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村河道肩负着灌溉供水、防洪排涝等任务,同时也是农村生活污水及农田排水的承载主体,是农村水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目前农村河道情况令人担忧。基于此,本文从农村水环境生态修复及农村河道生态治理两方面介绍了农村河道的生态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巢湖圩区农田排水沟渠为研究对象,探讨圩区农田沟渠排水中氮磷的输出特征及时空 分布规律。【方法】在 2015—2016 年间对巢湖圩区农田排水沟渠不同断面进行取样监测,测定沟渠水体氮、磷 含量。【结果】该区域沟渠水体氨态氮(NH4 +-N)与硝态氮(NO3 --N)平均浓度分别为 1.1、1.3 mg/L,均超过 Ⅲ类水质标准;总氮(TN)浓度为 1.6~11.6 mg/L,TP 浓度为 0.1~1.0 mg/L,平均浓度分别超过Ⅴ类和Ⅳ类水质标准。 农田沟渠水体氮磷浓度季节变化明显,总磷(TP)和 NH4 +-N 浓度夏秋季节较低,TN 和 NO3 --N 则表现为春、 夏浓度较高,秋、冬较低的变化特征。【结论】农田排水沟渠对氮磷具有拦截净化作用,沟渠水体氮磷浓度由 高到低为蔬菜 - 水稻区沟渠、稻麦 - 居民区沟渠和稻麦种植区沟渠,圩区排水氮磷浓度略低于农田沟渠排水, 但高于受纳河流鸡裕河河水。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模型计算、类比推算以及取样监测的方法,对江苏省丹阳市新桥镇水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了解苏南工业型小城镇的水污染源现状,为这一类小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显示,该小城镇水环境污染源包括电镀工业排水、镇区生活排水、农村生活排水、农田氮磷径流、镇区地表径流,其中电镀工业排水属于重金属污染类型,其余4种同属于营养盐和耗氧物污染类型。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后4种污染源及其排放的污染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由于水稻季节农田径流大于小麦季节,导致稻季和麦季各污染源排序不同,稻季为农田氮磷径流>镇区生活排水>农村生活排水>镇区地表径流,麦季为镇区生活排水>农村生活排水>农田氮磷径流>镇区地表径流;全年污染物排序均为COD>总磷>总氮>氨氮。通过对新桥镇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小城镇工业排水污染是否严重,主要与其支柱产业类别有关;小城镇镇区生活排水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大于农村生活排水,由于城镇化的发展,这种趋势必将继续发展;镇区地表径流对水体的污染负荷很小。由此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小城镇水环境污染源的调查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以及水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限制因子,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有效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是“十四五”的关注重点。本研究结合中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最新需求,指出了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面源污染防控的有机结合点,重点阐述了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的建设目标、基本原则、适用技术和相关标准,并提出了当前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期为太湖流域生态农田建设提供相关参考,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高标准农田的融合,助推中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苕溪流域水环境和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采用拓宽疏深河道、加高加固防洪堤、堤岸生态加固、生态修复、监管体系建设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实施该工程,有利于加强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减少入太湖的污染负荷、减轻河道内源污染、提高流域水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改善太湖和苕溪流域的水环境状况;是实现苕溪流域通畅水流,改善地区河网水环境以及入太湖水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市郊河道受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文平  姬晓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10-9111
市郊河道水体是市区河道或河流水源补充的重要来源,由于污染加剧和生态破坏等原因,市郊河道受损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对保护和维持市区河道或河流具有重要意义;从市郊河道受损水环境现状入手,并分析了市郊河道水环境受损的原因,最后基于这些成因提出了相应地的治理11条举措。  相似文献   

7.
加强河道水环境的治理工作,不仅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还能落实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河道水环境的治理工作离不开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更好地增加河道水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使河道水环境有更为明显的改善。本文对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通过研究为相关工作提供有效参考,进而提高水环境治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青铜峡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当前影响水体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之一,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的研究十分迫切和必要。青铜峡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和相关监测试验表明,水分是当地农业非点源污染物产生和迁移的主要动力和载体,灌溉过程中应当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实施节水灌溉和控制排水,为改善田间土壤养分结构,强调实行和推广田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田排水沟渠在输送农田排水的同时具有人工湿地的生态功效,可以充分利用生态工程技术降解吸附农田排水中的污染物,避免污染外界水体。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周围的中小河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湖南省城镇水环境尤其是河道污染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长沙县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中小河流河道治理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和水质改善系统,并对堤岸进行生态修复等河道治理技术措施的研究,为类似工程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农业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当前影响水体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之一,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的研究十分迫切和必要。青铜峡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和相关监测试验表明,水分是当地农业非点源污染物产生和迁移的主要动力和载体,灌溉过程中应当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实施节水灌溉和控制排水,为改善田间土壤养分结构,强调实行和推广田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田排水沟渠在输送农田排水的同时具有人工湿地的生态功效,可以充分利用生态工程技术降解吸附农田排水中的污染物,避免污染外界水体。

  相似文献   

11.
河流生态健康评价不仅可以客观评价河流生态系统现状,还有助于决策者确定河流的管理活动,对于流域可持续开发和管理、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实现环境功能目标等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云南牛栏江为研究河流,采用多指标法对生态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影响河流生态健康的现存环境问题,并从开展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推进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加大工业水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快流域陆域生态建设步伐、构建流域综合管理体系网络、划定并严守流域生态保护红线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健康保护对策,以期维护流域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河流水质、有效减缓生态压力,为其他河流生态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建龙  王月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807-6810,6827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脆弱区塔里木河流域中游段为研究对象,提出构建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即基于乡镇(农场)体系的农业生态安全、基于县城(场镇)体系的绿洲城市生态安全、基于干旱区流域体系的流域生态安全的3个不同层次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克服了传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在研究尺度、层次方面上,从乡镇到整个县域再到整个流域,从小尺度过渡到大尺度,具有生态完整性以及层次性;而从研究类型上,分别研究了农业、城市、流域不同类型的生态安全,其评价指标适宜于所对应的研究区域,从而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基于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旨在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干旱区资源开发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陆地干旱地区新疆自然生态主要为草原生态和荒漠生态以及河流生态系统,长期以来的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了以水利为主体的人工绿洲生态建造速度快于自然生态系统,基于人水和谐生态水利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干旱区新疆过去那种只注重工程经济效益忽略自然环境水利发展观面临挑战,本文基于生态水利理念,结合干旱区新疆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就注重水利生态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因地制宜的科学理念、水利与河流共生系统、把握生态水利系统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farm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e integrated site specific nitrogen management precise irrigation, controlled drainage, and wetland eco-repair system in dike area of Taihu basin. During investigation, it had given prominence for the water and fertilizer coupling effects of precise irrigation and site specific nutrient manage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ion on controlled irrigation, controlled drainage and wetland ecosystem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Then the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 of paddy field was put forward in Taihu basin where the water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to 1.64 kg. m-3, water saved 37.8%,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raised 15,4%, yield raised 10%, and N, P load decreased 26%-72%.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and farmland ecosystems that control and cut down the farm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ame into being, which can be a reference by Taihu basin to control its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eutrophicated water body.  相似文献   

15.
吴蒙  车越  金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12-1715,1735
江南水乡农村地区在近年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水网环境以及水系结构受到强烈的人为干扰。对浙江省嘉善县水网环境进行研究发现:嘉善县水环境污染负荷较大,河网水系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水环境质量存在明显空间分异;不同行政区跨界冲突、城市化与河网结构保护冲突、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冲突、农户生计与污染控制冲突等制约着农村水网保护工作的有效性;针对农村水网环境问题及冲突特征,构建了相应的适应性管理框架及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6.
范瑜  杜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519-14522
徐州市尾水导流及农业灌溉工程投资大,涉及的区域广,影响因子多而复杂,势必对沿线的生态环境产生长远的影响。利用生态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导流工程生态风险受体,并且对导流河渠水环境、尾水农业灌溉等进行了深入的生态风险分析。研究表明,导流线路占用原有河道,尾水流域面积扩大,尾水中部分内分泌干扰物等污染物可能会对流域水环境产生长期的潜在危害;尾水沿途用于农业灌溉,可能会对灌区土壤生态系统、地下水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村水体普遍污染严重,作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体系中的最后一环,农村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自己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外适合我国农村的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并分别按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研究表明,其中的生态浮床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尤其是采用水稻等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植物作为浮床植物,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其收益也能补偿部分投资成本;水生植物恢复技术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恢复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必然选择,按照目标要求进行水生植物恢复,可以有效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促进水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以土壤生物工程为主的生态护坡技术适合我国农村河道的边坡修复,河岸植被群落能够得到良好恢复,坡岸土壤侵蚀和农业面源污染均能得到有效控制。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需与生态拦截技术和养分利用技术相协调,要以不同功能和目标需求为导向,注重采用组合技术工艺进行修复,以提高水环境生态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贵阳市花溪河软体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软体动物的群落特征,探究它们在河流中的生态功能,对花溪河软体动物的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花溪河软体动物有26种,隶属13科21属,其中,以紧缢小田螺[Paludinella stricta (Gould)]、赤豆螺[Bithynia fuchsiana (Moellendorff)]、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 (Heude)]、平盘螺[Valvata cristata(Muller)]和光钉螺[Katayama nosophora (Robson)]为优势种.软体动物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9.
张义  张合平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13):4111-4124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对于水域仅考虑渔业生产功能的缺陷,研究者提出了水生态足迹。但当前水生态足迹基础理论与模型均存在较大不足。为此,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水生态足迹概念和模型,并以2003-2010年的广西为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水域-渔业账户中,淡水渔业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淡水渔业生物承载力较高且比较稳定,淡水渔业生态盈余较多同时淡水渔业生态压力较小;(2)水资源账户中,淡水生态足迹先较快上升随后缓慢下降,水资源承载力较高但2007-2010年波动幅度较大,水资源生态盈余较多同时水资源生态压力较小;(3)水环境账户中,水污染生态足迹先缓慢上升随后大幅下跌之后逐渐回升,水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同,绝大多数年份表现为水环境生态赤字和水环境生态不安全;(4)淡水渔业生态压力<水资源生态压力<水环境生态压力,淡水生态系统基本已处于生态不安全状态。模型克服了传统模型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是对广西近年来淡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及水生态安全状况的较客观全面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基于河流污染严重、河流河岸生态系统损毁严重、河流生态景观单调且缺乏持续管理以及河流底泥污染现象日益凸显的现状,提出对受损河岸和河流污染底泥生态恢复的原则和方法,使河流生态系统恢复其生态服务功能,并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