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蓄积量综合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数量化理论I的方法,分析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的林分因子、立地因子与林分蓄积量的定量关系,探求影响林分蓄积量的主导因子和各因子对蓄积量贡献大小的排序,得出林分蓄积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首次以小班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基础材料,应用数量化理论,探讨落实小班林分蓄积量的方法。变野外小班调查为室内数学模型预测,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3倍以上,通过适应性检验,可用于生产。为研究森林经林分蓄积量小班调查方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会同县肖家乡毛竹数量化地位指数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量化方法,以林分平均胸径为因变量,立地因子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主导因子坡度、土壤质地和腐殖质层厚度,然后以主导因子建立预测方程,编制出了湖南省会同县肖家乡的毛竹数量化地位指数表,该地位指数表经检验符合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会同县肖家秀毛竹数量化地位指数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数量化方法,以林分平均胸径为因变量,立地因子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主导因子坡度,土壤质地和腐殖质层厚度,然后以主导因子建立预测方程,编制出了湖南省会同县肖家乡的毛竹数量化地位指数表,该地位指数表经检验符合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应用数量化理论,对河南山区刺槐人工林材积生长率进行预测,建立了最佳数学模型。通过适应性检验,使用精度达94.70%,证明该模型既可适应于大的调查总体,也可应用单个林分。  相似文献   

6.
潜江市淤沙平地红薯"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多少和施用比例不同,直接影响红薯产量的高低,特别是钾肥施用量对红薯影响最大,3种肥料影响大小依次为钾肥氮肥磷肥,其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5.42 kg/667 m2、五氧化二磷3.47 kg/667 m2、氧化钾11.59 kg/667 m2。  相似文献   

7.
该文利用贵州省台江县马尾松造林技术试验林 4~ 10年生林分的逐年测定资料 ,以林分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为基准变量、各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和林分年龄为说明变量 ,对建立马尾松林分生长的数量化回归模型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数量化回归途径建立马尾松林分生长的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且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但用于拟合回归模型的数据以采用林龄为 4a以上的测定资料为宜 .通过对回归模型偏相关系数的定量分析 ,可以确定马尾松人工林培育的关键技术措施是立地控制、遗传控制和密度控制 ;同时 ,还可根据各项造林技术措施和林分年龄 ,预测马尾松林分的生长 .  相似文献   

8.
经营措施及地形因子与南方红豆杉杈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红豆杉分杈是南方红豆杉内在生理因素和外部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探明经营措施和地形因子与南方红豆杉杈干关系,选取福建省明溪县65个标准地,采用数量化理论法Ⅰ构建杈干数学模型并验证。结果表明:以造林类型、坡向、苗木类型、林分密度、坡位为变量,构建的南方红豆杉杈干率、分杈高度数学模型是合适的。影响南方红豆杉杈干率因子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造林类型、坡向、苗木类型、林分密度、坡位;影响南方红豆杉分杈高度因子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造林类型、林分密度、苗木类型、坡向、坡位;这些因子对南方红豆杉杈干现象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性。采用林下套种模式与2年生宿土苗木类型,选择阴坡和下坡、山谷,提高造林密度与林分密度,能显著减少杈干发生,提高分杈高度。  相似文献   

9.
数量化抚育间伐模型建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数量化回归模型I的建模过程,并根据94块标准地调查数据,经分析筛选,确定林分平均高、每公顷株数、坡向、林分年龄4个调查因子为说明变量,建立以抚育间伐强度为基准变量的数量化抚育间伐模型,经回归效果和偏相关系数检验均极显著,表明林分平均高和每公顷株数对林分首次下层抚育间伐影响较大.精度检验表明模型系统误差较小,所建模型可以用于预估首次下层抚育间伐量.  相似文献   

10.
杨树天牛发生量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数量化理论对杨树天牛发生区内不同林分结构、树种组成和气候因素下的发生量预测,表明林分结构。温湿系数和抗性指数对杨树天牛的发生量影响显著。抗性指数更容易反映不同林分树种配置下对杨树天牛的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曲延斌    王振锡    吕金城    马琪瑶    郝康迪    葛瑶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5):174-181
构建多变量的天山云杉林Schumacher蓄积收获模型,提高林分蓄积量反演精度,获得便捷、快速提取森林蓄积信息的技术方法,为探索山地天然林精准监测与评价提供技术途径。以2020年激光雷达影像与样地实测数据为研究材料,在激光雷达影像图中提取遥感因子,代入Schumacher蓄积收获模型中,通过再参数化来构建适用于天山云杉林的可变密度收获预估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激光雷达影像分辨率较高,进行点云数据处理后,树高提取精度为89.64%,每公顷株数提取精度为85.13%,坡度提取精度为84.26%,坡向提取精度为84.26%,海拔提取精度为97.25%。结合Schumacher蓄积收获模型构建天山云杉蓄积量反演模型,R2=0.80,将检验数据代入模型中,估测蓄积量与实测蓄积量平均精度为90.22%,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研究将立地因子、林分密度、林龄等变量引入Schumacher蓄积收获模型,对于天山云杉的蓄积估测精度有较大提高,优于以往经验模型,满足新疆山地天然林数字经营管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永定河沙地人工植被防风阻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北京市永定河沙地三种人工植被 (梨园、林带、片林 )不同部位的风速、积沙量及其积沙形态特征进行观测与分析 ,比较了不同人工植被防风效益与阻沙效益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 ,在迎风面 1~ 1 0H范围内片林的防风效能最大 ,为 2 2 % ;在林内距迎风面 1~ 7H范围内梨园防风效能最大 ,为 6 8.8% ;在背风面 1~ 2 0H范围内林带防风效能最大 ,为 32 % .植被阻沙量大小次序为 :梨园 >片林 >林带 .在植被的作用下 ,积沙形态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 .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河下游经济林、防护林防护效益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风速仪对塔里木河下游梨园和防护林带1 m高度处离观测对象不同距离风速进行实地观测,使用铁杆法测量其积沙量,并对其积沙形态进行分析对比,比较不同林分防风效益和阻沙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背风面距林带1~20 H,防护林带防风效能最大,达41.11;;距迎风面1~7 H,梨园防风效能最大,为76.74;.梨园和人工防护林带的阻沙形态呈现不同的分布,梨园平均阻沙量大于林带.阻沙峰值在林缘前部,林带的阻沙范围大于梨园,阻沙峰值在林缘背部.防风效益的大小与林分平均树高、冠幅和枝下高有关.树高越高、枝下高越高,防护范围越大但防风效果降低;树木冠形越大,防风效果越好.阻沙量的大小随观测范围内防风效能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秦岭锐齿栎林包括0~60 cm土层的营养元素总储量为182.644 7~394.199 0 t/hm2,土壤层的占97.96~99.39.林分的生物量为131.360~503.822 t/hm2,乔木层占92.1~99.2;植被层营养元素积累量为1 495.016~5 531.803 kg/hm2,乔木层占85.3~98.0.凋落物层现存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为2.897~33.999 t/hm2和104.339~1 136.536 kg/hm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其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  相似文献   

15.
依据四川盆地地区77个江岸防护林标准地调查资料,在对立地条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江岸立地条件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江岸范围(护岸林合理林带宽度)为多年最高平均洪水位以下、常水位以上;首次提出了岸位的概念及其划分系统;土壤种类由低到高依次分布有砂砾质、砂泥质、河流冲积土、老冲积黄壤、姜石黄壤;土壤质地依次由粗变细、由砂变粘;土壤发育由浅变深;以江段、岸位、坡度、岸形、土壤种类为依据划分了2个立地类型区、10个立地类型组、26个立地条件类型。  相似文献   

16.
引用影响林分材种收获量的主要因子胸径、林龄、立地指数为参数,采用多因子综合描述的方法,建立了日本落叶松林分材种出材量预测模型H=α1D^a2A^a3si^a4,V=α1D^a2H^a3。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同一立地等级、不同龄阶下各径阶材种出材量表,该表可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林分的材种结构及变化、进行林分材种结构调整、落实限客伐森林面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Rothermel模型的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潜在火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othermel模型以燃烧物理学为理论基础,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属于物理机理模型。基于Rothermel模型,利用BehavePlus 5.0 5软件,采用自定义可燃物参数模型,通过输入不同的可燃物模型参数,包括不同时滞的地表枯枝负荷量、可燃物床层厚度、含水率、热值、风速、坡度等,研究计算了不同可燃物湿度条件下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潜在地表火行为状况,即蔓延速率、单位面积发热量、火线强度和火焰高度等。结果表明:4种林型火行为指标均随可燃物湿度、坡度增大而降低,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极易发生高强度地表火,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易发生中强度地表火,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因本身难燃,仅可能发生低强度地表火,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林因地表凋落物累积较多,且林分通风条件好,在低湿度、干旱条件下易发生中等强度地表火,对林分结构造成破坏。因此,在护林防火工作中,我们要以油松、侧柏林防火为主,及时清理林下有效可燃物,减少可燃物累积,防止林火的发生与蔓延,最大程度减少森林资源损失。图5表3参19  相似文献   

18.
抚育采伐对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本研究以吉林蛟河天然次生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抚育采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采用了蓄积量和生物量分别作为生产力的指标,通过相关关系分析从3个物种多样性和5个林分结构指标中筛选出与生产力显著相关的变量,进而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采伐对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的影响以及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在蓄积生产力的结构方程模型中,采伐对林分密度和林分结构有负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 0.661、? 0.216;采伐通过林分密度和林分结构间接作用于生产力,通过林分密度间接作用于物种丰富度。林分密度对物种丰富度、林分结构、生产力有正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30、0.599、0.473。林分结构对生产力有正影响,路径系数为0.310。物种丰富度对林分结构有正影响,路径系数为0.414。物种丰富度影响林分结构间接作用于生产力。在生物量生产力的结构方程模型中,除林分结构对生产力无影响外,其他变量间的作用方式和蓄积生产力的模型相同。结论研究认为抚育采伐能直接或间接改变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及生产力,而林分结构对生产力的作用比物种多样性大,因此森林经营管理中,在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应注重对林分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草沙障铺设过程中插入阻力和牵引的大小和影响因素,并为固沙装备铺设系统和牵引动力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参数,本研究设计并搭建了草沙障插入装置试验平台,对刀盘在沙地中插草过程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分析了刀盘各运动状态下的受力因素,并进行了参数化计算和公式推导,建立了不同运动状态下插入阻力和牵引力平衡方程。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铺设速度对插入阻力和牵引力大小并无明显影响,但是插入深度和铺设厚度对两者影响显著。建立插入阻力和牵引阻力与插入深度、铺设厚度、铺设速度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分析回归模型和响应面结果最终得出影响插入阻力的因素主次顺序为铺设厚度和插入阻力,影响牵引力的因素主次为插入深度和铺设厚度。将实际测量值与理论模型计算值比较,最后得出相近程度达到98%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万丹  丁晨曦  欧伟  喻武  张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910-12912
[目的]研究森林枯落物对水源涵养的作用。[方法]在色季拉山林分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位设置样方,采集样方内的枯落物,记录枯枝落叶层和半分解层厚度,称量样品的湿重和干重,计算干物质蓄积量,并测定枯落物的持水量和吸水速率。[结果]枯枝落叶层和半分解层单位面积贮水量为56.89和116.89t/hm2。用浸泡法处理5min时,枯落物的吸水速率最大,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吸水速率分别为1956和1896g/(kg.h)。0~10min内半分解层的吸水速率小于未分解层,而10min后则大于未分解层。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分别为89.77和73.51t/hm2,有效拦蓄量分别达62.38和164.06t/hm2。[结论]云杉枯落物具有显著的蓄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