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而引起的,以夜盲、上皮细胞变性、萎缩、角化和骨骼发育不良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家禽对维生素A缺乏较为敏感,幼禽贮存维生素A的能力比成年禽低得多,因此,幼禽更易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1.病因。长时期使用胡萝卜素或维生素A含量过低的饲料喂家禽,  相似文献   

2.
一、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而引起的,以夜盲、上皮细胞变性、萎缩、角化和骨骼发育不良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家禽对维生素A缺乏较为敏感,幼禽贮存维生素A的能力比成年禽低得多,因此,幼禽更易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1.病因。长时期使用胡萝卜素或维生素A含量过低的饲料喂家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益生菌对行肠内营养治疗患者肠道适应性的调节作用,采用随机数表将157 例患者分为研究组(n=101)和对照组(n=56),进行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根据Harris-Benedict公式测算基础能量消耗,氮供给量0.2 g/(kg?d),研究组给予肠内营养+益生菌,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治疗期10 d。统计患者的基础人口学资料及临床信息,于肠内营养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0天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等指标,评价肠道及肾脏等重要脏器的营养代谢状况。结果表明:肠内营养治疗后第10天,2 组患者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7,(5):158-165
旨在研究空肠内营养疗法对犬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采用主胰管内保持一定压力逆行注入5%牛磺胆酸钠胰蛋白酶混合液(1 m L/kg)诱导犬急性胰腺炎模型。急性胰腺炎犬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TPN)、24 h肠内营养组(EN-1)、72 h肠内营养组(EN-2)、120 h肠内营养组(EN-3)和假手术组(S),每组6只犬。诱导后,EN组分别在24、72、120 h实施空肠营养,治疗期为7 d。造模后第2、4、6、8天观察胰淀粉酶、D-乳酸、血浆内毒素、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等指标确定合适的营养时机。试验第8天取各组犬胰腺组织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取空肠、回肠组织作HE染色,观察肠黏膜形态。结果:造模后,TPN组、EN组淀粉酶含量明显高于S组,第8天后EN组相比TPN组淀粉酶含量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D-乳酸、血浆内毒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方面,S组各时间点均低于EN组、TPN组(P0.05);EN-1在第4天与TPN组、EN-2组、EN-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N-2组在第6天与TPN组、EN-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N-3在第8 d与TPN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组织病理学可以看出,EN组胰腺组织、肠黏膜损伤较TPN组轻,肠绒毛较TPN完整;EN组肠内营养启动越早,绒毛越整齐、小肠黏膜越厚。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并没有加重犬AP的病情,120 h内启动肠内营养治疗犬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动物营养疗法包括肠外营养疗法和肠内营养疗法。临床营养治疗,特别是危重患病动物的营养治疗非常重要,合理平衡的营养,不仅可以增强患病动物的免疫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可以提高患病动物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缩短愈合时间,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动物营养治疗在临床综合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动物营养疗法及其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幼禽生长发育的速度取决于遗传因子(品种、品系)。生活的环境条件,好的或不好的遗传显性。外界作用于机体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幼禽从生后第一天起的全价营养。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在鸭的日粮中,复合微量元素的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对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的深入,以小肠氨基酸为基础的新蛋白质体系逐步代替传统的粗蛋白或可消化粗蛋白等营养体系,新的体系更能反映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代谢的实质,从而准确地指导饲养实践。小肠氨基酸的数量及比例不仅影响氨基酸在肠内的吸收和利用,而且和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及成本  相似文献   

8.
<正>生命早期营养与健康状况关系密切,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的营养的好坏对乳仔猪生长发育及以后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功能不完善,不能很好的适应肠内营养,容易引起腹泻等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9.
小肠理想蛋白质及其在绵山羊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理想蛋白质及其在绵山羊营养中的应用中国农业大学动科院李福昌①冯仰廉河北省文安县畜牧水产局刘铁梁李国强高维芳近年来人们对绵山羊小肠氨基酸的需要愈来愈重视,小肠氨基酸的数量及比例不仅影响到肠内的吸收和利用,而且和绵山羊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小肠氨基酸多...  相似文献   

10.
1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原理 1.1动物的消化系统特别是肠内有上百种、数百亿的细菌形成的肠内菌丛,它与动物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肠内菌丛在发挥各种营养生理等作用的同时,还可抑制原菌增殖等防御感染的作用。家畜的大肠菌病、沙门菌病以及梭状芽胞杆菌病的发生都与肠内菌的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使肠内菌丛的平衡保持正常,对保护动物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犊牛代乳品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乳品研究集中在降低代乳品费用和提高产品饲用性能两个方面,包括了解犊牛的营养需要,非乳蛋白源的加工和应用,乳蛋白的代替水平,饲喂方法和犊牛管理等.目前对犊牛营养需要的了解,不如对其他幼畜幼禽的了解深入.  相似文献   

12.
Boldu.  G  张庚华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4):40-41
断奶是一个多种外部因素包括畜舍、温度和同伴变动等的突然改变过程,其中以营养的改变最为重要。这时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的乳脂由谷物淀粉所代替,可以完全消化的酪蛋白变成了消化率较低的植物蛋白,且饲料中又增加了新的成分粗纤维。因此,在哺乳期作用很小的肠道须变得发达起来。而且断奶后,仔猪再吃不到温热的液体母乳,却是干料。对断奶仔猪唯一的威胁是肠内菌丛。断奶后仔猪几乎所有非传染性疾病和大部分生产性能下降都是由肠内微生物引起的。尽管断奶后仔猪肠道里的酶和肠粘膜(免疫反应能力、形态学)能适应固体饲料,但尚不能适应肠内菌丛,  相似文献   

13.
通过日粮营养调控改善仔猪消化环境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胃肠道消化环境的改善途径 ,主要通过改善胃肠道微生态、有效降低pH值、激活消化酶、补充添加营养调控等途径来解决 ,以促进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通过日粮营养和非营养调控物质措施 ,充分挖掘仔猪机体生理机制的巨大潜力 ,调动、激发和强化仔猪自身系统自我营养调控功能 ,定向控制和调节仔猪机体行为机制 ,就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仔猪生长性能 ,有效降低仔猪腹泻率。1 改善胃肠道微生态环境1.1 应用微生物制剂 (益生素 )通过日粮中添加有益菌来抑制肠道有害菌群 ,加快有益菌群的增殖 ,形成优势的有益菌群 ,中和肠内毒素 ,达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创伤应激状态下,肠道GLN利用率升高,如果营养供给不足,会发生肠粘膜饥饿,导致肠粘膜萎缩。给烧伤大鼠提供GLN,结果氮丢失减少,肠粘膜萎缩减轻。因此,在创伤应激时经肠内或肠外GLN营养支持可维持肠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减少骨骼肌蛋白分解,改善氮平衡,降低应激代谢反应。而且,供给GLN还可维持和恢复肠粘膜屏障结构,  相似文献   

15.
肠内营养剂分类及在宠物临床上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功能性肠内营养治疗,指完全不进食天然的食物,而是需要通过口服或者管饲的方法,提供一种人工制成含有全营养素的制剂。近几年研究得出,通过完全禁食和提供肠外营养使"肠道休息"的基础治疗方法并没有治疗肠道的作用。在肠道功能尚且存在,且无穿孔、严重腹泻、大面积出血以及中毒性巨结肠等症状,应首先考虑肠内营养治疗方法。1肠内营养制剂的优点肠内营养(EN)是指通过口服、鼻或消化道管饲机体需求的营养物质。不断发展的临床营养方式,不仅仅只有通过  相似文献   

16.
师昆景  吴灵英 《中国家禽》2007,29(17):51-54
在上世纪90年代,肠内营养(enternal nutrition,EN)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肉禽行业尤其是在雏禽阶段,肠内营养也有了很大的进展.雏禽在出壳前后要经历营养补给动力学上的转变,因而其肠道功能和形态发育状况直接关系到雏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相似文献   

17.
初百吉 《中国乳业》2023,(7):103-107
中国肿瘤患者数量逐年攀升,肿瘤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主要因素之一,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又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严重影响肿瘤患者预后,降低对手术、放疗和化疗耐受性和敏感性。因此,改善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肿瘤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粉(简称“肿瘤特医粉”)是根据肿瘤患者的代谢特点研制,有针对性补充营养,改善营养不良。本文对肿瘤特医粉的营养素特点及目前适用于肿瘤患者营养补充产品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得出现适用于肿瘤患者的产品类别以药品和肠内营养制剂为主,特医类产品只有一款。  相似文献   

18.
<正> 家禽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问题矿物质营养是与日粮结构、蛋的形成节律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由于石灰石矿物质饲料日益缺乏,传统使用的白垩矿藏和贝壳贮备枯竭,保证家禽对钙需求的矛盾激化。利用石灰石作为幼禽的钙源,颗粒直径在1.5—2毫米范围内,成年禽在2—3毫米范围内,可使家禽成活率高达95—97%,  相似文献   

19.
雏鸡软骨病,是三周龄以后雏鸡常见营养性疾病之一。本病在我县属幼禽新发病。1982年9月到1983年5月在四个专业户、场先后发生症状相似,以骨质变形、羽毛松乱、衰弱、运动失调、步态不整、站立不  相似文献   

20.
本书为介绍幼畜幼禽疾病防治方面的工具书。幼畜幼禽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对畜牧业威胁很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书突出介绍幼畜幼禽疾病的预防原则,常见的传染病、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