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枫香、无患子、博落回3种植物与枫杨、乌桕及其组合叶片水浸液抑螺效果在控湿(25±1)℃和常温两种条件下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初步研究了博落回不同部位水浸液的杀螺效果。结果表明:(1)在控温(25±1)℃和常温条件下,单一树种枫香、无患子、博落回叶片的水浸液均有较好的灭螺活性。(2)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枫杨+乌桕+枫香等组合处理与单一植物材料水浸液的灭螺效果差异不显著,枫杨+乌桕组合对钉螺的抑制率略低于单一树种。(3)博落回不同部位灭螺效果有一定差异,根的灭螺效果明显低于叶和茎,不同部位的平均灭螺效果排序为:叶〉茎〉根。  相似文献   

2.
夹竹桃等七种植物野外栽培灭螺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灭螺植物材料夹竹桃、枫杨、乌桕、益母草和对照植物材料杨树、芦苇、杂草开展野外栽培灭螺试验。结果表明:灭螺植物材料的钉螺死亡率高于对照植物材料,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其中夹竹桃灭螺效果最好,乌桕、益母草、枫杨相差不大且均大于杨树小于夹竹桃,对照植物杨树的灭螺效果好于芦苇和杂草。  相似文献   

3.
通过应用乌桕、夹竹桃、大叶冬青、珊瑚朴、薄壳山核桃、苦楝6种木本植物叶浸液对钉螺驱杀实验及其解剖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薄壳山核桃、珊瑚朴叶浸提液较短时间对钉螺几乎没有毒杀作用,苦楝叶浸液对钉螺毒杀作用最明显,其依次是夹竹桃、乌桕、大叶冬青;随着时间的推移,6种叶浸液对钉螺毒杀作用均达100%。(2)不同树种叶浸提混合液对钉螺的毒害作用明显大于单种植物浸提液。钉螺分别在大叶冬青×薄壳山核桃、夹竹桃×苦楝、冬青×乌桕、珊瑚朴×乌桕4种叶浸提混合液处理下,从5-30min,冬青X薄壳山核桃处理组的钉螺逃逸率10%~12%。假死率88%。99%;夹竹桃×苦楝处理组的钉螺逃逸率始终是0%,假死率始终是100%;冬青×乌桕处理组的钉螺逃逸率0。2%,假死率98%。100%;珊瑚朴×乌桕处理组的钉螺逃逸率8%-24%,假死率76%-97%。(3)钉螺分别在珊瑚朴、薄壳山核桃、乌桕、夹竹桃、大叶冬青、苦楝6种叶浸提液处理24h后,6种处理的雄性螺的阴茎、雌性螺的卵巢解剖结构分别与对照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因此,在建设血防林时,可以考虑利用像大叶冬青、乌桕、夹竹桃、苦楝等树种营造混交林,对钉螺的分布与驱散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巨桉叶、凋落物、根的水浸液对莴笋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巨桉叶、凋落物、根(试材)水浸液对莴笋化感强弱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水浸液对莴笋的化感效应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且水浸液的浓度越大表现越明显;(2)各水浸液对莴笋种子萌发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其化感强度大小依次为:叶片水浸液〉凋落物水浸液〉根水浸液。(3)叶片与凋落物水浸液对莴笋幼苗生长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而根水浸液对幼苗生长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其化感强度大小依次为:叶片水浸液〉根水浸液〉凋落物水浸液:(4)凋落物水浸液对莴笋根的生长起促进作用,而叶片和根水浸液均是随着浓度的增大和浸泡时间的增长由促进逐渐过渡到抑制。其化感强度大小依次为:凋落物水浸液〉根水浸液〉叶片水浸液。  相似文献   

5.
强大的植物根系不仅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和养分,而且对于改良土壤的结构和成分,增强土壤的抗剪切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测定苏柳8-26、苏柳9-6、苏柳172、苏柳795、枫香树、木荷、乌桕、红叶石楠、鄂西红豆、美国梧桐、榉树等11个树种根系的生物量以及土壤抗剪切力,研究各树种根系对土壤抗剪切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根径≤1mm的树种根系中,美国梧桐的生物量最多,达到6 g/dm~3左右,苏柳9-6的根系生物量最小,仅为2 g/dm~3左右;根径1mm的树种根系中,美国梧桐生物量最大,达到16 g/dm~3,苏柳9-6的根系生物量最小,仅为3.8 g/dm~3。榉树、苏柳9-6、红叶石楠和苏柳172根系土壤的抗剪切力最大,达到60 kPa左右;而苏柳8-26根系土壤的抗剪切力最小,仅为40 kPa。综合比较认为,榉树、苏柳9-6、红叶石楠和苏柳172根系土壤的抗剪切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6.
广西主要树种热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树种不同器官间的植物热值规律,可为这些树种的能量特征和生态效率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通过对广西12个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热值测定,结果表明:各主要树种的加权平均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在18.56~20.41 kJ/g和19.11~20.57 kJ/g;树种各器官热值表现为叶片含量最高,各器官热值含量顺序一般为叶〉枝〉皮〉干,或叶〉皮〉枝〉干;树种各器官的灰分含量在0.18%~14.48%,树种各器官灰分含量一般表现为叶〉皮〉枝〉干。  相似文献   

7.
运用层次分析法优选临夏北塬农田防护林树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对农田防护林体系有重要影响的树种适应性、树种防护效果和社会经济状况3大类1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10个树种(或无性系)进行优选评价.结果表明,在影响优选评价因子中,树种的保存率贡献率最大,说明选择适生树种是营造农田防护林成功的前提;防护效果评价因子,尤其是树种的防风效果,是农田防护林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综合防护效益的关键,对优选分析评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考虑农村社会经济方面因素,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优选评价结果.10个树种(或无性系)优选评价排序为:苏柳J172>苏柳J369>苏柳J194>青刚柳>准噶尔柳>二白杨>新疆杨>河北杨>三倍体毛白杨BT85>三倍体毛白杨B1008.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红锥、黧蒴、荷木等6个树种的幼苗生物量、养分含量及其养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红桂木、灰木莲含水率最高,白花油茶其次,荷木、黧蒴次之,红锥最低;白花油茶和红桂木的叶养分含量为N〉K〉P,其他苗木的各个器官的养分含量均为K〉N〉P;各苗木N浓度为叶〉根〉枝干,P浓度为根〉枝干〉叶,各树种器官间的K浓度差异不大;6种苗木的养分贮量均为K〉N〉P,N贮量在不同器官的排序没有一定的规律,红锥、黧蒴、白花油茶枝干部分P贮量最高,荷木、灰木莲、红桂木根部P贮量最高,6种苗木均为叶片部分P贮量较少,荷木、红桂木根部K贮量最多,其余树种均为枝干部分K贮量最多。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树种在太湖滩地造林成活率、耐水性和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水杨梅、湿地松、金丝垂柳、垂柳、苏柳795、苏柳172、杞柳、35杨等8树种在水深30~50 cm中浸泡40 d时,其成活率均达97%以上,且生长正常,可以作为太湖滩地的造林树种;中山杉、池杉、落羽杉、水杉等4树种的成活率在30.2%~64.8%,加强前期管理可适当发展,光蜡树的造林成活率仅为19.5%,表明耐水性较差,不适合在长时间淹水滩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
以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的根作为试验材料,按照1:6,1:12,1:24三种浓度梯度配置水浸提液,通过开展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浸提液对1a生木荷(Schimasuperba)和樟树(Cinnamomumcamphora)苗木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尾叶桉根的水浸提液对木荷和樟树的地径和苗高生长均无明显影响,但对幼苗的根长生长、茎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根冠比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海芒果、夹竹桃、黄婵、乌桕对柳蓝叶甲的毒杀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索氏提取法获得了海芒果Cerbera manghas、夹竹桃Nerium indicum、黄婵Alamanda cathartica和乌桕Sapium sebiferum的叶片乙醇提取物,在室内分别测定了这4种植物不同浓度提取物对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植物提取液原液的校正死亡率最终均达到100%,尤以夹竹桃、海芒果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其提取液处理后叶甲的校正死亡率都高于乌桕和黄婵处理的,仅1天后,供试昆虫的校正死亡率就达到100%。海芒果和夹竹桃提取物处理后叶甲的校正死亡率曲线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乌桕和黄婵处理后叶甲的校正死亡率曲线趋向于平直。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在生产实践中有效应用植物杀虫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乌桕是我国重要木本油料树种,目前有关乌桕SRAP-PCR相关研究罕有报道.笔者以乌桕优树总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了乌桕的SRAP最佳反应体系:20μLPCR反应体积系中,2μL10×PCR buffer、0.2mmol/L dNTPs、0.25mmol/L引物、1.5U Taq聚合酶和40ng模板DNA.并从100个...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南省资兴市某已闭库并实施生态修复的铅锌尾矿库及周边受污染土壤和植物的采样分析,以ICP—AS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杉木、杨树、栾树、泡桐、香樟和乌桕等6种木本植物中Pb、Zn、Cu和Cd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运用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分析了植物相应的富集能力与转运特征。结果表明:6种植物中,对Pb富集系数最大的为乌桕,达到0.029;对Zn富集系数最大的为泡桐,达到0.374;栾树对Pb的转运系数达到1.314;泡桐对于Zn的转运系数达到1.452。6种植物均能适应铅锌重度污染的生长环境,其中乌桕、泡桐、栾树富集和转运Pb、Zn能力突出,适宜作为铅锌矿区植物修复的主要木本树种。  相似文献   

14.
园林树种的光合固碳能够维持城市空气中CO2和O2的平衡。以苏州地区32个园林树种为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了其光合日变化,并利用测定结果计算其日净固碳能力,再以聚类分析法对其日净固碳量进行分类。结果如下:第1类[日净固碳量极高,17.55~18.76 g/(m2·d)]有紫荆、枫杨、垂柳,第2类[日净固碳量高,12.25~16.02 g/(m2·d)]有大叶女贞、乌桕、榉树、枫香树、垂丝海棠、樱花、夹竹桃,第3类[日净固碳量中等,8.57~11.97 g/(m2·d)]有银杏、红花檵木、朴树、乐昌含笑、红叶李、杜英、海桐、金边黄杨、杜鹃、重阳木、樟树、金丝桃、红叶石楠,第4类[日净固碳量低,3.81~7.64 g/(m2·d)]有红枫、洒金东瀛珊瑚、金叶女贞、八角金盘、五角枫、鹅掌楸、紫薇、木芙蓉、桂花。上述分析结果可对苏州的园林规划及树种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湖北乌桕优树选择初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笔者对乌桕的优树选择标准、选择方法进行了初探,并在对全省乌桕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经初选、复选、决选,筛选出产量大小年差异不明显、结果枝比例高、子粒大、含油率在42%以上、病虫害少的优良单株10株,为乌桕的优良品种选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乌桕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是在同一油料籽粒上提取两种油脂(桕脂、梓油)的油料作物。乌桕的主要用途是利用乌桕籽来提取桕脂和梓油。笔者主要介绍了桕脂的提取工艺及脱蜡机械的设计,对发展乌桕产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乌桕嫁接繁殖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春季,在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大冶试验基地对乌桕主要品种进行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砧木与接穗组合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方式对成活率影响差异不显著;接穗与砧木同品种,或者砧木为鸡爪桕、接穗为葡萄桕时,有较高的成活率;技术熟练的嫁接人员能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10个树种耐水淹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石楠(Photinia serrulata)、蓝果树(Nyssa sinensis)、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榉树(Zelkova papyrifera)、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白蜡(Fraxinus chinensis)、乌桕(Sapium sebiferum)、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 macronatum)、花叶杞柳(Salix integracv.Hakuro Nishiki)等10种树种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控制的淹水条件下,观察其叶形态受害程度,运用涝害指数方法分别研究各树种的耐水淹能力。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黄连木、石楠、榉树、薄壳山核桃、蓝果树、一球悬铃木涝害指数达到0.90的时间分别在10,20,25,35,40,50 d左右;乌桕、白蜡水淹50 d涝害指数分别为0.54和0.80,耐涝性明显;墨西哥落羽杉和花叶杞柳受水淹60 d内无明显受害现象。乌桕、白蜡、墨西哥落羽杉、花叶杞柳等树种水淹后茎基部能产生不定根和皮孔,是对淹水胁迫的积极适应,可作为河岸带绿化的备选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