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海水网箱养殖的关键生物过程研究:花鲈生理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12月对爱伦湾抗风浪网箱养殖区养殖花鲈(Lateolabrax japonieus)的现存量、生长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7~9月是研究爱伦湾鱼类养殖水域养殖容量的关键季节.夏季鱼类的摄食最活跃,鲈鱼的摄食率为1.4%~4.4%,8月最大.残饵率在11.0%~28.0%之间,7~9月最高.1个养殖周期内,约有38.6 t DO被养殖鲈鱼消耗,7~9月进入耗氧高峰期.养殖鱼类在网箱养殖区域的营养盐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花鲈4~12月向爱伦湾输出0.8 t氨氮,1.0~1.6 t N.在面积(2.0×105)m2的抗风浪网箱养殖区,养殖鱼类因排泄而再循环的N能满足浮游植物生产所需N的17.2%~27.5%.养殖花鲈因排粪向水体输出12.0 t颗粒物.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HACCP在花鲈网箱养殖中的应用试验进行了总结与探讨,旨在为HACCP体系在花鲈网箱养殖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福建省网箱养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网箱的设置和布局,在网箱间设置流水通道,以改善养殖系统的小生态环境;把3m×3m×4m或4m×4m×4m的网箱,改为6m×6m×5m的大规格网箱;制作软颗粒饲料投饵花鲈;改进日常管理操作如换网、洗网、点数的工具和方法;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制度等技术: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花鲈网箱养殖的高产技术。2年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每个6m×6m×5m的网箱每年可养殖花鲈1225-1545kg,日平均死亡率小于1‰。  相似文献   

4.
花鲈淡水池塘高效规模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鲈隶属鲈形目、鲈科、花鲈属,俗称“海鲈”、“白鲈”,是钱塘江名贵的土著经济鱼类之一,从钱塘江湾至桐庐建德江段均有分布,该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花鲈是广温和广盐性鱼类,苗种经淡化驯养后可在淡水中生存,可适合开展池塘或大水面网箱养殖。2006年~2007年,在杭州萧山萧湘水产养殖场,对花鲈池塘高效养殖模式进行了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1前言 近10余年来,无论在中国、韩国,还是日本,花鲈海面网箱养殖日益受到重视.在国内,花鲈现已成为浙江、福建、广东、山东海面网箱主要养殖鱼类.在韩国,1994年花鲈产量已达830T,位居牙鲆、许氏平鲉、五条()之后,高于真鲷(Chun,1997).韩国和日本花鲈养殖所用苗种主要从中国进口,2000年,日本进口中国花鲈苗种40.5万尾.  相似文献   

6.
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加州鲈试验根据美国大豆协会推广的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高产经验,结合我地对名特水产品的需求,我们于1993年6月在五里湖内进行了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加州鲈的试验。一、材料和方法1.网箱规格和设置全封闭网箱体积均为2×2×1.5米,...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鄱阳湖渔业资源,切实做好渔民"转产转业、转捕为养"工作,也为滨湖地区退田还湖、发展替代产业探索出一条可行途径,鉴于加州鲈、鳜鱼等名优肉食性鱼类价格高、市场大、养殖效益好,我们在鄱阳湖区研究推广了肉食性鱼类网箱生态养殖技术。现将2008年~2011年加州鲈规模化网箱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同行借鉴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养殖区位于都昌县境内鄱阳湖库湾沿岸水域,2008  相似文献   

8.
花鲈地方名称较多,在辽宁、山东及河北各地称为寨花、花寨、鲈板、鲈子、青寨等,在我国南方称为七星鲈。花鲈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以及朝鲜半岛、日本沿岸,因其具有广温、广盐、生长快、个体大,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已成为当今海水鱼养殖高品质的种类之一。目前,浙江省花鲈的养殖网箱占海水网箱养殖总量的40%左右,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生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花鲈病害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几年花鲈的病毒性疾病危害日趋严重。作者从1998年起对养殖花鲈的病毒性疾病及流行情况作了…  相似文献   

9.
花鲈,又名寨花、青寨、鲈板,是一种凶猛食肉、浅海中下层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以及我国沿海。该鱼适温广,是北方可以在养殖还去直接越冬的少数鱼种之一;同时其适盐性强,可栖息于咸淡水水域,甚至进入淡水中生活,因此也是浅海网箱、港养以及淡水养殖的良好对象。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利用港湾、池塘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10.
目前千岛湖网箱养殖品种主要有翘嘴鲌、加洲鲈、鲢鳙、斑点叉尾鮰、花鱼骨鱼、天峡红鮰、鲟、长吻鮠等50余种,养殖户达1 070户,网箱面积达161.18 hm2。网箱养殖乱而无序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政策法规滞后、渔业发展规划以及认识观念落后;采取的对策是科学合理规划,制定养殖标准,缩减养殖面积,核发养殖许可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