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能完成行波故障测距装置的试验,必须要对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的一些标准进行分析。此外,也要制定出装置的检测项目。笔者根据影响行波故障测距精度的原因,构建了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功能,开发出了测试性能的系统。在开展了多次试验之后,才得出仿真模型建立和测试故障的办法。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非常科学合理,同时按照行业标准,在先进的检测设备中开发出行波测距装置评价系统,对装置的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价,促使工程设备的选型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2.
受实测数据误差和采样不同步的影响,基于在线参数计算的双端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精度尚不能满足实用要求。对电网中普遍存在的同杆双回线路,利用双回线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参数相同的特点,构造双端反向环网电流与不同步相角之间关系,利用故障距离为实数的特征,进行双端数据同步和线路参数辨识。然后,利用同向网络建立测距方程,采用搜索求解的方式,求解出故障距离。对于三相线路,通过对称分量法进行相间解耦,针对各类故障给出了通用的计算方程及方程解法。通过PSCAD仿真验证了算法的精确性,利用220kV-500kV不同电压等级的实际故障数据验证了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行波色散和反射行波的影响是导致行波测距不准确的主要因素。针对行波特点利用不同小波基特性的互补对线模行波进行多重多尺度的综合分析,对行波色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效提取故障行波特征,同时提出了如何合理应用小波变换。再利用线路单端法测距结果综合判断消除了误辨反射行波对测距可靠性的影响,提出利用多重小波变换的行波测距法。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方法在各种情况下有效提高了的测距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行波色散和反射行波的影响是导致行波测距不准确的主要因素.针时行波特点利用不同小波基特性的互补对线模行波进行多重多尺度的综合分析,对行波色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效提取故障行波特征,同时提出了如何合理应用小波变换.再利用线路单端法测距结果综合判断消除了误辨反射行波时测距可靠性的影响,提出利用多重小波变换的行波测距法.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方法在各种情况下有效提高了的测距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正>高压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快速准确地找出故障位置对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行波定位法利用输电线路故障时会产生向两端运动的暂态行波实现故障定位,能够很好地解决故障类型和过渡阻抗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但是暂态行波持续时间短、衰减严重,使其难以检测。小波分析方法能准确提取故障行波波头,但小波分析需要根据线路的参数选取最适合的小波基,否则会影响行波波头到达时刻的准确测定~[1-2]。Hilbert—Huang  相似文献   

6.
针对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测距方法时常用到行波波速作为故障点定位计算参量的情况,考虑到波速对故障测距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在线测量输电线路中行波波速的方法.此方法是利用榆电线路合闸时产生的操作过电压行波来在线测量线路行波波速.从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两方面对此方法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简单,对提高行波波速精度有一定的效果.还运用小波理论检测暂态信号中的行波分量所包含的测速信息.  相似文献   

7.
大灾过后,有这样一串数字。2012年1月,浙江省临安昌化、于潜地区突降大雪,导致全市18条10千伏线路发生故障,影响200余个台区,涉及11000余用户。同样的冰雪天气也使江西境内的26条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3座500千伏变电站发生覆冰,线路最大混合雾凇厚度达35毫米。2012年7月21日,北京全市普降特大暴雨,引发部分地区山洪灾害。大雨中北京电网累计发生220千伏线路故障1起,110千伏线路故障3起,35千伏线路发生瞬时故障7起,永久性故障1起,10千伏配网、农网故障227起。2012年7月23日,台风"韦森特"登陆广东,广东电网共1471条线路发生跳闸。累计停电台区12490个、停电用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器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设计了一种用于农业机器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分析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采用声速温度补偿及针对湿度、气压和硬件电路的精度等其他影响因素的误差修正因子补偿来提高测距精度的方法.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农作物的精确测距和定位, 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农业机器人的视觉系统,使其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下人们对电力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重要环节,其运行质量的好坏关系正供电的稳定与否。当输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只有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点,对其进行及时准确的修复,并及时将存在的缺陷进行消除,进而避免故障的发生,才能更好地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行波测距技术便是其中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技术。本文在行波测距技术的基础上,对线路保护行波测距一体化装置的设计方案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以便为高压线路保护与故障定位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端不同步数据的故障测距新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变换能够检测信号奇异性的特点,分析双端采样数据,找出双端的故障开始时刻,从而计算出不同步角度,再进一步计算出故障点距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校正两端数据的不同步对于故障定位的影响,即使GPS失效时间过长,该算法都能精确定位故障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和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的推进,有些地区电压等级为35k V的变电站实现了双电源供电系统。为此,在了解农村电网故障特点和现有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后,选择单端行波法进行故障定位分析。根据均匀换位输电线路的相模变换所具有的性质,提出改进型相模变换矩阵,以达到解除相间耦合及单一模量表达故障相的双重目的,应用小波变换对变换后的故障波形分析提取故障信息,求取故障距离。通过Mat Lab进行模拟仿真,所得的故障距离相对误差值均在1%之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通过GUI创建用户与仿真模型之间的交互界面。  相似文献   

12.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按照定位的原理可以分为两类:故障分析法和行波法。但是传统的定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对定位精确度的要求,因此以这两类定位方法为基础,引入一些更加有效的组合理论和智能算法将是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一旦配电网出现故障,不但会产生配电网损耗,同时还会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所以,基于不断完善配电网结构的基础上,对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针对基于单双端行波混合测距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进行探析,希望可以帮助配电网减少故障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农电管理》2004,(2):39-39
日前,由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制的“采用多端信号的输电线路精确故障定位通用系统”被评为2003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据了解,该系统采用带GPS精确时标的多端信号并考虑相邻线路互感的影响,在数学模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从根本上消除了暂态过程、助增电流、过渡电阻、相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因外力破坏或本体故障造成的线路事故,提出一套基于深度学习融合模块化物联感知的输电线路智能管控系统。该系统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并结合配套传感器感知模块,实现输电通道外力隐患识别和输电杆塔本体故障检测,同时能够追踪定位看护人员,实现故障发现、故障处理、外力隐患看护等全过程管控。  相似文献   

16.
输电线路的故障会给电力系统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准确预测变得尤为重要,文章旨在探索如何有效地结合现有输电线路监控系统与先进的深度学习技术,以实现对故障的预测。本研究选择了基于MobileNet架构的卷积神经网络,采用了深度分离卷积、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多尺度特征提取等技术,训练过程中还采用了迁移学习和域自适应技术来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在验证数据集上,本研究算法实现了更短的检测时间和更高的正确率,优于VGG16和原卷积神经网络,也证明了模型在各种场景下的鲁棒性。本次探索为输电线路的维护和预测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也为电力行业在实际应用中集成深度学习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对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移动Agent技术适用于数据快速传递的优势,提出了应用MAS分层网络来实现输电线路的故障诊断,设计了基于MAS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系统体系结构,并且介绍了移动Agent在该系统中的主要功能。算例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有效地实现输电线路系统的故障诊断,提高了网络传输速度,进一步完善了数据分析功能,对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1常见输电线路故障的分类及特点 1.1雷击闪络故障 据统计,全国110~500kV线路雷击造成线路跳闸次数占全部跳闸故障总数的30%~40%,雷击故障跳闸一直占输电线路跳闸的第一位。雷击故障的特点为:一般发生在雷雨季节,如华北地区6~7月份是雷击故障高峰,一般8月中旬以后雷击故障减少;线路重合闸装置一般会重合成功;  相似文献   

19.
《农村电气化》2007,(4):7-7
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开发,一向困扰我国电力行业的线路故障查找难题终于被攻破: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了能够准确“定位”电力线路故障点位置的测距系统,在我国电力系统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动态     
<正>广西电网差异化防雷工作效果凸显广西是全国雷电灾害高发区,雷害问题是广西电网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最主要威胁。对此,广西电网公司对输电线路实行差异化防雷,制定了"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有差别"的输电线路防雷工作策略,即对目标输电线路是否需要开展防雷技术改造要有选择、不同雷击故障成因下的防雷技术改造要有侧重、选择哪些位置杆段进行改造要有针对、改造到什么程度要有差别。正是通过这四个维度的量化分析,广西电网公司对输电线路全线的雷害风险实现了以杆塔为单元的细化评价,使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