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马尾松锯材热压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马尾松锯材热压干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规格为300mm×100mm×22mm的马尾松锯材的最佳热压干燥工艺为:汽蒸处理3h,压板温度为180℃,压板压力为0.2MPa,呼吸间隔为60s。在此条件下,马尾松锯材含水率从80%降至8%仅需22min左右,而影响其干燥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压板温度,其次是汽蒸处理时间,压板压力影响最小。经热压干燥的马尾松锯材,表面密度均比内部密度大,最大值增加了8.2%。硬度比气干材增加了789~2849N,为气干材的1.3~2倍。厚度收缩系数为0.291%~0.428%,比气干材的值大0.246%;而宽度的收缩系数为0.113%~0.245%。比气干材的干缩系数小。除材色略有加深外,未出现其它明显的干燥缺陷。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荷木(Schima superba)板材(厚25mm)热压干燥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压干燥法可大大缩短阔叶树材的干燥时间,若板材的锯剖方法合理,干燥缺陷(如内裂)可显著降低,热板的压力对板材的厚度收缩有很大的影响。从整体考虑,热压干燥较佳工艺为干燥温度160℃,压力0.7N/mm~2。热压干燥法尤其适合于小规模手工艺木制品厂和雕刻木制品厂。  相似文献   

3.
选择压力(P)、热压板温度(T)、单板张数(N)三个因子各3个水平,进行完全随机试验,测定每张单板的温度变化,以靠近热压板处单板与中间单板的温差△T为指标,分析双因子交互作用对预干单板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压干燥初始、中间、最终三个阶段,各因子以及二因子、三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对单板的温度分布有显著影响。①初始阶段,不同热压板温度下压力越大△T越小,不同压力下单板张数越少△T越小,不同热压板温度下单板张数越少△T越小。②中间阶段,对于不同压力,热压板温度为120℃下的△T最小;不同压力下,单板张数为5时的△T最小;不同单板张数下,120℃时的△T最小;③最终阶段,不同压力下热压板温度越低△T越小;不同压力下单板张数越少△T越小;对于不同单板张数,120℃时△T最小。  相似文献   

4.
鉴于百度试验法时木材干燥特性研究的不全面性,首先利用百度试验法开展了滇产黄毛青冈材干燥特性的初步研究,提出了预报干燥基础,再据此以地板坯料为干燥对象开展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以全面归纳分析黄毛青网材的干燥特性。百度法研究表明:黄毛青冈材的初期开裂为4级,内裂为5级,截面变形1—3级,干燥速度为1-2级。地板料干燥工艺研究表明:采用研究提出的预报基准,23mm厚黄毛青冈地板坯料从初含水率52.3%干燥到12.9%,干燥周期为492h,但干燥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中对地板料干燥质量的要求,严重变形和过高的含水率偏差是此中主要原因。综合评定后认为,黄毛青冈属难干材,文中还就其干燥工艺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探讨2种真空压力下,不同初始介质温度时,落叶松板材的干燥规律.结果表明:真空干燥工艺有效提高了落叶松的干燥速率.初始介质温度和真空压力均对干燥速率有显著影响;同一真空压力下,干燥速度随温度提高而加快;分段干燥速率随介质温度的升高呈递减趋势;间隙式真空干燥工艺减小了试材厚度上含水率偏差.  相似文献   

6.
短周期工业材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迁移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短周期共业材新伐材和气干材在干燥过程中木材厚度方向含水率分布和水分迁移特点,考察了干燥过程中介质温度变化及其对表层产中心层干燥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木初含水率径向、从向存在变异、导致板材初含水率分布无规律。在非稳态干燥中,逐渐呈外低内高近似抛物线分布,直至平衡处理后,内外层含水率才接近一致。平均干燥速度随介质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不同干燥阶段介质温度的影响也不同,在相同的平衡含量水率条件下,提  相似文献   

7.
对利用热水作为热导介绍干燥南方硬阔叶材进行了开展与研究,并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了热水型干燥技术具有能耗低、干燥质量好、周期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韦文代  劳眷  梁宏温 《林业科技》2004,29(3):49-50,52
当前我国木材干燥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干燥设备不足,主要采用的都是常规(传统)干燥器,能耗高,质量差;②环保对节能与减少污染的要求更加迫切;③从业人员素质较低;④人工速生材、难干阔叶材及进口材将成为主要原料。针对上述情况,开发木材干燥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相思树木材干燥特性及干燥工艺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蔡家斌  孙照斌  陆瑞新 《木材工业》2002,16(6):25-27,30
采用百度试验法对2.5cm厚相思树木材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拟定了初步的干燥基准并进行相关的工艺试验及干燥材质量检验。结果表明:相思树木材属难干材,干燥速度宜为0.32%/h,干燥周期9.5天,干燥质量可达到国家二级锯材干燥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百度试验法对云南青冈栋(Quercus spp.)板材的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青冈栎板材的干燥基准并进行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制定的干燥基准合适,厚25mm的青冈栎板材从初含水率50%干燥到终含水率7.8%,干燥周期为18d,板材可达一等材国家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NS改性落叶松材和素材在相同干燥基准下干燥速度和干燥质量的对比试验,研究了NS改性对落叶松材干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S改性可显著改善落叶松材的干燥性能,40mm厚板材平均干燥速度可提高48%以上,各项干燥质量指标均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完全可满足家具等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以白橡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压机对其进行热压干燥处理,系统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试件宽度等因素对白橡木材干燥特性、颜色、吸湿性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化的热压干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压干燥法可以实现白橡木的快速高效干燥,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木材干燥速度显著加快,颜色逐渐加深,热压压力和试件宽度对干燥速率和颜色的影响不明显;热压干燥可以显著减小白橡木材的平衡含水率(EMC)和湿胀率,提高其尺寸稳定性,且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白橡木材EMC和湿胀率降低,热压压力和试件宽度对木材EMC和湿胀率无明显影响;与对照材相比,热压干燥白橡木材的EMC降低9.97%~33.67%,径向和弦向湿胀率分别降低8.54%~33.96%、11.26%~30.02%;白橡木材的优化热压干燥条件为:热压温度为140~150℃热压压力为0.1 MPa,板材宽度为自然宽。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木材真空干燥的特点和国内研究现状,真空干燥可满足木材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干燥目标,对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解决难干材和改性处理材干燥问题、提高干燥品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对真空干燥木材的机理、研究进展、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评述,以期促进木材真空干燥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海南省的2种针叶树材及15种阔叶树材为材料,进行了海口地区板材气干试验。试样厚度以25mm为主,试验结果如下:①一年中,1、2、11及12月的干燥速率低,不适宜于木材气干;②树种与板材厚度对干燥率影响大;③以25mm厚板的干燥率为1.0,15mm板为2.2,50mm板为0.3;④气干过程,木材含水率对干燥率的影响最大,相对湿度和温度次之,风速和大气压力的影响不显著;④板材种间的平均平衡含水率差异显著,厚度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荷木厚板材干燥工艺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世春 《林业科学》2004,40(1):189-192
木荷 (Schimasuperba)是我国长江以南常见的硬阔叶材之一。荷木纹理细腻优美、色泽柔和、木材纹理斜或交错、力学强度高、易于机械加工、切削面光滑、油漆和胶接性能良好 (成俊卿 ,1985 )。在建材、装饰行业中 ,非常广泛使用此木材 ,如 :生产实木地板、实木家具等。但荷木的初含水率极高 ,生材的含水率一般均在10 0 %左右 ,福建众多的民营企业 ,大都采用自然干燥或简易的窑干。因此 ,荷木厚板材干燥不均匀 ,含水率梯度很大 ,制成的木制品经常发生翘曲与干裂现象 ,损失严重。如用常温窑干工艺 ,周期较长 ,如 5 0mm厚的荷木板材 ,初含水率在 …  相似文献   

16.
阔叶树小径材热压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翠仙 《木材工业》2001,15(1):15-17,22
通过对荷木和米槠两种华南地区常用阔叶树小径材薄板材热压干燥工艺的研究,探讨热压干燥工艺参数对小径材板材干燥质量(包括密度,厚度压缩率,尺寸稳定性及部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压干燥工艺可以大大改善小径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百度试验法研究小径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的干燥特性,制定巨尾桉材干燥基准,进行干燥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小径巨尾桉材初期开裂等级为3级,内裂等级为2级,截面变形等级为5级,属中等难干材;采用制定的巨尾桉材干燥基准,试件从初含水率115.13%降至8.50%的干燥周期为16.3 d,除瓦弯变形外,其他可见干燥缺陷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GB/T 6491—2012 《锯材干燥质量》规定的一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栓皮栎板材的降温干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一种新的干燥方法──降温干燥法对栓皮栎板材进行了于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降温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含水率梯度和温度梯度方向相一致,加速了木材内部水分的迁移,提高了干燥速度。同时由于木材表层温度较内部温度低,表面水分蒸发的速度减慢,降低了木材内应力,使木材干燥质量与常规干燥相比有所提高。这种干燥方法为难干材的干燥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小径级柞木干燥试验结果表明:在干燥初期干球温度为35℃、干燥末期干球温度为70℃、干燥周期中进行两次中间处理和末期终了处理、干燥周期为15 d的工艺条件下,板材干燥前总平均含水率41.6%,干燥结束后总平均含水率11.7%,板材厚度上含水率偏差<3%;干燥结束后伸长应力和压缩应力甚微,板材表面的颜色轻微变暗,除髓心材和水纹材有少数裂纹和轻微变形外,其余木材并没有发生翘曲、变形、开裂等干燥缺陷,干燥质量满足了GB6491—86《国家锯材干燥质量标准》二级以上的指标要求。本次试验确定的干燥工艺满足了小径级柞木板材的干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杨木单板连续式热压干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生长在苏北地区的美洲黑杨单板(名义厚度1.7mm)为试材,在连续式热压干燥机上进行了生产型试验研究,采用高温导热油为载热体,热板温度192℃,热板压力0.09MPa(前段)至0.18MPa(后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温连续式热压干燥的方式辅以适当的“呼吸”周期,可在2min内将生材单板(初含水率149%)干至8%以下的终含水率。干单板基本平整、光滑,终含水率均匀,无撕裂。单板厚度干缩率平均5.3%,横纹干缩率4.9%。胶合强度平均0.812MPa略高于网带对流干燥的0.779MPa,结果说明此法干燥人工林场木单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