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明超级杂交稻‘甬优12’产量与施肥量关系,揭示其单季稻超高产栽培需肥规律,提升整体施肥技术水平,在统一栽培技术措施下测土配方施肥,跟踪调查2012—2013年12个示范方不同施肥组合及施肥量,以专家组实割实收考查产量的方法,对单季稻‘甬优12’施肥量与产量关系及超高产栽培施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水平中等的情况下,单季晚稻‘甬优12’产量(Y)随施肥量(有机肥F和N、P、K)增加而递升且呈幂次函数(近似线性)递升,其关系模型为:Y=0.00003F2-0.2963F+11302(Y=0.2301F+9258),Y=0.0504N2+24.566N+1953(Y=51.243N-1543),Y=0.0361P2+26.596P+8707(Y=34.143P+8358),Y=0.0208K2+7.4996K+8499(Y=17.793K+7306)。由此提出,11000~12000 kg/hm2目标产量为投入农家有机肥8000~12000 kg/hm2、纯N量245~265 kg/hm2、P2O5量75~105 kg/hm2、K2O量210~265 kg/hm2,N:P:K比例1.00:0.35:0.93;目标产量15000 kg/hm2为投入农家有机肥15000~20000 kg/hm2、纯N量320 kg/hm2、P2O5量190 kg/hm2、K2O量410 kg/hm2,N:P:K比例1.00:0.59:1.28。后者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生产风险大幅度上升,需集成超级栽培、肥料运筹、病虫防治、水桨管理等一系列协调促进,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氮、磷、钾、镁、锌、硼肥对木薯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最佳施肥处理OPT(N+P+K+Mg+Zn+B)、减氮施肥OPT-N、减磷施肥OPT-P、减钾施肥OPT-K、减镁施肥OPT-Mg、减锌施肥OPT-Zn、减硼施肥OPT-B处理和不施肥处理,测定各处理木薯产量以及块根、茎、叶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吸收强度。【结果】OPT处理木薯所吸收的N、P、K、Zn养分主要累积在茎部,Ca、Mg养分主要累积在叶片和茎部,B养分主要累积在叶片部位中。木薯对N、P、K养分的吸收强度呈抛物线状,在块根膨大期前呈逐渐提高,块根膨大后,木薯对N、P、K养分的吸收强度逐渐下降。增施N、P、K、Mg肥,木薯产量分别提高38.01%、13.09%、23.14%和8.99%;增施1 kg N、P2O5、K2O、MgO木薯产量分别增加101、54、22和49 kg;OPT处理产值最高(13217元/ha)。【结论】施肥均可提高木薯的养分吸收量,但K、Za、B肥会抑制Mg的吸收。不同施肥条件对木薯产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闽楠基于2种不同岩性土壤上造林后的施肥响应,通过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为造林后闽楠养分管理和平衡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以2年生闽楠苗作为试验材料,在板岩(B)、煤系砂页岩(M)发育形成的土壤上设置N、P、K 3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施肥试验,并采用DRIS图解法和指数法对2种不同的岩性土壤各处理组的闽楠叶片进行营养诊断以及养分临界值范围划分。结果表明,在板岩(B)土壤上,闽楠叶片元素的最佳比值范围分别为N/P=17.713±2.522,N/K=2.939±0.406,P/K=6.088±0.656;煤系砂页岩(M)土壤上,叶片元素的最佳比值范围为P/N=0.048±0.004、K/N=0.356±0.044、P/K=0.138±0.006。板岩土壤上,闽楠各处理对养分的需求次序均表现为P>K>N,低产组养分不平衡指数(NII)最大且不平衡程度更大,但其中以B10处理更趋于平衡;煤系砂页岩土壤上,闽楠各处理对养分需求次序表现为N>K>P,同板岩一样其低产组不平衡程度也最大,以M12的养分更趋于平衡状态。通过DRIS指数临界标准划分,板岩上闽楠叶片各元素的适宜质量分数范围为:N=18.961~26.010 g/kg,P=1.032~1.577 g/kg,K=6.046~9.709 g/kg;煤系砂页岩上为:N=20.050~29.730 g/kg,P=1.152~1.218 g/kg,K=8.167~9.073 g/kg。对2种岩性土壤上闽楠施肥后的营养诊断结果表明,板岩土壤上以B10处理即施用N:0 g·株-1、P:6 g·株-1、K:5 g·株-1时对闽楠生长更有利;煤系砂页岩土壤上以M12施用N:12.5 g·株-1、P:0 g·株-1、K:5 g·株-1时更适宜闽楠生长,但培育过程中应多注意根据闽楠生长养分的适宜范围对缺乏和过剩的养分及时调整以更好达到平衡养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氮、磷、钾、镁、锌、硼肥对木薯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最佳施肥处理OPT(N+P+K+Mg+Zn+B)、减氮施肥OPT-N、减磷施肥OPT-P、减钾施肥OPT-K、减镁施肥OPT-Mg、减锌施肥OPT-Zn、减硼施肥OPT-B处理和不施肥处理,测定各处理木薯产量以及块根、茎、叶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吸收强度.[结果]OPT处理木薯所吸收的N、P、K、Zn养分主要累积在茎部,Ca、Mg养分主要累积在叶片和茎部,B养分主要累积在叶片部位中.木薯对N、P、K养分的吸收强度呈抛物线状,在块根膨大期前呈逐渐提高,块根膨大后,木薯对N、P、K养分的吸收强度逐渐下降.增施N、P、K、Mg肥,木薯产量分别提高38.01%、13.09%、23.14%和8.99%;增施1 kgN、P2O5、K2O、MgO木薯产量分别增加101、54、22和49 kg; OPT处理产值最高(13217元/ha).[结论]施肥均可提高木薯的养分吸收量,但K、Za、B肥会抑制Mg的吸收.不同施肥条件对木薯产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3414”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y=287.270+(17.624N)+(9.248P)+(33.781K)+(0.062N2)+(-1.619P2)+(0.062K2)+(-0.381NP)+(-3.039NK)+(1.079PK),理论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平均为N173.6kg/hm2,P2O538.3kg/hm2,K2O 80.4kg/hm2,最佳产量1755.1kg/hm2。综合分析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N、P、K建议推荐量为:N225~240kg/hm2,P2O575~90kg/hm2,K2O90~105kg/hm2。  相似文献   

6.
为了构建喀什地区马铃薯施肥指标体系,本试验采用平衡施肥设计,研究了不同因素施肥组合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喀什地区马铃薯茎叶部位N∶P2O5∶K2O比例为1∶0.09∶2.51,块茎部位N∶P2O5∶K2O比例为1∶0.19∶1.86;马铃薯氮素、磷素、钾素百公斤马铃薯块茎养分吸收量为N 1.87 kg、P2O50.75 kg、K2O 4.80 kg,氮素、磷素、钾素三要素之比为1∶0.40∶2.57;最佳施N量15.88 kg/亩、P2O57.97 kg/亩、K2O 7.94 kg/亩,最佳经济产量为1 126 kg/亩。平衡施肥可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和施肥效益。  相似文献   

7.
西兰花氮肥总量控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昆明市土肥站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任务安排,开展了蔬菜测土配方施肥"2+X"肥料效应试验研究,探索反季西兰花氮肥最佳施肥配比。结果表明:在磷、钾肥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处理N2P2K2亩产1054.9 kg,居第一位,处理N1P2K2亩产1049.3 kg,居第二位,为西兰花测土配方施肥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肥效试验,分析结球甘蓝氮磷钾施肥效应、最佳施肥数量、施肥配比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等.试验表明,以氮肥增产效果最佳,钾肥次之,氮磷钾施肥效应为N>K>P.通过氮磷钾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结球甘蓝最佳经济产量5 049.35 kg/亩,其N、P2O5、K2O施肥量分别为20.3 kg/亩、6.5 kg/亩和11.7 kg/亩,N∶P2O5∶K2O=1∶0.32∶0.57.  相似文献   

9.
海拔1 350~2 440 m的云南通海县采用"3414"设计方案,以N、P、K肥为供试函数,以甘蓝产量为目标函数,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建立N、P、K肥施用量与甘蓝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经极值判别,提出了符合甘蓝生产实际的最佳施肥指标为:N502 kg/hm2,P2O5122 kg/hm2,K2O 266 kg/hm2,最佳经济产量y=116 143.5 kg/hm2,N、P、K最佳配比为1∶0.24∶0.53,并印发施肥建议卡向菜农推荐推广应用1.74万hm2,节约N 61.596万kg,节约P2O523.75万kg。  相似文献   

10.
容城县冬小麦施肥模型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3414"回归设计模型进行田间试验,初步建立了容城县高、中、低3种产田冬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效应方程,求得不同产田各养分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不同产田的施肥效应方程不同,其中,高产田为Y=4 392.388 0+8.037 3N+6.739 9P+6.463 2K-0.025 3N2-0.035 79P2-0.025 7K2+0.027 5NP+0.010 2NK-0.006 1PK,中产田为Y=4 137.239 7+7.310 7N+4.935 5P+7.333 8K-0.028 0N2-0.020 5P2-0.030 7K2+0.023 3NP+0.014 3NK-0.011 7PK,低产田为Y=3 438.261 0+7.198 1N+6.052 5P+9.925 5K-0.030 5N2-0.023 5P2-0.037 4K2+0.029 0NP+0.017 2NK-0.027 7PK;经济最佳施肥量为纯N 145~185 kg/hm2、P2O5109~119 kg/hm2、K2O 82~86 kg/hm2。目前磷钾素已不是限制容城县小麦产量的主要因子,该区施肥措施应为保障氮肥供应、控制磷钾肥投入。  相似文献   

11.
袁明勇 《农技服务》2009,26(7):38-39
在桐梓县天坪乡进行了"3414+1"玉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天坪乡以N∶P∶K=3∶2∶2,N、P2O5、K2O养分含量分别为315kg/hm2、135 kg/hm2、210 kg/hm2的为最佳肥料配方,玉米折干单产达9 204.00 kg/hm2,比当地习惯施肥增产2 282.75 kg/hm2,增幅达32.98%。  相似文献   

12.
采用16 16 16(表示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分别为16%,16%和16%)氯化钾型复合肥、16 16 16硫酸钾型复合肥和20 9 11(表示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分别为20%,9%和11%)氯化钾型复合肥3种肥料对比试验,为探明绿雄90西兰花施用不同类型复合肥花球生长和增产潜力。结果表明,施用相同配方和施肥量的16 16 16氯化钾型复合肥比硫酸钾型有利于西兰花的促生和花球的集中采收,一般增产38%左右;氯化钾型16 16 16和20 9 11复合肥相比,随施肥总纯量的增加,绿雄90西兰花生长速度快,花球采收时间相对提早和采收集中,可增产16%左右。试验提出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绿雄90西兰花一般每667 m2选用16 16 16氯化钾型复合肥85 kg搭配尿素40 kg左右为佳。  相似文献   

13.
油菜“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进行了油菜肥效试验,获得肥料-产量效应方程如下:y=36.0363+4.3641N+23.1535P+25.1204K+1.8492NP+0.7563NK-2.5242PK-1.6399N2-2.2568P2-1.4955K2,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指标为N4.7336 kg/667m2、P2O53.2249 kg/667m2、K2O 6.8737 kg/667m2,最高产量为170.0346 kg/667m2;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施肥指标为N 4.3307 kg/667m2、P2O53.1439 kg/667m2、K2O 6.2830 kg/667m2,最佳产量为169.3512 kg/667m2。  相似文献   

14.
在田间试验的条件下研究了配方施肥对黑麦草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黑麦草产量,肥料配方1(每公顷施N450kg、P2O545kg、K2O90kg)和配方2(每公顷施N540kg、P2O5180kg、K2O360kg)鲜草产量分别是不施肥处理(26.78t/hm2)的3.7倍和4.1倍。配方施肥能显著提高黑麦草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配方1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是不施肥处理的5.2倍、2.0倍、3.3倍,配方2分别是不施肥处理的5.8倍、2.5倍、4.0倍。在施肥状况下,黑麦草对养分的吸收比例为N:P2O5:K2O=1:0.25~0.28:1.01~1.08。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展新疆莎车‘叶尔羌’扁桃3414试验,确定莎车叶尔羌扁桃树体施肥的参数,为莎车‘叶尔羌’扁桃丰产提供施肥的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叶尔羌’扁桃坐果率,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方程,得其回归方程经检验合格后,偏导微分方程组得结果.[结果]N、P、K对扁桃坐果率影响大小顺序为K>N>P,增产效果居首位的为K肥,提高坐果率最佳施肥用量为N:0.518 6 kg、P2O5 0.413 5 kg、K2O:0.254 9 kg,用此配比的复方肥可使扁桃的坐果率达到54;.[结论]莎车县扁桃在株施最佳施肥量的前提下,配合喷施叶片肥(各种微量矿质元素),营养供给才能达到扁桃树体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3414"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对影响水稻产量的氮、磷、钾三要素进行试验,建立融安县中低产红泥田双季晚稻施肥函数模型:y=3811.92+24.48N+6.3P+6.86K-0.10N2-0.43P2-0.09K2+0.13NP+0.01NK+0.23PK。通过该模型推算最高和最佳产量施肥量,并进行仿真模拟寻优,探索出产量大于5 700kg/hm2的施肥方案:N 135.8~195.8kg/hm2、P2O549.5~74.8kg/hm2、K2O 94.6~145.4kg/hm2,N∶P2O5∶K2O=1∶0.36~0.38∶0.70~0.74。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检验特定土壤养分条件下根施氮(N)、磷(P)、钾(K)肥对新温185号核桃(Juglans regia‘Xinwen185’)的产量效应,以期为核桃生产园的施肥与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新温185号核桃单株产量(G)以2为底的对数(log2G)同P肥与K肥的交互作用(P×K)、N肥的施用量(纯氮量,N)、N肥施用量的自乘(N×N或N2)存在极显著(P=0.002)的线性相关关系,即:log2G^=2.940 7-0.243 8P×K+0.077 2N-0.033 7N2.[结论]在土壤有效P、速效K含量处于中上水平及以上(有效P≥14.34 mg/kg,速效K≥77.31 mg/kg)的生产园,P肥与K肥的交互作用(P×K)对新温185号核桃的单株产量存在负效应.并且在特定的土壤养分(碱解N 77.69 mg/kg)条件下,当N肥施用量(纯氮量)小于1.145 4 kg/株时,N肥对新温185号核桃单株产量存在正效应,反之则存在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云南开展贝斯莉斯克伏生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ns‘basilisk’)种子生产的最佳施肥量,本研究以施氮量(N)、施磷量(P)和施钾量(K)为决策变量,采用三因子2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了15个氮磷钾施肥组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贝斯莉斯克伏生臂形草种子产量、千粒重和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是臂形草种子生产的关键因素,结合适量的磷钾肥和当地的土壤养分背景情况,才能获得最佳的种子产量。在低P或低K情况下,施用N肥能提高伏生臂形草的种子生产性能;而在高P或高K情况下,施N对改善臂形草种子生产性能效果很小或起到负面效果;在高N水平下,施K对提高种子千粒重有一定作用;在不同K水平下,合理施P肥才可以获得增产效果。尿素250 kg/hm2+过磷酸钙350 kg/hm2+硫酸钾270 kg/hm2是云南开展贝斯莉斯克伏生臂形草种子生产的最佳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19.
李存玲  代艳荣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76-77,111
马铃薯"3414"田间试验表明,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丰富,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中等的田块,在N、P、K三肥配施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K肥,其次为N肥,P肥最小;NPK互作效应最高,NK、PK次之,NP效应最差。运用施肥模型拟合、边际效应分析,获得在高P中K中N肥力水平下,N、P、K最佳施肥量分别为:6kg/667m2、3kg/667m2、9kg/667m2;最佳产量为:1473.5kg/667m2,N、P2O5、K2O最佳配比为1:0.5:1.5。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得知,钾肥养分在肥料补偿点即可达到较好的马铃薯产量,是影响临沂市马铃薯产量的明显养分限制因子,应加大对钾肥的施用;同时通过肥效回归试验,计算出马铃薯N、P2O5、K2O的最大施肥量分别为9.42kg/666.7m2、6.67kg/666.7m2和16.06kg/666.7m2;N、P2O5、K2O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7.98kg/666.7m2、6.15kg/666.7m2和14.76kg/666.7m2。马铃薯N、P2O5、K2O的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可作为我市或同类地区马铃薯生产施肥上的主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