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问、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下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人才类型、培养策略等发展问题展开深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的人才诉求主要为龙舟竞技运动人才、龙舟礼仪服务人才、龙舟文化管理人才、龙舟商贸旅游人才、龙舟专业教育人才、龙舟制作工程人才与龙舟项目科研人才等七种人才类型;其主要培养策略可概括为“更新观念,提高人才培养地位”、“适应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类型”、“强化领导,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提振教育,开拓人才培养渠道”、“明确目标,廓清人才培养规格”、“文化修为,开展人才培养研究”、“优化队伍,加强师资培养力度”、“制定法规,加大培养经费投入”与“加强协同,促进人才培养合作”等九大策略。上述龙舟体育文化人才类型的明确及其培养策略的制定,对于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摆脱困境、实现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的结构,由体育文化系统与体育环境系统构成,包含体育项目、体育符合、文化传承、社会组织等要素,具有整体性、层次性与协同性的特征。基于文化生态视角,能够审视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活动在评价理念、评价场域、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上存在的问题,而构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生态体系需要充分考量各生态要素,更新评价理念、改善评价场域、完善评价内容、丰富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崇拜是文化传承基础,体现为传承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体现在物化精神崇拜和民族精神崇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来自崇拜原动力;现代社会要处理好文化崇拜与文化传承关系体现在崇拜与迷信、崇拜与传承之间的关系。通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崇拜传承研究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和谐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对我国体育文化价值观念与精 神追求的合理诠释。首先明确了和谐体育文化的内涵,并从宏观的社会到微观的个人等三个层面谈到了和谐体育文化的现实意 义,分析出和谐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文化具有人本性与科学性、先进性与多样化、传承性与创新性的文化契合,进而论证出高 校建设和谐体育文化具有可行性,最后提出高校和谐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研究体育文化、学校体育文化及竞技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竞技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上的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将学校作为传承体育文化的主阵地之一,高度重视和大力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创新,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建设,使学校体育文化真正得到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江炎 《甘肃农业》2022,(5):109-111
乡村振兴战略是帮助乡村解决文化与经济落后的主要途径.在此背景下,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民族民间体育在传承的过程中,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产业与事业的结合、体育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联以及文化建设整合与社区建设联结中去挖掘、传承以及复兴乡村文化.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民间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入手,分析非物质文化体育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体育遗产旅游开发具有经济、传承和社会价值,因此,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体育遗产保护的最佳途径;但非物质文化体育遗产旅游开发要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要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体育遗产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遵循非物质文化体育遗产的真实性、参与性和趣味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基于申请入奥项目应具备的条件和龙舟运动的发展现状,对我国龙舟运动项目申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从而为龙舟运动项目的申奥成功提供一些理论依据。龙舟运动项目具备"悠久的历史、拥有广泛的参与人群、成立了职业的竞赛管理机构、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国际体育组织的支持等"申奥的有利条件,也面临着奥运会运动项目的瘦身、其他水上项目的冲击、竞赛规则和形式的不统一等不利因素,建议结合龙舟运动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增加传统文化元素,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度;进一步加强龙舟职业赛事的运营和监管,以赛事促宣传,以赛事促推广;丰富龙舟赛事的内容,创新比赛形式,从而进一步增强龙舟运动的观赏性;进一步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沟通和联系,以得到相关组织的肯定和支持;进一步统一龙舟竞赛的规则和形式,打造高标准、规范化的龙舟赛事。  相似文献   

9.
莆田枫亭镇游灯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枫亭游灯文化也加入了许多现代化元素,但在传承方面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制约。该文从传承背景、方式和内容等方面研究了传承现状,基于传承中断层的问题、与现代融合的问题、经费支持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游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玉华  黄亮 《农业考古》2012,(1):145-148
南安"罗汉舞"俗称"罗汉送喜",始于清初,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大余县南安镇客家人一项祈神求子,集音乐、舞蹈、技巧表演艺术为一体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南安"罗汉舞"表演场面壮观,形式独特,富有儿童游戏性和娱乐情趣性。不仅风趣幽默,而且宗教神话色彩浓厚,具有和平安定、热闹兴旺气氛,深得客家民众喜爱。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南安"罗汉舞"形成原因、内容与活动程序以及文化传承价值等进行调查研究,为赣南客家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整理挖掘、保护传承、推广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体育社会学视域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多重视其工具理性探讨而忽略了情感议题。然而,民俗体育文化并不完全是理性的产物,它更是立足于乡土文化空间中的一种身体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的身体表达。基于皖江宜秀龙舟竞渡的田野调查,认为民俗体育文化以历史记忆为情感生成逻辑,以族群认同为情感作用逻辑,以互动仪式为情感实践逻辑。从情感维度审视,村落民俗体育文化的情感逻辑可以有效地推进乡村情感治理。通过积极情感的释放和消极情感的消解,既有助于民俗体育文化的良性传承,也能推动乡村治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层面凝炼而成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本地文化场馆和地方文化活动等成为年轻人了解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渠道,然而南陵目连戏在当下存在着社会认识度低、传播渠道狭窄等问题。在文化记忆理论指导下,南陵目连戏通过多元路径进行传播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文化记忆理论下的南陵目连戏传播路径涵盖了保存、传承、社群参与、现代化、融合创新和教育研究等多个方面,并呈现出四种类型的文化记忆特点,分别为社会交往型、客观媒介型、专职承载型和物质符号型,这几种类型和内在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南陵目连戏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兰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深远的文化意蕴,因此,推动兰花的文化传承,宣传兰花多样性的保护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文在记述兰花栽培历史及兰花文化的基础上,以上海辰山植物园2013及2014国际兰展的实际案例,分析了探讨兰花文化在植物园花展中传承的主要方式,并提出了举办兰花主题花展对于兰花保护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围绕中国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开放型人才的目标,在“互联网+交互阅读群+阅读推广”协同认知中,通过利用重视后阅读环境下泛在阅读方式,强化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意识,促进和提高学生文化传承及发展创新IP意识。使学生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通过文化协同认知和阅读设计,提升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文化创新和国家文化责任的新一代文化创新型人才。[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学生群体阅读生态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学生群体阅读生态变化进行趋势分析发现,分析大学生阅读问题及对策,打造后阅读时代大学生文化创新意识的培养体系,深入阐述在文化自信和知识创新(IP)的视野下,IP创新的培养模式,创新阅读模式。[研究结论]后阅读时代,学生阅读群体的阅读特征和阅读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交互互动式阅读、碎片化短阅读、评论式阅读、图像阅读等制约了学生的阅读行为,社会信息爆炸性激增,泛在化的信息大量充斥着信息的获取,图书馆及学校文化场所利用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创新科技因素的干预,会为学生群体的导向性阅读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5.
孔子学院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优质平台,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索和研究了孔子学院的体育文化传播现状,认为目前中国传统体 育文化在孔子学院传播存在内容不全、途径不广、精品不多、阻力不小、效益不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建立体育文化传播模式的构想,并要求解决一些孔子学院存在的关键问题,以排除孔子学院传播体育 文化的障碍,促进体育文化在孔子学院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推广和传播氛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是弘扬、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采用调查法对六盘水的乡村传统文化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乡村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从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中传承和保护的认同问题、保护的主导者、主要内容和传承保护路径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皖南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镇。发展皖南文化产业的关键是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皖南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文化产业人才能力要素是人才培养的现实目标。皖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需把握皖南良好的文化生态、多元化的文化形态以及人本化的价值追求等文化特征,还需重点培养文化生态的把握能力、基本的文化创意能力、文化需求的预测能力、必要的技术能力、现代的经营管理能力等要素。  相似文献   

18.
超出特藏文献个体自身学科领域学术价值以外的价值称之为特藏文献附加值。特藏文献附加值的文化创造必须坚持教育性、历史性、时代性、特色性的原则,坚持贯穿文化继承与借鉴、文化阐释与选择、文化综合与实践三个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