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重庆市"十五"肉牛生产的现状与"十一五"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肉牛生产在“十五”期间取得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肉牛的生产科研中取得重庆市肉牛生产在“十五”期间取得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肉牛的生产科研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阐述了重庆市现有的肉牛资源条件、生产水平、市场因素等现状,指出了重庆市肉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重庆市“十一五”期间肉牛生产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高台县制定系列优惠政策,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不断加快肉牛养殖基础设施建设,肉牛产业呈现"牛劲十足"的发展势头. 黑泉镇十坝村的犇鑫牷千头肉牛养殖场是该县一座经营良好的标准化养殖场,高标准圈舍整齐排列,肉牛个个膘肥体壮,公司负责人雷永春介绍,前段时间他刚出栏肉牛320头,近期他打算再购进500头肉牛幼崽,争取到年底养殖场规模达到1?000头.2017年,该县继续出台县委"一号文件"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文件》规定"对新建肉牛标准化养殖场,存栏肉牛达300头、500头、1?000头的,分别给予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的奖励补助".  相似文献   

3.
龙江县在粮食产品出现阶段性和结构性相对过剩的新形势下 ,明确了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 ,突出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肉牛生产。一是肉牛生产总量快速增长。据统计 ,肉牛存栏 ,1998年末 4 .7万头 ,1999年末 5 .2万头 ,2 0 0 0年末 7.0万头 ,2 0 0 0年末肉牛存栏比 1998年同期增长 4  相似文献   

4.
李万学是阿城市城郊村农民,从1985年开始养肉牛发展至今,已是全省闻名的“养牛大王”。他的牛场是被国家动检局确认为供港澳地区活牛的注册场,是我省唯一一家有肉牛供港澳地区权的民营企业,一年内可提供优质肉牛2000头。经他育肥的牛以膘肥体壮,肉质鲜嫩受到有关部门和客商的一致好评和认可。近年来,李万学瞄准国际市场,打出绿色品牌,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生产的肉牛达到了入世后的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5.
肉牛以粗饲料为主,但粗饲料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需要补喂精饲料。在配制肉牛精饲料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肉牛业获得了较大发展,肉牛生产的各项指标提高速度很快,肉牛业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总的来看,我国农区肉牛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一方面从科研和生产水平看,我国对肉牛各生产环节缺乏系统的研究,肉牛生产尚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据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结果,我国出栏肉牛胴体重为130kg/头,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206kg/头)的63%;牛肉及其产品加工尤为落后,高档牛肉的生产几乎为空白,致使我国每年花几千万美元进口优质牛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引导和项目资金的扶持下,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空前发展,暖棚牛舍已经普及千家万户,饲草料加工机械惠农补贴惠及广大养殖户,“三贮一化”池的普及正在全面推广;肉牛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肉牛饲养量大幅度提高,肉牛产业带给农民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8.
《湖南饲料》2008,(2):40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3月1日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授牌,标志着依托西北农林科大建设的“国家肉牛改良中心”正式启动运行。据介绍,这个中心将力争建成全国肉牛新种质的创制中心、地方黄牛的肉用改良中心和新技术研发中心以及肉牛繁育饲养新技术的集成示范中心。这个中心启动运行后,将立足种质创新,产学研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
粗放饲养条件下,将20头供试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头,每10d为一个试验期,试验进行了3期。在试验期内其结果为:试验组肉牛的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高14.3%、10.7%和10.7%,有极显著差异。从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组肉牛头日增重1435g,纯收入3.83元,对照组头日均增重1285g,纯收入3.12元,试验组高出对照组0.71元。试验表明,按规定数量加入“肉牛育肥散”于精料中,可使肉牛增重加快,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增重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肉牛市场发展潜力大,光泽在发展肉牛产业方面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加强资源整合配置,光泽肉牛产业将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及排酸对育肥牛肉嫩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品种对牛肉嫩度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排酸时间中肉嫩度的变化,试验在内蒙古肉牛主产区选择了16月龄的红白花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安格斯牛、黄白花西门塔尔牛等品种高代杂种牛以及草原红牛和蒙古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180 d后屠宰并测定肉的嫩度。结果表明:安格斯牛肉嫩度较其他品种肉牛好,蒙古牛肉嫩度较其他品种肉牛差;但经过一定的排酸期后,嫩度均可达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山西省肉牛养殖区域布局的演变规律,有利于科学制定肉牛养殖政策、有利于提高肉牛综合生产能力,为提升肉牛产业竞争力奠定基础。[方法]文章基于2005—2020年山西省肉牛养殖年度数据,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测算肉牛养殖区域布局重心变动的轨迹;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肉牛养殖区域布局变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玉米产量、能繁母牛数量、人均收入、规模化品牌化农产品数量、支持养殖的财政政策、抑制散养的禁牧政策对山西省肉牛养殖布局有影响。[结论]提出了肉牛养殖数量应和当地的饲草资源紧密结合、发展种养一体化、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积极应对环保要求、合理利用财政支持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殖工艺及机械设备领域技术不断进步,肉牛养殖集约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但北方寒区冬季牛舍保温与环境质量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也是制约北方寒区肉牛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开展牛舍结构及舍内环境质量间关系的研究,对降低肉牛饲养成本和提高生产力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北方常用的牛舍类型及冬季舍内环境质量做简单介绍,并将环境温湿度、有害气体、光照对肉牛生理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养殖户和同领域研究者探究北方寒区肉牛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皮埃蒙特肉牛引进及中国肉牛育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上以役用为主并缺乏系统的肉用性能选育,致使中国黄牛产肉性能较低,至今中国还没有一个专门化肉牛品种。因为优越的产肉性能和与中国黄牛互补的体型,意大利皮埃蒙特肉牛被引进中国,对中国黄牛有了很大程度的遗传改进。然而要想增加中国肉牛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必须培育自己的专门化肉牛品种。意大利皮埃蒙特肉牛的培育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我们应立足于本国现有的遗传资源,借鉴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先进的育种技术,建立专门的育种组织,健全品种登记制度,系统地培育中国专门化肉牛品种,促进中国养牛业的发展,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们提供优质健康的牛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准确掌握我国肉牛产业领域研究方向,推进肉牛产业研究的系统化、专业化及精准化。[方法] 以2000—2020年CNKI期刊数据库来源的2 389篇肉牛产业领域研究文献的原始数据为分析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发文时间、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期刊、高频被引文献和关键词共现、聚类、时区、突现等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结果] 2009年开始肉牛产业领域期刊发文数量激增;曹兵海、张越杰、昝林森等学者在肉牛产业领域做出了大量研究,研究学者之间合作联系较为分散;吉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为主要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联系较少,跨区域和跨部门的合作有待加强;《畜牧兽医杂志》是肉牛产业领域刊文量最多的期刊,《中国农村经济》是该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我国肉牛养殖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是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结论] 我国肉牛产业领域研究的综合性不断增强,学术认可度与价值不断提升,研究热点指向肉牛产业、肉牛养殖、肉牛品种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肉牛选育评估方法的研究,基于B/S模式,设计并实现一个肉牛选育评估系统.[方法]研究选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动物模型BLUP方法作为选育依据,采用MVC(Model View Controller)开发模式,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收集牛只的基本资料,从而计算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17.
Concentrations of metabolites and immunoreactive insulin (IRI) and activities of enzymes related to energy metabolism were measured in plasma of Korean and Japanese beef cattle, which were raised by the indoor feeding system programmed to feed larger amount of roughage in their growing periods and larger amount of concentrate diet in their finishing periods (Japanese feeding system), and grazing New Zealand beef cattle. By the Japanese beef grading system, Korean and Japanese beef cattle showed high beef quality score, average grade 3.3 and 3.6, respectively. The plasma free fatty acid and lactate concentrations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malate dehydrogenase (MDH)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ctivities in Korean beef cattl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Japanese beef cattle. The plasma lactate concentration in Korean beef cattle was 8.40 mmol/l, 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values observed in lactic acidosis. The higher activities of plasma LDH, MDH and AST may indicate slight liver damage by slightly acidotic conditions in Korean beef cattle. New Zealand beef cattle fed on pasture which they harvest by grazing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plasma glucose, cholesterol, lactate and IRI concentrations and enzyme activities than those in Korean and Japanese beef cattle fed on larger amount of concentrate diets. Plasma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s and energy metabolism-related enzyme activities may be good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metabolic conditions of beef cattle raised by different feed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调查河南省伊川县肉牛养殖现状以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为政府和伊川肉牛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肉牛发展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采用实地走访、查看及与合作社或企业负责人座谈等形式进行调研。经调研发现,伊川县肉牛养殖以品质优良的安格斯肉牛品种为主,加上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如母牛和新增肉牛栏位补贴、粮改饲补贴等,使得肉牛养殖在当地成为一种优势产业。河南省伊川县肉牛养殖产业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并就目前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服肉牛品种选育和饲养管理中存在操作不规范、数据记录不全、数据保存不完整等问题,提高肉牛养殖场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肉牛饲养和牛场管理的需要,以Visual Studi0 2008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VB.NET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和SQL Server 2005大型关系数据库及Crystal Reports(水晶报表)技术进行系统开发.构建了基于VB.NET和SQL Server的肉牛场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包括文件、牛群管理、生产管理、育种管理、库存管理、人事管理、统计分析、系统维护和帮助九个主要功能模块.该系统实现了肉牛生产的系统化和牛场管理的信息化,促进肉牛品种选育的进程,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有效地提高了肉牛养殖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全国各地肉牛产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也开始将产业重点向肉牛养殖业调整。对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的生态环境、肉牛品种、饲养管理、产业发展和肉牛交易等特点进行了分析。在该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肉牛品种改良方案。该方案分为2个阶段实施,第1阶段为基础母牛安格斯化:利用红安格斯牛作为父本,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实现基础母牛群体安格斯化;第2阶段为两品种轮回杂交:选用另一专门化肉牛品种与红安格斯牛为主要父本品种,开展两品种轮回杂交,建立优质肉牛高效繁育技术体系。通过制定该技术方案,以期为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开展黄牛改良和发展特色经济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