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獐在苍南县的引种试验结果,驯化取得成功,獐能够适应苍南的气候,生长速度达到主产区的水平,但獐宝的摘取技术仍有待加强。此外,獐的栏舍、运动场和分娩室的结构得到了创新。  相似文献   

2.
正一、外形特征及分布獐别名河麂,是一种小型鹿科动物,原产我国东部和朝鲜半岛。体长90~100厘米,肩高55厘米,体重15~20公斤。雌雄均无角,雄性獠牙发达。尾短,被毛短,四肢较长。冬毛粗而厚密,草黄色;夏毛稀而较短,光泽润滑。腹毛略呈淡黄色,全身无斑纹。初生仔獐被毛暗褐色,有浅棕色斑点(后随胎毛更换而逐渐消失)。在野外环境条件下,以青草、树叶为食。獐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南至广东、广西、福建,北至江苏、安徽,西至湖南、湖北,东至沿海各  相似文献   

3.
麝又名香獐,为哺乳纲鹿科草食性反刍动物,国家列为保护珍稀动物之一.并大力提倡和扶持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9,(12):25-27
为寻找入药的优质獐牙菜野生种,为人工选育和栽培提供依据,采用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生长于青海的4种獐牙菜及其种子的多糖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黄酮含量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祁连獐牙菜植株和橙色花川西獐芽菜植株的多糖平均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紫色花川西獐芽菜植株,祁连獐牙菜植株和种子的多糖含量均高于川西獐牙菜;橙色花川西獐牙菜植株的黄酮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黄色花川西獐牙菜、紫色花川西獐牙菜和祁连獐牙菜;橙色花川西獐牙菜和黄色花川西獐牙菜种子的黄酮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紫花川西獐牙菜和祁连獐牙菜。橙色花川西獐牙菜黄酮可多糖含量均最高,可用于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5.
正一、獐的饲料及饲草的种植獐是草食性动物。野生獐以灌木嫩叶及杂草的嫩茎、叶、花、种子为食,常至附近农田采食蔬菜、豆科作物及山芋叶、小麦叶等。可供獐食用的野生植物有100多种,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都可以作为其饲料来源。如果青饲料充足,獐会挑食。规模饲养中,黑麦草、苦荬菜、山芋藤、莴苣叶、桑树叶、构树叶都是獐喜爱的草料。养殖獐可以选用当地易于栽种或野生资源丰富的饲草品种。成年獐的食量每昼夜为1.5~3.0公斤,以新鲜饲草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抱茎獐牙菜对高原强紫外线辐射的生理适应特征。[方法]以藏药植物抱茎獐牙菜为研究材料,测定抱茎獐牙菜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紫外线吸收物质的含量,研究了在高原强紫外线辐射下抱茎獐牙菜的生理适应性。[结果]同一生境下野生抱茎獐牙菜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低于栽培抱茎獐牙菜,而野生抱茎獐牙菜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和紫外线吸收物质的含量高于栽培抱茎獐牙菜。高海拔野生抱茎獐牙菜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及紫外线吸收物质的含量均高于低海拔野生抱茎獐牙菜。[结论]类胡萝卜素和紫外线吸收物质的积累,有利于抱茎獐牙菜对高原强紫外线辐射的适应。  相似文献   

7.
为找出某养獐场哺乳幼獐发病死亡的原因,无菌采集2头发病哺乳幼獐的肺脏和肝脏组织,涂擦接种于胰大豆蛋白胨琼脂平板,37℃培养一定时间后共分离到2种疑似病原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培养特性观察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鉴定为大肠杆菌和松鼠葡萄球菌。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结果对病獐选择头孢曲松钠(按体质量20mg/kg,每日2次)连续肌注4d,同时每日灌服白龙散煎剂(主要成分为白头翁、龙胆、黄连,每日2次),4d后病獐康复。对同窝其他未发病幼獐采用头孢曲松钠(按体质量20mg/kg,每日2次)连续肌注3d进行预防,同时在母獐饲料中添加白龙散,并加强消毒和卫生管理,最终治愈该养獐场的发病幼獐并有效控制本病的进一步发生。  相似文献   

8.
建立并检测印度獐牙菜和川西獐牙菜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异荭草苷4种苷类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准确,快速,可作为獐牙菜类药材的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9.
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獐牙菜是龙胆科獐牙菜属的一种药用植物,是藏药中最具特色的治疗热症、肝胆病及血液病的常用药物。本文综述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开发该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幼獐活体取乳的最佳日龄.[方法]2014年6~7月,在杭州富阳市养獐场开展幼獐活体取乳试验研究.[结果]随着幼獐日龄的增加,取乳量也随之增加,但相邻日龄之间差异不显著,相隔2d以上的幼獐取乳量存在显著差异.幼獐术后存活率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特征.[结论]幼獐的最佳取乳时期是18 ~ 19日龄,而最佳取乳量为133~146 g.  相似文献   

11.
川西獐牙菜是中国一种珍贵药用植物,青海省是其主要分布区。针对川西獐牙菜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对其人工引种栽培过程中种子发芽率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川西獐牙菜的栽培和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率低;经人工后熟、低温、IAA和Na2CO3处理后种子萌发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纳米TiO2光催化剂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藏茵陈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西獐牙菜和抱茎獐牙菜2种藏茵陈种子为材料,用纳米TiO2溶液对其进行浸种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浸种时间、TiO2浓度及光照条件对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的影响。[结果]当TiO2浓度为400mg/g时,川西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较对照高16.4%和17.5%,当TiO2浓度为200 mg/g时,抱茎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较对照高14.1%和17.2%;浸种9、12 h时,川西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为74.4%、79.3%和74.1%、77.7%;浸种12 h时,抱茎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为56.9%和83.8%;日光照射下,川西獐牙菜和抱茎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为71.7%、73.2%和81.4%、86.9%。[结论]纳米TiO2浸种可提高藏茵陈种子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13.
马永贵  赵生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97-798,827
[目的]对不同条件下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情况进行研究,为川西獐牙菜的种子繁殖奠定基础。[方法]对川西獐牙菜种子在不同光照、温度、pH值及植物激素处理下的萌发情况进行研究,并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川西獐牙菜种子的胚存在后熟和休眠的特性,5、10、15℃处理下早期原胚都能生长,在15℃下,施以100和200μg/ml的IAA28 d后即可使胚成熟。胚成熟后,在200和250μg/mlGA3的处理下,可打破种子休眠,使种子的发芽率≥95%。[结论]该试验得出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为川西獐牙菜的种子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印度獐牙菜的栽培和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6年8~9月于青海省玉树州实地考察,观察印度獐牙菜的植物学特性;通过人工后熟、低温、吲哚乙酸(IAA)和Na2CO3处理种子,测定种子萌发率。[结果]自然状态下印度獐牙菜种子萌发率低,经人工后熟、低温、IAA和Na2CO3处理后种子萌发率显著提高。[结论]印度獐牙菜种子经不同处理后可以提高萌发率。  相似文献   

15.
掌握城市郊区的野生动物生境动态变化,对于制定野生动物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南京东郊野生哺乳动物獐Hydropotes inermis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中巴资源卫星、2011年HJ-1A小卫星、47个獐物种痕迹点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南京东郊快速交通网络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基础上.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进行快速交通对城市郊区大型哺乳动物生境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1年。南京东郊快速交通网络日益复杂.道路密度从2006年的1116.27m·km-2增加到2011年1371.95m·km-2:快速交通修建对獐生境产生囚笼效应.导致獐的潜在生境呈孤岛状空间分布格局。随着快速交通网络日益复杂,与2006年相比,2011年獐潜在生境呈缩小趋势:獐生境概率分布冷热点分析表明.距道路和居民点距离这2个人为干扰因子对獐生境概率分布影响最大。图4表2参11  相似文献   

16.
藏药川西獐牙菜的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川西獐牙菜 (SwertiamussotiiFranch .)是一种用于治疗黄疸型肝胆疾病和病毒性肝炎的珍稀藏药草本植物。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在青海高原自然环境条件下 ,川西獐牙菜为 2年生草本植物 ,完成植物生长发育约需 10~ 12个月 ;植物种子在自然状态下萌发率较低 ,经低温处理后可明显提高萌发率 ;栽培川西獐牙菜的植株高度、分枝数量、单株生物量等生长指标明显高于野生植株 ,其有效化学成分可达到野生状态水平 ,说明野生川西獐牙菜的人工栽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以不施肥栽培川西獐牙莱为对照,研究尿素和磷酸二铵对栽培川西獐牙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施肥量的前提下,尿素可以明显增加栽培川西獐牙菜的株高、分枝数、叶片数、结实率和药材的产量,而磷酸二铵对于产量的增加效果不如尿素明显,但又优于不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建立青海川西獐牙菜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按乙醇(A)-0.04%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的色谱条件测定了13批不同产地川西獐牙菜样品的色谱。[结果]通过与对照药材比较,建立了由9个共有峰组成的青海川西獐牙菜的特征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分析方法对所建指纹图谱进行解析,表明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用于青海川西獐牙菜药材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川西獐牙菜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并为其质量的全面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施肥对栽培川西獐牙菜适应高原强紫外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不同施肥条件下栽培川西獐牙菜对高原强太阳辐射的生理适应特征,以藏药植物栽培川西獐牙莱为研究材料,测定其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紫外线吸收物质的含量,探讨其在高原强太阳辐射下生理适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施氮肥能显著增加栽培川西獐牙菜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施肥(氮肥与磷肥)对叶片中花青素、类黄酮含量积累的影响不大.施氮肥有利于栽培川西獐牙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积累,3种处理中类胡萝卜素和紫外线吸收物质含量的积累相差不大,说明栽培川西獐牙菜已经对高原强紫外线辐射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为给川东獐牙菜的病虫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查明了湘西地区川东獐牙菜上害虫种类和危害情况;明确了优势种茄粗额蚜在湖南是分布新记录,川东獐牙菜是其寄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