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流水养鱼是一种先进的集约化养殖方式,其放养密度和产量可达到池塘养殖数十倍。但由于养殖鱼类高度密集,一旦发生鱼病,蔓延迅速、治疗困难、经济损失惨重,即使将病鱼治愈,但由于治疗费用较高,生病期间鱼类生长受阻,单产降低,饵料系数增高等因素,导致经济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及养殖密度的大幅度提高,常常会引发鱼病,同时因地区间的苗种、亲鱼流动的频繁,也相应扩大了鱼病的传播和流行的可能性。一旦发生鱼病,不权影响生长而且成活率也会下降,严重时大批死鱼,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鱼类栖息水中,这给鱼病的诊断治疗带来诸多不便,患病鱼又大多丧失食欲不能服用药饵,治疗方法多数采用泼洒或挂袋,这种疗法只能挽救尚未发病或病情较轻的鱼免于一死,对于病重的鱼却很难奏效。因此为了减小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主张提倡“以防为主健康养鱼”。  相似文献   

3.
准确判断养殖鱼类是否生病,正确诊断鱼病,是广大养鱼生产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1鱼病的发现 鱼类生活在水中,不容易看到,要想知道养殖鱼类是否生病,应了解生病的鱼同正常生活的健康鱼有何区 别,一般可从以下几种情况来判断。 一是从养殖鱼类的吃食情况判断:在天气、水温和其他环境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鱼的摄食量突然下降,甚至停止摄食,即有鱼病发生的可能;二是从鱼的活动情况判断:若鱼儿在水中 (水面 )离群独游,游动迟缓,或停止游动浮在岸边;鱼儿表现急躁不安,在水中狂游,打转、斜游,或时常跳出水面,或是头朝下尾…  相似文献   

4.
准确判断养殖鱼类是否生病 ,正确诊断鱼病 ,是广大养鱼生产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1 鱼病的发现鱼类生活在水中 ,不容易看到 ,要想知道养殖鱼类是否生病 ,应了解生病的鱼同正常生活的健康鱼有何区别 ,一般可从以下几种情况来判断 :1.1 从养殖鱼类的吃食情况判断在天气、水温和其他环境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鱼的摄食量突然下降 ,甚至停止摄食 ,即有鱼病发生的可能。1.2 从鱼的活动情况判断若鱼儿在水中 (水面 )离群独游 ,游动迟缓 ,或停止游动浮在岸边 ;鱼儿表现急躁不安 ,在水中狂游 ,打转、斜游 ,或时常跃出水面 ,或是头朝下尾朝上尾…  相似文献   

5.
海水观赏鱼在运输与养改过程中的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各地兴起了海水观赏鱼的饲养热。但由于海水观赏鱼自身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及其捕捞、运输过程的特殊性 ,其饲养具有很大难度 ,养殖成活率较低。本文从用药着手 ,结合海水观赏鱼的捕捞、运输及养殖过程的特点 ,分析具体环境中的用药要求。1 引种运输过程与鱼病的产生海水观赏鱼的引种运输过程较为复杂 ,不仅是因为其至少包括 7~ 8个过程 ,而且这么多过程必须在 1 5~ 2 0d完成 ,这对娇嫩珍贵的海水观赏鱼绝对是一场生死劫难。许多鱼都由于此阶段的处理不当而死亡 ,或是留下鱼病隐患 (鱼病大多数与此有关 ) ,为以后养殖带来麻烦。 …  相似文献   

6.
随着水族业的发展,观赏鱼巳成人们又一个宠物养殖的热点。观赏鱼类的养殖环境一般较狭小,最为普遍的是室内水族箱中的养殖,鱼类的活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水环境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观赏鱼疾病的发生。近年来,观赏鱼的“白点病”的防治成为养殖爱好者的一大难题。因为鱼类患白点病后失去了其观赏价值,如不及时治疗,还会继发感染水霉病及细菌性疾病,最终导致鱼体死亡。白点病是由纤毛虫类的小瓜虫寄生鱼体皮肤及鳃上引起的。虫体寄生后,体表或鳃上有白点出现。严重时,鱼体象披了一层乳白色薄膜,在鳃上寄生的虫体吸收…  相似文献   

7.
1鱼病防治 从我省近年来鱼类越冬死亡的情况看,鱼病是引起越冬死鱼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鱼病大多不是在越冬过程中才发生的,而是在越冬前就已发病,只是在越冬过程中病情加重,才引起死鱼。因此,要提早防治鱼病,应在鱼入越冬池前,也就是在饲养后期就应彻底治疗。目前,对我省赵冬鱼类危害最严重的鱼病是鱼隐性败血症,它是一种细菌性鱼病,病鱼体表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8.
鱼生活在水中,和陆生动物不同,它们的活动、摄食人们不易观察,鱼生病后的诊断和治疗也比较困难,鱼一旦得病,往往传染较快,病鱼丧失食欲,喂药很难奏效,而注射(打针)的办法又行不通,只能全池泼洒药物,这对体表和鳃部的疾病有效,但对内脏疾病往往收效甚微,所以必须进行认真的鱼病预防工作,而药物预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系列讲座第一讲鱼病的发生与发展金燮理(湖南农业大学水产系410128)鱼(包括其他水产动物)和陆生动物一样也生病,如不做好预防工作,一旦生病,往往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鱼生病总是由某种原因引起的,没有原因的鱼病...  相似文献   

10.
正就水产养殖疾病而言,寄生虫病发生的比重高达25.5%,除常见的车轮虫、斜管虫、孢子虫等寄生虫病外,小瓜虫病也是鱼苗养殖中经常遭遇的寄生虫病。小瓜虫能寄生在多种淡水鱼和观赏鱼的体表和鳃上,其典型的症状为:鱼体表布满白色的小点,所以又叫白点病。这种疾病对鱼苗的危害较大,严重时致死率可达70%,有时甚至高达100%。斑鳢(Channa maculata)又称财鱼或生鱼,与  相似文献   

11.
鱼类生活在水中,引起鱼类生病的原因很难了解清楚,要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鱼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它不同家畜、家禽生病,人们可以采取口喂或注射药物等方法来治疗,而对鱼病尚无好办法来医治,特别是食欲减退的病鱼,虽有特效药物,也无法进入病鱼体内,来达到治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鱼类出血病也叫爆发性出血病,或细菌性败血症、出血性腹水病等。这种鱼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殖水域类别最多、造成的损失最大,是治疗难度很大的一种传染病。据全国许多地区的案例报道,患该病的鱼从发病到死亡只有35天的时间,生产上往往还没有来得及确诊,鱼已大批死亡。研究表明,该病是  相似文献   

13.
六至九月,是鱼类增重的关键对期,也是鱼病的流行季节。塘鱼吃得多、生长快。而鱼粪的分解和食物残渣的腐烂发酵也容易引起水质恶化,导致鱼病流行。特别是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三症”并发,死亡率可达90%以上。因此,在盛夏高温期,采用中药、西药和草药综合防治鱼类的多生病和常见病,是成鱼养殖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4.
卓琦 《海鲜世界》2001,(1):29-31
海水观赏鱼的刺激隐核虫病又称白点病,对水产养殖和海水观赏鱼的养殖危害很大。本文就刺激隐核虫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点;生活史;感染的典型症状以及刺激隐核虫病的治疗进行了描述。并对铜离子治疗海洋水观赏鱼白点病及剂量控制;淡水浴或低盐度溶液疗海水观赏鱼白点病;刺激隐核虫不同株的研究和刺激隐核虫的繁殖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引发海水观赏鱼白点病的原因及机理以及水族箱中新进鱼和老鱼同时发生白点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观赏鱼的养殖过程中 ,我们经常发现观赏鱼没有明显的病症 ,但其中的大部分失去活力 ,懒散地浮于水面 ,体表及鳍多带白点。当有人接近时 ,马上沉于水下 ,但又立刻浮至水面。小型的鱼会褪色 ,体色变黑又瘦弱。这种情况不会使大型鱼死亡 ,但小鱼常会因鳃并发细菌病而死亡 ,这时 ,鳃看起来好象隆起似的。以上情形是由于斜管虫、车轮虫等寄生于鱼体引起的。一、观赏鱼的白翳病是一种由鲤鱼斜管虫引起的疾病 ,感染该病后 ,病鱼瘦弱、体色较深 ,体表有乳白色薄翳物质 ,使病鱼失去原有色彩 ,严重时病鱼的鳍条不能充分伸展。病原体寄生在体表和鳃上…  相似文献   

16.
《河南水产》2009,(4):4-4
鱼病防治的方法是否绿色、环保、药物无残留,是绿色生态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1.鱼和植物共生鱼和水生植物共同在鱼池中生长,鱼类很少生病。植物可利用鱼的粪便和残饵用做肥料加以吸收,消除病原体的繁殖场所,净化水质;同时在光合作用下,植物释放出的氧气又增加水体含氧量,减少鱼类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疾病的预防工作是搞好水产养殖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鱼类生病不易及时发现和正确诊断,即使发现鱼病并立即采取治疗措施也难以立即奏效。这是由于鱼类患病初期,基本上无明显病症,当发现病症时,病情已较为严重,基本上失去了食欲,即使有特效药物,也很难达到治疗效果。体外用药一般只适用于小面积水域,对大面积的湖泊、河道及水库就难以使用,因此在鱼类发病前的预防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总结了独特的“四消四定”的有效预防措施。对预防疾病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要注意消灭病原体,…  相似文献   

18.
溴氰菊酯防治鱼类甲壳动物寄生虫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甲壳动物寄生虫病是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常见多发病,它不仅可以直接引起患病鱼生长停滞或大量死亡,还会间接增加鱼类罹患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机会。对这类鱼病的研究防治工作,国外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已开始,国内则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19.
牙鲆、大菱鲆是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的海水鱼类,也是形成“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的主要品种,其养殖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但是由于水质污染、养殖技术、管理等原因,养殖病害逐年加重,特别是近几年来,牙鲆、大菱鲆受市场变动的影响,许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盲目降低成本,养殖模式粗糙,养殖工艺混乱,造成养殖中鱼体质下降,鱼病泛滥,给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20.
王者茂 《海洋渔业》1982,(4):167-170
随着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工作的发展.鱼病已成为影响饲养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当鱼病严重时.会导致大批鱼类死亡。为此加强海产鱼类的鱼病研究和防治工作是海水养鱼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