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以不同砧穗组合的苹果树(沂水红富士/M26、SH6、辽砧2号、青砧2号、M9T337/平邑甜茶)为试材,2015—2017年对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及花芽分化期侧芽的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新梢生长动态上,不同砧穗组合虽相似,但SH6树体新梢年生长量始终处在较高水平;在枝类组成上,M9T337树体短枝比例(65.2%)最高,长枝比例(11.1%)最小;在单株产量上,M26较高;各组合果实的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大;花芽分化期侧芽生长素、赤霉素含量减少,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含量增加,不同砧穗组合间侧芽生长素含量差异较大,ZR/GA3和ZR/IAA比值在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中一直较稳定并处于较高水平,辽砧2号组合各激素间的比值均处于较大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砧穗组合富士苹果幼树树体生长相关指标及幼树早花、早果特性。以4a生的7个不同砧穗组合富士苹果幼树为材料,调查统计树体特性和开花结果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7个组合的富士苹果幼树矮化效果从高到低为烟富6号/M26烟富6号/T337/新疆野苹果烟富6号/SH16烟富6号/T337烟富3号/T337烟富6号/青砧1号烟富6号/新疆野苹果。2当年生枝条生长量大小依次为烟富6号/新疆野苹果烟富3号/T337烟富6号/T337烟富6号/SH16烟富6号/青砧1号烟富6号/T337/新疆野苹果烟富6号/M26。烟富3号/T337长枝富士与青砧1号、T337矮化砧的主枝数量和当年生枝量分别居前3位;M26矮化砧均最小。3M26矮化砧短枝成花率和花序总数均较大,但其着果率最低;T337矮化中间砧花序数量大,产量高;烟富3号/T337长枝富士着果率最高;T337矮化砧着果率和产量较高。4烟富3号/T337长枝富士,既早花早果,又易成形;烟富6号/T337短枝富士,早花早果性好,早期丰产性强;T337矮化中间砧,幼树早花早果,但幼树难成形。M26矮化砧易成花,但难成形。烟富6号/新疆野苹果树体高大,幼树难以成花。因此,在渭北地区的青砧1号、M26、T337、SH16这4个短枝富士矮化自根砧苹果幼树中,选择烟富6号/T337短枝富士较好;矮化砧和乔化砧比较中,选择矮化砧相对较好;烟富3号/T337长枝富士和烟富6号/T337短枝富士,在苹果幼树树体成形、早花早果性方面都占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不同矮化砧木对‘天红2号’短枝富士苹果生长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别以SH6、青砧1号、青砧2号自根砧上嫁接‘天红2号’;以八棱海棠为基砧,Mark、P22、B9、M9-T337、青砧1号为中间砧,嫁接‘天红2号’为试验材料。对8个砧穗组合的株高、冠幅、主枝数量、干径、总枝量、枝类组成、叶片矿质元素、产量及品质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SH6自根砧嫁接‘天红2号’平均单果质量较大(256.33 g),单株结果数量多(188.68个),公顷产量最高(48 751.2±351.3)kg/hm2,且果实着色面积最高(93.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优质果的要求(15.78%)。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冀中南地区以SH6自根砧嫁接‘天红2号’树体生长中庸、产量高、果实品质佳,可考虑作为当地首选的砧穗组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连续4年调查研究再植条件下4种矮化自根砧(G935、G41、G11和M9-T337)对‘宫藤’富士苹果幼树树体生长、早果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评价并筛选适宜北京地区再植使用的苹果矮化自根砧木,为我国老龄低效苹果园再植更新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6年春,刨除6年生苹果树(宫藤富士/SH6/圆叶海棠),未进行土壤改良,在原行内重茬直接栽植4种矮化自根砧(G935、G11、G41和M9-T337),品种为宫藤富士苹果苗(2年根1年干),株行距为1 m×3.8 m,细纺锤整形修剪,再植后(2016年)连续4年调查4种矮化自根砧嫁接‘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早果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G935和G41自根砧富士树体高度明显高于G11和M9-T337;主枝数量由高到低为:G935>G41>G11>M9-T337;G41和M9-T337大脚现象明显高于G935和G11;G935和G41单株间树体高度、干径和主枝数量差异明显小于G11和M9-T337,园相整齐。再植第4年,G935和G41自根砧树体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G11和M9-T337,G935和G41叶片百叶鲜重显著高于G11和M9-T337,G935和G41叶片百叶干重显著高于M9-T337。再植4年内,G935和G41矮化自根砧富士生长正常,枝类组成符合正茬矮砧苹果的变化规律;第2年开始,G11和M9-T337树体长枝比例低于30%;第3年和第4年G11和M9-T337树体短枝比例高于80%,长枝比例低于10%,树势衰弱明显。再植第3年,G11幼树成花株率最高,G935和G41次之,M9-T337无成花。再植第4年,G935和G41自根砧富士平均单株产量显著高于M9-T337,G935平均单果重量和果形指数显著高于其他自根砧,各自根砧树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再植条件下,以G935和G41为砧木的幼树树体生长显著优于G11和M9-T337,枝类组成合理,树势中庸但不衰弱,单株间差异小,园相整齐,适宜北京地区重茬栽植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矮化中间砧‘富士’(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苹果3种不同树形(自由纺锤形、V字形和篱壁形)的树体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差异,为矮化中间砧苹果的早果、优质最佳树形选择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0年春季定植的3年根1年干SH6矮化中间砧‘富士’成品苗(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为试材,单位面积种植株数相同,分别为自由纺锤形(2 m×4.5 m)、V字形(1.5 m×6 m)和篱壁形(3 m×3 m)3种方式建园,自栽植后分别采用相应的树形修剪方法,连续6年调查不同树形SH6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枝类组成及果实产量、单果重、固酸比等品质指标。【结果】不同树形SH6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树体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存在较大差异。自栽植后第3年开始,不同树形的树体总枝量和覆盖率开始呈现显著差异,自由纺锤形树体总枝量和覆盖率最大,V字形次之,篱壁形最小;3种树形的枝类组成差异不显著。种植后第4年初结果和5—6年结果期的单株产量和累计产量均为自由纺锤形最高,显著高于V字形和篱壁形;自由纺锤形果实的平均单果重最大,V字形最小;各树形果实的果形指数、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果肉硬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SH6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树采用自由纺锤形树形与V字形和蓠壁形相比,具有幼树生长快、成形早、总枝量高、枝类组成合理,结果早、稳产丰产、大果比例高、果实单果重高等特点。自由纺锤形是苹果矮砧规模化生产的适宜树形。  相似文献   

6.
4种矮化砧木对再植苹果幼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连续4年调查研究再植条件下4种矮化自根砧(G935、G41、G11和M9-T337)对‘宫藤’富士苹果幼树树体生长、早果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评价并筛选适宜北京地区再植使用的苹果矮化自根砧木,为我国老龄低效苹果园再植更新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6年春,刨除6年生苹果树(宫藤富士/SH6/圆叶海棠),未进行土壤改良,在原行内重茬直接栽植4种矮化自根砧(G935、G11、G41和M9-T337),品种为宫藤富士苹果苗(2年根1年干),株行距为1 m×3.8 m,细纺锤整形修剪,再植后(2016年)连续4年调查4种矮化自根砧嫁接‘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早果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G935和G41自根砧富士树体高度明显高于G11和M9-T337;主枝数量由高到低为:G935G41G11M9-T337;G41和M9-T337大脚现象明显高于G935和G11;G935和G41单株间树体高度、干径和主枝数量差异明显小于G11和M9-T337,园相整齐。再植第4年,G935和G41自根砧树体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G11和M9-T337,G935和G41叶片百叶鲜重显著高于G11和M9-T337,G935和G41叶片百叶干重显著高于M9-T337。再植4年内,G935和G41矮化自根砧富士生长正常,枝类组成符合正茬矮砧苹果的变化规律;第2年开始,G11和M9-T337树体长枝比例低于30%;第3年和第4年G11和M9-T337树体短枝比例高于80%,长枝比例低于10%,树势衰弱明显。再植第3年,G11幼树成花株率最高,G935和G41次之,M9-T337无成花。再植第4年,G935和G41自根砧富士平均单株产量显著高于M9-T337,G935平均单果重量和果形指数显著高于其他自根砧,各自根砧树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再植条件下,以G935和G41为砧木的幼树树体生长显著优于G11和M9-T337,枝类组成合理,树势中庸但不衰弱,单株间差异小,园相整齐,适宜北京地区重茬栽植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幼树生长、早果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苹果矮化砧木的评价、筛选和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建议。【方法】以2009年春季定植的3年根1年干的矮化中间苹果成品苗(宫藤富士/SH1、SH3、SH6、SH9和SH40/平邑甜茶)为试材,株行距为1.5 m×5.0 m,细纺锤整形修剪,栽植第2年开始,连续6年调查分析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SH6树体最小,树体干周粗度显著小于其他系号,SH3和SH40的干周粗度显著大于其他系号;SH6树体新梢年生长量在栽植7年内均最低,SH3树体新梢年生长量先高后低;各系号总枝量无明显差异,但枝类组成差异较大,SH6树体树势中庸,树体短枝比例最高(63.81%),长枝比例最小(7.80%)。栽植第4年各系号树体开始有产量,SH3、SH6、SH9和SH40四个系号树体3年累计单株产量超过75 kg,4个系号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SH1系号树体;SH6产量连续稳定性最好,SH9产量稳定性最差;SH6树体果实产量在树冠不同部位的分布最均匀,表现突出;各系号果实大果率(单果重200 g的果实占总产量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SH40SH6SH3SH9SH1。各系号树体果实的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和果实硬度均无显著差异;SH6树体果实的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果实果形一致性最好;SH6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显著优于其他4种中间砧。【结论】SH6作为中间砧嫁接宫藤富士与其他系号相比,具有树体小、新梢平均长度小、短枝比例高、枝类组成合理、产量稳定、果实品质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滨海盐碱地区筛选适宜的苹果砧穗组合,分别将苹果品种金矮生和嘎啦嫁接到M9T337自根砧与M9T337中间砧(基砧为八棱海棠)上,比较了不同砧穗组合在滨海盐碱地区树体生长、光合性能、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金矮生和嘎啦M9T337自根砧的树体冠幅和单位面积枝量小于M9T337中间砧,中短枝比例高于中间砧;叶片SPAD值和除蒸腾速率之外的其他光合参数均高于M9T337中间砧;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产量均高于M9T337中间砧。综合分析认为,矮化自根砧苹果在滨海盐碱地区的栽培性状优于矮化中间砧。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3年生不同砧穗组合对幼树生长期树体叶片形态和枝条生长特性生理发育的影响,为筛选陇东地区适宜的砧穗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定子为基砧,T337和M26做中间砧,其上嫁接‘烟富3号’和‘烟富6号’,测定6种砧穗组合幼树发育后期叶片的形态质量和枝条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营养物质等生理指标.【结果】利用中间砧T337和M26后虽然较对照降低了叶面积,但百叶干鲜重、百叶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显著;‘烟富3号’和‘烟富6号’利用中间砧T337后叶片和枝条组织中的POD、SOD、可溶性糖类以及叶片中N、P的含量均显著增加,中间砧M26的次之,无中间砧的对照最低,但MDA、K的含量恰恰相反.‘烟富6号’比‘烟富3号’绝大多数指标测定值都高.【结论】利用T337、M26及‘烟富6号’后,叶片和枝条营养丰富,新稍停长早有利于安全越冬.综合分析,适宜陇东地区栽培的苹果砧穗组合依次为‘烟富6号’/M26/山定子、‘烟富6号’/T337/山定子、‘烟富3号’/M26/山定子和‘烟富3号’/T337/山定子.  相似文献   

10.
矮化中间砧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选择应用苹果矮化中间砧提供科学依据,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矮化中间砧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H5和SH38为中间砧的红富士苹果,果实内在品质包括果实的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糖酸比值以及维生素C含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以M26为中间砧的;从果实着色级数、色调级数、果面光洁度级数来看,以SH5为中间砧的红富士苹果,果实极显著优于其他中间砧的,以B9和M26为中间砧的红富士苹果果实相对较差,而中间砧SH38的果实也优于以B9和M26为中间砧的;从果实大小来看,以SH5为中间砧的果实最小,而以B9为中间砧的果实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为给‘Y-1’矮砧‘富士’高纺锤形树体最佳留枝量提供理论依据,以‘Y-1’矮化中间砧嫁接‘长富2号’为试材,通过中心干3 种留枝数量(30、35、40)处理,探讨其对树体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枝量增加,‘Y-1’矮砧‘富士’树体树高、干径相应增大,但不同处理对树高、干径、冠径、新梢长度和粗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留枝量35 和40 的树体光合有效辐射显著高于留枝量30 的处理,3 种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差异极显著,留枝量35 的冠下、株间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3.78、3.43,属于苹果栽培的最佳叶面积指数区间。果实产量随留枝量增加而提高,但这种影响在盛果期差异不明显,留枝量35 的树体优质果率明显高于其他2 个处理,同时,其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均极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可滴定酸含量最低,果实风味浓郁、品质最佳。综合考虑树体生长势、光能利用率、果实产量和品质、实际操作等因素,生产上‘Y-1’矮砧‘富士’高纺锤形树体的适宜留枝数量为35。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威海地区M系矮化中间砧(M26、M9、MM106和M7)成龄苹果生产园的实地调研,从砧木的嫁接亲和性、固地性、适应性、抗逆性、生长发育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总体认为:M26嫁接亲和性、固地性、适应性、抗逆性良好,树势适当;M9树体倾斜率高,树体矮小,树势较弱;MM106和M7亲和性、固地性及生长发育特性各方面表现正常,树势强于M26;MM106和M7树势基本一致。除M9外,M26、M7和MM106嫁接富士进行生产栽培在威海及周边地区肥水条件好的土地上是比较适宜的优良砧穗组合。鉴于M7、M9以及MM106矮化中间砧应用较少,要大面积推广应用,尚需进一步试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矮1号、中矮2号、中矮3号和杜梨对库尔勒香梨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为筛选适宜库尔勒香梨矮化密植栽培的砧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Li-6400光合仪及FMS-2脉冲调制式荧光仪对4种不同矮化中间砧木库尔勒香梨叶片进行光合及荧光参数的测定,分析不同砧木的库尔勒香梨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差异。【结果】 不同矮化中间砧木库尔勒香梨的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都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光合“午休”现象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导致;中矮1号的净光合速率(Pn)日均值、水分利用率(WUE)日均值均高于其他3个砧木的Pn日均值和WUE日均值;不同矮化中间砧木对库尔勒香梨的气孔导度(Gs)没有显著影响;中矮1号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非光化学淬灭系数(CNPQ)、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的值为最高;不同矮化中间砧木对库尔勒香梨的光化学淬灭系数(CqP)、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值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中矮1号作为库尔勒香梨的砧木优于其他2个矮化砧木和杜梨,可以作为库尔勒香梨的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14.
The seasonal changes of POD and IOD enzyme activities in the leaves of 4 dwarfing stocks and Red Fuji apple grafted on 5 interstocks and the POD and IOD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positions of Red Fuji Apple on various interstock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asonal changes of POD and IOD activities in the leaves of 4 dwarfing stocks we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Red Fuji Apple. The enzyme activities of stocks we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ose of the Red Fuji Apple grafted in corresponding interstocks and the POD and IOD activities of semi-dwarfing stock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dwarfing and very-dwarfing stocks. There were many more differences of POD activities in phloem and activities in leaves among different interstock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OD and IOD activities and the growth potential of the Red Fuji Apple grafted on interstocks in the last ten days of both May and September. The best time to use POD and IOD activities to forecast the dwarfing ability of stocks was in the last ten days of both May and September.  相似文献   

15.
苹果发酵液对缺铁苹果树叶片铁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苹果发酵液对苹果幼树(红富士/平邑甜茶M.domestica cv. Red Fuji/M.hupehensis var.pingyiensis)叶片缺铁黄化的矫正作用。【方法】以两年生苹果幼树(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苹果发酵液+FeSO4混合根施后对苹果幼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活性铁含量、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根施稀释300倍果实发酵液+FeSO4混合液,显著提高苹果幼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活性铁含量和干鲜重比,黄化叶片显著复绿;同时,叶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气孔导度(Gs)和净光合速率(Pn)显著提高。【结论】苹果果实发酵液具有降低碱性土壤pH,并具有一定的螯合铁的能力,苹果发酵液+FeSO4混合根施有利于苹果幼树对铁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对苹果缺铁黄化症具有良好的矫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供应铵态和硝态氮对苹果幼树生长及15N利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大田栽培条件下,苹果矮化中间砧幼树生长及对不同形态15N的利用、分配特性。【方法】以1年生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幼树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硝态氮和铵态氮对苹果幼树生长及15N利用和分配的影响。【结果】施肥46 d后,15NO3-15N利用率为3.43%,显著高于15NH4-15N利用率(1.19%)。施用NO3--N后树体生物量、根冠比显著高于NH4+-N,根系中15NO3-15N分配率为27.91%,显著高于15NH4-15N分配率(25.13%)。施肥118 d后,NO3--N肥效降低,表现为树体生物量显著低于NH4+-N处理,15NO3-15N利用率为4.08%,与15NH4-15N利用率相比差异不显著;根系15NO3-15N分配率为31.19%,显著高于根系15NH4-15N分配率(25.10%)。【结论】大田栽培条件下,硝态氮肥效快于铵态氮,利于树体生长和根冠比的迅速提高,但随着生长期的延长铵态氮与硝态氮肥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