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加快日照茶产业发展,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日照市今年出台茶产业扶持政策,安排市、区两级4600万元专项资金,全面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在茶叶主产区东港区后村镇,用于绿色防控的黄色粘虫板已经遍布多处有机茶园。随着茶产业的迅速发展,科学、有效防控虫害成为日照各茶叶产区的重要工作之一。日照市从今年开始,全面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为做好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工作,日照市制定了严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茶叶优势区域发展思路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茶产业现状从上世纪70年代至上世纪末,湖南茶叶生产持续滑坡, 茶园面积从260万亩缩减到110万亩。200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主持召开了全省茶叶工作会议,提出要再造湖南茶业新优势,并出台了加快湖南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从此茶叶产业出现新的转机。  相似文献   

3.
张兰美 《茶叶》2017,(4):224-227
本文综述全国重点产茶县磐安县如何克服茶产业发展自身存在的诸多短板,加快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茶产业提质增效。把茶产业作为磐安县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做成磐安绿色发展的一个标志,变成美丽磐安的一个符号。发展弘扬磐安县茶产业的生态、品质、历史文化等独特优势,抓住古茶场文化小镇建设和国家扶持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解决全国范围内存在茶园面积发展快、茶叶生产供大于求状况,改善单位面积效益整体偏低、茶园抛荒、弃采现象。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产业2020年发展规模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总结分析了21世纪以来我国茶产业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特点;对今后5~10年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供给能力与茶叶需求的变化进行了预测,认为我国未来茶产业发展虽受市场需求、生产要素双重制约,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只要能正视问题、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我国茶产业仍能实现稳步发展。到2015年我国茶产业发展规模预计为178.5万t,2020年预计为220万t。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2012,(7):26
正6月29日,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省政协主席梁绮萍专程赴安溪县调研茶产业。走进蓬莱镇鹤前村半岭亭生态茶园,孙春兰边看边问。她指出,要在发展茶产业的同时,注重水土流失治理,实现茶叶种植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安溪铁观音集团的前身——安溪茶厂今年已满60周岁。进车间了解茶叶制作的先进工艺,到展馆看茶业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企业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让  相似文献   

6.
湖北咸安是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全区现有茶园面积3.6万亩。为了进一步加快茶叶发展的步伐,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振兴茶叶经济,使咸安的有机名茶品牌进入湖北省的第一方阵,并在全国打响知名品牌,推动全区茶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特制订咸安茶产业近期发展规划:一、产业现状1.生产现状全区现有茶园面积3.6万亩,其中有机茶园2800亩,绿色食品茶园1300亩。2012年全区茶叶产量1400吨,茶叶产值9500万元。近年来,全区茶产业呈现面积逐年扩大,质量逐步提高,效益明显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铜仁市茶叶品牌整合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市委、市政府的的高度重视下,贵州铜仁市生态茶产业建设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茶类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名优茶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茶叶总产量突破万吨,茶叶产值实现了8亿多元,茶叶企业238家,茶叶品牌35个。为做大做优做强铜仁市生态茶产业,提升品牌效益,形成茶叶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全市生态茶产业发展,根据铜仁市委、市政府对全市茶叶品牌整合总体要求,特提出铜仁市茶叶品牌整合建议方案。一、茶叶品牌整合的必要性截至目前,全市茶园面积103.35万亩,成为全省第二个百万亩茶叶主产市,无性系茶园面积97.85万亩,占茶园总面  相似文献   

8.
东源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绿色产业之一。本文结合东源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加快东源县茶产业升级转型,提升产业效益,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茶叶综合利用是松阳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2008年以来,松阳在茶叶综合利用方面开展了尝试与探索。本文就松阳茶资源综合利用现状、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以真正实现茶叶的"全价利用,跨界开发",推进松阳茶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全省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文件明确指出了以下8个方面:第一,计划到2020年,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100万亩以上,全省茶园面积达到280万亩,年产茶叶10万吨以上,培育国家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3~5个,新增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0~15个,打造国内知名品牌3~5个,茶产业发展跨入全国强省行列:第二,调整优化茶产业发展布局,实施板块推进,在汉中建设以优质绿茶和有机出口绿茶为主的生产基地150万亩,在安康建设以紫阳富硒茶为主的优质富硒茶生产基地90万亩,在商洛建设以有机绿茶和红茶为主的生产基地40万亩,在咸阳建设以陕南夏秋茶叶为加工原料的现代茯砖茶生产园区,因地制宜实施茶园观光、茶文化展示等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茶多酚在洗漱用品、护肤品、纺织品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促进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文章介绍了茶多酚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相关功效,在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对石门县茶产业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石门县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茶叶是浙江松阳县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之一,2012年统计信息表明,松阳茶叶以全国0.33%的面积、取得了0.63%的产量、实现了1.01%的产值。茶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机械化生产技术是松阳茶产业转型升级,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1.种植管理机械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与效果(1)节本增效效果。劳动密集是茶叶生产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阐述闽北茶叶从1998年以来开展有机茶园基地建设、标志认证所取得成绩,以及有机茶开发具备的独特优势,认为在有机茶管理中做好旧茶园转换、新茶园生态建设、培育龙头企业等六项技术措施与经验是闽北有机茶产业不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吴夏明 《茶叶通讯》2005,32(4):48-49
长沙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最盛时期县内仅高桥一带茶行就有48家,高桥茶庄是全国72家著名茶庄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县茶产业发展加快。茶园面积不断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提高,规划建设“百里茶廊”,重点发展9个乡镇茶叶生产。现有茶园0.43万hm^2,其中采摘面积0.24万hm^2,占55.2%。乡、镇、村、民营茶厂24个,加工厂房6.8万m^2,  相似文献   

16.
序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是茶叶消费大国,也是国际茶叶出口大国。中国拥有最丰富的茶叶种类、最广阔的茶园面积和最多的从业人口,茶产业的发展状况关系着农工商  相似文献   

17.
饶平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广东省乌龙茶的主产区。当前全县茶园种植总面积达6万多亩,年总产量5000吨,年总产值约1亿元。历史上,饶平茶产业的发展均走在全省的前列,特别在制茶技艺、良种繁殖推广应用、名茶开发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受国内外茶叶市场、消费群体及生产、加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饶平茶产业的发展一度受阻。近年,在政府、企业、茶叶科技人员和茶农的共同努力下,我县荼产业的发展变化又有了新的起色。针对目前我县茶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了解决的对策,并就我县茶产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新举措,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正一、茶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国家"八·五"规划期间,贵州松桃县委、政府把茶叶列入全县的经济支柱产业,抓住省政府利用日本"黑字还流"贷款在松桃建立贵州省绿茶出口基地的机遇,在1990~1991年迅速连片开发新茶园4000亩,利用国家坡改梯项目在1992~1994年又再新建茶园4000亩,至1994年底,全县共新建茶园8000亩,加上原有茶园面积5200余亩,全县共建成茶园总面积1.32万亩。在"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意见》[2007]6号文件,明确松桃首先列为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以来,四川省雅安市实施四大战略助推茶叶产业化发展。一是推动茶叶产业一体化发展。构建雅茶从种植—采收—加工—包装—宣传—销售的产业链条,实现"从茶园到茶杯"。二是实现两大目标。实现茶叶基地大提升,打造名山、雨城和芦山百里茶产业经济带,推进芦山、荥经、天全、宝兴的高山绿色(有机)茶叶种植,到2016年雅安市茶叶面积达到80万亩,力争100万亩,2020年雅安市茶叶总面积超过100万亩。实现茶叶产值大增长,到2016年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20亿元,力争完成150亿元,2020年完成200亿元目标,实现茶农增收6000元以上、茶农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一、茶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重庆市茶产业依靠政策、投入和科技进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66万亩,茶叶产量3.32万吨,茶叶产值6.55亿元,出口茶叶1.2万吨,实现创汇850万美元。重庆茶叶一、二、三产业的全面起步,强有力地助推重庆茶产业的腾飞和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税、企业增利的显著效果,成为重庆山区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