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 ,为更好地进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33例 35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结果 :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 ,较易发生前房出血、虹膜色素脱落 ,后囊混浊比例高 ,术后早期渗出较多 ,眼底有渗出、出血者占 1 71 .1 % ,视力均 <0 .2。结论 :术前血糖应控制在 8mmol/L以下 ,选择大直径的人工晶体 ,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激素 ,及时处理渗出出血 ,后囊混浊等对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是较为重要的措施 ,视力预后与眼底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Cataract)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是最常见的致盲和视力残疾的原因,人类约25%患有白内障,手术摘除病变晶状体是目前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方法。2009年1月以来我院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白内障并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引改后囊破裂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适应证。方法:对我院32例后囊不完全破裂的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以残留囊膜撑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随访3—12月,术后视力为0.04—0.5,矫正视力为0.5以上者ll例,占35.2%;0.1—0.4者18例,占67.6%;0.1以下者3例,占9.6%。均未发现人工晶体脱位病例。结论:后囊中央或旁中央破裂直径<4mm且近圆形,或周边破裂<1/2者,只要行适当的处理,可行囊袋或睫状沟植入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47例(50眼)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术后1d视力较术前提高2行以上的有48眼,占96.0%;术后1d视力较术前提高4行以上的有38眼,占76.0%。术中后囊破裂3例;术后1d角膜明显水肿6例;术后3个月后发障9例,视网膜脱离1例。结论使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后房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2例(26眼)儿童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2月、了解手术时机选择、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结果:检查合作者双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其中13眼≥0.3(59.1%).1例矫正视力1.2,单眼0.05--0.3(36.4%),l眼仅有光感,光定位欠佳(5%)。结论: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儿童矫正无晶体眼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小切口手法碎核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上方角膜缘后做5.5~6.5mm长直线形隧道切口,采用手法劈核对58例61眼自内障行囊外摘出术,并植入人工晶体。结果:随访1~2月,术后裸眼视力≥0.5者38眼(62.30%),最佳矫正视力≥O.5者53眼(86.89%)。结论:白内障手术小切口手法碎核术,所需器械简单,较易操作,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适合基层医院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2年10~12月共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17例,全部采用囊袋内植入。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男9眼,女8眼,平均年龄62.3岁(23~78岁)。老年性白内障15例,外伤性白内障2例。均为单眼盲目患者。人工晶体(IOL)为北京康明及河南宇宙公司出品,襻为改良C,改良J型,光学部分直径6.5mm。根据患者眼轴长度、年青时屈光状态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更安全简便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方法。方法:对38例(40只眼)术中或术后无后囊膜支撑的白内障患者采用外路法及巩膜隧道埋藏线结的缝合方法行一期或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8.5个月,术后视力0.5以上者32只眼(80%),1.0以上20只眼(50%)。主要并发症为人工晶体轻度倾斜3只眼(7.5%)。无线结侵蚀巩膜、结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白内障是眼外伤的主要并发症,多见于青少年,并且多数为单眼。人工晶体植入术使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可得到合理的屈光矫正,迅速恢复视力,获得双眼立体视功能。我科从1993年4月至1996年4月对49例50眼外伤性白内障施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满意,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和单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配戴眼镜的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方法: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6个月,观察73例单眼单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配戴眼镜患者(Ⅰ组)和76例单眼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Ⅰ组)的眼部情况,使用生存质量调查量表记录分值。结果:术前生存质量总分值和各指标分值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值和各指标分值都得到提高,与术前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质量总分值以及各指标的分值,Ⅱ组均高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效果好于单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配戴眼镜者。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的研究文献已有不少报道,但行长程随访观察者较少,为此作者作了观察。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5例均患老年性白内障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角膜散光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5例,女30例,年龄46~73岁,平均61岁;均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32例(35眼)合并有白内障、房角关闭粘连小于180°的首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单纯行小切口白内障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诊12-24个月。比较手术前及末次复诊的视力、眼压及前房角的差异。结果末次复诊的视力、平均眼压以及前房角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中、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且前房角关闭粘连范围小于180°的首发闭角型青光眼,能有效的开放房角,不同程序加深前房,有效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3.
汤伟民  江英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1,19(2):121-121,125
目的:探讨硬性晶体全脱位手术摘出及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6眼针拔术后全脱位于玻璃体的硬性晶体进行晶体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视力11眼0.5以上.4眼0.3~0.4,1眼0.1,主要并发症是虹膜睫状体炎、玻璃体混浊及角膜水肿,1~3周均得到控制。结论:此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视力恢复满意的治疗方法,可获得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晶体植入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献已有不少报道,但对其并发症及处理报道不多,本文是对370例共432限术后的随访结果与处理。1材料和方法1.1一股资料370例中,男158例、女212例,年龄45~90岁,平均67.5岁,其中62例病人双眼先后接受手术,计432眼。1.2手术方法局麻下进行,以显微手术植入。前房冲洗液大部分使用平衡盐液(BSS),少部分使用林格氏液,均用开罐式截开晶体前囊膜,均为1期植入。一体进口型人工晶体250眼,国产三体型人工晶体182眼,人工晶体固定在晶体囊袋内或睫状沟内。1.3随访观察本组全部病例均作了随访,随访…  相似文献   

15.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使用超声波将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化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同吸出,保留晶状体后膜,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手术。爱尔凯因作为表面麻醉药以其快速、安全、麻醉效果充分的优点在超乳手术中被广泛应用。由于该手术时间短,每批次做手术人数多,连台手术频率快,配合手术护士工作繁忙。所以规范合理、正确的使用表面麻醉药,能有效的减轻病人术中痛苦,使手  相似文献   

16.
分析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出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视力低下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出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出院时的625例805眼和2个月后复诊的18例210眼进行检查,对裸眼视力〈0.5者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裸眼视力〈0.5者,出院组236眼,(29.3%),其中因术前原有眼病所致的19例,因手术用光,过矫或欠矫等217眼;随诊组43组,后囊混浊22眼,散当、过中欠矫14眼,角膜失  相似文献   

17.
晶体溶解性青光眼又称晶体蛋白性青光眼 ,是由于晶体皮质溶解而引起的继发性、急性开角型青光眼 ,发生于老年人过熟期白内障 ,发病急剧 ,眼压明显升高。现将我院收治 10例患者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 10例中 ,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5 8~ 78岁 ,平均 6 5岁 ,均为老年性白内障过熟期 ,发病至就诊时间 5 d~ 2个月。1.2 临床表现视力 :指数 /眼前 4 0 cm者 3例 ,光感 4例 ,光向不能辨 3例。发病急剧 ,眼压明显升高 ,眼压 6 .10~ 10 .89k Pa(45 .76~81.6 5 mm Hg)。均有不同程度球结膜混合性充血 ,角膜云雾状混浊水肿 ,角…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95年至 1999年 10月共收治人工晶体术后固定性瞳孔夹持并后发障 12例 12眼 ,经手术复位及后囊中央部分切除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12眼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7~ 6 7岁 ,平均年龄 (47.75± 2 1.86 )岁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 6例 6眼 ,术后早期均有 度浅前房 ;外伤性白内障 2例 ,术后有皮质残留 ;先天性白内障 2例 ,术后早期出现剧烈的渗出性虹膜炎 ;老年性白内障及并发性白内障各 1例 ,术中虹膜损伤明显。1.2 术前情况  12例视力眼前指数~ 0 .1,2例继发高眼压 ,12例 12眼人工晶体光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伤后小瞳孔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对30例(32眼)外伤引起的小瞳孔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利用虹膜拉钩,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和拦截劈裂法乳化晶状体核,通过4~5mm大小的瞳孔完成手术。结果:所有病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获得生理性圆或近圆瞳孔。无1例后囊破裂及角膜内皮失代偿。结论:采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器械治疗外伤引起的小瞳孔白内障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术前眼部准备是眼科护理的常规之一,它关系到术眼感染和愈合的快慢,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特别是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无菌要求十分严格,手术前结膜囊清洁消毒极为重要.眼内炎是白内障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减少或清除眼表及结膜囊细菌,是预防此严重并发症的关键.眼科术前准备以及术前结膜囊冲洗彻底与否,不仅能提高白内障手术的成功率,也是眼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学者就眼科术前眼部准备的方法、时间、结膜囊冲洗液的选择等对术眼愈合及术眼感染的影响进行了不少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现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