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草地载畜量研究进展:概念、理论和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云  贺金生 《草业学报》2014,23(3):313-324
 平衡理论强调家畜和草地资源之间的生物反馈,主张采取保守放牧策略保证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草地管理的目标是调节草地牧草供给量和家畜饲草需求量平衡。基于非平衡理论的“新草地科学”,则强调气候因素尤其是降水,决定着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承载力,主张采取机会主义策略,充分利用草地并维持草地基况。传统上,草地载畜量的确定是先计算生长季末的草地产量,利用草地利用率等校正系数校正,再除以家畜的年平均需求量;但由于其没有考虑牧草质量、饲喂价值和家畜营养需求,载畜量估计存在误差,从而导致争议。本文依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了草地载畜量概念的发展和演变,比较了草地产量载畜量、营养载畜量(包括标准干草载畜量、总可消化养分及可消化粗蛋白载畜量、能量载畜量)差异,归纳了草地载畜量在应用上的争议。本文指出,由于牧草养分的季节变化动态,采用家畜营养需求法估测的载畜量值通常较草地产量法为低,放牧实践上应采用2种方法相结合估算草地载畜量,根据估算数较低者确定草地载畜量有利于草地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草地通常既存在平衡态,也存在非平衡态;而基于平衡理论的保守放牧策略在放牧率和放牧压力上,与基于非平衡理论的机会放牧策略存在差异;放牧管理应结合气候条件、草地基况、草地产权制度、政府贴现与否及市场价格等因素,选择保守放牧策略或机会放牧策略,实现草地畜牧业生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由于生态模型通过模拟草地对放牧的响应及放牧对草地的影响,是草地管理的基础,本文归纳了草地放牧管理相关的生态模型和放牧管理应用程序,以期为草地放牧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亚热带中山地区草地不同放牧强度与草地植物产量和放牧家畜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植物产量和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同。在A组放牧强度的载畜量水平,草地植物利用率高,植物产量和畜产品产量低;在C组放牧强度的载畜量水平,草地植物利用率低,老草残留,植物再生力降低;在B组放牧强度的载畜量水平,草地植物的利用率为60~70%,对植物生长和利用有利。  相似文献   

3.
海晏牧场草地畜牧业最适载畜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青海省海晏牧场的草地资源,畜牧业生产特点,对草地畜牧业最适载畜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夏秋草地和冬春草地地上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A、B两组生物量分别下降了25.66%,20.51%,而C、D、E组分别提高了26.39%,29.44%,33.84%,同时,放牧强度影响草地植被成分和牧草干物质的消化率,由此得出,在不影响草地和家畜生产的前提下,海晏牧场夏秋草  相似文献   

4.
 根据生长季末草地产量,利用草地利用率等校正系数校正,除以家畜牧草需求量,是草地载畜量最基本的计算方法。但在草地产量及其测定时间跨度、草地利用率和家畜折算系数等参数的确定上存在争议。基于放牧压力或家畜采食量需求的家畜单位用于不同畜种的折算,牛单位和羊单位是常采用的家畜单位,但家畜单位主要依据家畜活体重量确定,对家畜代谢体重,以及混群放牧中因家畜食性差异造成的采食重叠考虑不足;草地利用率是放牧管理的重要参数,主要根据放牧经验和试验方法确定,实际应用中通常遵循“采食一半、保留一半”的经验法则,但在不同草地类型、地形差异、水源距离等因素影响下,草地利用率并不确定,其估计和测定方法也存在争议。此外,不同草地利用率下的草地载畜量差异很大。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草地载畜量估算中草地产量、草地利用率、家畜单位等参数的概念、确定方法和应用上的争议,总结草地载畜量的计算方法及校正因子,以期为草地放牧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放牧草地载畜量与放牧率是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放牧草地载畜量与放牧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分析了目前有关放牧草地载畜量和放牧率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草地生态系统载畜量与合理放牧率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草地载畜量和合理放牧率历来是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热点.然而,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却未能有效解决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技术问题,由此可见,现有的载畜量和放牧率研究体系尚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年来围绕草地载畜量和合理放牧率的准确评定,各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涌现出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经济因素在放牧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将载畜量划分为生态和经济载畜量两类,而且对合理放牧率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对现有载畜量和放牧率研究方法的总结,指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认为草地载畜量不应仅以生态载畜量为标准,而在确定放牧率时应将农户行为和宏观经济背景纳入考虑范围;在放牧草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应与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将大面积草地化整为零,以放牧小区为单位有利于提高载畜量和放牧率评估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
在南方高海拔山区,研究不同放牧强度(7.5、15、30和45羊/hm2)和放牧季节对人工改良草地和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对不同季节人工改良草地适宜载畜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地上现存量和家畜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地上现存量(Yh,g/m2)与放牧率(S,羊/hm2)之间呈线性负相关;日增重(Ya...  相似文献   

8.
<正> 建立围栏系统划区轮牧是合理利用人工草地的重要手段。围栏放牧可节约劳动力,减少家畜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然而,围栏放牧最主要优点是可以提高草地的载畜量,并使土壤—牧草—家畜生态系统达到平衡。增加草地载畜量,可使家畜粪便较为均匀地排回草地,促进了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有利于牧草的再生;增加了载畜量可控制家畜对专一牧草的选食,有利于豆科牧草固氮,并保持牧草一定的可消化性;较高的载畜量使家畜个体营养摄入量减  相似文献   

9.
载畜量     
载畜量是目前在生产中应用最广、使用最方便的衡量草地生产能力的指标之一。载畜量一词,原指在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和放牧适度的原则下,一定的草原面积内,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对间及放牧头数。草食家畜的饲养以全年放牧为主时,人们使用载畜量这一指标来衡量放牧地的生产能力。随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人工培育的用来割草、青饲或青贮的草地面积越来越大,天然放牧地面积逐年缩小,草食家畜的饲养向舍饲或半舍饲的方向发展。所以载畜量的含义也随之扩展、即载畜量是指:一定面积或单位面积的草地生产的可利用饲草(加必要的补饲)可以正常养活的家畜头数和时间。这里所说的“可以正常养活”,是指草地利用适度,家畜能维持正常的生产力水平。现在使用的载畜量指标,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上述含义;另一是指一定面积或单位面积的草地生产前饲草实际饲养的家畜头数和时间。为了区分这两种含义,用理论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牧系统耦合及相悖的机理及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吕玉华  郑大玮 《草业学报》2009,18(4):217-223
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蒙古段草原畜牧区和农耕区家畜分布密度空间相悖是生态、经济系统良性耦合的最大障碍。本区草原畜牧区现实载畜量是适宜载畜量的1.15~2.60倍;农耕区大部分旗县现实载畜量只能达到适宜载畜量的35%以下。易地育肥农牧耦合模式能有效减少草原畜牧区草食家畜分布密度,使草原区草地封育和家畜舍饲成为可能;也是提高农耕区农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羊易地育肥年净收入是自繁自育的20倍;牛易地育肥年净收入是自繁自育的6.5倍。同时易地育肥农牧耦合使农耕区人工牧草种植比例达到20%~36%,促进农田系统恢复为草地系统。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家畜生态类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家畜生态适应指数 ,对全省各县的家畜进行了家畜生态类群优势序列的排列。结果表明 ,青海省各县饲养的家畜种类可概分为 10大优势生态序列 ,基本上反映了该地区饲养家畜的特点。其方法适宜 ,结果可信。按不同生态适宜家畜序列进行专业化生产 ,会对畜牧生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黄南州草地畜牧业畜草平衡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畜草矛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持之以恒地防治草地鼠虫害,以草定畜,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第一性生产力,加快牲畜周转,提高草地产出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简玲 《青海草业》2007,16(3):41-42,53
发展适合生态环境资源的草食家畜,是改善居民肉食结构和健康水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选择。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发展耗粮型畜牧业势必受到限制。因此,发展以草食家畜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是化隆县畜牧业再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也更有利于全县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14.
石青临 《青海草业》2013,22(2):20-22
本文从黄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畜草平衡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畜草矛盾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持之以恒,防治草原鼠虫害;以草定畜,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第一性生产力;加快牲畜周转,提高草地产出能力等草畜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家畜家禽寄生虫与寄生虫病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供我国家畜家禽寄生虫和寄生虫病总的概况,综合分析了相关资料,归纳出了我国畜禽寄生虫种类构成、分布范围、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虫种、我国南北两方寄生虫种类的异同、多宿主寄生虫虫种和家畜家禽寄生虫病概况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并作了评述讨论。  相似文献   

16.
青海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刍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青海草地畜牧业面临着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但也存在着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只要转变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加快产业化进程,完全可以实现青海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的实施草畜平衡工程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对海南州 5县、1 8个乡、6 2个村、1 6 3户牧户进行了畜草平衡调查。结果表明 :1 998年与项目实施之初的 1 994年相比 ,饲草干物质总量增加 1 970 0 .0 7万kg ,理论载畜量增加 44 .97万羊单位 ,实际载畜量减少 90 .0 7万羊单位 ,超载量下降 1 35 .0 4万羊单位  相似文献   

18.
努果 《青海草业》2002,11(2):32-33
通过对青海省湟源县农区畜牧业生产现状 ,种植业结构调整 ,饲草料资源开发的分析 ,提出农牧结合型、草地开发型、牧林相兼型、秸杆开发型、畜禽粪利用型五种节粮畜牧业发展模式 ,为该地区节粮、高效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栽培牧草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青海省海晏牧场的草地资源状况和畜牧业生产特点,进行了牧草栽培试验,通过两年的试验研究,间比淘汰,优选出了最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两种各种禾本科牧草和两种豆科牧草。结果表明,4种牧草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随栽培年限延长而升高,年间产草量差异极显著(P〈0.01),第2年产草量比第1年高2.3 ̄7.9倍;笔草的营养价值,分蘖力、生长高度和越冬返青率比第1年高,且均高于天然草地牧草,由此认为,这4种牧草是  相似文献   

20.
应用盐酸克伦特罗(HCl-Clenbuterol)作饲料添加剂饲喂家畜 ,借以提高其瘦肉率和减少其脂肪率已在欧洲导致多次的消费者集体中毒事件 ,促使欧美政府明令畜牧业禁用此药。中国农业部及药品检查管理局于2000年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应用此药作饲料添加剂饲喂家畜。本文综述了有关此药导致消费者集体中毒的事件和检验该药在肉品中残留量的精确方法及选择供检验该药残留量的合宜的畜体器官与组织标样等情况 ,借以提高国人认识应用此药作饲料添加剂对人的危害性 ,从而全力支持、拥护、贯彻执行我国政府的禁令 ,达到保证人民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