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铁是生猪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多种氧化酶的重要原料.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元素仅有30~50毫克,而哺乳仔猪生长发育每天需7~8毫克铁,仔猪哺乳每天从母乳中获得的铁元素不足1毫克.因此出生后未采食其他饲料的仔猪仅靠从母乳中获取铁元素,如得不到补充,就极易引起黏膜苍白、下痢、生长发育不良等缺铁性贫血病.冬春季节青绿饲料缺乏,仔猪失去了从饲料中补铁的机会,极易发生缺铁性贫血,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冬春季节喂养仔猪务必注重补铁.  相似文献   

2.
铁元素是猪体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多种氧化酶的重要原料。如果猪体中缺乏这种原料,仔猪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据资料表明,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仅有30~50毫克,而哺乳仔猪生长每天需要7~8毫克铁,但它们每天从母乳中获得的铁不足1毫克,所以出生后1个月以内的仔猪仅靠从母乳中获得铁元素,而得不到其它形式的补充,就容易发生贫血、下痢、发育不良等缺铁性贫血。正常情况下,仔猪有个生理性贫血期,若铁供应不足或不及时,则难以渡过此期。夏秋青草旺盛期放牧或补饲青草的母猪及仔猪,可从青草中获得一定量的铁,而冬季…  相似文献   

3.
铁元素是生猪生命活动中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它是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多种氧化酶的重要原料.据相关资料显示,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元素仅有30~50毫克,而哺乳仔猪正常生长发育每天约需要7~8毫克铁,仔猪哺乳每天从母乳中获得的铁元素不足1毫克,因此出生后未采食其他饲料的仔猪仅靠从母乳中获取铁元素,而得不到其他途径的补充,就极易引起仔猪发生粘膜苍白、下痢、生长发育不良等生理性缺铁性贫血病状.  相似文献   

4.
铁元素是猪体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是造血的重要原料。如果猪体中缺乏这种原料,仔猪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哺乳仔猪生长每天需要7~8毫克铁,但它们每天从母乳中获得的铁不足1毫克。供需之间的差距使仔猪出现一个生理贫血期,所以出生后1个月以内的仔猪如果仅靠从母乳中获得铁元素,  相似文献   

5.
铁是生猪生命活动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多种氧化酶的重要原料。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元素仅有30~50毫克,而哺乳仔猪正常生长发育每天约需要7~8毫克铁,仔猪哺乳每天从母乳中获得的铁元素不足1毫克。因此,出生后未采食其他饲料的仔猪仅靠从母乳中获取铁元素,而得不到其他途径的补充,就极易引起仔猪发生黏膜苍白、下痢、生长发育不良等生理性缺铁性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6.
铁元素是猪体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多种氧化酶的重要原料。如果猪体中缺乏这种原料,仔猪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而导致大量死亡。据资料表明,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仅有30~50mg,而哺乳仔猪生长每天需要铁7~8mg,但它们每天从母乳中获得的铁不足1mg。所以生后2~3周的仔猪仅靠从母乳中获得的铁元素,而得不到其他形式的补充,就容易发生贫血、下痢、发育不良及死亡等缺铁性贫血病。正常情况下仔猪也有个生理贫血期,若铁供应不足或不及时,则难以度过此期。夏季青草旺盛期,放牧或补饲青草的母猪及仔猪…  相似文献   

7.
1.仔猪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仔猪阶段的生长速度极快(20日龄时可达出生体重的4~5倍),每天维持其生长代谢需铁7~15毫克。而哺乳仔猪每天从母乳中获得的铁仅够维持其3~5天的生长代谢需要,如果不及时补铁,就会造成仔猪的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8.
初生仔猪普遍存在缺铁性贫血。仔猪初生时体内铁的储存量约为40 ̄50毫克,而正常生长的仔猪每天约需铁10毫克左右,仔猪初生几天内即感缺铁。仔猪从初生到开始吃料共需铁200毫克,仔猪每天只能从母乳中获得1毫克。即使给母猪补铁,也不能提高乳汁中的铁含量,而仔猪从饲料中直接吸收利用铁需要到20日龄左右。显然,初生仔猪必须补铁,否则到10日龄左右即会出现因缺铁而导致的食欲减退、皮肤苍白、被毛粗乱、生长停滞等。初生仔猪的补铁通常在仔猪出生后2 ̄3天,肌肉或皮下注射铁制剂,如注射葡聚糖铁或牲血素1 ̄2毫升(每毫升含铁50 ̄150毫克),也可将2…  相似文献   

9.
<正>哺乳仔猪生长每天需铁7~8毫克,但仔猪每天从母乳中获得的铁不足1毫克。因此,出生后1个月以内的仔猪仅靠从母乳中获得铁,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正常情况下,仔猪有个生理性贫血期,若铁供应不足或不及时,则难以度过此期夏秋青草旺盛期补饲青草的母猪及仔猪,可从青草中获得一定量的铁,而冬季及早春枯草期,青绿饲料严重不足,猪失去自然补铁的机会,也会发生严重的缺铁性贫血,导致死亡或生长发育不良。所以,冬春季节须严防仔猪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0.
猪血可治猪缺铁仔猪吮乳期,体内贮铁很少,仅为40~50毫克,但随日龄的增长,对铁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每天约需7克才能满足生理需要。而泌乳母猪体内含铁量不足,每天仔猪从母乳中所获得的铁仅为1毫克,泌乳期内母猪体内含铁量仅能满足2~4周龄仔猪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刘志锋 《新农村》2001,(3):17-17
1.病因分析随着新法养猪技术的大力推广,软栏改硬栏后,仔猪不能与土壤直接接触(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铁),而母乳中又缺乏某些微量元素而引起贫血病。据报道,初生仔猪体内含铁量仅30~50毫克,而正常生长则每头每日需要7~8毫克,每头仔猪每日从母乳中得到的铁元素不到1毫克。如不及时补  相似文献   

12.
1.充分利用杂交优势。采用二元杂交猪,可比纯种猪日增重提高15%-20%,三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提高约25%。2.早补铁。仔猪刚出生后,每天需要摄入7毫克铁,而从母乳中只能获取1毫克铁。如仔猪肌注1毫升血铁素,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3.
1.仔猪出生后,每天需要补铁6毫克,但从奶中只能获得1~2毫克的铁。 2.母、仔猪常被关在水泥圈内,除了从饲料中获得铁以外,无法从含铁丰富的土壤中获得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铁是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新生仔猪体内铁的储备以及从母乳中获得的铁都不足以满足仔猪的正常需要,若无有效的补铁方式,仔猪极易发生贫血,感染其他疾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目前补铁的铁源主要有无机铁、有机铁以及新型的补铁剂氨基酸螯合铁等。文章就不同铁源的生物学利用率及在仔猪上的补充方法、应用效果作一系统介绍,为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正> 1 要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大量试验结果证实,采用二元杂交猪,可比纯种猪提高日增重15%~20%,三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提高25%左右。 2 要早补铁。仔猪刚出生后,要靠母乳生活,每天需要7mg铁,而仔猪从母乳中只能获取1mg铁,仔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因出现缺铁性贫血而影响生长速度,为此,一定要早补铁,生产上  相似文献   

16.
仔猪缺铁性贫血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屡见不鲜,尤其是集约化养猪场,此病更加容易发生.初生仔猪生长速度快,每日大约需要7毫克左右的铁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而仔猪体内铁的贮备量只有40~50毫克左右,仔猪每天自母猪乳汁中摄取的铁在1毫克左右,在以母猪乳汁为唯一食源性铁源的情况下,如不及时补铁,将导致仔猪血液中血红素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仔猪出生后至20日龄,每天需铁7~11毫克,但出生时体内贮备的铁.仅有50毫克,到 3周龄开始吃料前,共需200毫克,而母乳中含铁量很少(每100克乳中含铁0.2毫克),仔猪从母乳中每日仅能获得1毫克的补充,而给母猪补饲铁也不能提高乳中铁的含量.这时候的小猪若不补充外源铁,将会导致食欲减退、营养不良、被毛散乱、皮肤和粘膜苍白、生长停滞,并诱发白痢、肺炎等疾病[1],给猪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补铁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注射牲血素和灌服硫酸亚铁溶液.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效果更好呢?为此,我们做了牲血素与硫酸亚铁对仔猪生长发育影响的对比试验.1 试验材料1.1 试验猪的选择我们在农一师八团养猪场的春产猪中选择了健康无病、体膘较好的临产母猪8头,待其产仔后,将每窝内仔猪分为两组(多的寄养给别的母猪),两组间初生重近似相等.由于选择了同一窝内二组对照,减少了其它因素的干扰,使本试验更符合科学性.二组中一组注射牲血素,另一组口眼硫酸亚铁溶液.1.2 试验药品1.2.1 我们使用的是广西制药厂生产的1000片瓶装的硫酸亚铁片,每片含硫酸亚铁 0.3克.  相似文献   

18.
据报导,初生仔猪全身铁贮备为30~52.3毫克,其中70~80%构成血红蛋白,肝脾中仅贮备6~8毫克。倘若初生仔猪不补铁,仅靠吃母奶,而奶中铁的含量又极低,仔猪往往会发生贫血,由此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僵猪。因此,对初生仔猪补铁是促进仔猪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在采用人工补铁方法的同时对不同铁制剂的补铁效果进行比较,以筛选出效果好、价格低、使用方便的铁制剂,推广于养猪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仔猪的春季死亡率较高,其中一个很关键因素就是缺铁。科学补铁是提高仔猪存活率的重要手段。铁元素是猪体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多种氧化酶的重要原料。如果猪体中缺乏这种原料,仔猪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据资料表明,初生仔猪体内储  相似文献   

20.
<正>铁元素是生猪生命活动中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它是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多种氧化酶的重要原料。如果猪体中缺乏铁元素,仔猪就会出现被毛粗乱无光泽,皮肤及可视粘膜苍白,并伴有下痢、生长发育不良等缺铁性贫血症状。据相关资料显示,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元素仅有30~50mg,而哺乳仔猪正常生长发育每天约需7-8mg铁,仔猪每天从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