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最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在确定合理的成熟龄基础上,模拟了不同调整期与轮伐期条件下每个林带的生长过程及年采伐量,通过对调整期末及轮伐期末龄级状态的比较,确定了吉林省西部农田防护林的调整期为20 a、轮伐期为35 a。经过调整和轮伐后,使农田防护林的年龄结构和面积结构适于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防护效益。农田防护林更新模拟研究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提出用经济成熟龄确定伐期龄。即以单位面积上云杉天然林年平均经济收入最大值作为目标函数,求出不同地位级云杉林的经济成熟龄。并计算了不同龄级的损益值。进一步阐明了达到经济成熟龄时采伐的经济效益为最佳。提前或推后采伐,在经济上都不合算。同时也提出了由林分平均胸径推算经济成熟龄,为科学经营森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始兴县杉木市场畅销材种分析,工艺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计算,综合论证出该县杉木用材林的最适伐期龄为16年。  相似文献   

4.
用200块临时标准地、30块固定标准地的数据,在综合考虑数量成熟龄、工艺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的基础上,确定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轮伐期,并用BASICA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5.
轮伐期是人工用材林的生产周期,为了给用材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依据。在四川珙县、纳溪县进行了杉木短枪伐期的采伐试验。以试验地的杉木生长过程为基础分析比较4种森林成熟龄。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自然和经营条件下对杉木实行短轮伐期(12—16年采伐)是合理的和可行的。为解决杉木用材林经营问题提出了较完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用材林皆伐为前提,推导和分析了纯收益达到最大时的经济成熟龄计算公式;并以开化县林场为例,对速丰杉木、一般杉木、松木的经济成熟龄进行了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纯收益达到最大时的经济成熟龄应是各轮伐期的纯收益之和达到最大的时期,它比轮伐期内年平均纯收益达到最大的时期长,又比采伐时纯收益达到最大的时期短。  相似文献   

7.
竹子采伐是频繁且有规模的民间劳作,中国古代先人留下丰富的竹子采伐方法记述,可供当代人开展竹林经营时寻找传统依据,也对理解古人林业思维有重要意义。在收集整理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基础上,分析古人对竹子伐期龄、采伐方式、采伐月份的安排。研究认为,古人以工艺成熟确定竹子伐期龄,为4年至7年,主张"留三去四"、"公孙不相见,子母不相离",并在大年采伐,对于不同竹子品种,可以调整伐期龄;主伐方式为按龄级择伐,主伐同时对幼竹进行抚育,体现出采育结合的特点;抚育伐方式包括开花林分抚育伐、全面改造抚育伐、带状改造抚育伐、生长抚育疏伐等多种;古人以防蛀、防病、材性等为依据确定竹子采伐宜忌月份,认为盛夏伐竹材质最佳,10-12月采伐符合时气、材质坚硬、竹材不蛀,而1-9月则多记录有逆时气、易蛀、根红鞭烂。中国古代竹子采伐知识尚缺乏实验数据支撑,建议在现代科学的研究框架下,开展实证研究,对其科学性加以验证,以利于更好地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8.
成武县农田林网适宜采伐龄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成武县农田林网采伐龄的因素做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认为除了林网本身的因素以外,防护成熟龄、气象条件、林网规格、更新方式、林粮间作和林带结构等,都是影响林网采伐龄的因素。因此,确定采伐龄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实现最佳综合效益。另外,根据一具体实例,对其采伐龄进行了研究。认为综合净现值既能体现林网本身的直接效益,又能反映林网护农增产效益,是比较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政策法规     
湖南省加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近日,湖南省林业厅向全省各地林业主管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一是指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生态优先、合理利用,依法采伐、及时更新,功能  相似文献   

10.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轮伐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00块临时标准地、30块固定标准的数据,在综合考虑数量成熟龄、工艺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的基础上,确定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轮伐期,并用BASICA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豫南杉木人工林不同立地指数级标准地和生产经营经济指标的调查,利用Richards等经典方程拟合豫南杉木生长的基本模型,编制生长过程表,确定数量成熟龄和工艺成熟龄,采用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分析杉木经济成熟龄。综合考虑数量成熟龄、工艺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结果表明:8立地指数不适合营造杉木用材林;10立地指数只能培育小径材,主伐年龄为22~24 a;12立地指数以培育小径材为主,主伐年龄为20 a,以培育中径材为辅,主伐年龄为22 a;14立地指数以培育中径材为主,主伐年龄可确定为20 a。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人工纸浆材林采伐年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贵杰 《林业科学》2000,36(1):15-20
为建立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预测方程和解决纸浆材林合理采伐年龄问题,用265株径阶生物量标准木,建立了各种规格树干带皮、去皮生物量预测方程,解决了纸浆材林各种规格树干生物量的预测问题;根据立地和栽培措施的不同,为每个指数级统计了15种纸浆材林培育模式,并分别求出了它们的数量、工艺、经济成熟龄,以3种成熟龄为基础,分别确定了各指数级最佳采伐年龄,使最佳采伐年龄比目前采伐规程中规定的采伐年龄(31 ̄40a  相似文献   

13.
岭南水乡村落的公共活动是联系每个村民的纽带,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对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塑造和谐人居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的岭南水乡村落中,公共空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而且由于受到城镇化的影响,一些传统公共空间及其承载的传统公共活动日渐式微。文章试图从分析岭南水乡村落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的现状及特点入手,解析岭南水乡公共空间的特征及现存的问题,结合聚龙村改造的实例,尝试探讨岭南水乡村落的公共空间优化措施,为岭南水乡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与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树木直径的实际生长年龄小于树木年龄 ,用树木年龄作为自变量来描述直径生长会导致生长曲线出现拐点 .检验分析结果表明 ,当用直径 ( D)的年龄 ( t)作为自变量时 ,直径曲线为非 S型逼近线 ,基本上没有拐点 .直径生长方程 D=Dmt( K t)在应用中精确度高 .检测样本中 ,杉木直径生长不遵循指数增长规律 .基于直径方程的性质 ,即 d( D2 / t) dt=0 ,t=K,D=Dm/ 2 ,d( D3/ t2 ) / dt=0,t=K/2 ,可用实测数据对 D2 /t和 D3/t2作图 ,通过曲线极值点确定生长参数 K和 Dm  相似文献   

15.
对7年、10年、12年和1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的产脂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树龄的马尾松,单株采脂量均随着径级的增大而显著增加,但相同径级的马尾松,植株的产脂量并不会随着植株生理年龄的变化而产生显著变化;7年、10年、12年和1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产脂量分别为1.35、4.49、9.16和17.11 kg/(天·hm2),随着林龄的增大,单位面积可采脂植株数量和较大径级的植株数量以及单位面积产脂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二白杨 (PopulusgansuensisC .WangetH .L .Yang)是甘肃的乡土树种 ,原产于河西的高台、临泽、张掖、金塔、酒泉等县 ,以金塔、高台为分布中心。二白杨树体高大 ,干形通直 ,生长迅速 ,抗逆性强 ,繁殖容易 (刘 榕等 ,1 995)。自 70年代起河西人民主要用来营造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和“四旁植树”。截止 1 985年 ,河西共营造农田防护林及“四旁”植树 1 73 47× 1 0 4 株 ,二者面积合计 4 7× 1 0 4 hm2 ,其中二白杨树种就占到 90 %左右 ,现在的树龄在 2 0~ 30a左右 ,已经到了过成熟和衰退时期 ,防护效…  相似文献   

17.
柞树是辽东山区的主要阔叶用材树种,在天然次生林的分布中,柞树占据的面积较大,并以蒙古栎和辽东栎为多。为了充分利用该树种的经济价值,对其成熟龄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柞树的数量成熟和经济成熟期,均在50年左右;工艺成熟,小径原木和车辕材55年时进入工艺成熟期,一般原木80年后才到来;柞树55年时开始心腐,随年龄增长会逐渐加重.初步认为萌生柞树的主伐龄为50年。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98年11月接收的白云区SPOT卫星多光谱数据,利用图像处理软件ERDAS对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在地类与林分已分类的基础上,以镇为单位研究白云区林分龄组的分布情况及分类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是适用于白云区林分龄组划分的图像处理方法;最大似然法最适合于龄组划分。精度检验表明,基于主成分法的龄组划分总体精度为93.41%。  相似文献   

19.
以帽儿山实验林场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天然次生林的年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杨树处于成熟林,应适当间伐利用;水曲柳是连续更新的树种正处于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阶段;椴树绝大部分处于中龄林;而桦树和榆树绝大部分处于幼龄林可适当进行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