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综合评价新源县农村宅基地生态集约指数,提出适宜新源县农村宅基地的生态宜居集约利用模式,为解决当前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以新源县为研究区域,整理调查统计数据,侧重生态宜居指标,对新源县宅基地集约利用进行生态集约度综合评价.[结果]新源县综合生态宜居集约度为0.736 4,处于适度集约状态.[结论]新源县农村宅基地内部利用结构不太合理,空间布局较分散,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且投入水平较低;社会综合发展能力与宜居建设水平集约度一般;生态宜居的环境集约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从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角度,阐述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问题、探究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实现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望勇  陈梁擎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4):151-153
利用实地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和文献阅读法对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宅基地的整理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宅基地闲置严重,宅基地整理十分必要,整理潜力巨大.这为农村宅基地的整理和集约利用提供了案例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郭爱请  韩素卿  刘巧芹  张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64-19565,19573
建立了藁城市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按照利用的集约度由高到低将藁城市农村居民点分为A、B、C3类。针对不同类别居民点的特点,提出了3种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模式,并为提高藁城市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的趋势明显,宅基地闲置现象较为普遍,农村空巢化现象较为突出。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有利于农民利益有效实现。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情况的调研,提出构建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的建议。1.农村宅基地使用中的问题(1)村落规模小、布局分散2013年末杭州  相似文献   

6.
农村宅基地整理及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耕地资源、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对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由于长期来,农村宅基地规模和布局的不合理,导致大量耕地被侵占,农村闲置用地逐年增加,从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整理。首先对农村宅基地的现状、问题及其导致这种现状和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种农村宅基地的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业效益、农民收入、农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及生态环境质量都有了明显改善。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建设和发展与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农村宅基地问题。农村宅基地问题涉及农村基本居住保障的切身利益和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对此,有必要研究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来龙去脉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找建立新型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创新性办法和途径,用法律法规等制度正确引导、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民有了钱第一件事情干什么芽盖房子选这话似乎不完全,但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掀起的几轮盖房热潮证明,中国农民的建房积极性一直没有低落过。伴随着一次次的拆旧盖新,农民居住条件日益改善,但农村宅基地管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多问题反映到一点就是农村集体土地不能统筹规划、集约利用。能统筹规划、集约利用。近期,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对如何加强宅基地管理,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采取了一些新的规定。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负责人认为,《意见》在六个方面体现了新的特点:一是在规划上,《…  相似文献   

9.
基于村庄地籍调查试点资料,评价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土地集约利用建议,为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提供参考。以山东省乳山市10个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较低,1个村粗放利用,2个村低度利用,7个村适度利用,无集约利用。在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严格控制用地规模,科学合理进行村庄规划;合理利用空闲地和闲置宅基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健全和完善宅基地使用制度,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梳理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迁的历史,在宅基地使用权性质与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现行农村宅基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总结宅基地退出的困境。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对实现农村土地要素流转、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破解征地制度的困境、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明晰农村宅基地规模演变的特征与主要驱动因素,可以为科学制定宅基地相关政策提供依据。采用农村居民点数据,核算出2009—2018年中国农村宅基地面积,基于扩展Kaya恒等式建立分解模型,利用LMDI分解方法,剖析了中国农村宅基地的规模特征,量化了影响农村宅基地规模变化的四类驱动因素(集约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经济效应)。结果显示,经济效应和集约效应是促进农村宅基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承担了抑制作用; 2009—2018年,中国农村宅基地规模持续扩大,表明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的抑制作用无法抵消经济效应与集约效应产生的促进作用。为实现宅基地合理配置、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建议加强相关监管、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适当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保障城镇周边紧缺宅基地建房的农村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为规范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对新疆呼图壁县宅基地流转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少数农户愿意以宅基地买卖的形式来改变生活,但多数农户更偏向于租赁方式。村内非法交易、非法占地盛行,并普遍存在土地闲置浪费现象。研究认为目前农村宅基地流转中存在农户缺乏对宅基地流转的了解,且现行政策难以支持农村宅基地多形式流转等问题。提出应通过明晰农村宅基地产权,实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健全农村住宅房屋登记制度等措施共同促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促进农村建房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从严控制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规模农村村民建造住宅,要严格执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从严控制占用耕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同时在修编新—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按照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14.
王策  甘淑  易达 《广东农业科学》2016,43(10):184-192
针对我国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不统一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农户建房预算支出,满足生活、生产、生态需求的消费效用函数,并评价了影响宅基地面积的主要影响因子,以规避过分考虑地域差异而难以制定统一用地标准,从而完善整顿宅基地流转市场,对解决小产权房问题提供借鉴。运用SPS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因子分析对2 000份农户调查问卷进行分析,通过效用函数计算出在满足农户宅基地需求的前提下效用最大化的农村宅基地面积,保证节约用地。结果显示:所需农村宅基地集约用地面积为43.98~54.23 m~2/人,与实际人均农村宅基地面积83.32~105.56 m~2/人存在明显差距。可见,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巨大,不同的村镇都存在宅基地浪费现象,在规范宅基地用地规模过程中,应注重政策的统一性、切实做到合理规划、合理管制,不仅利于村镇自身发展,也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5.
覃炼  张坤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7):121-122,22
通过分析农村宅基地整治的片面性和基本农田整理的局限性,得出现阶段的基本农田整理方式对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和耕地质量逐渐下降的现状改变不大的结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农村宅基地整治的基本农田整理的新方式,即在基本农田整理过程中将位于基本农田周边和内部以及侵占耕地建房的宅基地拆迁,空出的土地开垦成新耕地。经过分析发现该模式能够很好的改善农村宅基地用地粗放以及基本农田质量偏低的现状,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农村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宅基地空置在中国农村非常普遍,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土地资源。从农村宅基地的性质、农村宅基地空置引发的问题、实际处置方法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搞好农村宅基地管理 做好集约用地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宅基地管理是农村的1件大事。列举了宅基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集约用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国人均可使用的土地面积十分有限,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已成为我国土地保护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在我国某些农村宅基地的使用过程中,因意识不强、疏于管理等原因,加之农村人口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住房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大量的土地浪费、村庄环境恶化、村落公共用地和耕地遭挤占,贫富农民之间的住房不公平等现象日益凸显。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宅基地利用的现状,对农村宅基地集约节约利用进行思考,并发表了自己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宅基地整理模式与方法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英  陈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454-2455
农村宅基地用地是一种重要的土地消费形式,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新洲区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概况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论述了新洲区农村宅基地整理与利用的步骤、模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利用水平不断增加,而作为其中重要的后备资源,农村地区的建设用地也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当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资源利用却存在着弊端,主要表现在农村地区宅基地的规模过大,且资源闲置率较高等多个方面,所以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究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及土地利用措施。本文通过分析总结退出宅基地的模式,以此对影响其退出的各种因素进行归纳,最终指出这些因素涵盖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国家政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实践,提出了政府、企业和村集体牵头的3种宅基地再利用模式,以此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增加农村宅基地的价值,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