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郑旭芝  吴宏航 《茶业通报》2006,28(4):176-177
综述了泰顺茶叶加工环境的现状及制约茶叶加工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了优化改造对策。  相似文献   

2.
田智仁  徐雪云 《茶业通报》2007,29(3):103-103
鹤峰县是国家农业部首批授予的"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基地县"。近年来,鹤峰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实际,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标,高起点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李燕 《茶业通报》1998,20(3):43-44
农业产业化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和增加农民收人为目的,是把农业建成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和农科教紧密结合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效农业。茶叶产业化也不例外,就是在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加工业,直接进人市场,使其成为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商品,是茶叶综合开发向纵深发展的客观要求。霍山地处皖西,大别山北坡,是典型山区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高云雾大,具有茶叶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霍山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最老的北方茶区。茶叶历来是全县主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茶叶食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茶叶产品出口贸易的绿色壁垒日益森严,使茶叶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系统分析我县茶叶产业现状,探讨我县茶叶产业今后发展思路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天王星综合防治茶树害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亦财 《茶业通报》2002,24(1):16-16
天王星综合防治茶树害虫@王亦财$浙江省泰顺县茶叶特产局!泰顺325500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台州的主要经济作物 ,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资源。开发有机茶和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大势所趋 ,市场所向 ,是茶叶生产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1 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的指导思想从台州茶叶生产实际情况出发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依托 ,以质量为重点 ,以效益为中心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积极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 ,促进台州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 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的发展规划设想2 .1 有机茶产区 以现有茶园转换为主 ,新辟茶园为辅 ,并以仙居、临海、天台三县 (市 )的国有林场茶场和黄岩大寺基林场茶场为中心 ,向…  相似文献   

7.
谢冉  章传政  丁以寿 《茶业通报》2021,43(3):132-136
"琴棋书画诗酒茶"从精神层面上来说,茶作为文人才子上层人士物质富足条件下的精神载体,充沛着人民的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从物质层面上看,茶叶作为食物、药品、饮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是明代南直隶为例,分析了明代南直隶的茶叶产区与茶叶品类,初步总结了以下特点:一是产区分布广,有87个直隶州或者府产茶.二是茶叶品类较多,但是分布不均衡.三是还存在着因产区不明确或出处不一致导致的茶品命名不准确.  相似文献   

8.
唐代中期起,茶叶市场骤然兴盛。学术界对唐代以前的中国古代茶叶市场不甚明确,甚至还有一些误解。南北朝以前已经形成了以巴蜀为中心的茶叶区域市场,这是经济发展,交通改善,茶业兴盛,饮茶成习的必然结果。武阳一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茶叶区域市场,从市场空间、市场容量、发育状况、交易方式来看,茶叶市场已有一定发展,但不宜作过高估计。  相似文献   

9.
朱永胜 《茶业通报》2015,(3):103-104
池州市近期制定了茶叶绿色增产实施方案,总体要求以"绿色、增产、增效"理念为基本思路;以品牌化发展、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等为主要目标;完成茶园改造升级、实现茶叶绿色生产等目标。主推广无性系良种、平衡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示范引领、加大投入力度等保障措施,达到方案预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滁州茶叶品质因不同环境条件有较大差异,从对皇甫山、老加山、花山、下蜀系黄土区的茶叶理化审评分析,发现品质好的茶区森林覆盖率高、阔叶林多,空气湿度大、雾日多、漫射光多、昼夜温差大,土壤偏酸、肥力高、通透性好的茶区,茶叶产量高、品质好。据此,提出了改善品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吴满霞 《茶业通报》2012,(4):179-180
安徽省是我国重点产茶省份之一,是绿茶和世界三大高香茶祁门红茶的主要产地,产茶历史悠久,历史名茶颇多,祁门红茶、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久负盛名。但现在,福建以铁观音盛传,云南  相似文献   

12.
茶叶是西乡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十二五"以来,西乡县把发展茶叶作为兴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呈现出基地规模在扩大,茶叶产量在增加,经济效益在提升,品牌建设在推进的良好局面。同时也面临着基地基础水平薄弱、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加工企业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与挑战。因此建议通过打造标准示范园,转变基地发展方式,和培育有机茶生产示范园、打造茶园管理机械化示范园等方法助力西乡茶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傅真鹏 《茶业通报》2003,25(2):78-79
1前言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远在唐代茶叶经济就很发达,茶叶、瓷器、丝织品是中国古代主要输出商品。19世纪是中国茶的世纪,在世界茶叶贸易中,中国茶叶一直占主导地位,英、美等国主要进口中国茶。据史料记载,鸦片战争前中国茶叶输出量已达3万t的水平,商品量约13万t,鸦片战争后,由于出口需求拉动,中国茶叶生产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到1886年,中国茶叶输出量达到13.4万t。在1868~1896年近30a,茶叶在全国出口商品中名列首位,其后茶叶出口量呈萎缩状态,逐年递减,在衰落中开始了中国茶叶20世纪的坎坷历程。在1840年后一百年间,中国茶叶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月10日,黎平县以香茶主产区——"黎平香茶茗侗天下"的形象在CCTV-7《农业气象—农业金品牌》栏目首次亮相,2018年黎平茶形象推广大幕正式拉开。近年来,黎平县紧扣"绿色崛起、后发赶超"主旋律,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做大做强绿色健康产业,着力打造茶产业。引进企业做品牌为改变以往茶叶加工粗糙、无品牌、利润低的现状,黎平县创新引进龙头企业,在茶叶精深加工、包装等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茶叶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为国际上公认的茶叶品质成份。氮、磷、钾是茶树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们与茶叶品质成分的形成与含量有着密切关系。适量的施氮对茶叶品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施氮不足或过量则会对茶叶品质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此外,茶树有喜铵耐铵的特性,施用NH4+—N肥有利于改善茶叶品质。磷能促进类黄酮物质的形成以及增加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钾能显著提高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等内含物的含量,对水浸出物、儿茶素等含量也有影响;不同钾肥品种对茶叶品质影响不同,就提高茶叶氨基酸的效果而言,以硫酸钾最好。氮、磷、钾三种元素配合施用对提高茶叶品质起到良好的效果,单施其中一种不仅无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反而会使茶叶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丰富茶的种类,增加茶香品质,将玫瑰花与茶叶一起进行发酵加工,融合白茶和红茶部分制备工艺技术特点,用同一种原料制备的一种玫瑰香茶与其他茶类加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玫瑰香茶在感官品质方面表现较佳,旨在为新款花香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初夏的夜色,十分宁静,凉风拂绕,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寂寞,唯独听到微风吹动树叶沙沙的声响,似呼感受到深沉的夜里暗流着一股拨动心弦的空气。此时,勾起了我对往事的怀念,思绪万千,夜不能昧,便拿起透明玻璃茶杯,把握茶水之比,洽当水温,冲泡了一杯"侗乡黎平香茶"慢慢品啜。茶杯直立茶几之上,静坐杯前,观赏茶在杯中缓而慢地涌动,透过玻璃看到杯中那蜷缩的茶叶,在滚烫的水波中多姿  相似文献   

18.
汪春国 《茶业通报》1994,16(2):32-33
我省大别山区名优茶开发绿色食品的探讨江春园(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一、开发趋势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和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者对茶叶的选择要求越来越高,除相当注重茶叶的品质和感官风味外,还非常关心茶叶有无农药、化肥及其他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和亚欧国家乃至于全球的贸易史、交通史和文化交流史上,茶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茶叶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商品,自唐以来就经东海起航线逐渐外传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其一些国家和地区。7世纪以后,经南海起航线外传至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影响了很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饮茶习惯和茶叶发展。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悠久,至今仍然保持着世界茶叶生产第一大国、出口第二大国的有利地位。然而新时代下,世界茶叶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使得中国茶叶对外出口时也面临诸多威胁。在此基础上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给中国茶叶带来了一份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在对"一带一路"的发展阶段进行简单回顾后,初步分析下现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对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香茶品质安全性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陈香茶饮用的安全性,以不同产地的陈香茶为原料,采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对其主要的品质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普洱散茶菌落总数最多,在本研究范围内未检测出黄曲霉素、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有1个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农药残留符合GB 2763-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要求;重金属铅的含量在0.38~4.70 mg/kg,符合茶叶卫生标准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总灰分含量范围在5.42%~7.27%,水不溶性灰分含量在2.1%~3.81%,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50%以上,酸不溶性灰分在0.139%~0.793%,说明茶叶品质较好。总体来看,陈香茶的安全性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