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东山区白菜主要病害有根肿病、病毒、软腐、霜霉、菜青虫,介绍了辽东山区白菜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及病源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和生活习性,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传统经济模式的发展不可避免会破坏生态环境,我国的辽东山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因此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本文主要研究目前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辽东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一些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促进辽东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立地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的立地质量,以辽东山区大量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油松人工林临时样地数据、解析木数据、油松人工林二类清查数据为依据,开展了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划分标准与立地质量评价表的编制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辽宁省用材林龄组划分标准和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的生长过程,提出了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4个龄组,每1龄组分别划定了小径材、中径材、大径材3个径材规格的胸径分级标准。使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计算出坡度、坡向、坡位、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枯落物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等7个立地因子所有水平的得分,编制出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立地质量得分表;构建了7个立地质量数量化预测方程,并经χ2检验查表所得值与方程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根据得分值范围编制立地质量等级评价表,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立地质量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Ⅴ共五级。为进一步与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按龄组径阶划分标准相对应,使用Richard方程拟合了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优势木树高与胸径生长曲线,构建了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按胸径划分的立地质量等级评价表,并基于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绘制了辽东山区3个地级市的油松建筑材林立地质量等级分布图。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的立地质量大多为II,III,IV 3个等级,I级地块数量很少,没有V级地块,其中I,II级地块可以用来生产大径材,III级地块只可以生产中径材,IV级地块可以生产中径材和小径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辽东山区的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的剖析,大力提倡软枣子猕猴桃,在辽东山区庭院及沟壑的栽培。  相似文献   

5.
平贝母,百合科植物。鳞茎干燥后供药用,有清肺、化痰、止咳功能。平贝母的栽培面积主要集中在辽东山区和吉林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正>山野菜是山区农业优势资源,这几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山野菜已经成为人们青睐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同时也成为山区林农致富的主导产业。目前,辽东山区山野菜生产主要以设施农业为主,即温室、冷棚两种反季生产方式,少量农田裸地栽培和半野生林下栽培。从市场供应方面看,春季以采集野生山野菜为主,半野生、裸地和冷棚为辅。为此,我们对辽东山区山野菜生产模式、经营状况、资源等诸多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区域内山野菜产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全方位阐述了辽东山区林地经济发展的现状、林地经济主要发展模式和林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从而探索促进该地区林地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辽东南丹东地区鲜食玉米—白菜、鲜食玉米—萝卜、马铃薯—白菜、马铃薯—萝卜4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复种作物组合模式研究,综合比较不同复种模式产量、成本投入、畅销度、风险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异,试验结果分析认为鲜食玉米—白菜复种的实际收益较高,但鲜食玉米种植也存在较高风险,建议通过适时早播和合理培肥等栽培措施规避种植风险。  相似文献   

9.
正西洋参,又名美国参、花旗参,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西洋参是益气养阴,提精神、抗疲劳的速效佳品,具有奏效快、功力持久的特点,西洋参不热不燥,一年四季均可服用,老少皆宜。1辽东山区西洋参发展前景1.1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多年来"伐林种参"方式一直是辽东山区种植西洋参的主要生产模式,其生产方式是以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换取高额的经济效益,致使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生物种群多样性遭受侵害,与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辽宁山区天然次生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就其未来的可持续经营展开研究与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辽东山区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提出切实的可行性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的生物量,以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固定样地标准木数据和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开展辽东山区不同林分密度油松人工林单株地上生物量分配模式、单株地上生物量模型构建及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枝条生物量、树干生物量和单株地上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增加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相似密度条件下,枝条生物量、树干生物量和单株地上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呈现增加的趋势。油松人工林从中龄林到过熟林,分配到树干的生物量最大,为45.7%~64.1%;分配到枝条的生物量次之,为16.8%~36.0%;分配到叶的生物量最小,为9.8%~19.1%。构建了预测精度较高的油松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和全龄级单株地上生物量模型,绝对系数R2为0.6926~0.8827。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乔木层总生物量为1.96×107t,其中抚顺市油松人工林乔木层总生物量最大,为1.79×107t;本溪市次之,乔木层总生物量为1.05×106t;丹东市最少,乔木层总生物量为1.05×106t。研究结果为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管理和林分生产力的科学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不断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促进社会的进步。同时农业生产中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本文中主要介绍了辽东山区酸性土改良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宋德利  王拥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65-1366,1372
介绍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经营的历史和发展,并综述了现有天然次生林保育技术.  相似文献   

14.
野生大叶芹的人工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宏国 《新农业》2003,(8):19-19
大叶芹为山野菜精品,主要分布在辽东山区有机质丰富的林区.近年来,由于森林资源的破坏和市场需求加大,野生大叶芹越来越少.栽培大叶芹方法简单,投资少,而且能多年受益.所以,人工栽培大叶芹是山区农民致富的又一条新路.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一、辽东地区水稻生产现状及其限制因素辽东稻区包括抚顺市、本溪市及铁岭市东北部等8县区,有80多万亩稻田。该地区种稻约有百年历史,传统经验丰富,早期单产曾居省内中上水平,是我省著名老稻区。近20年来,基于省水稻生产重点逐步向中部和中南部转移,加之本区地域偏隅,技术封闭,致使整个东部山区水稻生产技术进步较为明显地落后于中部高产稻区。本区不利的自然因素,也增加了水稻生产技术改进的难度,制约着水稻正常生育质量。主要有两方面不利因素:(1)受山区冷凉(积温少,山区年活动积温≤2900℃,丘陵小平原区为2900~3200℃)、寡  相似文献   

16.
通过第4次辽宁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表明,辽东山区耕地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占耕地总面积约50%的坡耕地上。由于自然灾害、人口压力大、化肥农药的滥用、秸秆还田利用率低等因素的制约,造成了该区土地生产力逐渐下降,对该区的生态安全状态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亟需对辽东山区坡耕地生态安全状态作以评价分析,得出该区生态安全状态的等级以及影响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以其对改善该区的生态安全状态起到指导作用。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并采取归一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出生态安全综合值,确定辽东山区生态安全为临界安全。  相似文献   

17.
大叶芹,学名短果茴芹,是辽东山区优良的山野菜品种,由于它是绿色食品,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近几年已在辽东地区开始人工栽植。大叶芹其生长适应性较强,人工栽培技术简便易学。  相似文献   

18.
宽甸县是辽宁省主要林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为药材生长、繁衍提供了适宜环境,该区域是辽宁省中药材生产基地县之一.本文通过宽甸地区中药材生产现状和市场综合评价分析,努力寻求中药材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以促进辽东山区支柱性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宽甸县是辽宁省主要林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为药材生长、繁衍提供了适宜环境,该区域是辽宁省中药材生产基地县之一,本文通过宽甸地区中药材生产现状和市场综合评价分析,努力寻求中药材产业未朱发展的对策,以促进辽东山区支柱性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宽甸县毛甸子镇位于辽东山区,有林地面积30万亩,有3~5年生落叶松林9~11万亩。近年来,由于受到气候变化,树种栽培制度调整,品种单一(长白、日本落叶松),辽东地区降雪频繁量大,山背坡积雪时间长等多种因素影响,辽东山区林内鼠害猖獗,不但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