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苯扎氯铵溶液对烧伤创面的抑菌作用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30 名成年住院烧伤患者,按自身对照分别使用苯扎氯铵和碘伏溶液换药,在第 1、第7天换药前行细菌培养观察长期抑菌作用;10例在消毒后 3min 再次行细菌培养,观察其即时消毒效果;第7天观察创面愈合率。结果 苯扎氯铵组和碘伏组的长期、即时抑菌作用基本类似,用药第7天创面愈合率苯扎氯铵组高于碘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苯扎氯铵溶液用于烧伤创面的抑菌作用与碘伏类似,并且有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难愈合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难愈合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 VSD操作简便,对难愈合创面的治疗效果满意,15例创面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直接上皮化愈合;39例创面经过植皮达到愈合,2例创面经过局部皮辨转移达到愈合,无一例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治愈率达100%.结论 VSD是一种能够处理难愈合创面而且又安全、简便、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创伤伤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爱思唯尔(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负压封闭引流对创伤伤口愈合情况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文献、筛选文献、资料提取、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双方核对讨论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均为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敷料相比,负压封闭引流可以减少换药次数[MD=-7.46,95%CI(-9.13,-5.78),P0.001],缩短创面愈合时间[MD=-7.48,95%CI(-11.84,-3.13),P0.001]及住院天数[MD=-9.6,95%CI(-12.78,-6.4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并发症发生率[Z=0.36,P=0.720.05]和伤口感染率[Z=0.69,P=0.49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创伤伤口对并发症发生率和伤口感染率无明显改善,但可以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糖尿病足溃疡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创面清创以及VSD,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足部溃疡创面的愈合时间、疼痛、感染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愈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溃疡程度相同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SD比常规换药更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处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持续、间断封闭负压引流(VSD)方式对下肢慢性感染性创面游离植皮术后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52例下肢创面游离植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2例)采用间断性VSD方式,B组(20例)采用持续性VSD方式。负压引流7~10 d后拆除VSD装置,第一期手术拆除VSD装置后对比两组的创面,第二期手术后观察植皮区皮片生长情况及记录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创面清创、VSD负压引术次数。结果 A组患者创面的肉芽生长、渗液、创面的缩小程度及皮片生长均优于B组(均P〈0.05),创面清创和VSD负压引术次数少于B组(P〈0.05)。结论 VSD负压引流技术用于治疗下肢慢性感染性创面的负压方式采取术后前48 h持续吸引,以后行吸5 min,停2 min的间断吸引法,优于术后一直采取持续吸引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应用于创面游离植皮术后的效果。方法 40例行游离植皮修复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的创面采用游离植皮加封闭负压引流术及护理配合。对照组行创面游离植皮术后常规创面缝合打包加压及常规护理。VSD负压引流术后7~10 d打开生物半透膜,观察两组患者游离植皮术后皮片生长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创面游离植皮术后,皮片生长情况优于对照组(Hc=10.095,P<0.01)。结论 VSD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游离植皮手术,细致的观察和护理,保证负压吸引的有效性是促进创面植皮区生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创面持续冲洗治疗创面感染的效果。方法对30例不同部位不同致病菌感染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同时结合术后用庆大霉素或敏感抗生素加入生理盐水24h维持冲洗7~10天的方法进行治疗,并随访10~22个月。结果 30例创面感染均能一次性得到很好控制,随访10~22个月未发现有感染复发患者。结论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创面持续冲洗治疗创面感染,效果良好,治疗时间相对较短,是一种可靠实用的好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智能创伤负压治疗系统联合植皮及皮瓣移植治疗3、4期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3、4期褥疮患者,创面先行清创及智能创伤负压治疗系统行封闭负压吸引,7~10d后应用游离植皮及皮瓣移植方法覆盖创面。结果本组18例创面经智能封闭负压吸引7~10d后,感染得到控制,除骨外露处无肉芽组织生长外,其骨外露周边软组织缺损处均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细菌培养阴性,再次手术行游离植皮及皮瓣移植全部一次成活。结论智能封闭负压吸引联合游离植皮及皮瓣移植对3、4期褥疮具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预防性留置皮下潘式引流管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肝胆外科2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125例)术中预防性留置皮下潘式引流管联合术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预防切口脂肪液化。对照组(n=120例)采用传统碘仿纱布换药引流,对比两组患者切口发生脂肪液化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可明显减少术后换药次数,促进术口愈合,减少二期缝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预防性留置皮下潘式管联合术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预防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氧化还原电位水用于小面积浅Ⅱ°烧烫伤创面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非电光烧烫伤、火焰烧烫伤、化学烧烫伤和没有被污染的或没有用其它方法治疗过的门诊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为小面积浅Ⅱ°烧烫伤。入选患者被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新鲜配制的氧化还原电位水(pH2.1~2.5,氧化还原电位1100~1200mv,有效氯90~130mg/L),对照组使用普通生理盐水。观察烧烫伤伤者一般情况变化,烧烫伤创面局部疼痛程度,烧烫伤创面局部分泌物的量和气味,以及烧烫伤创面局部细菌培养和愈合快慢等情况。结果:各组均有11个病例,两组间年龄和受伤面积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创面疼痛比较,伤后第7天治疗组创面疼痛明显减轻(P<0.05)。两组创面分泌物的量比较,治疗后第3、5、7、10d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创面细菌培养比较,治疗第3天后氧化还原电位水组(实验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比数明显减少(1/11),与对照组(4/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全身不良反应比较:氧化还原电位水(实验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7.24±1.83)d,对照组创面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联合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糖尿病足病溃疡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前列地尔联合VSD治疗,对照组33例予以前列地尔及普通换药处理。每组病例均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抗生素控制感染,先行溃疡局部彻底清创再随机分组。收集资料,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创面愈合率、肉芽生长厚度、清洁创面率均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VSD治疗糖尿病足病溃疡效果更佳,能显著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住院周期,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促愈机制。方法 将48只SPF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创面对照组,慢性创面模型组、贝复济阳性组及美洲大蠊实验组,药物干预5、7、11 d后分批留取创面组织并处死,运用PCR方法测定创面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Ⅰ、Ⅲ型胶原在各组中的表达趋势曲线一致,第5天,对照组表达最高,模型组最低,从第5天开始,美洲大蠊实验组中Ⅰ、Ⅲ型胶原中表达呈上升趋势并高于阳性组,第7天达到高峰后逐渐稳定下降,第11天略低于阳性组(P<0.01)。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液能有效提高大鼠难愈合创面前中期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并在后期能有效降低胶原蛋白的过度表达而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切口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乳腺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传统切开组和VSD治疗组各52例,传统切开组行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VSD治疗组行小切口脓肿切开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比较2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评分、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皮肤过敏例数、乳瘘发生率、继续哺乳率、乳房外形修复满意度。结果 VSD治疗组与传统切开组切口长度分别为(1.5±0.8)cm和(4.4±1.0)cm,术后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2.4±1.2)分和(4.1±2.5)分,换药次数分别为(7.5±1.7)次和(13.1±3.3)次,皮肤过敏例数分别为10例(19.2%)和1例(1.9%),继续哺乳率分别为41例(78.8%)和26例(50.0%),住院天数分别为(8.2±1.5)d和(14.1±2.2)d,愈合时间分别为(11.4±2.2)d和(17.2±2.9)d,乳房外形修复满意度分别为52例(100.0%)和47例(90.4%),上述8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治疗组与传统切开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5±4.6)min和(18.3±3.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8±2.5)mL和(12.3±2.9)mL,乳瘘发生率分别为1例(1.9%)和3例(5.8%),上述3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切口小、愈合时间短、疼痛轻,可减少换药次数和交叉感染几率,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继续哺乳率,患者对乳房外形修复满意度高,是治疗乳腺脓肿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肢体固定架在小儿肢体烧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小儿烧伤病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小儿烧伤肢体固定架,对照组使用软枕抬高患肢,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烧伤创面感染率、烧伤创面平均愈合天数与瘢痕形成率。结果:实验组病人烧伤创面感染率、烧伤创面平均愈合天数与瘢痕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烧伤肢体固定架有利于小儿肢体烧伤创面的愈合,明显减少创面感染及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5.
研究清热生肌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将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烧伤膏组、清热生肌膏高剂量组、清热生机膏低剂量组。模型组及治疗组采用烫伤仪持续烫伤大鼠股部8 s制成深Ⅱ度烫伤模型,伤后立即给药,每天1次,连续21 d,不同的时间点取材,测定创面的创面愈合率、组织含水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羟脯氨酸(Hyp)、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含量。结果表明,清热生肌膏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和增加创面VEGF、Hyp水平,降低血清IL-1、TNF-β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4例)和对照组(86例),实验组采用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引流,对照组采用普通负压吸引球引流。术后对2组的引流量、引流时间、拔管前更换敷料的次数、术后4d体温变化、感染率、创口愈合情况、抗生素应用天数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总引流量、引流时间、拔管前更换敷料的次数、术后4d的平均体温、抗生素应用天数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术后5例出现创口感染,8例发生创口延迟愈合,而实验组无1例发生。结论: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引流效果好,可预防创口感染、促进创口愈合及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节省住院费用,便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烧伤患者采用浸浴疗法,不仅有利于烧伤创面的清洁和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感少细菌与毒素的含量、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促使一些顽固的小创面愈合,且可减轻病人在更换敷料时所引起的疼痛。特别在治疗大面积烧伤晚期残余的小创面时效果更佳。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62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在经肠道进食普通食品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对照组病人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通过鼻饲或口服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病人的体质指数变化、血清白蛋白水平,两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①实验组病人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体质指数分别为(20.84±3.39)kg/m2、(20.87±2.69) kg/m2、(21.39±3.G0) kg/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68±3.66) kg/m2、(19.06±3.36)kg/m2、(19.55±2.96)kg/m2,对应的t值分别为-2.412、-2.451、-2.424,P值均<0.05.②实验组病人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血清白蛋白分别为(36.87±3.24)g/L、(37.68±3.91)g/L、(39.35±3.98)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65±4.18) g/L、(35.77±3.18) g/L、(37.26±3.16)g/L,对应的t值分别为-2.347、2.259、-2.297,P值均<0.05.③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49.84±4.0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77±4.96)天,t=2.553,P <0.05.结论 重症烧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应以肠内营养为主,必要时联合应用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苗药肤痔清软膏(STZ)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右前肢皮下埋植磁片并腹腔注射STZ,后于右前肢添加外源磁片压迫血液循环,造成糖尿病皮肤溃疡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大鼠模型随机分成肤痔清软膏组、凡士林组、空白组。肤痔清软膏组外用肤痔清软膏;凡士林组外涂凡士林,每天换药1次,连续7 d;空白组不施加任何治疗措施,观测其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肤痔清软膏组在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愈合速度上与空白组、凡士林组在第3、5、7天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肤痔清软膏明显缩短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愈合时间。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陈曦  王杨科  陈德经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97-2800
建立了SD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研究大鲵皮肤药膏和大鲵黏液药膏对大鼠皮肤烫伤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大鲵皮肤药膏、大鲵黏液药膏能明显缩短烫伤后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速度较美宝湿润烧伤膏组快,并能使创面面积明显缩小;显微镜下观察真皮内皮肤附件结构完整,未见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大鲵皮肤药膏、大鲵黏液药膏具有促进实验大鼠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