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放射免疫法对泰和鸡和AA(ArborAcres)肉鸡的法氏囊和胸腺组织匀浆的白细胞介素IL 2和IL 6作了测定,并以胸腺组织的RNA作RT PCR测定生长激素受体(GHR)的表达。结果表明两种鸡法氏囊IL 2含量5日龄时没有差异,20日龄和50日龄时泰和鸡高于AA鸡(P<0 05);两种鸡胸腺中IL 2含量在5日龄和50日龄时没有差异,20日龄时泰和鸡高于AA鸡(P<0 05);5日龄时AA鸡法氏囊中IL 6含量高于AA鸡(P<0 05)但20日龄和50日龄时两种鸡没有差异;两种鸡胸腺中IL 6含量在各阶段都没有差异。胸腺的GHR的mRNA表达量泰和鸡在10日龄和20日龄时显著高于AA鸡(P<0 05),泰和鸡5日龄表达量较低,10~20日龄时较高,50日龄时又变低,而AA鸡在5日龄时较高,10~20日龄时降低,50日龄时又略升高。胸腺的GHRmRNA表达的这种变化规律,与这两种鸡的胸腺中的IL 2含量变化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测定了不同日龄 (60 ,10 0 ,2 0 0和 380日龄 )绍兴鸭和卡基 康贝尔鸭 (KhakiCampbellDuck)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浓度 ,试图通过比较不同品种、性别和日龄鸭之间GnRH浓度的变化 ,探讨GnRH与产蛋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绍兴鸭和康贝尔鸭母鸭血清中GnRH浓度呈现类似的年龄性变化 ,60日龄时GnRH浓度较低 ,10 0日龄时最高 ,2 0 0日龄时显著下降 ,380日龄时回升至较高水平。公鸭血清中GnRH浓度的年龄性变化与母鸭相似 ,10 0日龄时最高 ,2 0 0日龄时最低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TLR15、LY86和TRIM39 mRNA在不同日龄鸡法氏囊中的变化。结果显示,10日龄时,TLR15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8胚龄时的,10日龄和30日龄时的表达量基本相同;出壳后,LY86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30日龄时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18胚龄时的;而TRIM39 mRNA在出壳后表达量逐渐增加,30日龄时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18胚龄时的。本研究结果表明,TLR15、LY86和TRIM39在鸡法氏囊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山羊胚胎期睾丸的组织分化主要表现在白膜、睾丸索、睾丸间质和间质细胞。50日龄时白膜和血管膜已初步分化形成,80日龄纤维膜和血管膜分界明显。睾丸索为实心细胞索,50日龄时平行排列,以后在睾丸索区由外及内逐渐盘曲,110日龄时全部盘曲。间质细胞以80日龄数量最多,95日龄开始减少,至初生时很少且多为退化型间质细胞。  相似文献   

5.
优质鸡肌内脂肪(IMF)和肌苷酸(IMP)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8个优质鸡新品系70日龄和92日龄鸡98只,将胸肌肌内脂肪(IMF)和肌苷酸(IMP)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品系、性别和日龄鸡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均有较大差异。92日龄时D系肌内脂肪和肌苷酸显著高于其它各系(P<0.05)。70日龄和92日龄时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在母鸡和公鸡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但母鸡的肌苷酸含量均高于公鸡。肌内脂肪含量在70日龄时公鸡高于母鸡,而92日龄时母鸡高于公鸡。不同日龄间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都有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喂人工乳对14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抗氧化能力及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14窝共112头平均体重为(4.79±0.56) kg的14日龄"长×大"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21日龄断奶组和14日龄断奶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21日龄断奶组仔猪14~21日龄时由原圈母猪饲喂母乳,14日龄断奶组仔猪断奶后饲喂人工乳至21日龄,2组均于22日龄时开始饲喂相同的教槽料,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与21日龄断奶相比,1)14日龄断奶极显著降低仔猪15~21日龄时的平均日增重(ADG)(P0.01),显著提高22~28日龄时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显著降低21日龄体重和腹泻率(P0.05);2)14日龄断奶极显著降低仔猪的空肠隐窝深度(P0.01),极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1);3)14日龄断奶极显著提高仔猪回肠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的mRNA相对表达量(P 0.01),显著降低空肠黏膜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综上所述,与21日龄断奶相比,人工乳饲喂14日龄断奶仔猪降低28日龄时仔猪的体重、空肠抗氧化能力和屏障功能,但对仔猪28日龄时的肠道形态有改善作用,并降低其腹泻率。  相似文献   

7.
缙云麻鸭与绍兴鸭免疫器官与细胞免疫功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日龄健康绍兴鸭和缙云麻鸭公雏各50只,分别于10日龄和70日龄各任选8只检测胸腺、脾脏、法氏囊重量和指数、血清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与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①缙云麻鸭在10日龄时的免疫器官重量和指数以及10日龄和70日龄时的IFN-γ水平、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高于绍兴鸭;②绍兴鸭在70日龄时的免疫器官重量及10日龄和70日龄时的IL-2水平均高于缙云麻鸭;③70日龄的绍兴鸭与缙云麻鸭的免疫器官指数无明显差异(P〉0.1)。缙云麻鸭和绍兴鸭的免疫系统发育与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结构日粮对犊牛胃重量及瘤胃内黏膜发育的影响,选用中国荷斯坦乳用公犊牛39头,随机分为早期断奶(EW)组、低奶量(LQM)组和充裕奶量(HQM)组三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不同结构的日粮。试验犊牛在0日龄、7日龄、30日龄、60日龄、90日龄分别进行屠宰,每组屠宰13头,并称量胃重量、观察瘤胃粘膜色泽、量取粘膜长度。(结果)结果为:(1)三组犊牛7日龄时瘤网胃的重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60日龄、90日龄时,EW和LQM组犊牛瘤网胃重量均显著高于HQM组(P<0.05),EW与LQM组间犊牛瘤网胃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2)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瓣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60日龄时犊牛瓣胃重量为EW>LQM>HQM(P<0.05);(3)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皱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60日龄和90日龄时,HQM组犊牛皱胃重量均显著高于EW组和LQM组(P<0.05),EW组与LQM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瘤网胃,皱胃增重影响较大,对瓣胃影响较小,犊牛适时食入固体料可以刺激前胃的发育,在60日龄之前不给犊牛喂固体饲料会影响犊牛瘤胃及其黏膜...  相似文献   

9.
选用384只1日龄AA肉用雏,公母各半,按体重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研究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锌水平分别为40mg/kg、80mg/kg、120mg/kg和160mg/kg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锌水平间各个日龄对肉仔鸡体增重、平均日增重、耗料量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P>0.05),只有对仔鸡料重比的影响在7日龄差异极显著(P<0.01),14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21日龄时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性别间对肉仔鸡体增重、平均日增重在7日龄和21日龄时差异极显著(P<0.01),14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但对仔鸡耗料量的影响在7日龄时差异不显著(P>0.05),14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21日龄时差异极显著(P<0.01);对料重比的影响在7日龄时差异极显著(P<0.01),14日龄和21日龄时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平均日增重、体增重、耗料重均大于母鸡,只有公鸡的料重比总体小于母鸡。研究结果表明,当锌水平在80~120mg/kg时能更好的促进肉仔鸡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胃重量及瘤胃内黏膜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结构日粮对犊牛胃重量及瘤胃内黏膜发育的影响,选用中国荷斯坦乳用公犊牛39头,随机分为早期断奶(EW)组、低奶量(LQM)组和充裕奶量(HQM)组三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不同结构的日粮.试验犊牛在0日龄、7日龄、30日龄、60日龄、90日龄分别进行屠宰,每组屠宰13头,并称量胃重量、观察瘤胃粘膜色泽、量取粘膜长度.(结果)结果为:(1)三组犊牛7日龄时瘤网胃的重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60日龄、90日龄时,EW和LQM组犊牛瘤网胃重量均显著高于HQM组(P<0.05),EW与LQM组问犊牛瘤网胃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2)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瓣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60日龄时犊牛瓣胃重量为EW>LQM>HQM(P<0.05);(3)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皱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60日龄和90日龄时,HQM组犊牛皱胃重量均显著高于EW组和LQM组(P<0.05),Ew组与LQM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瘤网胃,皱胃增重影响较大,对瓣胃影响较小,犊牛适时食入固体料可以刺激前胃的发育,在60日龄之前不给犊牛喂固体饲料会影响犊牛瘤胃及其黏膜发育.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肌钙蛋白不同亚型在肌纤维增殖与类型转变上的作用和分子机理,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TNNC1基因和TNNC2基因在25日龄、70日龄和150日龄三个生长阶段的大白猪和山西黑猪的背最长肌、腰肌和股肌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这两种基因在大白猪和山西黑猪的三种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极显著差异。TNNC1基因在大白猪的背最长肌和腰肌中的表达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在大白猪上,TNNC1基因在25日龄时的背最长肌和腰肌中表达量最高,在150日龄时的表达量降到最低水平;在山西黑猪上,TNNC1基因在25日龄时的股肌组织中表达量较低,而在70日龄时的腰肌、70日龄时的股肌组织、150日龄时的股肌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大白猪上,TNNC2基因在25日龄时的背最长肌和150日龄时的股肌中表达量较高;在山西黑猪上,TNNC2基因在70日龄时的腰肌和股肌中表达量较高。说明TNNC1基因与TNNC2基因在肌纤维发育与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作为检测肌纤维类型的分子标记,为探索猪的肌肉发育和改善肉品质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日龄蛋鸡肺脏组织结构及其淋巴组织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不同日龄鸡肺脏中呼吸组织及其淋巴组织的形态结构,了解不同时期的免疫状态,选择不同日龄的鸡胚和雏鸡,每个时期取3只鸡胚或雏鸡的肺脏组织制成冰冻切片,进行HE染色。结果显示,13胚龄时,肺脏中细胞排列疏松,肺内各级导管都未成型;15胚龄时,三级支气管形成管腔,有的管壁开始内陷形成肺房;18胚龄时,肺小叶的基本结构形成;20胚龄时,形成真正的肺小叶;出壳后1日龄和4日龄时,肺脏内各级导管及肺脏实质结构明显,而且肺小叶间的小叶间结缔组织也较发达,使肺小叶界限逐渐清晰;7日龄时,在初级支气管和次级支气管交汇处的黏膜内,出现支气管相关性淋巴组织(BALT);14日龄时,肺实质明显较之前日龄发达,面积较大,次级支气管管壁内的淋巴组织也较为明显;21日龄时,肺房之间的房间隔中淋巴细胞较多,此时,BALT特别发达,面积较之前日龄显著增加;35日龄时,BALT更为发达,面积继续赠加,而且此时肺小叶面积比21日龄又显著增加,其中的呼吸毛细管数量较多,而且周围存在较多的淋巴细胞;56日龄时,无论是BALT面积,还是肺小叶面积都继续显著增加,90日龄时虽然又有所增加但不明显。结果表明,蛋鸡肺脏组织结构及其淋巴组织发育呈现日龄相关性变化,56日龄基本发育成熟,而且形成较为发达的BALT,具有了成熟稳定的免疫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4,(12):1-4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胚后1、10、20和40日龄三黄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肠壁组织中c-kit及其配体干细胞因子(SCF)mRNA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初步阐明了正常鸡肠道中c-kit及其配体SCF的mRNA表达量的胚后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胚后不同肠段中c-kit mRNA的表达量随日龄增长呈逐渐降低趋势,且20日龄时c-kit mRNA表达极显著低于1日龄。SCF mRNA的表达量从1日龄至10日龄逐渐升高,10日龄时mRNA表达最高,之后慢慢下降,至20日龄时SCF mRNA表达显著低于10日龄。各肠段在不同日龄时的c-kit和SCF mRNA表达量的变化表现如下:1日龄时,结肠中c-kit mRNA表达量最高,回肠最低;十二指肠中SCF mRNA表达量最高,盲肠最低。10日龄时,结肠中c-kit mRNA表达量最高,空肠最低;结肠中SCF mRNA表达量最高,盲肠最低。20至40日龄时,变化趋于稳定,均是回肠中c-kit和SCF mRNA表达量最高,盲肠最低。结果表明鸡肠道的胚后发育和功能形成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而且c-kit与其配体SCF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49日龄雏鸭胸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及胸腺重量、胸腺指数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阳性率(ANAE^+)的测定,研究了雏鸭胸腺的生长及组织发育规律。结果显示,胸腺重量随日龄增长逐渐增加;胸腺指数在28日龄时达最高;1~28日龄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上升幅度较大;21~28日龄时胸腺小叶数量增多,并显著增大;28日龄时皮质部主要为小淋巴细胞;胸腺小体有3种形态。表明,雏鸭在1~14日龄时胸腺生长较缓慢,21~28日龄时生长十分迅速,28日龄时胸腺中大部分T淋巴细胞已发育成熟,35~49日龄时胸腺发育已趋于稳定;胸腺小体是具有高度活性的结构,与清除退变上皮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法对不同时期鸡的脾脏中T淋巴细胞的增值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胚胎20日龄和出壳后1日龄刀豆蛋白刺激组的A值很小,但到4日龄时A值迅速增大,到7日龄时达到最大,随后又减小,直至35日龄时趋于稳定。由于T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与其鸡免疫功能呈正相关,所以说脾脏中T淋巴细胞的细胞免疫功能随着日龄增长基本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并在7日龄时达到成熟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AA肉鸡生长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规律,用酵母花环率方法检测1、3、5、7、14、21、28、35、42、49日龄血液红细胞C3b受体花环(C3bRR)率和免疫复合物花环(ICR)率。结果:1~5日龄时,AA肉鸡红细胞C3bRR和ICR均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5~14日龄时,其红细胞C3bRR和ICR逐渐升高;14~28日龄时,其红细胞C3bRR和ICR基本最高。35~42日龄时均急速下降,49日龄以后均趋于相对稳定状态。表明,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在1~5日龄相对下降,5~28日龄处于平稳状态,35日龄时免疫功能最高,随着接近出栏期AA肉鸡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逐渐成熟并趋于稳定状态。此结果为实际生产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验用实时定量PCR方法研究了蓝塘猪和长白猪1、27、90、150和180日龄肝脏和肌肉组织中IGF-Ⅰ、IGF-ⅠR和IGFBP3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1)肝脏中IGF-Ⅰ基因表达量高于肌肉组织。两个品种肌肉中表达量均是90日龄时最高;肝脏中则出现品种差异,长白猪180日龄时最高,而蓝塘猪90日龄时最高。(2)肝脏中IGFBP3基因表达量高于肌肉组织。两个品种肌肉中IGFBP3基因表达量均是1日龄最高,蓝塘猪1日龄与其它各阶段差异显著(P<0.05),长白猪1日龄与90、150和180日龄差异显著(P<0.05);肝脏中表达规律出现品种差异,蓝塘猪90日龄时肝脏中表达量最高,且与1、27和150日龄差异显著(P<0.05);长白猪150日龄最高,各阶段差异不显著。(3)各阶段肝脏中IGF-ⅠR基因表达量变化较大,蓝塘猪90日龄时最高,长白猪27日龄时最高。肌肉中表达规律基本一致,均是出生时最高,随年龄增加有下降趋势。(4)3个基因比较,蓝塘猪肝脏中IGF-Ⅰ、IGF-ⅠR和IGFBP3基因和肌肉中IGF-Ⅰ基因均是9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肌肉中IGF-ⅠR和IGFBP3基因1日龄时表达量最高;长白猪肌肉中3个基因表达规律相似,表现出生长前期表达量较高,后期下降的趋势,而肝脏中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选用不同日龄东北民猪母猪16头和公猪18头,进行卵巢和睾丸的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母猪在90日龄时均出现成熟卵泡,并且有1头试猪出现黄体;公猪90日龄时曲细精管出现精子,120日龄时附睾内出现精子。  相似文献   

19.
同窝北京黑猪10头(公6,母4),自5日龄起每20d通过前腔静脉采血一次,直到185日龄.每头猪共采血10次.每次采血均在上午10:00~10:30之间进行.用天津德普公司(DPC)的LH双抗体放免试剂盒测定血清LH浓度.结果表明,北京黑猪母猪在5日龄时LH浓度较高,之后下降,25~65日龄之间保持低水平,85日龄时显著上升,至105日龄上升到高峰,之后又下降,125~165日龄之间LH浓度相对稳定,且显著高于25~65日龄之间,185日龄LH浓度较低.公猪在45日龄以前血清LH维持在低水平,65日龄开始上升,至105和125日龄时达高峰,之后又降低,直到165日龄,185日龄LH浓度又上升.5日龄和165日龄母猪血清LH浓度显著高于公猪,而25~65、125、185日龄则相反.85、105和145日龄两性的LH浓度无差异.由此看出,北京黑猪出生后性成熟过程中血清LH浓度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日龄伊拉兔睾丸和附睾组织在性成熟前的变化规律,为其初情期及性成熟的判定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将45只伊拉兔随机分为9组,每组5只,从30日龄开始每隔15日采集1组试验兔的睾丸及其附睾,运用形态学与组织解剖学方法对其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随着日龄的增加,睾丸指数、睾丸重、睾丸长径、睾丸短径及厚径等指标逐步增加,且150日龄时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0、45、60日龄睾丸内生精小管排列稀疏,75、90、105日龄时睾丸间质成分逐渐增多,管腔逐步形成,120、135、150日龄时间质细胞进一步增生并成群分布,90日龄起出现圆形和长形未成型精子,120日龄的睾丸生精小管、附睾管腔中出现少量成型精子,150日龄时有大量精子密集分布于睾丸管腔内,且在120、135、150日龄时生精小管面积、上皮细胞厚度、支持细胞数均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30日龄以上各组间质细胞个数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30日龄;120、135、150日龄时附睾头、体、尾的直径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附睾头的柱状上皮厚度和纤毛长度则从105日龄起就显著高于30、45、60、75和90日龄组(P<0.05)。【结论】伊拉兔睾丸和附睾随日龄增加同步发育,在120日龄时达到初情期,在150日龄时睾丸和附睾已发育成熟,基本达到性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