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廉价蛋白代替条纹鲈饲料中的鱼粉养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豆饼、肉骨粉和家禽副产品等廉价蛋白源代替条纹鲈实用饲料中鱼粉的养殖效果。测出投喂饲料2(不含鱼粉、含豆饼29 %、肉骨粉29 %、酒糟10 %)、饲料3(不含鱼粉、含豆饼32 %、家禽副产品28 %)、饲料5(含鱼粉15 %、豆饼44 %)和饲料6(含鱼粉30 %、豆饼26 %)的鱼生长差异不显著 ,而投喂饲料1(不含鱼粉、含豆饼30 %、肉骨粉31 %)和饲料4(含鱼粉7.5 %、豆饼54 %)的鱼生长较差。投喂饲料4的鱼特定生长率(2.14)显著低于投喂饲料2(2.70)、饲料3(2.80)、饲料5(2.68)和饲料6(2.84)的鱼 ,鱼的饲料转换率较高而且鱼体蛋白质(54 %)和水分(70 %)含量较高 ,鱼体脂肪含量(41 %)与投喂其它饲料的鱼近似。证实条纹鲈实用饲料中的鱼粉可全部用廉价蛋白源代替  相似文献   

2.
为测定植酸酶对条纹妒实用饲料磷利用的效果,美国水产科研人员进行了试验。饲料中植物原料占70%,含磷49-7.1g/kg,非植酸磷15-1.7g/kg、试验饲料添加磷酸钾13g/kg使总磷含量为9g/kg,非植酸磷含量为6g/kR。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投喂条纹鲈鱼种14周,不添加植酸酶作对照;。植酸酶处理效果根据鱼体增重、饲料转换率、血清,鳞片和脊椎中的钙磷测定。磷的表现消化率使用Cr2O35g/kg测定。结果表明:投喂添加植酸酶2400U/kg饲料的鱼鳞片和脊椎中的磷浓度提高投喂添加植酸酶饲料的鱼血清中的磷浓度高、结论是条纹鲈实用饲料中添加植…  相似文献   

3.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都可以产生能量以供鳖体需要,如果前两者供给不足,价格昂贵的蛋白质便要作为能量被消耗。碳水化合物是最廉价、最容易得到的能源物质,因此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蛋白质的能耗,从而提高经济效益。1 精制饲料中碳水化合物节约蛋白质的效果精制饲料是指以酪蛋白为蛋白源的配合饲料。在此种饲料中碳水化合物节约蛋白质的功效见表1。表1 稚鳖精制饲料中碳水化合物节约蛋白质的效果组别饲料中营养物质含量(%)蛋白质可消化糖类α-淀粉脂肪日增重率(%)蛋白质效率鳖每千克增重所需蛋白质(g)试验期(d)资…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下,研究混合动物蛋白在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替代饲料中低温干燥鱼粉后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生长性能和体成分的影响.混合动物蛋白由鸡肉粉、牛肉骨粉、喷雾血球干燥粉、水解羽毛粉以40:35:20:5的比例组成,分别在高蛋白质水平和低蛋白质水平下替代0、50%、75%和100%的低温蒸汽干燥鱼粉.选取初始均重为(13.3±0.1)g的花鲈72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1种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在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下,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花鲈的末均重、增重率及能量沉积率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体成分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同一蛋白质水平下,用混合动物蛋白替代鱼粉可显著降低花鲈的末均重、成活率、增重率、摄食率、蛋白质沉积率、能量沉积率、脏体比及全鱼粗蛋白质、总能和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升高花鲈的饲料系数和全鱼水分、灰分含量(P<0.05).蛋白质水平和替代水平对花鲈的生长性能和体成分各指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由此得出,在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下,饲料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花鲈的生长性能,但对体成分指标无显著影响.混合动物蛋白替代鱼粉水平显著影响花鲈的生长性能和体成分指标,混合动物蛋白对鱼粉的替代水平应低于50%.  相似文献   

5.
加州鲈作为国内比较热门的养殖鱼类,也是华南地区当前最有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其养殖正处在冰鲜鱼转饲料的转型阶段,旧营养供给方式严重制约了加州鲈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加州鲈的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纤维素等方面的营养需求,对今后加州鲈配合饲料的研发和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廉价蛋白源豆饼、肉骨粉、家禽副产品等代替条纹鲈实用饲料中的鱼粉之效果进行了测定。测出投喂饲料2(含鱼粉0%、豆饼29%、肉骨粉29%、洒糟10%)、饲料3(含鱼粉0%、豆饼32%、家禽副产品28%)、饲料5(含鱼粉15%、豆饼44%)和饲料6(含鱼粉30%、豆饼26%)的鱼平均体重72g,生长差异不显著。投喂饲料1(鱼粉0%、豆饼30%、肉骨粉31%)和饲料4(含鱼粉7.5%、豆饼粉54%)的鱼平均体重较低(55g)。投喂饲料4的鱼之特定生长率(2.14)显著低于饲料2(2.70)、饲料3(2.80)、饲料5(2.68)和饲料6(2.84)的鱼,但饲料转换率较高,且整体蛋白质(54%)和水分(70  相似文献   

7.
酵母水解物对加州鲈幼鱼生长性能及免疫酶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水解物对加州鲈幼鱼生长性能和免疫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均质量(3.92±0.15)g的加州鲈540尾,随机分成6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鱼,分别投喂添加0、0.5%、0.9%、1.3%、1.7%和2.1%的酵母水解物的6种等氮(蛋白质含量为40.0%)、等脂(7.0%)试验饲料,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表明:酵母水解物能提高加州鲈的生长性能。当其添加水平为1.3%时,加州鲈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均达到最高(分别为359.54%、2.54%/d和236.97%),酵母水解物添加水平为1.7%时饲料系数(FCR)达到最低(为1.35)。以WGR、SGR、PER、FCR为指标,利用曲线回归分析表明,加州鲈生长性能最佳时酵母水解物的添加水平为1.51%~1.69%;一定范围内的酵母水解物能够改善加州鲈肝脏免疫能力。酵母水解物添加水平为1.3%时,其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最高,而添加水平为1.7%时,酸性磷酸酶(AC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最强,但1.3%~2.1%添加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加州鲈生长性能和免疫能力,酵母水解物最适添加水平为1.51%~1.69%。  相似文献   

8.
通过16周的生长试验,比较研究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和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 Brandt)生长和肉质的影响。2种试验鱼的对照组饲料均以低温蒸汽干燥鱼粉(白鱼粉)作为唯一蛋白质源,花鲈对照组饲料含56.9%的白鱼粉,粗蛋白质含量为40%,命名为LJ-FM;西伯利亚鲟对照组饲料含51.0%的白鱼粉,粗蛋白质含量为36%,命名为AB-FM。以混合植物蛋白质(豆粕∶谷元粉为1.00∶1.67,粗蛋白质含量为64.84%)在等氮等能的基础上分别替代对照组饲料中25%、50%、75%、100%的鱼粉,并相应命名为LJ-PPB25、LJ-PPB50、LJ-PPB75、LJ-PPB100和AB-PPB25、AB-PPB50、AB-PPB75、AB-PPB100。花鲈的初始体重为(7.34±0.01)g,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西伯利亚鲟的初始体重为(49.48±1.00)g,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2尾。结果表明: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花鲈的摄食率显著下降(P<0.05);末均重以LJ-PPB25组最高,显著高于LJ-PPB75和LJ-PPB100组(P<0.05);LJ-PPB100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花鲈全鱼的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粗蛋白质含量和总能无显著变化(P>0.05)。各组西伯利亚鲟的摄食率、末均重、饲料系数及体成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替代水平下,西伯利亚鲟肌肉中各个游离氨基酸含量均远高于花鲈。一定水平(≤75%)的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能显著提高花鲈肌肉中总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的含量以及西伯利亚鲟肌肉中总游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P<0.05)。对于花鲈,摄食含混合植物蛋白质饲料后肌肉中游离组氨酸(生物胺的前体物)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西伯利亚鲟肌肉中游离组氨酸含量却随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水平的上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AB-PPB100组最低,显著低于除AB-PPB75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随着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水平的上升,花鲈肌肉游离氨基酸中牛磺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以对照组最低,显著低于除LJ-PPB100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但对西伯利亚鲟没有显著影响(P>0.05)。2种试验鱼鲜鱼片的质构特性差异较大,但熟鱼片差异较小。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对2种试验鱼鲜鱼片和熟鱼片质构特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2种试验鱼鲜鱼片的剪切力差异较大,西伯利亚鲟要远高于花鲈,但二者均未随着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水平的上升而发生显著变化(P>0.05)。2种试验鱼鲜鱼片中胶原蛋白含量差异较小,且随着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水平的上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均在替代水平为25%时达到最高值。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对花鲈鲜鱼片的滴水损失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降低了西伯利亚鲟鲜鱼片的滴水损失,且在替代水平为50%和100%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LJ-PPB25组花鲈的肌纤维密度显著低于LJ-PPB100组(P<0.05),但AB-PPB25组与AB-PPB100组间西伯利亚鲟的肌纤维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生长及肉质结果,花鲈饲料中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的水平不宜高于50%。混合植物蛋白质完全替代鱼粉不影响西伯利亚鲟的生长,但考虑肉质指标建议最高替代水平为75%。  相似文献   

9.
《饲料工业》2017,(6):23-29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小球藻醇提物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和消化酶活的影响,选取初始体均重为(35.06±0.06)g的花鲈48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0.1%、0.3%、0.5%、1.0%和1.5%小球藻醇提物的试验饲料。试验为期42 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小球藻醇提物对花鲈成活率(SR)、肝体比(HSI)、脏体比(VSI)及肥满度(CF)无显著影响,特定生长率(SGR)及蛋白质效率(PER)有提高趋势,饲料系数(FC)呈现降低趋势(P>0.05)。饲料中添加小球藻醇提物对花鲈体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CF)有提高趋势(P>0.05)。饲料中添加小球藻醇提物对花鲈血清中血糖(GLU)、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蛋白(TP)、球蛋白(GLO)及尿素氮(UN)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量为0.3%时谷草转氨酶(AST)酶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小球藻醇提物显著降低花鲈肠道蛋白酶酶活(除0.3%组外)和淀粉酶酶活(P<0.05),肝脏蛋白酶酶活有提高的趋势(P>0.05)。饲料中添加小球藻醇提物,对于提高花鲈的生产性能、改善体组成有一定的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为评估指标,花鲈饲料中小球藻醇提物的适宜添加范围为0.3%~1.0%。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蛋白质源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及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体成分、肌肉游离氨基酸组成及鱼片质构特性的影响。设计草鱼和花鲈饲料各3种,分别等氮等能。3种草鱼试验饲料分别为以鱼粉为唯一蛋白质源的CI-FM组(对照组),以混合植物蛋白质(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80%鱼粉的CI-PPB80组及以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100%鱼粉的CI-PPB100组。3种花鲈试验饲料分别为以鱼粉为唯一蛋白质源的LJ-FM组(对照组),以混合植物蛋白质(棉籽浓缩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50%鱼粉的LJ-PPB50组和以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100%鱼粉的LJ-PPB100组。草鱼初始体重为(153.40±0.30)g,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花鲈初始体重为(12.97±0.03)g,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饲喂8周后,检测2种试验鱼的体成分、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及鱼片质构特性、剪切力、滴水损失及胶原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CI-FM组相比,CI-PPB100组草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花鲈肌肉粗脂肪含量则随替代水平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现为LJ-PPB50组显著高于LJ-PPB100组(P0.05)。草鱼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及生物胺前体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花鲈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及呈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生物胺前体含量显著升高(P0.05)。2种试验鱼肌肉中存在各自的特异性成分。2种试验鱼生、熟鱼片的质构特性差异较大。草鱼的CI-FM组和花鲈的LJ-FM组生鱼片的硬度、黏性、咀嚼力、回弹力及剪切力均分别显著高于同鱼种的其他2组(P0.05)。对于熟鱼片,草鱼的CI-PPB80组内聚力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花鲈的LJ-PPB100组硬度及黏附性显著高于LJ-FM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结果,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降低了草鱼和花鲈鱼体脂肪的蓄积,对草鱼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不造成影响,使花鲈肌肉呈味氨基酸含量下降,必需氨基酸含量减少,生物胺前体含量升高,货架期缩短;高植物蛋白质源饲料使得草鱼和花鲈的肉质均出现明显下降,而高鱼粉饲料可以保证2种试验鱼有较高的肉质。  相似文献   

11.
美国水产研究人员分析了条纹鲈鱼片中的氨基酸含量。测出精氨酸含量为12.5g/kg、组氨酸含量为5.1g/kg、异亮氨酸含量为8.0g/kg、亮氨酸含量为17.1g/kg、赖氨酸含量为20.2g/kg、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为9.2g/kg、苯基丙氨酸和酪氨酸16.0g/kg、苏氨酸9.8g/kg、色氨酸1.9g/kg、结页氨酸9.1g/kg、。投喂条纹鲈的饲料含消化能13.39MJ/kg时,条纹鲈对饲料中精氨酸的需要量为14g/kg、对组氨酸的需要量为6g/kg、对异亮氨酸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评定安徽及其周边地区非常规饲料的营养价值,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提出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分类方法,对安徽省的合肥市、六安市、安庆市、铜陵市、亳州市、宿州市和河南省信阳市及甘肃省、黑龙江两省采集的21个非常规饲料样品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并通过CNCPS方法计算出饲料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分。结果显示,宿州花生桔秆可溶性蛋白占粗蛋白质(SCP/CP)比例最高(55.92%),合肥麦秸最低(6.85%);合肥油菜秸秆木质素(ADL)最高(23.16%),合肥稻草ADL最低(4.14%)。蛋白质中真蛋白的含量以合肥笋壳最高(99.83%),以宿州麦秸最低(44.96%);碳水化合物中不可利用纤维(CC)以宿州花生壳最高(47.94%),以合肥笋兜最低(10.74%)。结果表明,CNCPS体系较全面的评定了非常规饲料的营养特性,反映了非常规饲料的优劣程度,可作为安徽地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在东北农区奶牛业的应用提供基础理论数据,应用CNCPS体系提出的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分类方法,对东北农区27种典型奶牛饲料进行粗蛋白质(CP)、非蛋白氮(NPN)、可溶性蛋白质(SCP)、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ADIP)、中性洗涤不溶蛋白质(NDIP)及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和淀粉(Starch)进行了测定,并通过CNCPS提出的计算方法计算了饲料粗蛋白质中的非蛋白氮(PA)、快速降解蛋白质(PB1)、结合蛋白质(PC)、中度降解蛋白质(PB2)、慢速降解蛋白质(PB3)和碳水化合物中的不可利用纤维(CC)、可利用纤维(CB2)、淀粉、果胶(CB1)和糖类(CA).结果表明:SCP/CP的比例以大庆地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最高(68.74%),沈阳湿啤酒糟最低(4.12%);ADL/NDF比例则以鞍山苹果渣最高(34.51%),沈阳大麦为最低(2.46%).蛋白质中真蛋白质的含量以沈阳地区豆粕为最高(97.07%),以大庆地区全株玉米青贮最低(26.81%);碳水化合物中不可利用纤维(CC/CHO)比例则以鞍山苹果渣最高(65.01%),齐齐哈尔玉米为最低(1.60%).由结果可知,CNCPS体系分析方法测定指标较多,能够全面反映了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在奶牛体内的消化吸收,建议今后可作为东北农区评定奶牛饲料营养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高脂肪饲料中添加外源脂肪酶对花鲈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6.26±0.02)g的花鲈60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正对照组(G+组)饲喂高蛋白质低脂肪(41.76%粗蛋白质和8.34%粗脂肪)的正常饲料,对照组(G0组)饲喂低蛋白质高脂肪(37.64%粗蛋白质和11.15%粗脂肪)饲料,试验组(G100、G200、G400和G800组)分别饲喂在低蛋白质高脂肪饲料中添加100、200、400和800 mg/kg脂肪酶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与G+组相比,G0组花鲈的终末体重、增重率、摄食量和肝体比均升高(P0.05),脏体比和脂体比显著升高(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P0.05),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下降(P0.05),脂肪酸C16∶1-n9和C18∶3-n3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2)与G0组相比,试验组的终末体重和增重率降低;其中G800组终末体重、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增加(P0.05),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脏体比和脂体比降低(P0.05),中肠脂肪酶和肝脏蛋白酶活性降低(P0.05),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下降(P0.05);G200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由此可见,饲料脂肪可以节约部分蛋白质,低蛋白质高脂肪饲料对花鲈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等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脏体比和脂体比。在低蛋白质高脂肪饲料中添加脂肪酶,花鲈生长性能有所降低,对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粗脂肪和部分脂肪酸表观消化率下降,但脏体比和脂体比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膨化饲料中高碳水化合物对大规格草鱼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小麦和小麦麸为主要碳水化合物源,分别设置不同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水平为P30C31(C1组)、P28C34(C2组)、P26C37(C3组)、P24C40(C4组)、P22C43(C5组)、P20C46(C6组)、P18C49(C7组)的七组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草鱼,初始体重为(398.6±5.9) g,采用水库网箱养殖(2 m×2 m×2 m),试验持续16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有升高趋势,当膨化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水平达到40%及以上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膨化饲料中的高碳水化合物水平对草鱼肝脏糖酵解酶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糖异生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与正常碳水化合物水平C3(37%)组相比,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水平升高至C7(49%)使得葡萄糖激酶(GK)、己糖激酶(HK)、1,6-二磷酸果糖酶(FBPase)活性显著下降(P0.05),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总的来说,从大草鱼肝脏糖代谢角度而言,在饲料中添加31%~37%水平的碳水化合物时,可以有效促进大规格草鱼肝脏糖酵解能力,而摄食49%的高碳水化合物水平膨化饲料会对草鱼糖酵解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任春燕 《中国饲料》2022,1(1):33-37
本试验采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中划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方法,测定反刍动物常见9种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并对其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分进行计算、分析.结果 表明:粗饲料的可溶性粗蛋白质(SCP)中以非氮白蛋(NPN)为主,真蛋白质含量较低;苜蓿粗蛋白质(CP)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较高,P...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大规格花鲈饲料缬氨酸的需求量。配制饲料缬氨酸水平为1.12%、1.54%、6组,每组3个重复)进行10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末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随饲料缬氨酸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高点在1.96%组。摄食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随饲料缬氨酸的增加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趋势。饲料缬氨酸水平对鱼体组成及肌肉必需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肝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随饲料缬氨酸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本试验条件下,以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为评价指标,大规格花鲈饲料缬氨酸的需求量为2.14%~2.17%饲料干物质(5.07%~5.14%饲料蛋白)。  相似文献   

18.
加州鲈常用饲料原料的可利用氨基酸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用Cr2O3 间接测定法测定了加州鲈对秘鲁鱼粉、国产鱼粉、豆粕、麦麸、次粉、酵母粉等6种常用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 ,加州鲈对这6种原料的蛋白质消化率和总氨基酸消化率分别为 :86.09 %和90.12 %、84.12和90.00 %、76.86 %和82.85 %、61.22 %和75.45 %、67.49 %和76.27 %、72.29和81.30 %。动物性原料的消化率均高于植物性原料。经分析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与原料中的粗纤维含量呈负的直线相关系(蛋白质消化率与粗纤维含量rp = -0.9488,P<0.01;氨基酸消化率与粗纤维含量rA = -0.9133,P<0.05)。  相似文献   

19.
条纹鲈是美国重要的商品鱼类和游钓鱼类,近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都引入这种鱼种在池塘中养殖。此鱼广温性,耐精养,摄食配合饲料。美国精养条纹鲈饲料配方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用CNCPS体系评定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奶牛饲料营养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体系(CNCPS)提出的蛋白与碳水化合物分类方法,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15种典型奶牛饲料进行粗蛋白质(CP)、非蛋白氮(NPN)、可溶性蛋白(SP)、酸性洗涤不溶蛋白(ADIP)、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DIP)及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和淀粉进行了测定,并通过CNCPS提出的计算方法计算了饲料粗蛋白质中的非蛋白氮(PA)、快速降解蛋白质(PB1)、结合蛋白质(PC)、中度降解蛋白质(PB2)、慢速降解蛋白质(PB3)和碳水化合物中的不可利用纤维(CC)、可利用纤维(CB2)、淀粉、果胶(CB1)和糖类(CA)。结果表明:CNCPS体系分析方法测定指标较多,能够全面反映饲料的营养成分在奶牛体系的消化吸收,建议黑龙江省应用CNCPS体系对奶牛饲料营养价值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