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专利布局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索国内不同类别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专利,分析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专利在布局方向和专利权主体的差异性特征,提出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配套政策的支撑作用和企业经营的主体作用,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特别是生物、物理、机械防治技术作为下一步研发的重要方向,把构建专利战略作为农作物病虫害专利发展的有效保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农作物的生产种植过程中,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提高产量和农作物质量的重要保障,农作物在维持经济、满足饮食需求、保证人类得以生存等各个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不论是对于管理农田的农民还是对于一个企业公司的白领,都不能够忽视农作物的价值。要培育出高产、高质量的农作物,必然少不了对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以及防治的工作,防治的好坏取决于测报的准确性,测报与防治息息相关,每一步都值得被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发展速度比较快,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同时,农作物病虫害问题却日益严重,制定有效的防治技术,应对农作物病虫害,备受农业领域关注。农作物病虫害问题,不但对农作物自身生长情况与农产品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对我国农业整体发展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针对农作物病虫害,制定有效的防治技术,为我国农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原理基础上,分析了其相关防治技术,并提出了一些防治建议,希望对农作物领域发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国民生活中农作物是必不可少的,其产量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国民生活水平与经济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农作物栽培技术与加强病虫害防治是我国农作物产量提高的重要方法。基于此,真多农作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本文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对内生菌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专利成果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将专利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利用innojoy专利数据库,通过对专利数量、专利申请人、专利申请地域、专利申请技术领域等主要专利指标分析,探讨内生菌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专利申请全球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挖掘该领域的应用价值。内生菌病虫害领域全球Top 10专利申请人主要集中在德国和美国的公司,申请了大量专利,属于实力最强的竞争对手,是最值得关注的申请人。另外,来自中国的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利数量进入全球Top 10,在该领域的专利DPI综合实力非常好,未来发展潜力很大。中国、美国、韩国3国是内生菌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主要专利申请受理国家。技术研究方向主要包括C12N1、A01N63、C05G3,是技术领域值得关注的方向。今后可以在更多的热点技术领域进行研发及成果转化,让更多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户,病虫害的发生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农作物产质量的降低,影响农户的经济收入。该文介绍了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在严格做好植物检疫工作后,要综合利用生物、物理、农业防治技术,同时加强对病虫害防治相关技术的培训,使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保护周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落实,我国在农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农业技术越来越先进。小麦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对北方地区人民的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挂钩。因此,必须要保证北方地区小麦的产量,研究小麦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为主题进行研究,以期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高质、高产是粮食安全稳定的前提,病虫害作为农作物最大的天敌,需要体系化的防治方式。《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的颁布,以立法的方式确立了行政防治体系与防治程序,支持专业化、绿色化的防治技术,为新时期农作物病虫害的规范化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必要从出台背景、重要意义、基本内容及亮点等方面对《条例》进行解读,以更好地施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的常见现象。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采取以预防为主,多方综合治理为辅的方式,利用当前先进的检测技术与防治器械,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但由于某些防御体系不够完善,专业人员匮乏,从而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农作物病虫害生物灾害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农业领域的发展比较迅速,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要充分注重病虫害的防治,这是提高农作物生产质量和产量的关键。玉米作物的种植过程中,也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这就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本文从理论层面对玉米主要的病虫害进行分析,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详细探究,希望能为实际病虫害的防治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专利文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时间属性、地域属性、专利权人属性和技术属性4个角度对国内外作物病虫草害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总结了该技术领域的专利技术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全球作物病虫草害检测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我国近年来在该技术领域研发成果较多;作物虫害和作物病害检测技术是该领域的重点研发技术;在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构成该领域创新主体。对该领域的专利H指数、被引频次、核心专利等质量指标分析发现:国外企业掌握了该领域核心技术,国内高校院所和企业的专利质量有待提升。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发展作物病虫草害检测技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科技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孔明 《农学学报》2018,8(1):44-47
中国是世界上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常年发生1700余种。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经济一体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农作物病虫害问题趋于严重。化学农药是目前中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最主要手段,农药的大量使用在控制有害生物的同时,也带来了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与再猖獗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绿色防控科技,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是中国植物保护科研工作的核心任务,其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重大病虫害种群演替规律的影响,基于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的植保新理论、新方法与新产品,绿色防治关键技术与产品,化学农药精准施药和残留检测追溯技术,智能化植物保护装备,以及区域性病虫害绿色可持续控制模式等。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本文首先在阐述高光谱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原理的基础上,对高光谱遥感技术近年来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按主要大宗作物种类进行分类,体现了高光谱遥感在植保领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对该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铃薯病虫害发生情况与农药使用现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作为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马铃薯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精准扶贫、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但单产水平因病虫害等瓶颈因素的制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下,项目组在马铃薯六大优势产区开展了有害生物疫情监测和农药使用现状普查工作。明确了我国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虫害共计27种,提出以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枯萎病、黑胫病、疮痂病、金针虫、蛴螬、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块茎蛾、蚜虫、蓟马等“六病六虫”为重点防控对象,根据各区域情况兼顾青枯病、环腐病、黄萎病、粉痂病等病虫害的防控。探明了我国马铃薯单位面积农药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分别为17次和40.03 kg·hm -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16次和3.49 kg·hm -2。马铃薯现有农药登记产品防治对象的覆盖范围严重不足,青枯病、疮痂病、粉痂病等重要病虫害面临无登记农药可用的窘境。在农药减施策略方面,提出践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针。建立马铃薯病虫害监测预警和早期精确诊断技术体系,为制定科学防控策略,适时精准施药奠定基础。选育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品种布局。适时播种、合理间套作,从时空两个维度阻隔规避马铃薯有害生物的侵染。种薯源头管控,完善种薯认证监管体系。扩大合格脱毒种薯的应用面积,大力推广种薯处理技术。研发推广化学农药高效施用技术与绿色防控替代技术是实现马铃薯化学农药减施的核心驱动。  相似文献   

15.
As the fourth important staple crop just after rice, maize and wheat, potato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food security, poverty alleviation, cropping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dating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The total harvested area and production of potato in China rank first in the world. However, the yield is much low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world due to a variety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potato. With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the major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s well as pesticide use in potato production were surveyed in the six main production areas. Twenty-seven major potato pests were found in China. Six diseases (i.e. late blight, early blight, black scurf, Fusarium wilt, potato black leg and potato common scab) and six insect pests (i.e. wireworms, chafer grubs, aphids, twenty-eight spot lady beetle, potato tuber moth and thrips) were proposed to be list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management target in all the production areas. Moreover,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of bacterial wilt, ring rot and powdery scab. On the basis of census data, the average number of pesticide application and usage per unit area of potato in China were 17 and 40.03 kg·hm -2,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of 4.16 and 3.49 kg·hm -2. The control target of current registered pesticides did not cover many increasingly severe potato pests, such as bacterial wilt, common scab, powdery scab, and so on. Adoption and spread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were propos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y for reducing pesticide use and costs in potato production. To make scientific pest-management and pesticide reduction strategy, a potato pest early warning system should be developed based on rapid, sensitive and reliable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method. As host plant resistance is the economically feasible options for pests managing,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potato resistant variety 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optimize variety layout.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high-efficient pesticid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lternatives to chemicals are the core drivers to realize chemical pesticide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6.
作物病虫害每年都对作物产生危害,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RNAi是目前最有可能应用于害虫绿色防控的新技术。本文就RNA干扰技术在作物病虫害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RNAi技术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视网络媒体,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病虫测报预警的一种好形式。通过建立病虫数据库、图像库,结合综合防治操作技术的影像资料和实时观察数据,编辑和制作病虫电视预报片,用电视网络媒体发布病虫情报。  相似文献   

18.
作物病虫害预测机理与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作物病虫害防治普遍存在乱用农药等防治方法不当的情况,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隐患。有效的病虫害预测是提高作物植保综合防控水平的关键。综述了作物病虫害预测机理与方法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在预测机理方面,分析了包括气候背景、气象因子、病虫原分布、寄主状况以及种植模式等因素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影响机制,并根据已有研究结果详细阐述了海温、厄尔尼诺、大气环流等气候背景对病虫害的指示作用,以及温度、降雨、湿度、风、光照等气象因子对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侵染速度、传播及分布的影响。在预测模型方面,对病虫害预测模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分静态模型、时序动态模型和空间传播模型等类型介绍了模型对病虫害发生、发展概率、严重程度、扩散方向、流行趋势等方面的预测方法。最后,对作物病虫害预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从数据、分析方法、尺度、研究和应用模式等方面对后续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物多样性对维系农业系统的生态平衡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为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以提高作物产量,该文综述了农业种质资源多样性、农业物质多样性和农业景观多样性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研究进展,提出在现代农业防治中应尽量减少高毒农药的使用,利用农业生态中的生物多样性来持续控制农业病虫害发生的思路,以充分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在作物病虫害防控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湖北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现状与背景、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以及水稻品种抗逆性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