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特大洪水过后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黑龙江省嫩江、松花江发生了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指挥下,经过广大军民与洪魔的搏斗,取得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洪水过去了,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这次洪水这样的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社会上、科技...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赛江50年实测雨洪配套资料,分析了超危险水位洪水年际变化、年内分布和十大洪水特征,降雨与洪水、洪水与台风关系和东、西溪洪水组成,并提出几点防御措施,为防洪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抓紧水土流失治理 改善生态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历史上罕见的洪水灾害及其原因1998年入汛以来,我国一些地方遭受了严重的洪水灾害。特别是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嫩江出现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引起举国上下的高度关注。由于洪水量极大、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4.
设计洪水频率曲线的粒子群优化适线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现代智能优化算法,按照不同适线准则进行了设计洪水的频率计算。根据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应用粒子群算法按照离(残)差平方和最小,离(残)差绝对值最小和相对离(残)差平方和最小准则,进行了设计洪水频率曲线参数的优化估计研究。通过实例验证,认为粒子群算法进行设计洪水频率曲线参数估计优于传统的经验适线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相比,粒子群算法对优化目标函数要求低,避免了大量的求导计算,是一种推求设计洪水频率曲线统计参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窟野河流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其滞洪作用常被忽略。以窟野河流域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淤地坝、水库、湖泊洪水调蓄能力的量化方法,并运用影子工程法计算淤地坝、水库、湖泊洪水调蓄功能价值,探讨将淤地坝纳入生态系统洪水调蓄功能价值核算体系的必要性。结果表明:窟野河流域淤地坝、水库、湖泊可调蓄水总量为23 671.98万m3,洪水调蓄功能总价值为120 212.50万元,其中,淤地坝可调蓄水量为11 575.02万m3,占可调蓄总水量的48.90%,洪水调蓄价值为46 300.08万元,占洪水调蓄功能总价值的38.52%,淤地坝洪水调蓄能力和价值不可忽视;建立的淤地坝洪水调蓄功能价值评价方法简单且易于应用,将淤地坝纳入生态系统洪水调蓄功能价值核算体系中,使该体系在黄土高原地区应用更加完善、准确,可为淤地坝坝系规划、建设、投资及除险加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998年长江洪水规模虽小于1954年,但由于泥沙淤积,围湖造田,长江中游地区湖泊萎缩,河床抬高,洪水蓄调能力降低,江湖洪水水位普遍高于1954年,危险程度大于1954年。正确认识长江上游河流泥沙的变化趋势,查明原因,是制定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和长江中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研究,对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临汾——郑州段)穿越河沟的设计洪水采用暴雨洪水实用手册及历史调查洪水等多种方法计算确定。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对流域水文特征及其径流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调查研究泰国青迈省Mae Rim流域自然地理及土壤性状的基础上,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对众多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处理,获得该流域的径流线号码图,径流系数图,地表径流图和洪水淹没图,并进行了洪水聚集时间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洪水资源化的实现途径及手段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洪水具有水害与兴利双重属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为充分利用水资源,需要树立科学的防汛理念,改过去的视洪水为猛兽向人与洪水和谐共处转变,从过去单一的控制洪水向全面管理洪水转变,实行控制洪水与利用洪水相结合,实现洪水资源化管理。增加水库调蓄能力拦蓄洪水、丰水枯用,利用汛期洪水进行流域水量的配置,跨流域配置洪水资源,利用洪水输送泥沙和进行生态应急补水,用洪水资源补充地下水资源和农业灌溉用水,是实现洪水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介绍了洪水资源化实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洪水预报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在洪水预报过程中,无法避免误差的存在,因此研究洪水预报的误差修正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石佛寺水库洪水预报过程为例研究了基于人工经验的洪水预报修正方法,并用数学方法求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保持水土 防洪减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长江、黄河是我国最大的两条多沙河流,尽管其流域情况不尽相同,但造成洪水灾害的成因却大致相似。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继1954年以来的第二次特大洪水,给黄河提出了警示。大灾之后,痛定思痛,反思在黄河水利水保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刻总结经验教...  相似文献   

12.
洪水设计值的确定不仅在确定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中起到相当大作用,而且还在制定运行管理策略中作为参考之一,洪水量值的计算逐渐成为水库防洪治理的关键。基于历史洪水量值的计算,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历史洪水量值进行归纳分析,通过引进设计参数指标Cv和Cs,设计了小凌河流域洪水量值,并进行了分析验证。通过研究可知,基于历史洪水量值确定设计洪水量值的方法和结果能够解决小凌河流域洪水峰值的确定问题,对同类工程的施工洪水值设计和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疆融雪洪水特征分析及防洪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融雪洪水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由于融雪洪水的形成机理、发生发展过程不同于其他类型洪水,融雪洪水具有其独自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洪水出现时间相对集中,规律性强;②洪水持续时间长,洪峰宽缓;③洪水量级多变,相差极大;④昼夜变化明显;而积雪深度、热力条件、降水状况等对其产生直接影响,是影响洪水形成的主要因子。文章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洪措施,对新疆融雪洪水的防治以及干旱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洪水不仅给人类社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且破坏生态平衡,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洪水对下垫面、水环境以及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启发人类要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使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998—2007年的统计数据,从洪水灾害经济损失、不稳定度、洪水灾害经济损失对GDP的贡献率以及洪水灾害经济损失指数共4方面对广西地区洪水灾害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灾害程度是影响该区洪水灾害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洪水灾害农业经济损失占总经济损失的比重保持在5%~15%;区内环境不稳定度的年际变化较大,总体趋势逐年下降;洪水灾害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为0.5%~9%;洪水灾害损失指数能反映洪水灾害致灾因子年际变率和孕灾环境的不稳定性,能够很好地评价洪水灾害经济损失,同时为洪水灾害发生时能快速评估出洪水灾害的损失及洪水灾害防治提供方法和依据。建议加强对较大洪水的防御能力,加大该地区的农业基础投资力度,提高各类防治工程的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16.
洪水点据序列具有随机性、非线性、确定性和相似性,这些特性与分形理论研究的对象一致,因此可应用分形理论进行洪水分期的研究。以湘江流域为例,通过分析湘潭水文站洪水散点序列,计算容量维数,确定洪水分期数目,最终划定了湘江流域的洪水分期,并与传统洪水分期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分形分析法得到的湘江汛期洪水分期和传统方法结果基本一致,但分形理论计算较为客观,说明分形理论在洪水分期中是可行的,值得深入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石城县的特大洪灾看水土保持效益谢鹏燕(江西省石城县人民政府,342700)1994年5月2日,石城县遭受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受灾面之广、灾情之重、损失之大,是该县自咸丰3年(公元1853年)以来所没有的。6月15日,该县再次遭受特大洪水的...  相似文献   

18.
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对四川省宜宾市境内金沙江岸边一个极特殊的人工建筑内的紫茎泽兰进行了调查,发现调查区域内紫茎泽兰同时以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繁殖。紫茎泽兰植株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风、人类活动、交通运输等在其他区域对紫茎泽兰入侵影响较大的因素,对该区域内的紫茎泽兰入侵无明显影响;种种迹象表明,洪水是该区域紫茎泽兰繁殖体最重要的来源,即洪水是紫茎泽兰入侵的重要促进因素。最后,根据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和紫茎泽兰在该流域大面积分布的特点,探讨了洪水对紫茎泽兰扩散入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MIKE耦合模型模拟淤地坝对小流域暴雨洪水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科学认识淤地坝建设对黄土高原小流域暴雨洪水过程的影响,该文通过分布式水文模型MIKE SHE和一维水动力模型MIKE 11耦合模拟了不同坝型组合和坝系级联方式下的小流域暴雨洪水过程,研究表明:1)淤地坝系建成后会使小流域洪水的洪峰和洪水总量明显减少,其中骨干坝减幅最小,中型坝次之,小型坝减幅最大;串联、并联、混联3种坝系级联方式均使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明显减小,其中混联坝系减幅最大,并联坝系次之,串联坝系最小。2)淤地坝建设改变了洪水历时,其中骨干坝和中型坝增加了洪水历时,而小型坝缩短洪水历时。3)沟道连通性指数与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均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淤地坝建设明显降低了沟道连通性,通过改变沟道连通性调控了小流域的暴雨洪水过程。可为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揭示水沙对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以期为促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清水河流域场次洪量和输沙量数据,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理论和随机森林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清水河流域场次洪水输沙特性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流域产洪输沙量呈现显著的空间分异特性,影响不同子流域洪水输沙过程的主要参量有所区别。随机森林结果表明在小量级洪水频发的区域主要影响因素为径流深、洪水历时与洪峰流量,而在中量级洪水频发的区域则分别为径流深、洪峰流量与平均流量。在侵蚀产沙的解释变量中引入表征径流过程的复合指标更能综合体现天然降水和流域下垫面属性对次洪过程侵蚀产沙的影响,其拟合精度相较于传统的径流-输沙关系更高。[结论]相比于传统的径流深、平均流量或者洪峰流量等单一径流参量指标,径流侵蚀功率更适宜描述次洪尺度水沙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