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吉晓琼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4):24-24,61
提出乡镇区划调整中撤村并村后的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的解决措施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确定低收入村645个,很多低收入村依托自然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然而,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存在创意不足、项目雷同、管理落后等问题。北京市门头沟区炭厂村就是低收入村之一,该村正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开发依托神泉峡景区的乡村旅游,虽已初见成效,但其文化资源和创意产品开发不足,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劳动者技能尚待提升。所以,开发文化资源、更多地注入文化要素、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改善基础设施、改进管理方式,成为该村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刘小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82-3683,3756
当前,新农村建设百业待举,其中村风问题、村治问题与村债问题尤为突出,需要认真面对.村风关系到村民能否全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村治关系到如何组织村民建设新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保证;村债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资源配置,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设是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村组织集体的凝聚体,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村干部队伍建设落后和村集体经济管理的盲目性,导致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结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的和意义,针对制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原因,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角度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村账乡(镇、街)代管是继村会计集体办公日制度和村会计委派制之后,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又一新的改革模式。它的有利之处在于①节约人力资源;②规范会计行为;③强化财务监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必须坚持好一条原则,解决好两个问题,处理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根本上改变落后村面貌 ,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振兴的迫切需要。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经济弱村如何向经济强村跨越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渔)村财务管理是问题最为突出的地方,推进新农(渔)村建设必须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在分析当前新农(渔)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舟山群岛新区网格化治理模式,提出了依据网格化管理理念进行农(渔)村财务管理,构建网格化财务管理新模式,解决农(渔)村财务管理存在的制度混乱、监督乏力、村民不满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的网底,在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保障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湖南省湘潭、双峰两县的实地调查,从所有权性质、资源供给及制度保障方面分析村卫生室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解决村卫生室运营困境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村账镇管"模式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会计改革诞生的“村账镇(乡、街)管”模式,对规范目前农村会计的管理、促进解决“三农”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该模式与相关的法律规定有某些抵触,治标不治本,需要制度调适;从发展的角度看,须还账于村,才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财务问题历来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事关农村稳定的大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随着我区“村财乡管”村财务管理模式运行,乡镇在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决策权、资金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情况下,受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委托,由乡镇经管站代理村级会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村账乡管几年的历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弊端。  相似文献   

11.
门头沟区清水镇黄安坨村是低收入村,该村依据自身优势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业,虽已初见成效,但依然存在劳动力短缺、宣传不到位、客流不足、村民收入低等问题.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开发村里的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旅游+采摘相结合的休闲方式,以定点配送、订单农业、电商等销售方式,借助信息技术扩大乡村旅游宣传力度等,成为破解该村的乡村旅游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全面发展,解决低收入问题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城乡“土地增减挂钩”这个背景下,“撤村并居”已经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开始实行的一项新的行政举措。虽然“撤村并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但是在推行“撤村并居”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热议与广泛关注。通过分析“撤村并居”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期望可以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因水电工程建设引发的移民安置问题和后期发展问题,关系到和谐发展与社会稳定,往往是区域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以福建省古田县常坝村为例,阐述了移民重组村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村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成因,认为移民村落存有较多珍贵资源,具有众多历史价值纪念意义,但由于现有条件的制约,村庄的优势资源未被开发,而导致村庄发展较为落后。在此基础上从引人回乡发展、基础设施条件、生态农产品发展、村庄优势资源开发四个角度提出库区移民重组村落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7):196-19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村"两委"班子作为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落脚点,既是基层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又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中流砥柱。村"两委"班子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直接影响着农村工作的好坏。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南昌县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的问题,亟待重视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樟潭街道沈家村党支部书记叶雪良,中等个子,其貌不扬,但在村民心目中,他是把昔日的落后村改造成"衢江第一村"的"好当家"。记得刚上任村支书时,叶雪良接手的是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沈家村地处开发区,涉及拆迁征地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沾化县利国乡曹坨村曾经是一个人均收入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村,是一个人心涣散的落后村。从2001年8月,山东省农业厅把帮扶曹坨村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以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这里发生了可喜的新变化:农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群众生活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如今这里牧草茵茵,冬枣满枝,牛羊成群,道路整洁,处处映透着山东省农业厅干部职工对这个村的关爱。 送思路:结构调整斩穷根 过去,曹坨村是个远近闻名的要饭村,全村255户、911口人、167公顷土地,八成以上是荒碱涝洼地,长期以种植棉花为主,群众吃的是走村串户要来的干粮,穿的是集市上几毛钱一件买来的破烂,村里没几间象样的房子,吃饭难、穿衣难、盖房难、上学难、务工难、娶亲难的“六难”问题十分突出。面对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郭琴  林媚珍  莫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47-348,351
主要探讨了小洲村古村落旅游资源情况、古村落旅游发展状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国有林场改革中面临的代管村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争取在现有政策支持和各方协同努力下解决好代管村问题,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正值脱贫攻坚工作收官之年,贫困问题已基本解决,如何巩固脱贫果实,遏制返贫态势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卡阳村作为西宁市首个采取“旅游脱贫”方式的贫困村,经过近5年的发展,已探索出一条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通过采取访谈、问卷调查等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卡阳村“旅游扶贫模式”进行成效分析,旨在为西宁市其他县域贫困村解决返贫问题提供宝贵经验,并帮助其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要论述了农村文化室的建设模式和村文化室所具有的文化学习中心、文娱活动中心、科技活动中心等功能,并对其建设所面临的经费少、藏书少、缺少专业管理人员等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