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配合饲料是根据畜禽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生产方式,对各种营养物质的不同需要量,通常采用粉料和颗粒料两种,而使用颗粒料又优于粉料,其理由如下: 1.配合饲料经过机压制,受到热力、压力等的综合作用而软化,使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等相应发生变化,酶的活性增强,利于畜禽消化吸收。 2.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和硬度,搅拌均匀,畜禽无法挑剔,可防止营养缺乏症和中毒,微量元素损失少,提高了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家禽饲喂法     
<正> 饲喂家禽可以用平衡日粮,如各种干粉料,混合干粉料加谷物,湿粉料,团粒结构或颗粒饲料加各种配合饲料。农场主都利用各种干粉料配制日粮,因为配制的日粮饲喂的时间长,而且又助于防止啄羽和啄癖的恶习发生。湿粉料在今天很少使用,因为劳务费用大,每次都必须拌新鲜的饲料,但是  相似文献   

3.
试验设计 4种玉米粒度 (直径 0 .336、0 .5 85、0 .85 6和 1.12mm)及 2种日粮形状 (粉料、颗粒料 ) ,以检验其组合对 2 1~ 4 2日龄肉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粒度为 0 .336mm时 ,粉料组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明显低于颗粒料组 (P <0 .0 0 1) ,其他玉米粒度 ,粉料或颗粒料对肉鸡影响不明显。无论是粉料还是颗粒料 ,随玉米粒度的增加 ,日增重均线性增加 ,而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是二次方增加。在屠体性状方面 ,除玉米 0 .336mm的粉料大幅减少胸肉产量 (P <0 .0 0 1)外 ,其他玉米粒度和日粮形状均不影响屠体重和腿肉产量。玉米…  相似文献   

4.
<正> 颗粒饲料是饲料产品形态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料形。在美国,颗粒饲料约占全部配合饲料的40~50%;在西欧,约占60%以上。我国一些饲料工业发展较快的地区,颗粒饲料的比重也在增加。与粉料相比较,颗粒饲料的优点是: ①可以减少畜禽采食饲料过程中的浪费。由于饲槽结构不合理,尤其是装料过满,畜禽来食粉料时,常常将饲料散落,由此造成的损失十分可观。用粉料饲喂鱼、虾的浪费更大,而且会导致水质污染。颗粒饲料可以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存在形式的不同,可以将饲料分为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据农业部发布的《饲料原料目录》,饲料原料包含13个大类。配合饲料是指加工后的饲料成品,从营养成分和用途角度来看,可以分成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混合料、添加剂预混料、超级浓缩料、混合饲料、人工乳或代乳料;而依据形态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粉料、颗粒料、破碎料、膨化饲料、扁状饲料、液体饲料、漂浮饲料、块状饲料。正确的储存饲料对保证饲料品质而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2)颗粒料为避免畜禽拣食,减少粉状饲料在运输、喂料时的浪费,缩小饲料体积和便于保管,国外多将粉状饲料加蒸汽软化压制成颗粒饲料。世界上颗粒饲料的生产已占配合饲料总产量的30%。实践证明,用颗粒饲料饲喂猪、鸡比用粉状饲料每增重1公斤省料0.2公斤;同时减少运输消耗5~10%。肉用仔鸡吃颗粒饲料比吃粉料节省约1/3的时间,从而减少鸡采食时的热量消耗而节约饲料。作者曾进行了不同料形(颗粒料、粉料、潮拌料)喂猪(20~90公斤体重)对比试验(1980年)。结果(表1—15)颗粒料饲喂效果优于粉料和潮拌料,日增重分别比粉料和潮拌料提高10~15%。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饲料加工设备提出了更迫切,更高的要求。储存饲料的料仓是饲料加工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设备。料仓有原料仓(粒料)和粉料仓之分。过去我国对粉料仓的重视和研究得不够,使用中普遍存在着“结拱”问题,影响了工艺流程。而料仓体积庞大,再作更改就比较困难。一、料仓的排料情况物料在料仓内排料情况与料仓的形状和物料本身的物理特性有关。一般可分为排  相似文献   

8.
<正> 江苏省盐城饲料厂,是单班年产一万吨粉料、五千吨颗粒配合饲料的中型饲料加工厂。其主车间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850m~2,投资总预110万元,设备总装机容量192kw。  相似文献   

9.
<正> 料塔是用来贮存鸡用配合粉料的贮料装置。近年来国内许多机械化养鸡场都已使用,但由于不少料塔出现饲料结拱现象,致使其进一步推广受到了限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从一九七九年起着手研制配套1.5万只鸡用的9TZ—4型料塔(容量4吨)和1万只鸡用的9TZ—2.5型料塔(容量2.5吨)。一九八一年底上述料塔通过了农机部产品鉴定,现已在上海市金山农机厂批量生产。在设计中,为了解决料塔结拱难题,我们先从影响粉料的流动因素以及饲料在料塔内的结拱理论入手,选择合理的几何形状、结构形  相似文献   

10.
<正> 从1959年开始,我场试用全价生干粉料,自由采食育雏,20年来雏鸡生长发育正常,并有配料准确、饲喂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饲养定额、减少饲料消耗等优点。 采用厚垫草平面育雏,自动饮水。根据雏鸡的生长需要,分三个阶段给料,饲料配合见下表。 先把干粉料撒在布上,锻炼雏鸡开食,  相似文献   

11.
1粉碎
  是指将各种原料粉碎成粉末状。粉碎过细,鸭采食不方便;粉碎太粗,不容易混匀。谷实类饲料是鸭的基本饲料,特别需要合理的加工调制。谷实类、豆类、油饼类可加工成粉后,配合其他饲料喂鸭。各种干叶和优质青干草都应粉碎得细些,以提高利用率。目前,舍饲鸭群一般是采用混合粉料拌青料饲喂,放牧鸭群回舍时间,也可用粉料补喂。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仔猪配合粉料物理特性的测定方法以及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下的相关规律,以5种含水率(分别为12%、14%、16%、18%、20%)的仔猪配合粉料为试验材料,利用自主研发的斜面仪、休止角测定装置,对不同含水率仔猪配合粉料的摩擦系数、休止角进行测定;利用容重器对容重进行测定;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和热特性分析仪KD2 Pro,分别对仔猪配合粉料的比热和热导率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和含水率对仔猪配合粉料的比热影响显著,其比热随着温度和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含水率对仔猪配合粉料的容重、摩擦系数、休止角、热导率影响显著,该4个物理参数均随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试验数据和规律对仔猪配合粉料的生产加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要获得理想的膨化饲料产品,首要前提是必须使用适于膨化饲料制造要求的粉状配合饲料。其中淀粉含量要足够,一般不应低于20%,同时粉料粒径在能通过φ1mm筛孔。糊地和膨化作用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糊化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膨化的效果。而膨化过程所产生的高温和高压,又促使饲料淀粉进一步糊化。值得注意的是,在生产膨化饲料时,因进入糊化、膨化的饲料承受的水分多,温度高,故对水溶性维生索破坏大,在配力平应考虑超量添加,或采用经包被处理的维生素。对于较大量的精密、油脂类物料,因其具有热敏性和不刊于挤压的滑动性、有碍于粉料吸水的隔  相似文献   

14.
奶牛精饲料的加工一直采用粉碎的方法,把玉米等谷物饲料磨得很细,喂前加水拌成湿料。这种饲料在奶牛瘤胃里很快就分解成酸,使胃内PH值下降,胃粘膜受损。粉料拌水,减少咀嚼次数,唾液分泌不足,奶牛容易发生代谢性疾病。另外,生谷物饲料的淀粉分子牢固结合在一起,吸收性低,消化酶很难进到分子中,消化率低,如玉米淀粉的消化率只有70.8%。为了克服生料、粉料和湿料的许多缺点国外根据饲料的不同形状,把饲料分成两大类,用两种  相似文献   

15.
颗粒饲料是将配合好的粉料经机械压制而成的圆柱状饲料。用颗粒饲料喂家兔,有以下优点: 1.适口性好 颗粒料在加工过程中,使淀粉糊化,产生一定的香味,能刺激家兔食欲,增加采食量。据测定饲喂同一种配方的饲料,颗粒料比粉料多采食10%~  相似文献   

16.
<正>在配合饲料,尤其高档鱼料和宠物料中添加油脂等液体营养成分,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并提高其营养含量和品质,因此,在配合饲料厂中油脂等液体添加工艺愈来愈受到广泛关注。添加油脂可以在粉料阶段进行,但经过后续高温处理,会破坏油脂的性能,而在高温处理后进行油脂喷涂则可以避免油脂变质,因  相似文献   

17.
正动物饲料中的某些原料含有适合人类食用的食物。这对饲料生产商而言是一大挑战,因为他们要确保最终的饲料包含所有可以制成优质动物饲料的正确饲料原料,并对最终成为餐桌上食物的动物有益。制粒是配合饲料加工业中一道常用的工艺。饲料从粉状转变为颗粒状对终产品的营养特性和物流管理均有益。由于粉料在原料混合均匀后进行制粒,每一个饲料颗粒均含有营养师配制的营养物质。这可以避免动物出现选择性采食,确保每一个动物都能够采食到营养平衡的日粮。饲料的制粒还能够提高配合饲料的物流特性。颗粒饲料的密度高于粉料,相同的运货体积能够运输更多的颗粒饲料。另外,制粒后,饲料  相似文献   

18.
奶牛精料的加工一直采用粉碎的方法,把玉米等谷物饲料磨得很细,喂前加水拌成湿料。这种饲料在奶牛瘤胃里很快就分解成酸,使胃内pH值下降,胃粘膜受损。粉料拌水,减少咀嚼次数,唾液分泌不足,奶牛容易发生代谢性疾病。另外,生谷物饲料的淀粉分子牢固结合在一起,吸收性低,消化酶很难进到分子中,消化率低,如玉米淀粉的消化率只有70.8%。为了克服生料、粉料和湿料的许多缺点,国外根据饲料的不同形状,把饲料分成两大类,用两种不同的方  相似文献   

19.
颗粒饲料是将配合好的粉料经颗粒机械压制而成的圆柱饲料.用颗粒饲料喂家兔,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20.
在猪用配合饲料中,粉状料和颗粒料对猪的嗜口性及利用率都有一定的影响,我们所进行的比较试验就是要调查一下,这种影响有多大。试验选用72头仔猪,采用群饲方式重复试验两次,单饲重复试验3次,共试验5次。试验分粉料和颗粒料两个试验组。从5次的试验结果看,颗粒料试验组的效果均高于粉料组。综合5次重复试验的结果是:粉状料和颗粒料的日增重分别是724g 和796g;日饲料摄取量分别是1.73kg 和1.72kg;耗料比分别是2.40和2.18。以玉米、大豆粕为主体的饲料,颗粒料比粉料的耗料比可改善7%,日增重可提高10%。以回归式计算仔猪期开食的饲料摄取量约为1.5kg,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