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局麻下无张力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均采用聚丙烯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治疗组采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疼痛强度、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医疗费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疼痛强度、医疗费用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方面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局麻下行无张力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方法简单,疗效好,经济安全。尤其适合于老年患者同时合并内科基础病者,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经验.方法:以美国Bard公司产品(Bard mesh perbix plug)修补腹股沟疝46例.结果:全部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0min,除1例术后并发阴囊血肿,例尿潴留,无1例切口感染和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适应症广,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和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切口的Ⅰ期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普外科采用经腹直肌切口的Ⅰ期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28例。结果本组28例全部治愈,手术时间40-96 min,平均50 min。术后住院时间6-8 d,平均6.6 d。术后无切口感染、皮下血肿、阴囊积液、异物感等并发症。随防3个月至1 a,无复发病例。结论经腹直肌切口的Ⅰ期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锥形网塞及成型补片对78例成年人腹股沟疝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的理想的疝修补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2,20(5):368-368
目的:总结疝环填充加网补片修补腹股沟疝的经验。方法:采用Marlx网塞加补片无张力修补138例腹股沟疝。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0min、患者术后6h可下床活动,3—5d可出院。随访2个月至2年9个月,并发症少,未见复发。结论:本术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防治方法。方法:用美国巴德公司的定型产品,包括一个锥状网塞及平片状网片,对58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58例于术后当天可下床活动,切口疼痛轻微(5例需口服去痛片);2例并发急性尿潴留,48例发热,无伤口感染、积液.阴囊积水等并发症,近期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环修补术有简单、易掌握、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与复发率低的优点,是一项完全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的治疗方式,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环效果较好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可行性。方法对165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LA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完成LA 162例,成功率98.2%;中转开腹3例,中转率1.8%;手术时间15~90 min,平均35.0 min。全部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皮下气肿、出血、肠瘘、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3.0±1.1)d;平均住院费用(4 964.0±452.3)元。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膜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肾囊肿患者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手术成功,1例转为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为50~120min,平均(65.0±9.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2.4±5.2)mL,平均住院天数(7.3±1.7)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26例随访2~12个月,无囊肿复发。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肾囊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可扩张通道管微创系统(Quadrant^T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就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使用Quadrant^TM治疗,对照组则行开放性手术,比较两组的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疼痛指数、术后2d首次直腿抬高度数、下床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疼痛指数、下床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术后2d首次直腿抬高度数则明显增加(P〈0.01)。结论该微创手术方法切口小,术中软组织剥离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少,术后伤口疼痛轻,可提早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为腰椎疾病的治疗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高龄危重患者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拟行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高龄危重患者40例,年龄65~86岁,体质量50~78kg,ASAⅡ14例,Ⅲ26例,合并严重心肺血管疾病、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口服抗凝治疗等。缓慢静滴芬太尼1μg/kg、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注入0.4%罗哌卡因25~30ml。若麻醉效果欠佳或失败,静注异丙酚、芬太尼辅助麻醉或者插入喉罩行全麻。监测术中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效果,术后随访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6、12、24h和48h时的疼痛评分。结果:围手术期MAP、SPO2无明显变化,循环和呼吸系统维持稳定,HR在术中时减慢,但在安全范围;麻醉效果满意32例,麻醉阻滞不全5例,麻醉失败改喉罩全麻3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15%。无腹横肌平面阻滞相关的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高龄危重患者腹股沟斜疝修补术选择右美托咪定辅助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不受抗凝治疗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股疝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86例股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46例,择期手术40例;单纯疝囊高位结扎6例,Cooper韧带修补法3例,网塞填充法18例,Mcvay法6例,Lichtenstein手术45例,腹腔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8例。结果术中发现股环嵌顿78例,无嵌顿8例;大网膜嵌顿26例,小肠嵌顿23例,9例需要行肠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2个月至4.5a,围手术期死亡2例。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患者6例术后,1例择期行Lichtenstein手术,1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2例未及时随诊,因为直疝再次住院行手术,2例失访,其余患者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并手术可以有效治疗股疝,Lichtenstein手术能避免股疝复发及新发腹股沟疝,是合理的股疝修补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评价表面麻醉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对接受此手术的56例(102只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用0.4%奥布卡因行表面麻醉,总结分析其麻醉效果及术后效果。结果:奥布卡因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除上直肌固定时有不同程度痛感外,其余步骤镇痛效果好,能避免球后麻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无特殊。结论:奥布卡因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单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滑疝的可行性。方法 60例腹股沟滑疝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单孔法手术,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腹股沟滑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腹部美容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积液、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 a均无复发病例。观察组腹壁无可见瘢痕。结论采用腹腔镜单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滑疝损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张进 《长江大学学报》2006,3(4):295-296
目的:分析评价表面麻醉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对接受此手术的56俐(102只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用0.4%奥布卡因行表面麻醉,总结分析其麻醉效果及术后效果。结果:奥布卡因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除上直肌固定时有不同程度痛感外.其余步骤镇痛效果好,能避免球后麻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无特殊。结论:奥市卡因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非药物治疗下达到排卵的目的 ,我院自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1年 3月为 3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双侧卵巢打洞术多点烧灼穿刺术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订资料3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年龄 2 2~ 4 0岁 ,平均年龄 32 .2岁 ,未婚者 5例。麻醉方法是静脉全麻加硬膜外麻醉。住院天数6~ 8d,平均 7d,术后住院天数 4~ 6 d,平均术后住院天数 5d。2 护理2 .1 术前准备2 .1.1 心理护理 腹腔镜下手术仍未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因此 ,要向被手术者讲述此术式的优点 ,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 ,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8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分别采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n=35)与传统开腹手术(开腹手术组,n=33)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全部完成手术并治愈出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比开腹手术组明显延长、住院费用也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P<0.01),但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或P<0.01).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但手术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降低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复发率,我科应用双层补片(Bilayer patch)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为腹股沟疝患者。其中双侧2例,共23例次。21例均为男性,年龄26~82岁,>55岁者占76.2%。斜疝16例次,直疝4例次,骑跨疝2例,滑疝2例;原发疝19例,复发疝2例;可复性疝20例,难复性疝1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3例,房颤2例,前列腺肥大3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5例,脾大1例,血小板低于正常4例,但凝血机能正常。1.2方法局部麻醉9例,持续硬膜外麻醉12例。手术前30min静脉滴注头孢呋辛3.0g。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5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67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LC组(n=35)和MC组(n=32),LC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MC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MC组相比,LC组手术时间及费用均明显增加(P<0.05),而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则明显降低(P<0.05);LC组1例中转开腹,MC组术后切口感染1例,均无其他明显并发症。结论 MC和LC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LC具有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双侧肺大疱施行同期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18例双侧肺大疱患者 ,经气管插双腔管静脉吸入复合全麻 ,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双侧肺大疱同期切除术。结果 :1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1例因肺与壁层胸膜粘连严重需延长切口完成手术 ,1例因术中出血改大切口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 12 5 min,平均出血量 180 m L,平均住院时间 (7± 0 .5 ) d,全组病例无死亡 ,随访半年均未发现复发。结论 :双侧肺大疱用电视胸腔镜辅助行小切口同期切除手术 ,安全可靠 ,创伤小 ,疼痛轻 ,住院时间短 ,并发症少 ,切口美观 ,复发率低 ,出现特殊情况时可迅速开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下电刀内切开术治疗UPJ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UPJ狭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电刀内切开术治疗的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h,术中出血估计小于80ml,平均住院时间8d,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刨经皮肾镜技术行UPJ狭窄电刀内切开术,手术视野清晰。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