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和常规管理茶园中的病虫害开展了普查和系统调查,并对3种茶园中的主要病虫害进行了综合防治。结果表明,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和常规管理茶园中病虫害组成和分布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和常规管理茶园中,昆虫分布趋势均为上层中层下层,昆虫数量为常规管理茶园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天敌所占数量百分比为生态茶园有机茶园常规管理茶园。在云南茶区可用黄色粘虫纸诱杀假眼小绿叶蝉、茶蚜和其他叶蝉;针对不同茶园主要病虫害,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了爱禾0.3%印楝素、云菊、绿颖、武夷菌素和硫悬浮剂等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陕南茶园土壤污染现状,加强茶园综合管理,指导农户科学种植,以陕南茶园土壤监测结果结合近几年有关茶园土壤污染资料,概述了陕南茶园目前土壤现状。结果表明:陕南茶园茶区土壤p H值约为5.0,呈酸性,能够满足茶树生长的土壤酸碱度条件。陕南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现状水平符合有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不同间作模式对茶树光合生理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70-473
以单作茶园为对照,以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的杉树间作茶园、梨树间作茶园和桂花间作茶园为研究对象,对各茶园土壤养分含量、茶树光合生理指标和茶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了杉树间作茶园的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和梨树间作茶园的全钾含量低于单作茶园外,其余指标均为间作茶园高于单作茶园。梨树间作茶园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较高,都显著高于单作茶园,分别比单作茶园高25%和36%;其他茶园与单作茶园差异不显著。各间作茶园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儿茶素总量均高于单作茶园,而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均低于单作茶园。说明间作能提高茶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和保持土壤肥力、提高茶树的光合生理指标,从而改善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4.
采用群落种组成相似性分析、群落组成相似性分析和群落特征相似性分析3种方法,研究了祁红产区等高茶园、平地茶园和坡地茶园3种茶园类型及春茶、夏茶和秋茶3个生育期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相似性。结果表明,群落种组成相似性平均水平的排序为不同类型茶园相同生育期>不同类型茶园不同生育期>同一类型茶园不同生育期>同一类型茶园相邻生育期。坡地茶园秋茶、平地茶园夏茶和秋茶以及等高茶园秋茶的群落组成最为相似;而平地茶园和坡地茶园春茶次之。等高茶园和平地茶园春茶的群落特征最相似,其次为3种类型茶园秋茶及平地茶园夏茶。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茶园杂草在茶园生态环境中的积极意义,阐述了茶园杂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总结了茶园杂草的防除方法和周年管理模式,以期为茶园杂草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钱敬智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40-241
从茶园耕作、茶园施肥、茶园修剪3个方面介绍了广德县优质高产茶园管理技术要点,为广德县进一步扩大茶园面积、改善茶叶品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贵州温暖湿润的气候为贵州茶园杂草提供较好的生长条件,给茶园管理特别是幼龄茶园管理带来较大困难。为山区茶园杂草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在六盘水六枝特区利用防草布在茶园开展覆盖控草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防草布覆盖后110d和148d,茶园类杂草种类均为0种,杂草株数均为0株/m2,对照区茶园在110d和148d的杂草种类分别为...  相似文献   

8.
古茶园和现代茶园土壤养分与微生物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古茶园土壤肥力特征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森林土壤为对照,对云南景迈山、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和现代茶园土壤表层(0~20cm)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SOM)与氮磷钾养分分析和土壤微生物类群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土壤pH值在4.30~4.75之间,南糯山茶园和景迈山现代茶园的土壤pH值显著高于森林土壤,布朗山古茶园的土壤pH值也显著高于现代茶园,并且各茶园土壤的CEC均显著低于森林土壤;3座茶山古茶园土壤SOM,全氮(TN),全磷(TP),碱解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现代茶园;茶树种植年限对茶园土壤pH值,CEC和各养分质量分数没有一致性影响规律;茶园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普遍高于森林土壤,并且微生物的总数量:现代茶园高于古茶园,但各微生物数量与茶园土壤养分质量分数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植茶和植茶年龄的增加并未加剧茶园土壤酸化,茶园土壤酸化可能与土壤钾素营养水平关系密切;与现代茶园相比,古茶园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低强度生产模式和较小干扰栽培管理是古茶园土壤肥力持续利用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将为现代茶园土壤管理和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仿古茶园是指仿照古茶园特点(如环境条件、品种密度等)建设和管理的茶园。目前普洱市已建成 10万余亩仿古茶园。仿古茶园建设为普洱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生命力,使古茶这张名片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为茶区老百姓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贫困山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撑。本文从仿古茶园选择、留养茶树的选择、仿古留养茶树的修剪、仿古茶园环境维护.仿古茶园耕作、仿古茶园施肥、仿古茶树茶叶采摘、仿古茶园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使仿古茶园建设和管护者能以借鉴和应用,也能在同行内进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探讨油菜、圆叶决明和樱花分别间作茶园对土壤养分、茶园生物多样性以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茶园间作油菜、圆叶决明和樱花后,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分别为20.27,21.57,22.81 mg/kg,与对照相比无差异;土壤全氮含量均值分别为1.15,2.02,1.58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土壤全P含量均值分别为83.27,71.98,109.63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土壤全K含量均值分别为:101.89,72.21,80.16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茶园间作油菜和樱花后茶园内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显著提高,分别为1.584和1.815,2.2∶1和3.1∶1;茶园间作圆叶决明后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指数降低,为0.799,1.6∶1。圆叶决明间作茶园和油菜间作茶园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248和0.108,低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物种均匀度为0.279,高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与对照茶园的昆虫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95。圆叶决明间作茶园茶叶产量最高,为1 753.08 g/m~2,显著高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和油菜间作茶园茶叶产量分别为:1 280 g/m~2和1 097.16 g/m~2,均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显示茶叶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为正相关性,与茶园生物多样性存在负相关。可以得出:圆叶决明间作茶园可以显著提升茶园土壤全氮含量,樱花间作茶园可以提高土壤中全磷含量,油菜间作茶园可提高土壤中全钾含量;茶园间作樱花可提高茶园益害比;茶园间作圆叶决明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茶叶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西双版纳茶园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营造绿色生态茶园的措施,并分析了建设绿色生态茶园的效益,以期为当地茶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22,(1):109-110
茶产业是邛崃市重要的优势地方产业,为进一步提高邛崃市茶园机械化生产水平提供参考,指出当地茶园机械化生产中存在可应用大中型茶园机械的规模化茶园建设不足、机械化作业水平低、茶叶机械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建议加强规模化茶园建设、进行茶园宜机化改造、推广应用茶园新装备和新技术、开展茶园机械专题培训、提高补贴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3.
茶园坡改梯配套技术及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地茶园土壤流失比较严重,特别是新植茶园.提高茶园土壤覆盖度是减少茶园土壤侵蚀的有效手段.重庆地区山地茶园实行坡改梯后,再配套绿肥等复合种植技术及开沟集中深度施入速效追肥技术,提高茶园覆盖度,可显著提高坡地茶园持续的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其土壤年侵蚀量仅为64.3~174.2 kg/667 m2,是降低山地茶园土壤侵蚀,形成山地茶园生态栽培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4.
对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生态茶园与普通茶园土壤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茶园土壤总体肥力优于普通茶园土壤,更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发育,为实现高产优质的茶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是世界五大食用作物之一,为积极探索幼龄茶园管理技术,梁河县茶技站在多年探索实践幼龄茶园套种矮秆作物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加大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试验示范再获成功。为充分发挥大面积幼龄茶园行间优势,抓好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生产,通过以种促养,以短养长,在巩固茶叶生产的基础上,幼龄茶园套种马铃薯,既能增加茶农收入,又能提高茶园管理质量。现将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梨茶间作茶园生态效应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作茶园和梨-茶间作茶园为研究对象,测定间作梨树对茶园微域气候、茶树生长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并对单作茶园和间作茶园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间作梨树可有效调节茶园光照,夏季正午时分可使茶园光照强度明显降低;也可调节茶园水分和温度,间作茶园夏季日间气温较纯茶园低1.1 ~8.2℃,空气相对湿度较纯茶园高3.0%~7.1%,改善了茶园小气候;间作茶园还可促进茶树生长,使茶树氮代谢加强,提高了茶叶品质;间作茶园还能增加茶园经济效益,使茶农增收25.2%~28.5%.说明间作梨树对茶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茶园病虫害,对其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茶园的病虫防治的基本原则与常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刻结合百色茶园管理实际,指出茶园生态环境失衡与茶园栽培技术落后是当前茶园病虫害防治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结合上述分析,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加强茶园栽培技术,完善茶园病虫害防治方法等方面的对策,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宋朝福是浙江淳安县左口乡岭下村(邮编:311700)村民,2001年夫妻俩决定在溪口村承包6.66公顷茶园。通过3年的艰苦创业,茶园终于焕发出新姿。宋朝福6.66公顷茶园承包期为10年。为使茶园尽快见效益,夫妻俩从茶园低改培育入手,一年365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贵州茶园机采现状,利用文献分析法对贵州茶园机采应用情况进行总结阐述,分析了贵州茶园机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宜机化”机采茶园建设、提升茶园农艺管理标准化、机采技术与设备精细化和提升机采茶青制茶品质,以期为贵州茶园高质量发展和机械化采摘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结合沂蒙山区茶园种植特点,总结了新茶园、生产茶园的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和采摘等管理技术,以期为当地茶园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