复合佐剂,免疫小鼠、犬、猫,根据ELISA抗体定量检测方法,对免疫后小鼠血清IgG、小鼠粪便IgA、犬和猫血清IgG、犬和猫唾液IgA的ELISA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与注射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复合佐剂+rSRV9病毒口服免疫后70d,小鼠血清抗狂犬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为4 214.00U/mL,小鼠粪便中SIgA抗体水平为137.00U/mL;复合佐剂+rSRV9病毒口服免疫犬120d抗体水平最高,犬抗狂犬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为1 420.00U/mL,唾液中SIgA抗体水平为1 199.00U/mL;猫抗狂犬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为2 088.00U/mL,唾液中SIgA抗体水平为1 896.00U/mL。狂犬病疫苗口服组与注射组特异性抗体水平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狂犬病rSRV9减毒口服冻干脂质体活疫苗的抗体产生水平已接近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能够达到对动物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病毒中和试验(FAVN),对云南某犬场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28 d后的犬群随机抽样44只(份),检测血清中狂犬病病毒抗体效价。结果显示,44只受试犬,14只阳性(≥0.50 IU/m L),阳性率31.82%(14/44);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1次的31只受试犬(幼犬14只、训练犬17只),3只阳性,阳性率9.68%(3/31);免疫2次及2次以上的13只受试犬(3只训练犬,10只种犬),11只阳性,阳性率84.62%(11/13)。调查显示,该犬场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覆盖率为100%。笔者建议:在犬12月龄前,应进行两次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在幼犬3月龄后进行第1次免疫,间隔1个月后进行第二次狂犬病灭活疫苗加强免疫,消除狂犬病免疫空挡,以后每年进行1次免疫;对于监测过程中,出现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低于0.50 IU/m L的犬只,应及时加强免疫1次;并加强犬场周围流浪犬、流浪猫管理。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评价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TN-1株)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本研究通过受试犬免疫后的临床观察、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AVN)检测血清中和抗体(NA)及攻毒保护性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犬接种该疫苗中试产品后无严重不良反应;5个批次的中试疫苗产品免疫效果稳定;免后第7 d,抗体阳转率97.5%,90%的免疫犬抗体达到有效保护水平;免后第360 d试验组的群体有效保护率开始下降,为90.5%;免后第390 d仍有83%的试验犬达到有效保护水平;采用狂犬病病毒(RV)街毒CNX8511株攻击免后第390 d随机抽样的30条免疫犬,其保护率达100%。结果证明,唐山怡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TN-1株)的临床免疫效力不低于同类进口疫苗,可以用于我国动物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我市开展犬狂犬病强制免疫、发证工作,统一选用狂犬病佐剂型灭活疫苗,共免疫犬6587只.为了了解该疫苗的免疫效果,保证免疫质量,在免疫后20~30d,采用犬狂犬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抗体水平抽样监测.共检测814份犬血样,结果抗体水平合格的798份,合格率为98.03%;不合格16份,占1.97%.结论:狂犬病佐剂型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1.
为临床上科学的选用疫苗,对5个厂家生产的伪狂犬病活疫苗进行病毒含量测定和免疫效果比较试验。选取60头4~5周龄有母源抗体且未免疫伪狂犬病疫苗的健康仔猪,按说明书推荐剂量免疫不同厂家疫苗,于免疫前和免疫后7 d、14 d、21 d、28 d、35 d、42 d、49 d、63 d、93 d、123 d、154 d采血进行抗体检测,比较不同厂家伪狂犬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A厂家疫苗病毒含量最高,其次为B、E厂家疫苗,C、D厂家疫苗病毒含量最低;免疫仔猪后产生的免疫效果为A厂家疫苗获得更高的抗体水平和更长的持续期,随后为B、C厂家疫苗,最后为D、E厂家疫苗。  相似文献   

12.
ELISA与FAVN方法检测犬狂犬病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细胞培养病毒中和试验(FAVN)检测狂犬病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将40只犬免疫兽用狂犬病疫苗后,第14 d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分别采用ELISA法和国际贸易指定试验FAVN法检测血清样品,试验犬免疫第21 d攻击狂犬病毒BD06株.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p=0.19),FAVN、ELISA法检测狂犬病抗体与攻毒试验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规模养犬场和散养户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减少畜间狂犬病的发生,从源头上控制该病,选取2个规模养犬场和2个行政村散养户的90头幼犬,平均分为A、B、C 3组,每组30只。A组在3月龄免疫1次;B组在3月龄免疫1次,30 d后免疫第2次;C组不免疫作为对照。分别在注射疫苗前和注射疫苗后第30、60、120、240、360 d采集实验犬血样,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抗体。结果:A组规模场犬免疫后30~60 d抗体阳性率为76.67%~80.00%,达到国家规定≥70%的要求,而散养户犬均未达到要求;B组规模场犬免疫后30~240 d抗体阳性率为73.33%~96.67%,散养户犬免疫后60~120 d抗体阳性率为83.33~90.00%,均达到规定的要求。结论:在饲养管理较好的条件下,幼犬在3月龄首次免疫狂犬病疫苗后30 d再免疫1次效果较好,基本可保证全年狂犬病抗体的免疫水平。散养户应加强犬的营养和饲养管理,以利于免疫抗体的产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评估新疆散养犬近几年狂犬病抗体水平和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2010—2014年,在新疆部分地区开展免疫犬狂犬病摸底调查工作,采集犬血895份,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狂犬病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895份检测样品中,免疫抗体合格数497份,合格率为55.53%。[结论] 五年来散养犬狂犬病抗体水平忽高忽低,免疫合格率处于较低水平,今后要加大对散养犬的狂犬病免疫密度及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15.
野生狐和貉狂犬病流行于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地区,是当地牛、羊和骆驼等家畜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在国内尚无野生动物口服疫苗的前提下,对家畜进行狂犬病灭活疫苗接种,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本研究利用国产犬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VS-11株)对牛进行了免疫效果和安全性评价。以不同剂量疫苗肌内注射免疫成年牛350头,通过比较免疫后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和持续期,确定犬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VS-11株)在牛的最佳免疫剂量为1次性注射2剂量疫苗,免疫持续期为1年。结果表明,犬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VS-11株)免疫牛时,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适用于牛等大型动物的狂犬病注射免疫。  相似文献   

16.
国产狂犬病疫苗免疫抗体监测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6月龄以上,5岁以内的成年健康犬65条,分别接种2种国产减毒狂犬疫苗,并对一免后6个月和8个月的犬及22条第2次加免犬进行了血清抗体监测。免疫接种1次后6个月,28.57%的犬血清抗体高于0.5IU/mL(狂犬病血清抗体在0.5IU/mL以上,犬达到保护水平);8个月时,有5.71%的犬血清抗体在0.5IU/mL以上;半年后进行第2次免疫,81.82%的犬血清抗体高于0.5IU/mL。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三批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传代细胞源),采用对3~4周龄仔猪首免、一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妊娠母猪于分娩前3~4周进行一次免疫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并在免疫前和免疫后定期采血检测PRV抗体。结果表明:免疫前PRV母源抗体为阴性的仔猪在首免后7日PRV抗体检测为阳性,21日达到高峰,并在首免后130日PRV抗体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免疫前PRV母源抗体检测为阳性的仔猪,在首免后3日和7日时PRV抗体略有下降,但随后上升并在首免后21日达到高峰,直至首免后130日仍为PRV抗体阳性;免疫前PRV抗体为阴性的妊娠母猪,在免疫后3日和7日PRV抗体有一定上升,免疫后14日达到较为理想水平,并于分娩前达到高峰,产仔数也较为理想;免疫前PRV抗体为阳性的妊娠母猪,在免疫后3日和7日PRV抗体水平稍有下降,但随后上升,并在分娩前达到高峰,产仔数也较为理想。综上结果表明,此免疫程序较为适合仔猪和妊娠母猪的免疫。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长沙市城区犬狂犬病免疫效果,了解影响犬免疫抗体合格率的因素,2015—2018年连续4年,对长沙市定点监测点的犬只进行抽样,共在41个场点,采集犬血清样品2 137份,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定性检测狂犬病血清抗体,并对比分析抗体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检测结果显示,2015年狂犬病抗体合格率为46.13%,2017年上升为73.39%,2018年略微下降至71.11%,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区比较显示,芙蓉区和雨花区抗体合格率保持稳定上升态势,开福区抗体合格率在2017年后增长快速,而其他3个区在2018年略有下降。免疫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城区狂犬病免疫合格率与年龄、免疫次数、免疫后时间及疫苗厂家有一定关系,而性别、疫苗种类对抗体合格率影响不大。结果表明:长沙市城区犬狂犬病免疫效果整体形势较好,但部分城区免疫合格率偏低,存在狂犬病病毒感染风险;首次免疫后,需要做好犬的加强免疫工作,尤其幼龄犬和老龄犬,以保证其处于较高的免疫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索小反刍兽疫疫苗和羊痘疫苗相互之间免疫效果的影响,选择90只参试羊采用单独免疫小反刍兽疫疫苗和羊痘疫苗以及两种疫苗联合免疫方式,并于免疫前及免疫后第7、14、21、28、90、210 d采集血液样本,通过阻断ELISA和间接ELISA检测其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两种疫苗单独免疫的抗体合格率到免疫后210 d时均在75%以上,达到国家规定标准(70%)。两种疫苗联合分点免疫情况下,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效果比单独免疫效果好,其抗体阳性率在免疫后第7、14 d时极显著高于单独免疫(P<0.01),21 d时显著高于单独免疫(P<0.05);羊痘疫苗免疫效果比单独免疫效果较差,其抗体阳性率在免疫后第7、14、21 d时极显著低于单独免疫(P<0.01),28 d时显著低于单独免疫(P<0.05),到免疫后210 d时抗体合格率仅为63.3%,未达到国家标准。研究表明,羊痘疫苗与小反刍兽疫疫苗联合免疫时,羊痘疫苗可以促进小反刍兽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而小反刍兽疫疫苗却抑制了羊痘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健康雏鸡7日龄免疫前12小时按照分组分别使用免疫活性因子和生理盐水,然后以新城疫Ⅳ系弱毒苗点眼滴鼻,分别在新城疫Ⅳ系冻干苗免疫后7、14、21d,心脏采血,采用HI法检测新城疫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应用免疫活性因子及新城疫疫苗后各试验组7d抗体水平明显升高,14及21d抗体水平大大高于单用ND疫苗组,经t值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熏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免疫活性因子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