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谷子新品种峰谷12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峰谷12号是以承谷8号为母本,以赤谷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生育期115d,属中熟品种。适于≥lO℃2700℃地区。2007-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87.2kg/667mz,较对照赤谷8号平均增产24.2%。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74.5kg/667m^2,较对照赤谷8号增产14.9%。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好且叶鞘紫色宜于识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谷子叶片生长规律及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赤谷系列谷子赤谷4号、赤谷5号、赤谷6号、赤谷8号、赤谷9号、赤谷10号、峰谷12为材料,各品种标记10株,观察其叶片生长规律以及株高、穗长、千粒重、节数、草重、穗重、单株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并进行分析。[结果]7个参试品种在幼苗期叶片的生长速度总体一致,都是3~4 d长出1片叶子,15片叶之后,叶片的生长速度加快;赤谷4号、赤谷5号、赤谷6号、赤谷8号、赤谷9号、赤谷10号、峰谷12在赤峰地区的叶片数分别为22、21、20、24、21~22、21~22、23片。赤谷6号叶片发育完成最早,赤谷10号叶片发育完成最晚;而成熟期也是赤谷6号最早,赤谷10号则最晚。单株产量与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株高、穗长、草重、节数呈负相关,株高、穗长与草重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为谷子新品种选育及实现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宜黄土高原旱作区全覆膜微沟穴播种植的谷子品种,以10个谷子品种为材料,对其生育时期、株高、SPAD值、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谷子品种可聚为3类。第一类有小香米、晋谷40号、晋谷29、晋谷21和张杂谷13号,其特征为产量较高,籽粒粗脂肪高、粗蛋白低、含水量低;第二类仅包括大同34号,其特征为籽粒粗脂肪含量低,含水量高;第三类包括赤谷4号、赤谷10号、赤谷5号和赤谷8号,表现为产量低,籽粒含水量高、粗脂肪低、粗蛋白高。各品种中产量最高为晋谷40号和小香米,分别为6 491.94 kg/hm~2和6 126.42 kg/hm~2。高粗蛋白低粗脂肪品种有赤谷10号和大同34号。综合表现最好的有晋谷21号、小香米和赤谷4号。  相似文献   

4.
杨秀芳  乌艳红  吕宁  梁庆伟  娜日苏  陈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66-17067,17124
[目的]为赤峰地区乃至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粮饲兼用谷子品种引种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9个谷子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9个谷子品种生产性能综合评价排序为:赤谷4号>赤谷10号>赤谷7号>峰谷12号>赤谷6号>赤谷9号>峰谷11号>赤谷5号>赤谷8号。各项指标的权重大小顺序为:干物质>千粒重>穗粗>粗纤维>穗长>粗灰分>株高>消化率>粗蛋白>种子产量>谷草干草产量>穗重>穗粒重。[结论]经综合评价表现较好的粮饲兼用谷子品种是赤谷4号、赤谷10号、赤谷7号,可在赤峰地区乃至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新品系天9220—12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天882作母本,天选37号作父本,采用系谱法经连续5a的定向选择培育而成。在2004—2005年度天水市冬小麦川区组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6550.50kg/hm^2,比对照品种兰天6号增产43.OO%;在2005—2006年度甘肃省冬小麦陇南片川区组区试中,折合平均产量6858.00kg/hm^2,比对照品种兰天13号增产0.90%。该品系株高100cm左右,穗长平均9.0cm,千粒重36.3g,容重792~819g/L。籽粒含粗蛋白136.6g/kg、赖氨酸4.29g/kg、湿面筋211.4g/kg,沉降值33.2mL。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条锈混合菌高抗,成株期对条中29号、条中32号、水4、水14等小种表现免疫,对条锈混合菌的反应型为3/5/5。该品种适于天水市及陇南市的川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浙江农业科学》2009,(5):1033-1033
1 棉花品种浙凤棉1号 浙凤棉1号(浙审棉2007002)属中熟类型,植株塔形,叶片较小,叶色较深。出苗至吐絮平均天数为121d,与对照湘杂棉2号相仿。株高114cm,单株有效铃25.4个,单铃重5.4g,产量高;衣分43.2%,籽指9.4g,霜前花率92.2%;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上半部纤维平均长度28.4mm,整齐度指数83.7%,  相似文献   

7.
在博州地区生态及生产条件下,研究了17个品种在大田种植条件下生育表现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各品种的生育期、株高、抗逆性、产量等因素,表现较好的品种为豫谷19号、赤谷17号、赤谷6号、赤谷5号、大同29、晋谷39号,适合在博州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早熟品种峰红谷、豫谷11号、晋谷25号可在博州冷凉地区温泉县干旱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1号VX9362-13-3-4为母本,兰天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08--2010年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中,两年度平均折合产量6 60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7号增产8.65%。株高90.4 cm左右,穗长7.12 cm,千粒重43.9 g,容重834.1 g,L。籽粒舍粗蛋白135.9 g/kg、湿面筋236.0 g,kg,沉降值41.75 mL。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免疫,成株期对条中32号、条中33号、水4、水5、CH42、HY8E及混合菌均表现免疫。适于天水市、陇南市川道区、塬台机灌地及山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9.
谷子新品种赤谷10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谷10号是以承谷8号为母本,赤谷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在F5代中决选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旱、不倒伏、抗病、粮草双丰、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的特点。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平均单产子实314.5kg/667m^2,比对照赤谷4号增产12.2%,适于2800℃以上积温区的旱平地、坡地和水浇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庆阳地区农业学校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种庆农6号,株高88cm,穗长6cm左右,千粒重37.0g,平均容重744.3g/L。1997-1999年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3a23点(次)试验平均产量3495.45kg/hm^2,居参试10个品种(系)第3位,其中14点(次)增产,平均产量4024.95kg/hm^2,较对照品种陇鉴196增产9.33%;1996-1999年进行生产示范,平均产量3955.05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增产23.32%。品质优异,籽粒含蛋白质17.24%(干基)、赖氨酸0.60%(干基)。除成株期对条中29号及混合菌种高抗外,对其它致病生理小种均免疫。丰产性好,抗旱,抗寒,适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